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微信支付支付寶創2.9兆美元交易額,UN:可供全球其他市場借鏡〉〈iThome〉〈2017-04-24〉
頁: [1]

iiifgh 發表於 2017-4-24 09:13 PM

〈微信支付支付寶創2.9兆美元交易額,UN:可供全球其他市場借鏡〉〈iThome〉〈2017-04-24〉

本帖最後由 iiifgh 於 2017-4-24 09:15 PM 編輯

微信支付與支付寶去年創下2.9兆美元交易額,聯合國:可供全球其他市場借鏡
聯合國一份報告指出2015年中國的零售交易近6成為非現金交易,在非現金交易中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兩大平台即佔了28%。兩者在2016年總計創下了2.9兆美元的交易額。
按讚加入iThome粉絲團

iThome Online-文/陳曉莉 | 2017-04-24發表


The Better Than Cash Alliance

專門推動全球數位支付的聯合國組織The Better Than Cash Alliance上周公布了一份研究報告,是以中國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Alipay)及騰訊旗下的微信支付(WeChat Pay)作為研究案例,突顯了中國在數位支付技術與應用發展的重要地位,並供全球其他市場借鏡。

在2015年時,中國的零售交易就有接近6成採用非現金交易,而且所有的非現金交易中,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就佔了28%。反觀被視為先進國家的英國,在2016年的現金交易還佔所有零售交易的45%。

此外,中國的數位支付佔所有零售交易的比重也從2010年的3.5%成長到2015年的17%,在這段期間,中國除了網路人口突飛猛晉之外,國內生產毛額也成長了31%。

支付寶與微信支付是中國的前兩大數位支付平台,兩者在2016年總計創下了2.9兆美元的交易額,而這兩家業者的市值也在4年內翻漲了數十倍。支付寶在2012年的市值為700億美元,去年則是1.7兆美元,微信支付在2012年的市值為81億美元,去年則是1.2兆美元。

該報告深入研究了在中國興起的各種數位支付或金融應用,唾手可及的金融服務促使更多民眾存錢或投資金融產品,小型商家申請貸款更方便,龐大的使用資料亦有利於建立信用評鑑機制。

此外,阿里巴巴及騰訊亦以結盟或合作的方式進駐其他市場,例如泰國到處可見支付寶機制,兩家業者皆投資了位於印度的數位支付服務,騰訊亦在南非與當地業者設立合資公司。

The Better Than Cash Alliance認為,在社交網路當道且行動裝置普及的現代,數位支付在以手機為主要上網裝置的特定市場將更加大有可為,包括南非、印尼與南美等。



支付寶收購美國金融巨頭 意欲拿下美國金融命脈
北京新浪網 (2017-04-19 19:40)

早在前幾個月,就傳聞阿里要收購速匯金(MoneyGram),現在報價已經上漲了36%,可見螞蟻金服志在必得。而這背後迅速發展起來的螞蟻金服,估值已過700億美元,不止一次被傳今年要完成IPO,最近又對外宣稱只做tech,不做fin(金融),馬雲這是要對P2P變臉了的意思?

83億收購速匯金

日期:2017年4月17日消息,美國快速匯款服務速匯金與螞蟻金服共同宣布,雙方已對簽署的最終收購協議進行了修正。依據修正協議,螞蟻金服將以每股18.00美元的現金收購速匯金全部流通股,溢價高達近36%。



速匯金成立於1940年,總部位於美國達拉斯,是僅次於西聯匯款的全球第二大匯款服務公司,連接了全球24億賬戶,分支機構遍布30多個國家,並且在全球200多個國家與地區擁有35萬個網點。

在中國,速匯金與包括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中資銀行合作,推出個人間的環球快速匯款業務,在上述中資銀行的指定網點可以通過速匯金全球網路進行的個人境外快速匯款業務,屬於銀行代理的外匯業務品種之一。

阿里巴巴拿下速匯金,無疑就拿下了它的品牌、大數據、技術等等,也必將為支付寶進軍美國,拿下美國市場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阿里巴巴志在必得。

然而,併購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進軍美國

其實,螞蟻金服為尋求在海外擴張,進軍美國市場,早在今年1月份時,簽署了收購速匯金業務的最初協議,而該協議的收購價格為8.8億美元。 

但在3月份時,這項交易卻面臨突如其來的競爭對手Euronet Worldwide Inc電子支付公司發起的挑戰,該公司給出了9.55億美元的收購價格。

這家美Euronet公司遊說美國國會議員和美國財政部(二者負責國外投資是否威脅國家安全問題的審查)時,聲稱:螞蟻金服對速匯金業務的收購可能會帶來隱私泄露方面的問題,並且也可能會存在信息控制方面的風險。

螞蟻金服對以上說法進行了否認,並開始通過自己的遊說行動和公關行動來反擊這些說法。螞蟻金服將自己的收購報價提高35.8%,從最初的每股13.25美元提高至目前的每股18美元。螞蟻金服還將承擔或再融資速匯金的債務。



而速匯金董事會已經一致表決同意批准這一收購要約。

然而,美國外商投資委員會此前曾以安全原因為由,幾次阻止中國資金在美國進行的收購交易。因此,螞蟻金服最終發能否成功收併購速匯金,依然前途未卜。

螞蟻金服上市前傳

估值過百億

資料顯示,螞蟻金服旗下有支付寶、餘額寶、招財寶、螞蟻聚寶、網商銀行、螞蟻花唄、芝麻信用、螞蟻金融雲、螞蟻達客等子業務板塊,螞蟻金服的業務幾乎涵蓋了銀行的所有板塊。

目前披露的數據顯示,螞蟻金服已經實現3年盈利,2014年的凈利潤達到26億元,或許正是這種快速擴張效應的背景下,螞蟻金服去年的融資額高達45億美元。這也是全球互聯網行業迄今為止最大的單筆私募融資。

