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馬來西亞 - 檳城喬治城文化旅遊
頁: 1 2 [3] 4

eric86217 發表於 2017-5-8 10:48 PM

檳城可以說是馬來西亞的台南,滿街都是小吃美食,也有很多很有特色的建築物,華人也很多很適合台灣人去旅遊吃美食<div></div>

mike6313 發表於 2017-5-9 01:05 AM

有機會的話我也想去檳城旅遊

fdtdog520 發表於 2017-11-12 02:24 AM

想請問從吉隆坡到檳城的交通方式哪個比較方便呢?

ahli88 發表於 2017-12-1 12:15 AM

馬來西亞、東南亞國家,吃的方面各有特色,價格不貴料好豐盛,值得多去品嘗

chron3 發表於 2017-12-1 09:40 AM

吉隆玻到檳城,可以考慮乘坐KTMB ETS火車,大概4小時車程,蠻不錯的。如果要比較快的話,搭飛機,國內航班一天蠻多躺的<br><br><br><br><br><div></div>

oc-er 發表於 2017-12-2 08:06 PM

在馬來西亞旅游可以考慮包車,會比較方便。
畢竟馬來西亞的陸路還是比較發達的。

jhhsia 發表於 2017-12-6 01:55 PM

好嚮往能去玩上一次 謝謝分享

akira_lo 發表於 2017-12-6 09:23 PM

看起來好好吃呀!!
謝謝分享





tuatua61736 發表於 2017-12-7 09:36 AM

馬來西亞尚未去過。。。有機會也想去看看說。。。

iambarney 發表於 2017-12-7 03:20 PM

馬拉西亞很多世外桃源的,就連當地人也不知道的。真的很漂亮,與世隔絕的fu~~<br><br><br><br><br><div></div>

不丹百寶箱 發表於 2018-5-13 12:25 PM

本帖最後由 不丹百寶箱 於 2018-5-13 12:29 PM 編輯

馬來西亞 - 檳城喬治城文化旅遊 ~ 小印度 ~ 檳城娘惹博物館 ~ 張弼士故居 – Day 2 ~ Part 1

早上八時在酒店餐廳吃早餐, 試試他們的福建面, 製作時間較西式早餐長, 味道就不過不失.

早餐後我們出發到St George Church, 路程不遠, 我們步行過去, 一邊走, 一邊欣賞這個小城的特殊風景.

十來分鐘, 我們來到St George Church前的草地, 一會兒我們約定的Penang Heritage Trust的導賞員來到跟我們會合.

我們今天的導賞員是一位印度裔但信基督教的中年女士, 今天她帶我們這個Little India and Pinang Peranakan Museum Tour. 她先跟我們簡介一下檳城的背景資料, 然後帶我們出去走喬治城的大馬路Street of Harmony, 經過檳城華人大會堂, 旁邊是廣福宮, 拜觀音的, 門外有幾家賣中式祭神用品的小檔, 很多善信正在廟裏拜神.

我們的導賞員在門前介紹了一下, 沒有意思內進, 不過我們自己走了入去參觀. 廣福宮簷頂的裝飾非賞繁細, 全部都是立體雕刻, 色彩鮮艷, 我在香港從未見這樣的廟宇裝飾.

參觀之際, 見到有兩個印度男人駛車而至, 下了車拿著兩個膠袋, 來到廟門前, 廟裏有些人見到他們進來, 便走到門前, 那兩個印度男人開始把袋裏的東西拿出來分給這班走到門前的人.

導賞員告訴我們他們在派食物, 只見他們派的東西, 一包包用紙好, 不說倒看不出是食物, 他們帶來的分量不多, 幾十份左右, 不消一兩分鐘便派完, 那兩個男人派完便轉身上車走, 取食物的人也便散去, 整個過程平靜地進行, 平靜地結束.

導賞員說這裏常有人來派食物, 是自發的, 沒有組織, 只是個人行為, 印度人來華人的廟宇派食物也不是奇事.

