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人生的得與失之我見
頁: [1]

akira168877 發表於 2017-7-7 12:07 PM

人生的得與失之我見

 追求美好的生活是人們共同的心願。但在實際生活中,每個人又會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有小失才能有大得;有局部之失,才能有整體之得。人生亦然。

  失去了太陽,可欣賞到滿天的繁星;失去了綠色,卻得到了豐碩的金秋;失去了青春歲月,它使我們走進成熟的人生……失去是一種痛苦,也是一種幸福,因為失去的同時也在得到……生活需要享受收穫的喜悅,也該享受“失去”的樂趣。希爾.西爾弗斯坦在《失去的部件》中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園環失去了一個部件。生活對人是平等的,在你得到美貌的同時,你也許會失去與之成正比的智慧:在你得到快樂的同時,痛苦也許正在虎視眈眈地盯著你。所以說,人的心房住著兩位客人,痛苦與快樂,你太快樂了,會吵醒沉睡著的痛苦;當你痛苦時,快樂會隨時降臨到你的身上。

  失戀,首先是一種幸運,其次才是一種不幸。失戀,為了愛是必要的,因為你如此傷心,可見你心中還是有愛的;既然你心中有愛,那對方就必定無愛,不然你們又何必分手呢?而愛在你這邊,你並沒有失去愛,在人生的旅途上你已經贏得了值得羨慕的一分,你的人生由此變得豐富,氣質也因此而成熟。人在得意中常會遭遇到小的失敗,後者與前者比起來,可能微不足道,但是人們往往會怨嘆那小小的失,而不去想想既有的得。

  沒有純粹的得,也沒有純粹的失,得中有失,失中有得。當你正在得到時,同時也正在失去。有付出才能有回報,有失去才能有得到。任何得到都是以失去為代價的。得到的越多,往往失去的也越多。你要想得到一般人不能得到的,你就必須失去一般人不願失去的。什麼都想抓住,什麼也抓不住;什麼都想得到,什麼也得不到。你很想得到的,也可能是你最不該得到的;你很想失去的,也可能是你最不該失去的。當你很想得到時,一定要多想一想你必須同時失去什麼;當你很想失去時,一定要多想一想你必須同時得到什麼。千萬不能得不償失!得不償失時,無論得有多麼多大的誘惑力,你千萬不敢去得。

  大聰明之人得大失小,小聰明之人得小失大。把芝麻看成西瓜的人,永遠也得不到西瓜。勉強進易退,勉強得易失。強大失易得,弱小得易失。收穫不珍白流汗,江山不保白流血。得之要惜之,擁之要護之。擁有要配,不配受罪。

  勞有所得是光榮,不勞而獲是可恥;人給拿之是饋贈,偷偷拿之是盜竊。得之要有道,得之無道,要麼是不道德,要麼就是違法或犯罪。貪杯損肝腎,貪食傷脾胃。得要有度,貪得必有大失。不怕失去就怕失得不值。該失之失為得,不該之得為失。不該之得,得到的只能是沉重的負擔和不盡的悔恨。請神容易送神難,易得不一定易失。不該之得,有時會變成纏著你的幽靈和魔鬼。

  天上不會掉餡餅,若真的會掉,那餡餅裡包的,不是迷藥就是毒藥。不勞而輕易之“大得”,得到的往往是上大當、受大騙、犯大罪。欲撈海底針尖是呆子,欲要天上星星是瘋子。成日癡想著不可能之得,得到的只能是自我的折磨、他人的嘲諷。“有”難知“無”難,“無”難知“有”煩。失有失的痛苦,得有得的憂愁。有許多得失,其哀樂只有在得失後才能知曉。勝敗不在一時,得失不在一事。一時之得失要服從一世,一事之得失要服從全局,個人之得失要服從社會。人最怕缺的是德,最怕失的是信;人最應該擁有的是社會責任心,最應該失去的是個人自私心。“得和失”這一對矛盾,對我們的人生影響重大與深遠。面對得失,患得患失,我們一定要理智理智再理智!

  人生沒有絕對的事。在某些時候,失去的同時也得到了,而且得到的遠遠比失去的要多。英國的偉大詩人彌耳頓,最傑出的詩作是在雙目失明後完成的;德國的偉大音樂家貝多芬,最傑出的樂章是在他的聽力喪失以後創作的;世界級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個用苦難的琴弦把天才演奏到極致的奇人。他們被稱為世界文史上三大怪傑,居然一個是瞎子,一個是聾子,一個是啞巴!他們之所以有那樣的成就,正是因為他們有一顆平常心,不計較利害得失。科學家貝佛里奇說過:“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處於逆境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其實“殘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夠正視現實。不要感嘆命運多舛不公。命運向來都是公正的,在這方面失去了,就會在那方面得到補償。當你感到遺憾失去的同時,可能有另一種意想不到的收穫。

  泰戈爾說:“如果你因失去太陽而流淚,那你也失去群星了。”泰翁看似平常,實則深刻的哲理名言幫我們架通了一座橋——一座失望化為希望,痛苦化為快樂的橋。讓我們明白了得到一種幸福,失去是另一種幸福,明白了擁有什麼就品嚐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