隨著支付寶規模盈利,不斷拓展新的金融業態,其市場估值也一路水漲船高。投行機構Pacific Crest Securities披露的一份報告顯示,支付寶估值大約在600億美元左右,而整個螞蟻金服估值大約在700億美元。

甩賣浙商銀行股票

港交所交易資料顯示,3月22日,在港上市的浙商銀行在開市前有大手交易,每股作價3.95港元,涉及5882.3萬股,涉資2.32億港元。3月23日港媒報導稱,知情人士透露股份賣出者為螞蟻金服。

市場信息顯示,浙商銀行2016年3月30日上市,每股定價3.96港元,引入支付寶(香港)、浙江省海港集團、兗州煤業子公司兗州國際、領雁基金以及申萬宏源作為基石投資者。其中支付寶(香港)代表螞蟻金服出資3000萬美元。

在股票數量方面,浙商銀行IPO《發售價及配髮結果公告》顯示,支付寶(香港)認購5882.3萬股H股,與昨天的減持數相同。

這意味著,如果消息屬實,則螞蟻金服已經清空浙商銀行。

猜想之一就是要為上市掃清障礙。有外媒報導稱,中國證券監管機構正在考慮為螞蟻金服、眾安保險和奇虎360等科技公司IPO提供快捷通道,以扶持優質企業在國內上市。

螞蟻金服目前是網商銀行的大股東,持股30%。若同時持股浙商銀行5882.3萬股,並且是基石投資人,則意味著同時持有兩家銀行股權,而且兩家銀行有同業競爭關係。網商銀行是螞蟻金服發起設立的,是親兒子,而浙商銀行只是入股而已。為實現合規以便在國內上市,螞蟻金服賣出浙商銀行的股份也算合情合理。



就螞蟻金服與浙商銀行而言,也有不少業務上的重合。螞蟻金服可能需要解決與參股公司之間的同業競爭問題。

如浙商銀行有網商貸,有類似於餘額寶的增金寶,有基金代銷,有直銷銀行業務,有小額貸款,有B2B電商平台購銷E網,與螞蟻金服和阿里的業務有一些競爭的領域。

這有點像螞蟻金服欲入股北京國安而未被批准的案例。馬雲已經入股了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再想入股北京國安就不行了。二者之間有競爭關係。

只做Tech,Fin交給金融機構

最近媒體報導,正在衝刺上市的螞蟻金服宣布,未來將定位於技術,通過技術輸出幫金融機構做好金融(Tech2Fin),而不是此前的定位的金融與技術並舉(Fintech)。

餘額寶收益率一路下滑至3%以下,逐漸失去吸引力。與此同時,收益率達到10%以上的P2P產品比比皆是,銀行定期理財產品也能達到5%左右,於是乎,膽大的投資人去了P2P,保守型的投資人迴流到了銀行,於是支付寶適時推出了招財寶。

招財寶當時給螞蟻金服帶來的收益肯定不菲,嘗到甜頭后,螞蟻金服緊接著就聯手恆生電子、中投保推出了網金社,亮點之一就是能用支付寶賬戶登錄。上線之初就引來熱議,江湖傳言「馬雲過處,寸草不生」,想必那時很多P2P平台老闆夜不能寐,擔心自家平台會如同實體商家一樣被淘寶、天貓打的落花流水。

九點半君估計很多新人都沒聽說過網金社的大名,因為它定位於中高凈值人群,網站宣稱人均投資額35萬+,有的標的起投額設在20萬,註定讓我等屌絲高攀不起。

支付寶曾在媒體上表示,暫時不會給網貸平台提供支付服務,有那麼一家也打算停掉,原因是風險較大,不看好,據說還是對一些希望合作的平台進行過深入了解后做出的結論。

倒是招財寶在僑興債上栽了個大跟頭,而網金社則因為輝山乳業曾借道融資5000萬而被蒙上一絲陰影。

該投資標的已於2017年1月17日完成本息兌付,距離輝山乳業崩盤也就兩個月時間。而以小額分散為主的線上P2P理財,卻是越走越穩,逐步深入人心,也引來了官方的指引和監管。

同樣,當網貸平台資金銀行存管要求發出時,國有大行不為之所動。許多P2P平台寄希望於網商銀行這樣的新銳互聯網銀行能施以援手的時候,他們這麼想也是有點內在邏輯的——「當年你出生時,被銀行口誅筆伐一頓痛扁,如今長大了也拉兄弟們一把吧。」

殊不知,網商銀行不這麼想,它的答覆是,我們是互聯網銀行,網貸資金存管業務暫不在我們當前考慮的業務範圍之內。

意思很明顯,我不幹,理由是我們是互聯網銀行,這個不符合我們業務定位。有點像女人拒絕男人,「不是你不好,是咱兩不適合,不是我的菜。」又讓眾多P2P平台吃了閉門羹。

當然,阿里的業務並非全部拒絕了P2P,其中的阿里金融雲業務就為許多P2P平台提供了技術解決方案,有些平台在首頁將接入阿里雲作為技術安全的宣傳點。

由此大致可見,阿里對於與錢息息相關的支付通道、資金存管業務比較謹慎,不願與P2P扯上關係。而對於純技術領域的阿里雲,則對P2P平台持開放態度。

如今螞蟻金服變道,定位於技術服務於外部金融機構,那麼未來馬雲會不會對P2P變臉,伸出橄欖枝開放支付通道和資金存管業務呢?讓時間見證這一切吧!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jimmyfvbg 發表於 2017-4-29 05:44 PM

這在消費上的確很方便
更是消費習慣的大改變

但問題是個人消費紀錄也都會記錄下來了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