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龍應台的盲點
頁: [1] 2

nrenumber 發表於 2017-12-31 10:42 PM

龍應台的盲點

轉載:
龍應台的「在迷宮裡仰望星斗」中的兩段:
第一段:對於歷史我是一個非常愚笨的、非常晚熟的學生。四十歲之後,才發覺自己的不足。寫「野火」的時候我只看孤立的現象,就是說,沙漠玫瑰放在這裡,很醜,我要改變你,因為我要一朵真正的芬芳的玫瑰。四十歲之後,發現了歷史,知道了沙漠玫瑰一路是怎麼過來的,我的興趣不再是直接的批判,而在於:你給我一個東西、一個事件、一個現象,我希望知道這個事情在更大的座標裡頭,橫的跟縱的,它到底是在哪個一位置上?在我不知道這個橫的跟縱的座標之前,對不起,我不敢對這個事情批判。
第二段:我們每個人的人生處境,當然是一個迷宮,充滿了迷惘和徬徨,沒有人可以告訴你出路何在。我們所處的社會,尤其是「解嚴」後的台灣,價值顛倒混亂,何嘗不是處在一個歷史的迷宮裡,每一條路都不知最後通向哪裡。

「心得」
她在第一段(其實本段是在第二段之後)說的道理很動聽吧!
但偶認為她患了可能是時代適應症,可能是意識型態頑固症,她說:〈「解嚴」後的台灣,價值顛倒混亂〉。
當她這樣說時,推翻了第一段。


這是偶想到現今「科學怪獸」當道,懷疑一般人對科學知識懂多少後,上網查高中國文課,想知道科學知識融入文學(不只穿越等)的情況,偶然挑中要讀的文章。
對天象,還停留她舉例的古老的「天河所沓、、、、、、、、」的認知裡?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nrenumber 發表於 2018-1-1 01:18 AM

本帖最後由 nrenumber 於 2018-1-1 01:21 AM 編輯

偶很喜歡Renolds number(水的密度 x 水的速度 x 水管的直徑 / 水的黏度),很早就用Nrenumber.

水的密度,人民的素質;水的速度,人民的活動力;水管的直徑,人民的活動空間;水的黏度,人民的依賴性(要有,但不能太高)。

蔣介石時代,台灣社會的Renolds number低,是規律的社會(laminar flow);蔣經國晚年,Renolds number開始明顯增加,台灣變成混亂的社會(transition state);將來,但願台灣社會的Renolds number會很高,是蓬勃發展的動社會(turbulent flow)。

物性是與人性互通的。
龍應台知道台灣的變局和沙漠玫瑰吸水一樣,但因她「不喜歡」台灣的新狀況,就走偏了。...<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nrenumber 發表於 2018-1-1 11:46 PM

理想氣體定律可以用來描述理想的人際關係
但,對實際氣體時要校正定律,實際人也要校正,可以依不同情況,把理想公式弄得由一點到很複雜。

最簡單的複雜化由van der Waals提出。 實際氣體的分子間有作用力,實際人之間也有;實際氣體佔有體積,實際人也有(例如財產)

nrenumber 發表於 2018-1-2 12:10 AM

首先說,Renolds number並不是Renolds提出來的,而是Stokes提出來的!Renolds把它普及化。
Stokes非常有名,看過電影Gifted的,都看過,聽過他的名字。Navier–Stokes equations(流體力學上一組方程式,至今無人可解,只能解簡單版;電腦遊戲也用這方程式)

如果魯迅也是生長在那種(非晚期)時代的人?龍應台是否避談科學新知?

耶穌說過一句話,意思是,藉著他這有限的人,人「可以」認識無限神。

片段一:

魯迅的短篇《藥》,講的是一戶人家的孩子生了癆病。民間的迷信是,饅頭沾了鮮血給孩子吃,他的病就會好。

讓我們假想,如果你我是生活在魯迅所描寫的那個村子裡頭的人,那麼我們看見的,理解的,會是什麼呢?在《藥》裡,我們本身可能就是那一大早去買饅頭,等著看人砍頭的父親或母親,就等著要把那個饅頭泡在血裡,來養自己的孩子。再不然,我們就是那小村子裡頭最大的知識份子,一個口齒不清的秀才,大不了對農民的迷信表達一點不滿。

但是透過作家的眼光,我們和村子裡的人生就有了藝術的距離。在《藥》裡頭,你不僅只看見愚昧,你同時也看見愚昧後面人的生存狀態,看見人的生存狀態中不可動搖的無可奈何與悲傷。在《祝福》裡頭,你不僅只看見貧窮粗鄙,你同時看見貧窮粗鄙下面「人」作為一種原型最值得尊敬的痛苦。文學,使你「看見」。

片段二:

文學有一百種所謂「功能」而我必須選擇一種最重要的,我的答案是:德文有一個很精確的說法,macht sichtbar,意思是「使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nrenumber 發表於 2018-1-3 03:32 AM

