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被三國演義白化的馬騰父子
頁: [1]

woshuang 發表於 2021-5-17 01:07 PM

被三國演義白化的馬騰父子

本帖最後由 woshuang 於 2021-5-17 01:08 PM 編輯

受三國演義影響,馬騰乃是忠肝義膽,受衣帶詔召喚,一心報國的壯烈之士。馬超則武力超群,忠肝義膽,實在是一對虎父配搭虎子,三國最强父子之一。
史實上馬騰和董卓都是關西將軍,馬騰因攻擊反叛的羌人和氐族有功,受封遷偏將軍,守護漢朝西北邊境,與韓遂為結拜兄弟。在西北當時還有一名大將軍那就是董卓,董卓和馬騰是否朋友可以從後漢書看出端倪:192年,董卓進洛陽時曾拉攏馬騰和韓遂,要他們一起出兵進京。這段文字看得出董卓和馬騰就算不是老友鬼鬼,也是相識之人。那麼你説認識董卓也不代表不能忠於漢室,那看下一段後漢書記載:

興平元年(194年),馬騰進屯霸橋,有私事求於李傕,沒有得到應允。諫議大夫種邵為報父仇與侍中馬宇、中郎將杜稟、劉焉子左中郎將劉範、治書御史劉誕等為內應,計劃使馬騰襲長安,馬騰得劉焉五千兵之助,攻李傕、郭汜和樊稠等人。韓遂率眾助馬騰攻李傕,兩軍對戰於長平觀,時為三月壬申日(5月3日)。後馬韓聯軍敗退返回涼州,前益州刺史種劭戰死、劉範、劉誕、萬餘人被斬首。劉焉痛失二子。


馬騰忠於漢室之説只是羅貫中的一廂情願,其實史實上馬騰就是一軍閥,爲了自己利益數次進攻長安。

至於馬超的人品更是不堪一擊:

在官渡之戰後,曹操心里打著小算盤,讓馬騰協助他的軍隊去攻擊被袁紹占據的河北,這次戰爭中的合作無疑拉攏了兩家的關系,馬騰也是聰明人,自然也表示願意歸順朝廷。

曹操借此機會邀馬騰入朝為官,而長期生活在西涼的馬騰因為年事已高,加上和韓遂日益加深的矛盾,都把優勢指向歸順曹操這邊,本著安享晚年或者說替兒子探路的意願,馬超的父親馬騰就同意去朝廷做官了。

而馬超自然想得與父親不一樣,他認為曹操拉他父親去做官,只是因為他還有可以利用的地方,拉馬騰入朝為官只是第一步,如果他同父親一起去了後,西涼的勢力單薄,就便於曹操進攻了。

於是和父親有不同意見的馬超,就留了下來,統領父親余下的兵馬,為了防範於未然,馬超拉攏各派勢力,其中最大的當然還是常年矛盾不停的韓遂,為了表明自己絕無二心。他認韓遂為父親,讓韓遂把他當兒子看待。

當時曹操正欲進攻漢中,想要從涼州軍閥的地盤上過去,馬超等人認為曹操一旦攻滅漢中,就能夠對涼州形成兩面夾擊的形式,到時候涼州軍閥的處境就危險了。於是馬超將涼州地區的其他軍閥全部叫來一起開會,韓遂認為自己的兒子在朝廷里面做官,擔心造反會造成自己的兒子被殺。

馬超憤怒的說:我的父親也在朝廷做官,現在我放棄父親的生命,把您當做父親,希望您能夠放棄兒子的生命,把我當做兒子。

韓遂看他如此誠懇,也知道他是鐵了心的要造反,所以就答應同他聯手騎兵反抗朝廷。

“今超棄父,以將軍為父,將軍亦當棄子,以超為子。”——《三國志·張既傳》
要知道馬超他親爹以及一幹家眷還在曹操手里啊,當然韓遂也一樣有兒子再曹操手里,這兩人如此不顧家人生死,那也真夠狠的。難怪能走到一起。

就在馬超造反不久,馬騰在許昌的家人都被曹操抓到了監獄里面。後來馬超在潼關之戰被曹操擊敗,撤軍之後占據涼州自稱涼州牧,遠在朝廷的父親和拖兒帶女的一大家子全部被憤怒的曹操斬殺,馬超被夷滅三族。

”夏,五月,癸未,誅衛尉馬騰,夷三族“——《資治通鑒》
對於曹操來說,他並沒有錯啊,你馬騰的兒子造反了,我肯定予以回應,殺你全家不過分吧,馬超也因此背上了”背父逆子“之名。

超襲歷城,得敘母。敘母罵之曰:“汝背父之逆子,殺君之桀賊,天地豈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視人乎!”超怒,殺之。——《三國志·楊阜傳》
然而就算馬超如此“大義滅親”,他依舊不是曹操的對手!