正在離去之際, 又有另一個華人在廟外派食物, 人們安靜的安排領取, 很快便派完散去.

我們向前走去, 在廣福宮隔鄰的, 有一個印度神祇, 小小一個座地神龕就在樹底下, 神龕後有四、五家印度祭神用品檔, 印度裔善信在後面的檔買點祭神用品, 然後過來神祇面前拜神.


我們去看看那些祭神用品檔, 主要賣著祭神用的花, 有噴染到五顏六色的菊花,串成項圈的菊花, 導賞員帶我們來到檔前, 她跟檔主要了兩串小茉莉, 送了給團中女士.

我們步行至小印度區, 這裏有印度裔人聚居, 街上所有店都是印度式商店, 導賞員帶我們來到街邊的食檔, 見到檔主在做拉茶和印度薄餅等印度早餐食品。

我們也坐下來試試, 叫了幾杯印度奶茶, 一個薄餅來試試. 印度奶茶用煉奶沖, 所以挺甜的, 我們興起, 要求試玩一下拉茶, 難得檔主不介意, 我們多付一杯奶茶的價錢, 檔主倒好奶、茶、水到杯中, 讓我們試玩. 原來說難不難, 說易不易, 拉得太高, 會倒到地上, 人家看似輕鬆的五分鐘拉四杯茶出來, 是練出來的功力呢.

試完印式早點, 再前行幾步, 我們來到印度廟, 在廟前脫鞋進廟, 廟裏面積不大, 人也不多, 倒不介意遊人拍照, 廟內豎有多個神祇立像和浮雕, 廟內側面有家小房, 正有個上身赤祼, 下身圍著布的肥胖印度祭師做儀式. 印度裔導賞員告訴我們, 房中的是主神, 不可以向著主神拍照, 主神本來在神廟正中, 不過神廟早前被爆竊, 正中的神龕正在維修, 所以主神搬來過來這邊的小房.



小房前有欄杆園著, 導賞員說普通人不可以接近主神, 所以他們會把所求的事告訴祭師, 讓祭師幫他們向神祈求, 善信在房外拜神, 雙手交叉的拉著耳珠, 左手拉右耳珠, 右手拉左耳珠, 口中唸唸有詞, 一邊唸, 一邊反覆的微蹲又站直, 微蹲又站直, 導賞員說他們正在讖悔, 求神明原諒.

說著有一團單車團走了進神廟裏, 他們應該是台灣人來的, 人人都穿了件反光背心, 他們應該是參加單車團來遊覽檳城.

我們走出神廟, 又再回頭到小印度區裏逛, 見到有店主在自己門口點了小小香燭, 導賞員說是印度店主早上拜神的習慣, 不過只限印度教徒, 如果是印度裔伊斯蘭教徒就不會這樣做.

經過印度服裝店, 導賞員介紹印度的女士傳統服裝, 其實是一條5米長的布, 一直卷著身體, 不過現代有改良版, 已裁好方便穿上, 不過這舖裏面的都是貴價貨, 是特別場合才穿的, 日常都是穿花樣簡單的衣服.

再前去我們進了一家印度飾物店, 本來只是看看罷, 我見大家都正在看貨品, 我也需要一個髮夾, 便停下看看, 再買了一串印度女人流行配帶的手釧, 還有腳鍊.

之後導賞員帶我們去印度雜貨店看看印度香料, 然後又去了另一家印度小型超市, 大家在選購印度肥皂, 我自己就不喜歡那種刺鼻的香氣了. 這樣走著, 我們無意間變成小印度購物團.

再走過大街小巷, 我們漸離小印度區, 然後來到Pinang Peranakan Museum檳城娘惹博物館, 又稱僑生博物館.



這裏對我來說是檳城之旅的重頭戲, 從網上看照片, 見這裏金碧輝煌的樣子, 我一直期待這博物館.

