查看完整版本: 秦·李斯《諫逐客書》
頁: [1] 2 3

morrishkc7 發表於 2015-9-16 05:29 PM

秦·李斯《諫逐客書》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丕豹、公孫支于晉。此五子者,不產于秦,而繆公用之,並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則是夜光之壁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駃踶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於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側也。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候之術也。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乙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

  夫物不產于秦,可寶者多;士不產于秦,而願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感想]:李斯秦代政治家,這篇《諫逐客書》是他的文學代表作。同時,他也是中國書法史上有名的創新者,。《繹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會稽石刻》即為李斯所書。

這篇文章在秦國歷史上起了很關鍵性的作用,使秦國沒有偏離軌道,繼續任用外來人才,最終也統一了天下。

文章敘述工整,華而不繁,論理得宜,堪稱是有史以來的公文典範,是一篇值得大家學習書寫論述文的好文章、好作品。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球魂 發表於 2015-9-18 05:25 PM

戰國時代時人才的納用是能夠左右一個國家的興亡,若當年秦王真的逐客的話那麼一統天下的也不會是他了。

s134019 發表於 2015-9-27 08:43 PM

的確是篇說服力十足的好文章,不過也要有明君願意採納才行,否則才華再高文章再好都沒用

st851430 發表於 2015-10-14 10:42 AM

依照當時的時空背景,這不僅是一篇好文章,而且還是在一個不錯的時機點提出來。
當時的狀況:
秦王可能是一時衝動,沒有想到後果
當時秦國有不少有功有能力的人才都是外國人

該文告訴秦王幾件事:
第一:想爭天下嗎?那就不要把有能力的人趕走了
第二:你的後宮、你所吃的美食還有你手中可能在玩的PS4都是舶來品
第三:把我們趕走就幫其他國家打秦國(應該沒有我自己猜的)...<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f2569403 發表於 2015-11-4 10:18 AM

好文章,可是上這篇文章時,注釋多的讓我很頭痛,真不知該高興還是不高興....<br><br><br><br><br><div></div>

gm73739 發表於 2015-12-9 11:44 PM

秦漢古文 用字精簡 鏗鏘有力 論述直陳重點 不扭捏作態

我最欣賞這種簡約質樸之美

ilgst 發表於 2015-12-10 06:25 AM

中國歷史上(或者說文學史)凡是"諫"字起頭的,都是值得誦讀再三的好文章。

kisekiyang 發表於 2015-12-12 09:17 PM

好文!李斯要不是最后沒有選對,真是名流寢室

alice19981101 發表於 2015-12-12 10:51 PM

我是上歷史課才知道這篇文章的
(覺得知識淺薄...)
不過看完之後,
這真的是一篇很棒的諫書

adie012 發表於 2015-12-12 11:53 PM

黃易就根據這篇文章寫了大半的尋秦記啊<br><br><br><br><br><div></div>

jamesau0403 發表於 2015-12-13 07:00 AM

我覺得這篇文章,現在拿來給台灣人看,也正合。
來到國外後,發現許多台灣人對其他國家的人,認識不深,但刻板印象強
特別怕別人把自己的利益搶走,而沒有思考如何兼得
這種盲目排外的心理,讓台灣人錯失很多機會...

david770527 發表於 2015-12-13 11:03 PM

謝謝版主的分享  現在才知到這篇文章

kmtsai 發表於 2015-12-18 09:48 PM

從古至今,要想成為一位成功的當政者,必需具備有識人之明,及懂得任用賢德之才的智慧。相反的,用人不當絕對是當政者的致命傷。

quick023 發表於 2015-12-24 03:01 AM

本帖最後由 quick023 於 2015-12-24 03:02 AM 編輯

李斯當時要時能堅持己見 不受趙高所魅惑 反過來與扶蘇太子對付 趙高 胡亥
秦朝說不定就能多傳十幾世了 加上他與傳統分封治不同 採用更為先進的郡縣制
更加不會像 漢朝的七國之亂 與晉朝的 八王之亂 這樣亂七八糟

none.ppl.here 發表於 2016-1-16 05:14 PM

李斯是秦朝統一天下的決定因素。當然能夠接受李斯的看法的秦王很好<br><br><br><br><br><div></div>
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