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原創:中德合作(大略介紹)
頁: [1]

海德里希 發表於 2015-12-30 02:38 PM

原創:中德合作(大略介紹)

1928年開始,德國軍人來華擔任蔣介石的軍事顧問,從1932年起,中性道靠德國軍事援助,已經走上了穩步發展的良性道路,德國裝備與德式訓練也隨之而來,且德國的軍火、重工業、設備製造商也紛紛與中國建立密切往來。1934年中德在廬山簽署<合步樓協議>中國通過與德國Hapro公司,中國用鎢、錳等原物料向德國換取工業產品與軍火。此外德國政府和德國國防部各向中國提供1億馬克無限期周轉貸款,幫助中國籌建重工業礦場(包括建立兵工署理化研究所與在德國法本公司協助下籌建芥子氣工廠)。進入1930年代後德國僅次於美國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也成為德國最大軍火進口國,1936年,德國向中國出口武器佔其武器出口總額度28.8%,德國向中國提供重砲、戰車、魚雷、轟炸機、機槍、鋼盔、通訊器材等一系列軍火物資。德國國防部還準備為國府訓練41個師,以及重新裝備受制於英國的中國海軍,隨著國府裝備水準增加,中國政府的自信心逐漸增強,在對日談判立場逐漸轉趨強硬。1937年財政部長孔祥熙出使德國,在柏林市會見德國經濟部長Hjalmar Schacht德國國防部長von Blomberg將軍空軍總司令Hermann Goering元帥以及Hitler本人,德國國防部再次向中國提供1億馬克貸款,用於購買德國軍火物資。


1934年8月23日,中國財政部長孔祥熙與德國Hapro公司在廬山簽訂了《中德原材料及農產品與工業及其他產品互換條約》,又稱合步樓協議,中國開始用鎢砂、錳砂等戰略性原料和農產品換取德國的工業產品,尤其是軍需品。這個完全平等,雙方享有相同的權利的易貨貿易條約為中德雙方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中國而言,它解決了因內戰和巨大預算赤字導致的無法向國際貸款的困境,不僅促進了中國的工業發展,也給中國軍隊的革新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對德國而言,條約簽署後,中國向德國提供的原材料幾乎滿足了德國的全部需求,使德國幾乎不用在國際原材料市場採購其他任何產品。


1937年中日戰爭開打時,英美兩國不願插手中國事務,中國政府只好把調停中日戰爭希望寄託於德國身上,委託任德國駐華大使Trautmann進行調停工作。本來德國外交部在中日戰爭立場上採取中立立場,既不得罪日本也不得罪中國,當日本駐德大使武者小路公共要求德國採取對華軍火禁運時,在同年7月仍有7艘德國商船滿載軍火物資從漢堡市出發前往上海,另有3艘也準備啟航。為了穩住日本,德國外交部還向日本大使謊稱已對中國實施軍火禁運,另外德國駐日武官 Ott上校還指責日本在華北行為已經嚴重損害德中經濟關係,另外Hitler於1937年7月28日指示德國駐日大使Dixon,要求他設法阻止日本把中日衝突升級,同時德國駐日大使指責日本進犯諸國違反反共產國際協定精神,認為日本破壞中國穩定發展,並向日本表明拒絕終止對華軍火輸出與招回在華軍事顧問團。只可惜德國調停終究還是失敗了。


淞滬會戰爆發後,使德國認識到中日戰爭,不可能只是局部衝突,有可能轉變全面戰爭。因此在對日立場上有所改變,在新聞報導中開始轉向偏袒日本。當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簽訂並公布後,使德國感到震驚,尤其是衝擊到德國外交部中,支持在中日戰爭中採取中立態度的傳統派勢力。當控制德國外交與經濟還有軍事力量的傳統派德國國防部長von Blomberg將軍德國經濟部長Hjalmar Schacht與外交部長 von Neurath男爵,當這些人失勢被希特勒撤換與免職時,改由親日派的Hermann Goering與von Ribbentrop開始掌權時,從這時起,德國便開始逐漸改變外交政策了。尤其是之後的德國承認滿州國與招回駐華顧問使節團時,還有德國承認南京汪精衛政權與之後日本偷襲珍珠港,中國加入英美同盟國陣營時,便意味著中德長期合作逐漸畫下休止符了。


中德合作對雙方的影響是對德國而言,復興中的德國透過與中國貿易,獲得大量工業原物料與生產軍火的戰略物資,對中國而言,則藉由中德合作自德國進口大量軍火設備與工業設備,協助中國開始建立自己的現代國防工業與工業現代化,並在德國顧問協助下開始裝備現代會陸軍師,逐漸重拾中國當時民族自信心。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狼王3 發表於 2018-5-24 11:47 PM

現在讀的歷史課本幾乎都看不到中德合作的章節,可能是因為德國是二戰的軸心國,
如果沒有中德合作提升軍事和工業,抗戰初期中國可能會撐不下去。

warguild 發表於 2018-5-31 05:30 PM

要是當時沒有德國軍師團來中國的話
上海會戰早就撐不了3個月了{:37:}

海德里希 發表於 2018-6-2 01:26 PM

warguild 發表於 2018-5-31 05:30 P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要是當時沒有德國軍師團來中國的話
上海會戰早就撐不了3個月了