人文?
科學也很重要,例如
在合成氨上,要先把氫壓縮到非常高壓。
壓縮氫,要用上不只一座壓縮機。每座壓縮機內要通冷卻水。壓縮後的氫也要冷卻,再送入第二座壓縮機。
由這,學到什麼做人的道理?
不要像晚期的異族異國的大清,只學船堅砲利。

<br><br><br><br><br><div></div>

nrenumber 發表於 2018-1-4 12:05 AM

「可逆反應」和「不可逆反應」可不可以用在修養上?
這2類反應的一個區別在於「熵」。

某種意義上,不能控制脾氣的是「不可逆反應」(就說,脾氣爆發後,可能很難修補人際關係);反之,是「可逆反應」(容易修補關係)

nrenumber 發表於 2018-1-6 06:35 AM

本帖最後由 nrenumber 於 2018-1-6 06:37 AM 編輯

這段龍應台的話,長了些。
她認為,在某些情況下,她要你具備的歷史,哲學,文學,都可以拋一邊去。
但她為什麼不提經濟(學),科學(技)對人  好的  影響,比歷史,哲學,文學對人很大的好影響,大到可以將她推崇的擺一邊去?

堯舜禪讓的故事是否離事實遠?那時的人們是否比較古錐?

重讀原典?為什麼沒有大量像讀者文摘這類濃縮的書?很多就說是很好的古書,都會有些不合時宜的話。好像一座礦,有金或銀,但也有毒物。

片段:
對歷史的探索勢必要迫使你回頭去重讀原典,用你現在比較成熟的、參考系比較廣闊的眼
光。重讀原典使我對自己變得苛刻起來。有一個大陸作家在歐洲哪一個國家的餐廳裡吃飯,
一群朋友高高興興地吃飯,喝了酒,拍拍屁股就走了。離開餐館很遠了,服務生追出來說:
「對不起,你們忘了付帳。」作家就寫了一篇文章大大地讚美歐洲人民族性多麼的淳厚,沒
有人懷疑他們是故意白吃的。要是在咱們中國的話,吃飯忘了付錢人家可能要拿著菜刀出來
追你的。(笑)

我寫了篇文章帶點反駁的意思,就是說,對不起,這可不是民族性、道德水平或文化差異的
問題。這恐怕根本還是一個經濟問題。比如說如果作家去歐洲正好是二次大戰後糧食嚴重不
足的德國,德國侍者恐怕也要拿著菜刀追出來的。這不是一個道德的問題,而是一個發展階
段的問題,或者說,是一個體制結構的問題。

寫了那篇文章之後,我洋洋得意覺得自己很有見解。好了,有一天重讀原典的時候,翻到一
個暢銷作家在兩千多年前寫的文章,讓我差點從椅子上一跤摔下來。我發現,我的「了不起」
的見解,人家兩千年前就寫過了,而且寫得比我還好。這個人是誰呢?

  (投影打出〈五蠹篇〉)

韓非子要解釋的是:我們中國人老是讚美堯舜禪讓是一個多麼道德高尚的一個事情,但是堯
舜「王天下」的時候,他們住的是茅屋,他們穿的是粗布衣服,他們吃的東西也很差,也就
是說,他們的享受跟最低級的人的享受是差不多的。然後禹當國王的時候他的勞苦跟「臣虜
之勞」也差不多。所以堯舜禹做政治領導人的時候,他們的待遇跟享受和最底層的老百姓差
別不大,「以是言之」,那個時候他們很容易禪讓,只不過是因為他們能享受的東西很少,
放棄了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笑聲)但是「今之縣令」,在今天的體制裡,僅只是一個縣
令,跟老百姓比起來,他享受的權力非常大。用二十世紀的語言來說,他有種種「官本位」
所賦予的特權,他有終身俸、住房優惠、出國考察金、醫療保險──因為權力帶來的利益太
大了,而且整個家族都要享受這個好處,誰肯讓呢?「輕辭古之天子,難去今之縣令者也」,
原因,不是道德,不是文化,不是民族性,是什麼呢?「薄厚之實異也」,實際利益,經濟
問題,體制結構,造成今天完全不一樣的行為。...<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nrenumber 發表於 2018-1-7 11:57 PM

川普說,"I'm a very stable genius."  
這是說他是一個鈾原子!
原子核很安定(半衰期長),但周遭的電子亂飛(依量子力學)
還有,鈾會輻射;輻射的特色是消耗自身,傷害他人。

nrenumber 發表於 2018-1-8 02:54 AM

nrenumber 發表於 2018-1-7 11:57 P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川普說,"I'm a very stable genius."  
這是說他是一個鈾原子!
原子核很安定(半衰期長),但周遭的電子 ...

鈾的同位素,最大量的是U-238,佔99%以上,其次是U-235,不足1%.

