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比擁有更好的幸福指標
頁: [1]

lucy74613 發表於 2017-6-17 08:28 PM

比擁有更好的幸福指標

說實話,他這樣抱怨,也不是第一次了。簡單一句話,就是浮沉在物慾之中。
他也知道這樣好像不好,可是他說,他的腦波很弱,人家說什麼東西好,他沒有,就會覺得非得到不可。講到他自己情緒起來,就是別人什麼都有,他什麼都沒有。


  情緒一起來,全盤否定,也就不需要經過什麼理性了。家庭也不好,命運也不好,健康也沒有很好,如果用這種樣子活在這個世界上,有什麼好期待…


  真的很誇張,不認識他的人,大概覺得他很愛演,別人看起來沒多大的小事,最後卻變成這麼極端的結論。情緒有時候幫我們很多忙,但它不是全部,只用情緒生活,常常反而干擾了我們的生活。


  不是不要聽情緒說的話,相反地,要聽清楚才好。其實如果聽得更清楚,也許會聽到,我們是不是把自我評價,跟擁有多少東西,綁在一起?我們是不是相信了那一套,有高貴的東西,才算有高貴的品味與地位的論述?


  情緒說的話要聽,理智也要發揮作用,理智的話也很重要。學習思辨、判斷,讓情緒的抒發有個依循。


  其實,商業社會,常要讓人感到匱乏,這是我們都知道的事。有匱乏才有消費,這是很多論述背後的目的,這不見得就是罪惡,這只是我們這個社會運作的基本方式。可是,要有強健的心靈,我們才能抵禦外界的聲音-那些要用外在定義內在的聲音,那些要引起我們感覺匱乏恐慌的聲音。


  怕就怕在,自己的心靈沒去建設,涵養不夠,沒辦法透過內在活動來感覺滿足。所以一直縱情於聲光消費,腦波弱的,就一直被腦波強的一方催眠洗腦。


  其實平平凡凡也能感覺幸福,幸福不必然等於擁有。或者換個方式說,平平凡凡更能接近幸福,「需要的」不缺,「想要的」節制,簡單少煩惱。這種狀況下,我們常能擁有最寶貴的「時間」,而不是總被生活奴役,時間都要拿來換成物質。


  有時間,就想著自己能貢獻多少,而不只是擁有多少,是幸福的關鍵之一。從教養來說,有些父母過度強調物質滿足,「你要的我什麼沒給你」,這是我常聽到的話。


  我常想,孩子要的東西,我很多都沒辦法給,是我太窮了嗎?還是有些父母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要打腫臉充胖子?


  物質不是聚焦的重點,我們能為別人做什麼,是跟孩子互動可以常思考的方向。懂得適當付出的人,常感覺快樂,這是常識,也是心理學的研究結果。付出不一定要很大,不是一定要捐大錢,或者到偏遠地區才算。從身邊開始就可以,最好是親身參與,能自己動頭腦,並且試著實踐。


  孩子能照顧更小的孩子,能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幫助同學,能知道家人的辛苦主動協助…,這些比考滿分還重要,這對孩子的人際與心情都有正面的助益。可是,我們真的摸著良心問自己,我們的理智真的認為這些比分數重要嗎?我們的情緒真的會因為孩子的這些好行為,而比孩子考一百分還感覺快樂嗎?


  最近,我聽一個孩子說,如果他考試考得好,家長要如何如何獎勵。可是,他幫了同學的忙,學著自己穿衣服,家長也沒有怎麼樣,至少沒表現出來,說不定還會嫌他慢。


  父母如何建設自己的心靈,會影響孩子的心靈豐厚程度。能貢獻什麼,比能擁有什麼更重要,父母是這樣想的嗎?還是只停留在覺得有道理,但實際的行為又是另外一回事呢?物慾這種事,也可以一代傳一代的。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