德國軍隊沒來過中國,參戰的是德式中央軍。

foxfishes 發表於 2018-11-4 06:41 PM

德國在當時確實給了國軍相當的助力
當然也是獲得許多重要軍事物資當回報
不過如果沒了這樣的合作
國軍將更難牽制大量日軍
恐怕近代的中日衝突要改寫了
甚至要改寫影響後來的美日戰爭<br><br><br><br><br><div></div>

za32005 發表於 2018-11-5 10:04 PM

中德在俾斯麥時代就開始合作了,中國陸軍當時不是非日及德嗎?連海軍主力艦還是德製咧,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漸行漸遠呢?是李鴻章下臺嗎?是袁是凱落幕後嗎?是一戰選擇站在同盟國嗎?還是國民黨最後選擇了坑爹的俄羅斯?總之,日英,中德最後倒反過來了。

海德里希 發表於 2018-12-5 01:07 AM

za32005 發表於 2018-11-5 10:04 P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德在俾斯麥時代就開始合作了,中國陸軍當時不是非日及德嗎?連海軍主力艦還是德製咧,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 ...

近代史上中德交流中斷是因為1938年納粹德國承認滿州國與汪偽政權。至此蔣介石與德國便斷交了。

za32005 發表於 2018-12-5 09:35 AM

海德里希 發表於 2018-12-5 01:07 A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近代史上中德交流中斷是因為1938年納粹德國承認滿州國與汪偽政權。至此蔣介石與德國便斷交了。
...

那是連面子都不給了,但是之前什麼時候開始開始冷下來了呢?這可能要找一下資料,希望大大哪裡就有,謝謝。...<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kkkuuuyyy 發表於 2018-12-5 11:59 PM

傳說 希特勒 在落魄時 受到中國人的協助
所以 日後一擲對中國人有好感

但西瓜倒大邊 人家還是看好 日本
德械師精銳
但中國實在不適合
一是缺乏 強大的補給
二是指揮缺乏 一流指揮官

海德里希 發表於 2018-12-6 02:39 PM

基本上中德關係冷淡是從1938年開始的。1938年南京淪陷後,納粹德國在外交政策上逐漸導向日本。尤其是當親日派的von Ribbentrop擔任納粹德國外交部長後,中德關係便逐漸冷淡了。尤其是後來德國承認滿州國並招回德國在華軍事顧問團成員,中德關係便逐漸走向漸行漸遠。尤其是後來隨著納粹德國與同盟國開戰,希特勒急需拉攏日本在亞洲制衡同盟國勢力。盡管蔣介石極力挽回中德關係,但由於日德義三國軸心條約簽訂,1941年7月1日,納粹德國為拉攏日本,正式承認南京汪精衛政權,重慶國民政府遂與德國斷交。一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加入同盟國陣營對軸心國宣戰,中德關係正式畫上休止符。...<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NinaZRdl 發表於 2018-12-13 10:40 AM

因為日本問德國,德國君你是喜歡他還是喜歡我啦選一個嘛
然後德國就選了日本,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還好德國選了日本,不然中國被拉到邪惡的軸心裡面等一下還要慘……
想來日本這個隊友選的真的是史詩級的爛,乖乖抱好島國同盟,至少還有點錢
傳說 希特勒 在落魄時 受到中國人的協助
所以 日後一擲對中國人有好感
這個應該沒有
首先是小鬍子很沒心沒肺的,當年還受過猶太人的幫助呢,後來怎麼樣大家都知道的
其次是從他的奮鬥裡可以看出他基本上不喜歡所有的亞洲人,不喜歡中國人也不喜歡日本人,覺得全是只會抄襲的劣等猴子
附帶一提,我忘記是最早開槍還是最早戰死的了……總之亞洲戰場和歐洲戰場上的第一人,分別是一個德國人在亞洲,和一個日本人在歐洲
………………為什麼啊你們!
話說,梅耶先生你真是頂誰誰不靈啊
且不說魯爾被轟炸,日本會打輸說不定也是梅耶先生的錯w...<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3542 發表於 2018-12-13 01:09 PM

海德里希 發表於 2018-12-6 02:39 P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基本上中德關係冷淡是從1938年開始的。1938年南京淪陷後,納粹德國在外交政策上逐漸導向日本。尤其是當親日 ...

也就等於,主導中德合作的是「戎克」(普魯士軍官團),並非納粹黨人

隨著中日戰爭愈演愈烈、納粹黨逐漸掌握國防和外交,現實地倒向日本

蘇聯航空志願隊的撤離,也是蘇聯選擇暫時對日本休兵,不寄望國民政府牽制日方...<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heavens 發表於 2018-12-15 11:00 AM

法肯豪森最後一任顧問團離華是法肯豪森上將,不可否認,在黃金十年期間,建立了「半個」德式師中央軍(印象中沒完成就開打了,而且抗日初期就壯烈犧牲,燒光光了),中德合作在來台後也有,明德專案?好像蔣緯國先生也曾經是留德,還參加過不少次納粹的併吞戰?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