可能因為今天是星期六, 遊人挺多. 博物館多語導賞員, 我們請了廣東話導賞員相陪.

博物館本來是富豪的大宅, 百年之間經歷蒼桑, 近年被購入改為私人博物館, 博物館的主人在博物館內放了很多私人收藏, 重塑從前峇峇娘惹富有家庭的陳設, 傢俱用品都是設計浮誇, 而且中西夾雜, 反而不是大宅原本的家俱陳設. 這天不止遊人多, 還有新人在拍結婚照, 好不熱鬧.



朋友告訴我, 之前新加坡電視台攝製了一齣電視劇<<小娘惹>>, 風麾新加坡和內地, 所以也刺激了來娘惹博物館參觀的人潮.

我們跟我們的廣東話導賞員談天, 他說原來他的廣東話是學自無線電視劇! 馬來西亞的華人真利害, 人人都會多種語言, 馬來話, 英語, 普通話, 再加幾種中國方言, 真不得了.

我們參觀了地面層的偏廳, 然後脫了鞋子上一樓看房間, 從一樓下來, 我們的印度裔女導賞員便過來找我們, 說因為趕時間, 所以我們要走了, 只在這裏逛了22分鐘, 不夠啊!

這時上午十一時許, 太陽很猛, 不怕曬黑的我, 也給太陽曬痛了, 要打傘上路.

我們穿著小巷走,人不多, 沿路比較靜, 都是兩層高舊式唐樓(shophouse), 我們欣賞著這些新新舊舊裝修不一的唐樓, 中間穿插著, 不同氏族的祠堂, 中式廟宇, Street Art, 唐樓改建為新式的餐室和旅館, 走了二十來分鐘, 我們來到張弼士大宅.

張弼士大宅沒僑生博物館的浮誇, 比較簡潔, 外牆鬆成鮮藍色, 醒目突出, 據說當年流行這種叫做Indo blue的鮮藍色.



可惜帶我們參觀的研究管事人員, 愛發表個人偉論, 而漠視我們遠渡而來, 而時間緊逼, 我們又再次沒足夠時間參觀, 比較可惜.

張弼士大宅要在有一部份改建做酒店, 我們想參觀一下酒店房, 可惜官方回應是房間客滿.

我們只能夠在大宅門外, 跟鮮藍色大宅多拍幾張照.

之後我們在路上選了一家娘惹菜館吃午餐, 選了吃娘惹叻沙, 我一向喜歡吃叻沙, 今趟來到檳城, 很期待吃地道叻沙. 怎料越等越久, 菜總是不上, 不知是不是我們太多人, 廚房一時間應付不了, 還是馬拉人生活節奏較慢, 等到我們也急了, 我們只有一個小時的午餐時間, 現在一定會遲到, 而且相信會遲挺多的呢.

終於等到他們悠悠上菜, 那碗期待已久的娘惹叻沙實在教人失望, 很酸而且沒餸的, 只一大堆洋蔥和菜絲, 總之失望, 勉強吃了一點, 當自己吃了午餐, 便怱怱離去. 下次還是小心像這裏這種由唐樓改建, 店內變新式新潮的食店, 能在這種店吃到地道菜的機會, 應該較低的.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不丹百寶箱 發表於 2019-2-28 10:37 PM

馬來西亞 - 檳城喬治城文化旅遊 ~ 孫逸仙革命基地博物館 ~ 福德正神廟 ~ 週末文藝街 ~ 姓氏橋 – Day 2 ~ Part 2
之後我們去到約定的孫逸仙基地博物館, 這裏原名莊裕榮, 是姓莊的富有華商的物業, 當年在這裏接濟落難的孫中山, 支持他的革命.


我們到博物館的負責人邱思妮女士的辦公室, 就在下一條街的唐樓地舖. 邱女士告講我們, 莊裕榮主人是她外公, 那時莊裕榮由23人共同擁有, 她媽媽是其中一人, 當她知道這唐樓是孫中山的革命基地時, 她請她媽媽跟其他親戚買下業權, 然後把物業保留下來, 成為今天的孫逸仙革命基地博物館.



