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內法與外法(下)
頁: [1] 2 3

chenm91 發表於 2020-5-18 11:49 AM

內法與外法(下)

繼續來談內法與外法。我們透過五扶塵根,去攝取外面的相分,這是外相分,叫作外法;然後成像在我們大腦的勝義根,這是內相分,叫作內法。眾生從無量世以來,就一直住在自己內相分的境界中,從來沒有接觸過外相分,所以一切眾生所能依靠、能依賴、能拿來運作動轉的,全都是自己的內相分。
每個眾生心中的內相分是各自不同的。譬如我們一起看一朵蓮花,我從我的角度、你從你的方位,我們所見的蓮花就會有所不同;即使是我們從相同的方位來看,還是有所不同,因為我有近視眼、你有老花眼,沒有兩個人的視力會完全相同的。
我們的所見、所聞與我們的感覺是相對的法,不是絕對的法。例如把右手放在熱水中、左手放在冷水中,30秒之後再一起放入普通水中,結果右手會覺得冷而左手會覺得熱,明明是放在同一盆水中啊!兩隻手的感覺卻是完全不同。這就代表了我們五根的覺受,是一個相對的法,而不是絕對的法。它是比較前時跟後時,前後之間有什麼改變、有什麼差異,而不是測量絕對正確的值。所以不同的眾生,對於同一個境界的覺受是不同的。
在同一個境界中,人類的眼睛所見與其他眾生的眼睛所見也完全不同。譬如我們看到的這個世界和一匹馬看到的這個世界,就有所不同;馬看不見在牠兩眼中間所投射出去的這塊區域,因為馬的眼睛位於頭部的兩側,所以對於左右牠有寬廣的視野,可是卻看不見自己兩眼中間正前方位置的影像;這也是為什麼馬在走路的時候,常常會低著頭、 側著頭看旁邊的原因。如果是小鳥呢?小鳥的眼睛至少可以看到5種光譜的地帶,與我們人類也是完全不同的。鴿子的眼睛可以分辨出數百萬種不同的色彩,遠遠勝過人類,所以牠們被認為是地球上最擅長分辨色彩的一種動物。又譬如貓和狗,牠們的視力其實不是很好,但是牠們具有夜視能力。貓和狗的夜間視力比人類強很多,所以在夜晚或昏暗中,牠們一樣可以正常地行走、活動;並且牠們所看到的光譜,也和人類不同。例如一般民間都相信家裡的小狗可以看見剛過世的親人,所以有的時候會看見小狗對著家裡的某個角落狂叫,也許牠是看到不一樣的東西了!
前面有說到五俱意識,五識現起的時候意識必定相伴隨,所以對一個境界,當我們察覺到的時候,就已經是五識和意識共同和合運作了。每一個人的心境不同,意識的判斷、思量當然也就不同,而察覺到某一個境界的同時,必然是加上了意識,而且是以意識為主的察覺,不同的人各自的察覺將會是天差地別。舉例來說,許多內地的朋友來臺灣遊玩,都說臺灣好山好水、人情味濃,是個好地方。可是三百年前,當鄭成功從內地來到臺灣時,他對臺灣的評語則是:花不香、鳥不語。我們可以瞭解,那是因為當時鄭成功跟清朝之間的戰爭失利,轉來臺灣偏居,他心情鬱悶、沮喪,所以所見都是不好的、灰暗的,因為人生無趣。而現在來臺灣旅遊的朋友則是心中懷著期待、歡喜,所見都是好的、美的。也就是我們當下所察覺的境界,已經加入了意識的思量、判斷。所以每一個人的內相分其實是各各相異,甚至是天差地別的。
又譬如去看畫展、看電影或表演,偶而遇到了跟自己有相同見解的人,就會彼此惺惺相惜,感嘆知音難覓!因為要找到跟自己見解類似的朋友是非常難的。所以每個人的內相分到底是相同還是不同呢?不但是不同,而且是非常的不同。這一點在現代的心理學上也多所探討,例如心理學上很有名的「羅夏克墨漬實驗」︰拿一張圖片讓10個人來看卻有九個答案,剩下的一個人他說他看不出來。也就是每一個人看到圖片所說出來的答案是不同的,如果請他繼續對這一張圖片來講述,還會相差的更大。
例如有人看到這一張圖片,他說這是狐貍的臉;第二個人說他看到的是兩個人在跳舞;哪一個人說的才對?都對!也都不對!令人驚奇的還不只如此,如果去問第一個人:「你覺得這是一隻狐貍的臉,那這隻狐貍正在做什麼呢?」第一個人看著圖片,就會開始侃侃說出:「這隻小狐貍正在流血,牠正在悲傷地哭泣!」我們繼續問:「牠為什麼在哭泣呢?」「因為牠的媽媽不要牠了,把牠丟棄了,所以牠在哭。」就這樣子引導他,他就會講出一連串對於這一張圖片他心裡的感覺。心理學家就利用這種方式,去瞭解、去分析、去挖出這個說話的人他的心態、他的背景。同樣的一張圖片我們問第二個人:「你說圖裡有兩個人,這兩個人是誰啊?」第二個人他可能會說:「她像我姑媽。」「為什麼像你姑媽呢?」「因為你看她的鼻子尖尖的很像是我姑媽,以前我小的時候跟姑媽一起住,她常常會出去跳舞。有的時候會很高興,就會買東西給我吃;有的時候跳舞回來不高興,就會打我,打得好痛喔!」
同一張圖片給兩個人看的結果卻是天南地北,原因何在?因為意識心加入了嘛!意識心才是潛伏在背後最重要的因素。這兩個人對於同一張圖片,各自說出了看似簡單的答案,但是這個簡單答案的背後反映出來的,不只是他現前眼識去辨別這個形狀而已,也不只是意識思量判斷而已,它的背後其實蘊含了過去所經歷種種的經驗,包括有形的法、無形的法的總和。
不同的人經歷同一個境界,每個人的內相分到底是相同還是不同呢?可能你會說:「兩個人同看一朵蓮花時,所見容有不同、心境會有不同,所聯想出來的事物也有所不同,但至少見到的都是一朵蓮花,不會變成玫瑰花啊!」答案其實不然!在佛經中,特別是在三轉法輪時,佛陀為我們開示了甚深唯識的道理,其中有所謂「一心四見」,也就是同樣的一個水池,人看到這個水池是淨水;天人看到這個水池變成了琉璃;龍王看到了則是他所居住的宮殿;惡鬼看到這個水池就變成了血水膿池,臭不堪言。同樣的一個湖泊,不同的眾生看了之後,由於各自的業報所感,所顯現出來的內相分卻是完全不同的。然後又各自在自己的內相分中去執著、運作產生了喜、怒、哀、樂,各自的內相分已是虛妄,再從虛妄中繼續去虛妄地運作,所以最後就叫作「自己玩自己」,自己玩自己所出生的內相分,這就是眾生輪迴三界沒有辦法出離的實際相貌啊!
彌勒菩薩說︰不只是眾生的內相分各有差異而不實在,外相分的本身也是虛妄不實的,並沒有真實存在的外相分。外相分與內相分都沒有真實的意義,因為它們都只是眾生錯誤的計量而分別出來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內相分虛妄非實有,這個叫作我空,外相分也是虛妄非實有,這是法空,「我、法俱空」,只剩下我們虛妄的計著而己。因此 彌勒菩薩說:既然我們所取的心是內相分,不是真實有,所以能取的心也就不是真實有,能夠證悟這個道理,就實證了︰雖然能取與所取都好像是真實的顯現、生起,但是能取與所取都不是真實存在的實法。我們所計著覺察的法,都只是自己去計著自己的內相分,不管是在現實的境界或者是我們以為的禪定境界,都還是內相分。
我們作ㄧ個結論:從無始以來我們就不斷地在輪迴的大海中來來去去,所感知到的一切法好像是真的,好像是平等平等、理所當然地成立了、生起了、又壞滅了。我們從來都不知道這個世界是如此的虛妄不真實。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勤灭贪欲 發表於 2020-5-18 02:10 PM

