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暗物質不由原初黑洞構成
頁: [1]

jiunn36 發表於 2018-10-11 10:05 AM

暗物質不由原初黑洞構成

     
  當2015年LIGO首次探測到來自雙黑洞碰撞引發的引力波後天文學家一直抱著期待相信暗物質可能包含了分布在宇宙四處的原初黑洞。但現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物理學家打破了這道光芒。暗物質真是現代天文學中最尷尬的存在它們占了宇宙中所有物質比率84.5%但沒有人找到過。如果存在暗物質到底藏在哪﹖
  一些科學家相信原初黑洞(primordial black hole)可能由暗物質組成而雷射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於2015年9月 14日首次探測到引力波事件GW150914後NASA天體物理學家Alexander Kashlinsky後續在《天文物理期刊快報》上發表論文認為該事件黑洞很可能是原初黑洞。
  原初黑洞又稱太初黑洞是一種尚屬理論的假想黑洞它們不是由大質量恆星引力坍縮形成而是來自宇宙大爆炸暴漲時期的超高密度區域。根據模型大爆炸之後10^-33~10^-32秒內宇宙有著極高壓力強度與溫度簡單一點波動就可能造成局部區域的密度達到形成黑洞的條件儘管大多數高密度區域很快便隨著宇宙膨脹而散開但原初黑洞能保持穩定直至今日。
  也有科學家推論暗物質可能來自暈族大質量緻密天體(massive compact halo objectMACHO)這是一些體積很小的大質量重子物質沒有電磁輻射或很少在星際空間不與恆星系統發生影響可以用來解釋可能存在於星系暈的暗物質。
  不過暈族大質量緻密天體本身不發光所以很難被探測到它們也可能是黑洞﹑中子星﹑褐矮星﹑自由行星﹑白矮星和非常微弱的紅矮星。
  還有第三種說法科學家指出一種還停留在理論階段的粒子「大質量弱交互作用粒子(WIMP)」很可能就是暗物質。
  不過上述所提幾個最具潛力的前景很可能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物理學家打碎。
  研究人員對740個Ⅰa超新星(Type Ⅰa supernova)進行複雜的統計分析這種天體已被天文學家當作測量宇宙距離和宇宙膨脹速率的標準亮度源數十年有餘結果指出其中8個超新星應該在原初黑洞的重力透鏡效應下「變得更亮」但事實上並沒有由原初黑洞構成的暗物質不會超過40%﹔另一項尚未發表的後續研究分析了1,048個超新星發現暗物質占比變得更低只剩下23%。
  研究人員說這結果表明暗物質不由原初黑洞或MACHO物體組成。隨著時間推移與技術進步勢必會有越來越多理論被淘汰事實上後代天文學家能選擇的暗物質理論已經不多了要不帶來突破性發現要不就得提出全新理論。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boogiepopa 發表於 2018-10-17 07:14 AM

  暗物質就是停下來的光而已。

  光是物質獲得了足夠動能之後的一種表現形式,光呈推撞式行進,推撞後傳遞掉動能,它就會停下來,那個停下來的物質就不再叫光,改叫它暗物質。

  做個簡單的想像說明較易理解;回到家打開房間的燈,燈亮的最初那個光,跟來到我們眼中,我們所看到的最初的光,已經不是同一個了,是已經接力過N手的光了,N這個數值可能大於億大於兆甚至更多都有可能,就在這短短不到兩公尺的距離中.........<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