之前台灣人找來明星趙文暄、李心潔在檳城拍了一齣電影<<夜明>>, 講述孫中山在檳城與陳粹芬的故事, 沒想到這齣沒有太大的商業發行, 帶來回響不大, 沒為孫中山革命基地博物館帶來更多人流, 反而新加坡電視劇<<小娘惹>>就帶來熱潮和遊客.

訪問過邱女士, 我們又回到博物館這邊, 參觀博物館. 博物館只收MYR5入場費, 日常營運經費有賴捐款, 還有遊客購物, 我們一團人很擁躍買紀念品, 大家主要是買書, 也沒想到這家面積不大的博物館, 賣的書本倒多, 賣負責人邱思妮編寫的檳城、馬拉文史書藉當然少不了, 這裏竟然有檳城古樹的圖冊賣, 十分驚喜.

參觀完博物館, 我們先回酒店稍竭, 這裏只離我們酒店一分鐘步程, 然後我們又再出來逛街.


今天是星期六, 我們遇上逢星期六晚上六時到十一時的Armenian Street文藝街墟市, 令我們的Armenian Street的小旅程更加精彩.

小小一條Armenian Street, 我們由酒店走出去, 經過剛才去過的孫中山革命基地博物館, 在這邊欣賞一排溫馨可愛的舊唐樓, 走到街口, 有家粉飾成粉綠的葉家家祠, 我們沒有入內, 反而到了隔鄰的慈濟宮, 廟內不大, 一眼看完, 反而是廟外的幾條支柱和牆壁, 刻滿浮雕, 香港的寺廟就從來沒有這種裝飾, 浮華的感覺直叫誇張.

過了小馬路, 文藝街就在眼前, 不過路口有家福德正神廟, 廟門前看不見廟, 我們轉入去看看, 別有洞天, 裏面的福德廟高兩層, 人不多不過人流不絕, 香火也不斷, 脫了鞋子可以上一樓參觀, 廟中外裝飾的浮繁浮雕不在話下, 而且用金漆、紅漆塗滿, 看上去紅光滿面, 喜事重重的, 老實說, 就算滿懷心事的來求神問卜, 看到這場景, 心裏也寬懷一點吧. 門前走廊的展板述說福德廟的復修過程, 不知是因為我們會特別留意, 還是過去十來年申請入世界遺產, 政府和民間都積極復修?


走到文藝街, 沿路開滿小檔, 擺賣著各工藝品, 裝飾品, 飾物等等, 不過我一向對這些管看不管用的東西沒興趣, 走過看看夠過癮好了, 老實說他們的貨品與喬治市和檳城的連繫算不了很高. 倒是天氣太熱, 就算已傍晚六時, 我們還是大汗淋濬, 路邊店賣著糖醬沙冰球, 太人造的我們沒興趣, 我們在旁買個椰青好了.



文藝街窄窄的, 遊人、小檔, 還加上偶爾經過的單車團, 路經Street Art前面, 小路更見擠塞. 文藝街兩旁的唐樓, 外觀沒有太大粉飾, 保持著老舊歷史感, 不過好些地舖已改裝成新派潮氣的小店, 賣著抬了價的懷舊貨, 對於我來說, 看看開心就好了.

文藝街只是Armenian Street的一段, 我們來到文藝末段, 又有一個讓路人擠塞的Street Art, 就是最著名的 “姐弟同騎”壁畫, 這幅壁畫本來就是檳城Street Art中的代表, 加上近日電視劇效應, 人們堆著不停拍照.



喬治市位列世界遺產是說著從前的故事, 老舊未必人人有興趣, 這三兩年才出現Street Art似乎很能吸引遊客, 喬治城的旅遊地圖不止列出各旅遊景點, 也列出Street Art所在地, 方便遊客追蹤, 不少遊客愛找齊市中所有Street Art出來拍照, 就像玩treasure hunt, 似乎這種玩Treasure Hunt的方式可以帶動遊人遊遍大街小巷,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心插柳之下的成果?