雖然西涼叛軍靠著勢頭兇猛,在戰爭初期取得了一些漂亮的戰績,但西涼叛軍組成的勢力大大小小,眾心不攏無法齊心協力,到了戰爭後期就完全處於劣勢了。這時的馬超還沒有心死,他不願意歸順朝廷,只是向曹操提出停戰,但被拒絕了。在曹操打壓之下,馬超只得又投奔張魯,當然其目的為的也是借勢想重興西涼,東山再起而非真正的歸順。

至於後來為何他又投奔劉備,只是因為張魯的手下十分看不慣馬超,這種抵制關系讓他產生了危機感,而當時的劉備也才剛成氣候,正是需要人才的時機,他去投奔他在當時看來實屬走投無路吧。

說實話,他比呂布好不到哪兒去,甚至於更冷血,為了一己私欲,棄族人而不顧,那是二百余口性命啊。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一狐狸一 發表於 2021-5-17 02:16 PM

在下在本版發過《淺談馬超》一文,其實就是針對這一類文所回應的,除了談到馬超為何需要棄馬騰不顧,也在底下留言談過馬騰的立場。

馬騰確實就只是西涼的軍閥,塑造成一心為漢的忠臣是演義的創作。但需要理解的是一來馬騰身在西涼當時的環境也就只能做為軍閥代表才有活路,這對比邊章與韓遂的起兵過程也能發現;二來當時各路軍閥本來就是先以能站穩自己地盤為優先,忠不忠漢說實在話都只是視角的差異,以董卓為漢代表拉攏馬騰時,馬騰就變忠漢、與李傕作戰時,馬騰又變逆賊,等到與曹操合作,馬騰又變漢臣了。

事實上馬騰本來就不願放棄兵權,很可能是情勢所逼下不得不然,除了張既傳提到馬騰的"猶豫"與"不得已",為何是馬騰親自入朝而非如韓遂遣子也令人玩味,很可能本來馬騰就在戰鬥中勢弱而只能被迫放棄兵權,馬騰以此失去了西涼的代表能力與部屬的控制力。另外將馬騰與韓遂當時的仇恨延續到馬超亦不見得適合,畢竟雙方在馬騰入鄴後雙方就已然談和,後續大概也沒有什麼互鬥(馬騰自己在那之前也是跟韓遂時好時壞的,並不意外)。

至於馬超的立場與為何被迫放棄馬騰,於《淺談馬超》一文以詳述,引用其中一段作為回應:
當初高柔跟衛覬都建言曹操,鍾繇之計會刺激關西諸將使他們造反。這說明對於馬超和關西諸將來說,鍾繇建議的舉動表示曹操將先打破平衡與默契,如果曹操不因為有人質在手而打算對著幹,馬超等繼續顧忌人質就只會變成任人魚肉的狀況(至少以他們角度來看會如此認知)。從衛覬傳也看出,後續曹操其實也發現這樣刺激關中諸將的作法並不好,而後悔沒聽從衛覬的建議。
所以單純只因"對方有人質就不該造反"則容易失焦,應該考量的是一來關中諸將本來就不認為自己是曹操從屬的立場、二來馬超作為代表,某種程度跟著關中諸將的集體意志行動(如韓遂的考量)、三來當對方已經不管人質、失去互信機制下,自己更該優先採取的行動。當然退一步言之,硬要用人倫角度去批評馬超不孝也不能說錯,只不過如同伍子胥不管父親逃亡、劉邦逃難時將小孩踢下車、劉備敗仗時顧不及妻子等,在亂世生存下,該考量的本就不該只有人倫。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一狐狸一 發表於 2021-5-17 02:17 PM

