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肯尼斯.羅格夫:比特幣就像一張樂透彩券〉〈財訊〉〈2019-01-01〉
頁: [1]

iiifgh 發表於 2019-1-1 11:51 PM

〈肯尼斯.羅格夫:比特幣就像一張樂透彩券〉〈財訊〉〈2019-01-01〉

本帖最後由 iiifgh 於 2019-1-1 11:51 PM 編輯

肯尼斯.羅格夫:比特幣就像一張樂透彩券
2019-01-01 作者: 肯尼斯.羅格夫


(圖/Pixabay)

隨著比特幣價格較一年前的高點下滑80%、加密貨幣市場陷入系統性崩盤的情況下,「加密貨幣的高峰」(peak crypto)是否已經過去?或許吧,但不要期望那些加密貨幣的死忠信徒,會選擇拋棄他們的信仰。

最近我出席一場會議,與會人士仍普遍認為,加密貨幣的市值未來5年將暴增至5兆到10兆美元;許多人看著比特幣從2012年12月的13美元升至現在的4000美元,但他們不會因為價格從二萬美元的高點滑落就恐慌。

加密貨幣面臨的危機與轉機

人們很可能會說:「價格崩跌顯然不是無緣無故的。」監理當局正逐漸認清這個事實:他們無法支持成本高昂的大規模交易技術,尤其是這些技術方便於逃稅和犯罪。

與此同時,從瑞典到中國的央行都意識到,他們也可以發行數位貨幣。

2016年,我出版了一本探討有關貨幣的過去、現狀和未來的書。我在書中強調,就貨幣的新形式而言,民間部門可以創新,不過,假以時日,政府將加以規管並挪用。

我在該書指出,如果比特幣長遠的價值是100美元而非10萬美元,這不代表它一定會變得一文不值。理解加密貨幣的正確方式是視其為彩券:在未來某種反烏托邦世界裡,流氓國家、失敗國家或民眾隱私蕩然無存的國家使用加密貨幣,會因此有其價值。

例如,已無法正常運作的委內瑞拉,成為第一個發行政府支付的加密貨幣(名為「石油幣」)的國家,絕非偶然。

所有加密貨幣面臨的終極障礙,除了可以購買毒品和雇用職業殺手,最終必須能夠購買廣泛的商品和服務。如果政府禁止在零售商店和銀行使用加密貨幣,貨幣的價值必將崩跌。

許多加密貨幣「傳道者」堅稱,比特幣是「數位黃金」,原因之一是演算法將長期供給限制在2100萬個比特幣之內。不過這種說法實在有點沒說服力。

首先,黃金是有實用價值的,從iPhone手機到太空船,黃金廣泛應用在新技術產品上,而比特幣沒有貨幣以外的用途。即使幣圈找到方法降低驗證交易涉及的驚人能源成本,分散式帳本的本質,仍使效率遠低於可信賴的中央機構(例如中央銀行)。如果失去近乎匿名的特性,沒有人會想使用比特幣;但如果保留這種特性,先進經濟體的政府也不會容忍它。

比特幣「傳道者」駁斥這些論點,認為只要夠多人把比特幣視為數位黃金,它就仍有驚人的價值。畢竟他們認為,貨幣是一種社會習俗。

但研究這個問題50年之久的經濟學家(包括我)發現,內在價值是零的資產如果出現價格泡沫,泡沫必將破滅;具有真實價值的資產,價格不能任意偏離歷史基準。而政府發行的貨幣並非純然是社會習俗:政府以法定貨幣支付員工和供應商,並要求納稅人以法定貨幣繳稅。

不過,現在要斷言數位貨幣的新世界如何發展仍然太早。各國央行將介入(他們的準備金已經是一種大規模的數位貨幣),但這不是故事的結局。例如美國財政部已經容許散戶以極低的成本持有非常短期的美國公債,持有金額可低至一百美元,而且可以在該系統內賣給其他人。不過,嚴密的資安防護,使得該系統使用起來相對不便,政府或許可以採用民間的數位技術。

主要國家未來必將協調與規管

目前真正的問題是:全球監理機關是否(或何時)會取締那些民間的自創系統?而這些系統,政府得耗費高昂成本才能追蹤和監督它。

任何大型先進經濟體若蠢到獨自支持加密貨幣(像日本2017年那樣),都有可能成為全球洗錢勝地。(日本後來的作法是:與加密貨幣保持距離,這可能是今年價格崩跌的原因之一。)先進經濟體最終必將協調規管加密貨幣,一如他們採取措施防止洗錢和逃稅那樣。

但這可要讓很多心懷不滿的國家失望了。畢竟目前許多國家在美國的金融制裁下舉步維艱,包括古巴、伊朗、利比亞、北韓、索馬利亞、敘利亞和俄羅斯。他們可不關心全球外部性,只要加密貨幣能具備價值且被用於某處即可。

因此,雖然2018年加密貨幣的價格崩跌不足為奇,但這些貨幣未必毫無價值。一如彩券,加密貨幣的價值很有可能為零。但它們也有微小的機會,因為目前難以預料的原因,在未來可能變得極有價值。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huanchin 發表於 2019-2-20 01:25 PM

因為與工業生產、投資開支、出口數據偏離太多。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