過了文藝街一段, 我們來到名香泰餅家, 我們有點肚餓, 便轉進去看看, 這裏賣中式餅點, 可以一件一件的買, 又可以一盒盒的買, 也可以坐下點些飲品餅點來吃. 這裏的餅點對我們來說有點懷舊感, 我們各自買了個小燒餅, 一口一個放了進口, 因為新鮮出爐, 所以熱辣好味.



名香泰對面是進福飲食中心, 探頭看去是個大形大牌檔形式的美食廣場, 一會兒可以在這裏吃晚餐.

再往前走, 來到海邊, 就是我們的目的地 – 水上人家的姓氏橋. Armenian Street直伸下去的姓周橋, 是幾條姓氏橋中最大的, 也最商業化, 最新式的. 姓氏橋完全開放給遊客, 遊人自出自入, 探頭探腦的窺看民居, 在橋上喧嚷, 一天到晚拍照拍個不停, 神奇地橋民倒不介意. 最近岸的一段橋, 居民都是前舖後居, 賣各式遊客紀念品, 或者小食之類, 好不熱鬧, 窄窄的橋道, 木板齊淨新亮, 走起來如平地, 加上橋兩邊都是民居, 頭頂上還有屋簷, 實在不太感受到自己已經走到海上.



走了一小段橋, 開始從民居之間見到出面的海面, 也從屋與屋之間狹蓬, 見到浮滿垃圾和污物的水面. 繼續走, 終於有一段橋面旁是沒民居, 我們從這邊看出去, 可以看到海, 也可以欣賞隔鄰姓氏橋的遠景, 這種房屋在香港大澳, 我們叫棚屋.


繼續沿橋走下去, 商業味漸去, 來到橋的末端, 是一個面向海港的神廟, 感天宮. 後來我們走完所有姓氏橋, 觀察到每條姓氏橋在陸上的橋頭會有一個神廟, 到在海中橋的盡頭也會有一間神廟, 以保護橋民家宅安寧.


在感天宮外看了一會海港風景, 便回到陸地, 在離開姓周橋前, 我們也湊興買一杯羊奶雪糕來試吃看, 羊味很重呢. 我們再到隔鄰的姓林橋. 走過姓李橋途中, 遇上兩輛小型消防車泊在路邊, 定神仔看, 竟用中文寫著”喬治市義務消防隊”, 連消防員都是義務?!

走進姓林橋, 這裏幾乎沒任何商業活動, 沒有魚鄉味, 棚屋的光鮮有點格格不入, 倒是橋面不似姓周橋穩實, 我們走在木橋上, 木板”呀呀”作響, 有好些木板釘得不太實, 踏上去有點擔心.


姓林橋的民居沒姓周橋多, 有較多缺口讓我們水上風景. 走過民居, 再沿橋走出去, 可以走到伸到海港中的神廟, 橋面很窄, 而橋前有一對新人在拍結婚照, 我們自己也趕著離去, 我們便不再往前走.

折返酒店會合朋友, 我們再回來進福飲食中心吃晚餐. 這裏有幾十個食檔, 有台式、馬拉、新加坡、福建、廣東、泰式、港式, 十分豐富. 飲食中心內幾十張枱, 今天是星期六, 晚上七時半, 枱已泰滿, 好不熱鬧, 我們幸好立即找到四人枱坐下.



剛坐下來, 便有服務員過來給我們點餐飲, 原來全場餐飲就由一家食檔負責, 我們點了餐飲便會稍後送到, 送到時付款, 餐飲都大約兩馬幣一杯, 我要了凍白咖啡, 當然好味.

之後我們幾個四出到場內不同的飲檔點菜, 只要跟食檔點了菜, 說了枱號, 一會兒便有人送上食物, 同時收錢.