但是U-235有個獨特的性質,是其他元素沒有的:自發裂變!
川普是U-235!!!...<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nrenumber 發表於 2018-1-10 03:44 AM

科學是求真,雖然其成果不見得是真。因此,既然是求真,科學另一個特點就是悔改。
能想像當悔改是社會的普遍現象時?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體壇爆大醜聞!頂尖輕艇靜水競速(canoe sprint)選手鈴木康大(Yasuhiro Suzuki),為爭2020東京奧運出賽資格,去年在對手的飲料中偷摻入禁藥,今(9)日被禁賽8年。

《朝日新聞》報導,事件發生在去年9月石川縣小松市的輕艇競速錦標賽,32歲的鈴木康大透過網購取得禁藥,偷偷混入25歲小松正治在比賽中放置一旁的飲料水瓶內。小松在賽後未察覺有異,直接拿了水瓶就喝,之後在禁藥檢查時呈現陽性反應,但小松否認攝取禁藥。

鈴木康大得知情況後主動向日本輕艇聯盟自首。鈴木解釋,因為對於出賽2020年東京奧運感到有危機,因此想要陷害對手。據了解,鈴木已向小松道歉。...<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匪兵乙 發表於 2018-1-14 10:29 AM

這個龍大媽啊
我還記得當年它為常公凱申頌壽辭

nrenumber 發表於 2018-1-15 10:55 PM

本帖最後由 nrenumber 於 2018-1-15 10:59 PM 編輯

每個人都學過理想氣體定律:PV=nRT

一部行進中的汽車,具有動能。這動能可以測量,1/2mvv(m是汽車的質量,v是汽車的速度;vv是速度的平方)
這動能會轉變成撞擊力,當它撞到牆壁時。但這撞擊力不見得等於動能,例如撞前會緊急煞車。

理想氣體的分子沒有體積,理想氣體的分子之間沒有吸引力,理想氣體碰撞時是彈性碰撞(碰撞時不會失去能量)。因此,PV=nRT這式子成立。

但實際氣體呢?
在溫度不高,壓力不低時,PV=nRT不適用在實際氣體上。PV=nRT出現幾十年後, Johannes Diderik van der Waals針對實際氣體佔有體積,也具有吸引力這事實做了修正,製出有名的van der Waals公式。

nRT是動能,氣體具備的;PV是撞擊能,氣體撞擊容器的牆壁時,展現的能量。

簡單說明:基督教上,保羅主張因信稱義,是nRT;雅各說拿出行為來,是PV(當信完全等於行為時)。
但「實際人」的行為不等於PV,因此要修正;例如,耶穌說向後看的人和不願捐出財富的人在行為上,都不等於PV。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nrenumber 發表於 2018-1-17 12:51 AM

人文素養只能從史學,文學,哲學,美學中學到?
從科學中也可以學到或悟到人文素養。
從各行各業中也可以學到或悟到人文素養。

偶認為最重要的是從生活中學習!
在美國,經常可以看到媽媽對小小孩說,你要說什麼?或直接說要謝謝,當小孩接受人家的「好處時」。因為小小孩或許已有「謝謝」的知識,但還沒有內化成「素養」。

古時,讀書人做官(捐官可能讀得少或不精),但「壞」官不少吧!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nrenumber 發表於 2018-1-17 01:50 AM

nrenumber 發表於 2018-1-17 12:51 A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人文素養只能從史學,文學,哲學,美學中學到?
從科學中也可以學到或悟到人文素養。
從各行各業中也可以學 ...

偶很難相信,一個有(不只所謂的人文,而泛指任何方面)素養的人,會說出雪崩般、土石流般

文中她(龍應台)並強調「這是人權,這是生存權,這是呼吸權,這是輪椅中的父母的好死權,這是嬰兒車中的孩子的長大權。 污染不是哪一任政府單獨的「罪過」,但是卻是任何一任政府必須赴湯蹈火、全力以赴的「責任」。災區公民能夠做的是,一,給空氣保護團體最大的支持;二,緊盯每一個選區的民意代表,記下他針對空汙的每一次發言或不發言、每一個動作或無動作;三,用選票給政府雪崩般、土石流般的壓力。」...<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nrenumber 發表於 2018-1-18 06:40 AM

本帖最後由 nrenumber 於 2018-1-18 06:42 AM 編輯

龍應台說:「文學、哲學跟史學。文學讓你看見水裡白楊樹的倒影,哲學使你在思想的迷宮裡認識星座,從而有了走出迷宮的可能;那麼歷史就是讓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起點,沒有一個現象是孤立存在的。」

數學上的Laplace transform,是把微分方程式(不是偏微分方程式)轉變(Laplace transform)成代數方程式(這屬於進入文學的遐思)。然後(比較容易地)解出這代數方程式(這屬於哲學),再反轉變(inverse Laplace transform)(這屬於從文學返回現實)這答案,就得到此微分方程式的解答。

這微分方程式包含的自變數是時間,有時間上的初值。這屬於史學。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