另外補充一點,雖然史書乍看起來貌似潼關之戰曹操贏得很有餘裕,而顯得關西諸將造反之不智,但其實零星史料湊合起來,配合魏書容易諱敗的習慣,潼關之戰曹操應該贏得很慘烈。
1. 衛覬傳: "關右大叛,太祖自親征,僅乃平之,死者萬計"
2. 後出師表: (曹操)幾敗北山,殆死潼關
3. 倉慈傳注引顏斐事蹟: "京兆從馬超破後,民人多不專於農殖,又歷數四二千石,取解目前,亦不為民作乆遠計",可看出西北戰事影響民生之深遠(這也包含在關西諸將反後數萬家奔向漢中的影響)。
4. 武帝紀: "是時關中諸將疑繇欲自襲,馬超遂與韓遂、楊秋、李堪、成宜等叛。遣曹仁討之。"但根據此句應該駐長安的鍾繇與討關西諸將的曹仁都被省略,結果下一句就直接"超等屯潼關,公勑諸將:「關西兵精悍,堅壁勿與戰。」"。可以想像曹仁等應該都戰事不利才讓馬超得以直接挺進潼關,並讓曹操得出"關西兵精悍,堅壁勿與戰"的結論。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蝶飛龍 發表於 2021-5-18 07:55 PM

一狐狸一 發表於 2021-5-17 02:17 P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另外補充一點,雖然史書乍看起來貌似潼關之戰曹操贏得很有餘裕,而顯得關西諸將造反之不智,但其實零星史料 ...

但無可否認, 演義及光榮確是將馬超父子洗得又白又亮.
馬超更是打造為正義型男, 類似趙雲的角色.

說回潼關之戰, 個人覺得曹操最好的選擇是再幹一次驅虎吞狼, 用天子名義命涼州軍打張魯, 一舉兩得更好....<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一狐狸一 發表於 2021-5-18 09:00 PM

蝶飛龍 發表於 2021-5-18 07:55 P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但無可否認, 演義及光榮確是將馬超父子洗得又白又亮.
馬超更是打造為正義型男, 類似趙雲的角色.



在下並沒有否認演義中美化馬騰與馬超,只是要說就算演義的馬騰與馬超白得發亮,不見得就要把史實的他們翻案成黑到谷底。很多事情是一體兩面的,端看分析的角度與立場,要真的在亂世找到如小說般的道德完人反而不切實際。

說回潼關之戰, 個人覺得曹操最好的選擇是再幹一次驅虎吞狼, 用天子名義命涼州軍打張魯, 一舉兩得更好.
就個人所知曹操實際沒用過什麼天子之命驅虎吞狼過,當初也用天子之命利誘馬騰等人,馬騰終究還是在觀望甚至偷偷連結袁氏,終究還是靠威脅利誘雙管齊下才讓馬騰選邊站。
曹操本來就不單單只是借道關中,就是希望以借道關中的名義用兵力逼降關西諸將,或許就能確實讓關西出兵助其攻張魯,如當初逼迫馬騰在袁曹之間選邊站一樣,讓鍾繇率領西涼軍為己所用。當初逼降馬騰也是傅幹、鍾繇好說歹說與威脅利誘下才成功,單純天子之命是不夠用的(以前後文來看,真正讓馬騰選邊站的仍是"恐成敗旣定,奉辭責罪,將軍先爲誅首矣"的恫嚇);否則西涼諸軍如果連反曹操都做得出來,又何必要單純為了一個天子之命而當曹操馬前卒。
綜合高柔跟衛覬的建議應該就算是個人認為的最佳解,也算是用天子之命沒錯,但不需要驅虎吞狼。只要"國家厚加爵號,得其所志"(衛覬傳),然後"招集三輔"後再圖漢中(高柔傳),也就是用官位爵位等讓西涼諸將逐漸放心,再徐徐圖之逐步抽掉(或許類似曹丕拔掉臧霸的方法)。但曹操一來可能認為有人質在手而放鬆戒心、二來可能因先前袁曹之戰中恫嚇有效,嚐到甜頭所以比較信任鍾繇、三來也可能是有些心急等不了這種緩計,最終還是採取鍾繇之計而導致戰禍。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31kin 發表於 2021-6-4 11:56 AM

歷史小說的主角當然是會被白化。主角身邊也是正義朋友,所以也被白化也是正常的。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