我們可利害, 叫滿整桌食物, 沙嗲、肉骨茶, 叻沙, 粿條, 福建面, 新加坡沙律, 水果拼盤, 總之一桌子滿滿的, 每人才幾十塊馬幣, 吃得捧著肚子回去.


吃完晚餐, 晚上九時, 見橫豎已來到海邊, 不如多走幾步, 再去姓氏橋看看吧. 原來入黑後, 姓氏橋另有一番景緻. 晚上姓周橋的商店都關門, 遊人也減少了, 橋民都在家中看電視吃飯, 我們在他們家門前的橋上走過, 走到橋的盡頭, 吹著海風, 一邊閒聊, 一邊看海港的晚景.

從感天宮看出去, 遠處一家裝飾著五彩燈光廟宇, 不知供著何方神聖呢?

才隔兩、三小時再遊姓氏橋, 日與夜, 兩番風景, 值得兩遊.

回頭再栽進Armenian Street, 文藝街還未散去, 不過最受歡迎的姐弟同騎壁畫前聚著的遊人稍少了, 我們可以再在這裏拍多些照. 雖然天已黑, 不過當局細心的在壁畫對面裝了大光燈, 燈線經過調配, 打在壁畫上剛好柔和, 不太強不太弱.

我們再慢慢沿文藝街的大小商店檔攤, 一邊參觀一邊回去.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不丹百寶箱 發表於 2019-6-29 12:32 PM

馬來西亞 - 檳城喬治城文化旅遊 (Feb 2014) – Day 3 ~ Part 1 ~ 廣福宮(觀音廟) ~ 各族宗祠 ~ 邱公司 (邱氏宗祠)


又在酒店餐廳吃早餐, 今天轉而點美式早餐, 製作時間較快, 味道就沒甚麼特別了.

再到St George Church等Penang Heritage Trust的導賞員, 今天我們的導賞員是一位六十外開的華裔伯伯. 伯伯在St George Church的草地給我們述說檳城的歷史, 老實說很多我都在網上看過, 我是個喜歡聽故事的人, 伯伯的英語口音好聽, 我也不介意再聽, 不過可不可以邊行邊說呢, 昨天我們已經有半小時看娘惹博物館的慘痛經歷, 今天要有好一點的時間管理, 導賞員不理時間, 就讓我暗裏幫一把吧.

我跟導賞員說不如邊走邊講, 不過伯伯敷衍一下又繼續說, 人卻不肯動, 又過了一會, 伯伯開始說檳城唐樓屋頂形狀的故事, 他一邊揭著手上的圖冊, 一邊說, 我說不如走到街上, 看實物再說吧, 這下子伯伯就生氣了, 說不知我們想看甚麼,叫我們走, 回去要退款好了.

唉, 實在無辜, 還有安撫伯伯的情緒, 好不容易才哄好老伯伯繼續走, 導賞是有賞才導得了嘛, 你不去看實物, 怎導我們也不吸收吧.

其實往前走幾步已經是我們第一個景點廣福宮觀音廟, 大概今天是星期天, 人更多, 都是本地華人, 據說檳城的華人廟宇, 裝飾得這麼華麗是因為造廟的師傅來自潮洲福建地帶, 把那種色彩鮮艷浮華裝飾帶來了檳城, 我們在香港的廟宇都是廣東師傅所造, 設計色彩比較平淡.

我沒生伯伯氣, 這種伯伯我以前天天都對著一個, 不理他隔一會他便會自己好起來, 先前只是面子放不下, 一會兒便示好. 果然, 今天的導賞員伯伯不一會便跟我和大家開開心心的說起來. 伯伯的英語口音很易聽懂, 我正奇怪, 伯伯說小時候他爸爸送他去英國學校讀書, 所以口音純正, 想來伯伯家境不錯, 說不定退休前是個老闆來的, 所以有點老闆脾氣. 伯伯家裏跟孩子都說英語, 孩子就不會華語, 伯伯自己就懂英語, 馬來語, 廣東話, 福建話, 台山話, 鶴佬話等等都會, 馬拉華人的語言天份真高.