無我的心才是真我, 有我的心有生有滅 是虛妄的假我。

勤灭贪欲 發表於 2020-6-11 11:30 AM

有生必有滅, 能得必能失, 這可是生滅虛妄無常之法, 所以無生滅 無所得才是真實的法。

勤灭贪欲 發表於 2020-6-27 12:46 PM

內六入以及內六入處,總的來說就叫做"內相分", 能見之心是"見分", 當第八識種子流注於見分與內相分相"觸"時, 改變了"受"(苦受 樂受 不苦不樂受)因而造成不同的"境界"使眾生造業而完成了因果報應。

axie 發表於 2020-7-4 11:55 AM

好家在我什麼法都不會~~{:46:}
好加在我還活著~~感謝神明菩薩~~{:54:}
好加在我身體健康~~家庭雖貧但是過的清靜~~{:53:}
這樣的人生也不錯不羨慕同事車子房子炫耀去哪裡玩{:53:}
感恩~~{:45:}~~沒什麼煩惱也不錯啦~~~{:46:}
大家有羨慕什麼嗎???{:31:}<br><br><br><br><br><div></div>

勤灭贪欲 發表於 2020-7-17 02:14 PM

殊不知要利己先利人, 雖然力量小, 但大海也是無數小水滴之所聚。

勤灭贪欲 發表於 2020-7-30 12:07 PM

佛子!無明者,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而起三界業果。

勤灭贪欲 發表於 2020-8-10 11:15 AM

佛所得法甚深難解,有說言說意趣難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

勤灭贪欲 發表於 2020-8-28 12:31 PM

何等名為內身煩惱。有四因緣。一謂眼根攝受色境。二由無始取著習氣。三由彼識自性本性。四於色境作意希望。由此四種因緣力故。藏識轉變。識波浪生。譬如瀑流相續不斷。

勤灭贪欲 發表於 2020-9-11 12:10 PM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外面的「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六根」是指我們的六勝義根,叫做「六內入處」。

《緣起經》
“云何六處?謂六內處,一、眼內處,二、耳內處,三、鼻內處,四、舌內處,五、身內處,六、意內處,是謂六處。”<br><br><br><br><br><div></div>

勤灭贪欲 發表於 2020-9-28 11:49 AM

殊不知要利己先利人, 雖然力量小, 但大海也是無數小水滴之所聚。

勤灭贪欲 發表於 2020-10-18 10:30 AM

無有不了解佛法而得世出世間智慧者, 一切戒定皆是為了慧, 佛弟子應自我檢驗之。

勤灭贪欲 發表於 2020-11-5 03:54 PM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這句話,多少年來,几經錯誤引用后被完全歪曲了它的含義,變成了宣揚貪婪人性的偈語,成了自私、邪惡、罪孽、污穢的代名詞。

黯魔陰帝 發表於 2020-11-7 06:51 AM

有法可得及不是佛法何況非法
所謂五塵既為五毒
法通為知業障
何心為起又何起眾生
知業障見愚癡行為自修正
才為修佛

勤灭贪欲 發表於 2020-11-16 03:44 PM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災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br><br><br><br><br><div></div>
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