伯伯指著觀音廟旁的印度神龕說: “你看這個華人, 在這邊拜完觀音, 又去對面拜那個印度神, 在這裏的華人會拜印度神, 印度人也會拜中國神, 反正是求個安心, 多拜一個神當多買一個保險, 你求神, 神未必有空理你, 你拜一百幾十個神, 總有一兩個有空幫你吧!”

我們沿路在看唐樓, 伯伯指著我們看, 唐人用不同形狀的屋頂, 形狀就取決於屋主的五行,即是火欠金, 金欠土之類吧.

之後我們在街上看很多的宗祠, 每姓每族都有自己的宗祠, 當年的宗祠大概都簡陋, 今時富有的人弟多了, 個個華人宗祠都門大光鮮, 屋簷上飾著的雕刻有故事, 伯伯指出其中一個, 我們長鏡看去, 上面竟是西方人士的塑像, 伯伯說塑像應該是說當年華人來到檳城, 與英國人在這片殖民地的故事.

伯伯帶我們穿來插往, 回到昨天來過的小印度, 然後我們來到韓江家廟. 這裏早幾年也經過大幅復修, 伯伯說, 當年檳城喬治市申請入世界遺產, 政府與民間也著力修復市面, 所以很多宗廟都是近十年內維修過的.

沒太多人來到這家廟, 我們在天井坐下, 伯伯拿出平板電腦放, 放一段影片給我們看, 是在印度教節日時拍的, 是一個印度教徒還神的儀式, 而儀式是他的朋友幫他用鈎鈎穿他背上的皮肉, 每個鈎後面都拉著繩索, 每個鈎都有飯碗口大, 幾十個鈎鈎穿背上, 上鈎前, 他的朋友幫他在背上塗上一些紅粉, 據說是可以減輕痛楚的, 於是看上去也不知是血還是止痛紅粉, 總之恐怖.

在華人家廟看印度教還神儀式, 挺不倫不類的, 看了一會看不下去, 停了片子, 我們也就離開.

下一站也是最後一站, 邱氏宗祠, 即本地人叫的 “邱公司”, 這裏他們會把宗祠叫做 “公司”.

原來很近我們的酒店, 走進邱氏宗祠, 在宗祠前的空地看, 繁複的雕刻看得人眼花, 加上金色油漆, 在陽光下閃閃生輝, 據說當年宗祠剛建好便發生大火, 是因為建得太華麗, 像個皇宮, 引起上天不滿.

走進內殿, 地面層現時是博物館, 述說邱氏族人的風光往事, 闡述宗祠的建築特色, 旁邊有一個小格, 展示當年的廚房灶頭, 不過應該是後期改造作展示用途, 不是當年真正的廚房位置.

我們的導賞遊也到這裏為止, 其實這個Street of Harmony Trail以Street of Harmony為主軸, 講述在檳城在一條街上有幾個不同宗教的所在而仍能和平共處, 但我們的導賞遊卻完全略去行程列有的所有跟伊斯蘭有關的地點與講解, 實在無奈.

離開邱公司, 我們去了對面一個食檔, 這裏是幾個食檔共用的飯堂, 也是坐下來便有服務員為我們點飲料. 這裏的食檔都是吃印度食物的, 我點了印度特飲Lassi, 然後我們點了印度黃米飯, 雞腿等等, 不過我自己本身對印度菜興趣不大, 吃了便算.

飯後我們逛著橫街小巷, 看著街上形形式式的唐樓, 散步回去酒店.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leewing2003 發表於 2019-6-29 02:47 PM

馬來西亞的特色 , 很多街頭美食!

kry7 發表於 2019-7-13 06:06 PM

檳城超多好吃的美食{:31:}{:31:}<br><br><br><br><br><div></div>
頁: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