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Phalaenopsis javanica 爪哇蝴蝶蘭
頁: [1]

dream1123 發表於 2022-1-23 10:04 AM

Phalaenopsis javanica 爪哇蝴蝶蘭

Phalaenopsis javanica 爪哇蝴蝶蘭
一、前 言
爪哇蝴蝶蘭(Phalaenopsis javanica)有著中小型植株,特殊花色條紋小巧可愛花朵的物種,據說它已在野外幾乎絶跡了,很難再找到其蹤跡,目前在園藝上看到都是人工繁殖,它就像精靈一樣,自它被發現後不久,又消失了,經過多年又再次發現,後又再次消失,它是已經絶跡還是隱藏在人跡罕至的森林中,無人知道,它的紫紅斑點條紋令印象深刻,也是喜歡小花蝴蝶蘭原生種想收藏一物種。下面就來介紹這特殊花色小巧可愛的蝴蝶蘭。
二、爪哇蝴蝶蘭 Phalaenopsis javanica
爪哇蝴蝶蘭(Phalaenopsis javanica)種小名是以第一次發現地印尼爪哇島為名,在英文通稱為The Javanese Phalaenopsis,最早由蘭花獵人在爪哇島發現採集,植株輾轉來到歐洲,在1914年由愛爾蘭皇家花園的弗雷德里克·威廉·摩爾爵士(Frederick William Moore)所栽培爪哇蝴蝶蘭於4月16日開花,同月28日,由法國阿摩爾濱海省布列塔尼的米爾(Mur de Bretagne)蘭花收藏家羅傑‧劉維爾(Roger Liouville)種植爪哇蝴蝶蘭開花了。在當時並沒有對此物種進行分類命名。
荷蘭植物學家約翰內斯·雅各布斯·史密斯(Johannes Jacobus Smith)在1905年至1924年間穿越荷屬東印度群島(主要是爪哇島),收集了植物和描述和編目這些島嶼的植物群。他在1918年時在爪哇島再次發現爪哇蝴蝶蘭,他將其命名描述為Phalaenopsis javanica,種小名是其產地爪哇島,以紀念其發現地,在此之後,由於棲地破壞和人工過度採集,就很難再發現爪哇蝴蝶蘭蹤跡。一度還認為此物種可能滅絶。
直到1975年再次被發現,不過1975年這次發現說法有二個說法,一個是官方版本,另一個園藝上傳說。下面說說1975年再次發現二個說法。
1.園藝上的傳說:
在1975年印尼當地經營蘭花事業華僑林啟輝先生在花卉巿場上某攤位有一株半死半死不活山採蝴蝶蘭,這跟他印象中蝴蝶蘭不一樣,他直覺這應是一株未在巿場見過蝴蝶蘭新物種,就請小販帶路到採集此植株地點,在非常偏遠的地方,採集到此蝴蝶蘭,在種植開花後,經鑑定後是是消失已久的爪哇蝴蝶蘭,在此次採集後,再也沒聽過有人在野外見過爪哇蝴蝶蘭蹤跡。他用此山採植株進行人工繁殖,據說現在園藝上看到爪哇蝴蝶蘭都是林啟輝人工繁殖再繁殖出來的。
2.官方版本:
在1975年印尼茂物植物園的一個研究團隊在印尼爪哇省展玉 (Cianjur)區南方山上樹林發現大量爪哇蝴蝶蘭,他們將其採集回去種植研究,可惜當時採集爪哇蝴蝶蘭都沒有人工種植成功,都不幸死亡。在1992年茂物植物園的工作人員重返展玉區南方再次尋找爪哇蝴蝶蘭時,發現當地人出售野生山採爪哇蝴蝶蘭。到現在茂物植物園至少還有10株爪哇蝴蝶蘭人工種植。
園藝巿場上都流傳印尼華僑林啟輝有關爪哇蝴蝶蘭故事,官方版本反而較少人知道,有可能當時林啟輝先生是從當地人獲得山採爪哇蝴蝶蘭,而茂物植物園團隊也採集到,畢竟當時還是有當地人採集到爪哇蝴蝶蘭。
爪哇蝴蝶蘭在1975年發現後,在1992年還發現當地人有採集販售,在1980年和1990年英國植物學家詹姆斯·博德伍.康柏(James Boughtwood Comber)在所著作爪哇蘭花(Orchids of Java),內還有爪哇蝴蝶蘭報導,在2012年在蘇門答臘(甲巴縣(Kepahiang)、明古魯縣(Bengkulu)和登波山)再次被發現。一般認為爪哇蝴蝶蘭並未滅絶,但物種數量在經過人為過度採集,已大量消失,屬於瀕危植物。
爪哇蝴蝶蘭有幾個變種如下:
1.Phalaenopsis javanica f alba(白色變型)
萼片和花瓣為白色,有黃色條紋。唇瓣是白色的。
2. Phalaenopsis javanica var.(深紅色變種)
萼片和花瓣為白色,帶有紫色條紋。唇瓣是紫色的。
3. Phalaenopsis javanica f. flava(黃色變型)
花朵顏色為底色為黃色,上有紫褐色條紋,唇瓣為紫色。
三、 分 類 學
1.在1918年由荷蘭植物學家約翰內斯·雅各布斯·史密斯(Johannes Jacobus Smith)命名描述,學名為Phalaenopsis javanica(爪哇蝴蝶蘭),並發表在《茂物植物園公報》((Bull. Jard. Bot. Buitenzorg, sér. 2)。
有關爪哇蝴蝶蘭的野外研究報告很少,主要是人為過度採集和人類對棲地破壞,使得爪哇蝴蝶蘭被列為瀕危物種,在分類學上,沒有疑義它屬於蝴蝶蘭屬(Phalaenopsis)。
2.在1982年馬來西亞植物學家沈培順(Shim, Phyau Soon)將蝴蝶蘭底下裂唇亞屬(SUBGENUS Polychilos)獨立出來為一個新屬,原底下爪哇蝴蝶蘭 ( Phalaenopsis javanica)被更改學名為”Polychilos javanica”,並發表於《馬來西亞自然雜誌》(Malayan Nat. J.)中。但這一分類,並沒有得到其它植物學家認同,爪哇蝴蝶蘭還是維持原來分類。
茲將其同義名列於下:
Homotypic Names:
Polychilos javanica
Heterotypic Synonyms:
Phalaenopsis latisepala
Phalaenopsis javanica f. alba
四、生  態
爪哇蝴蝶蘭(Phal. javanica)分佈於西爪哇和蘇門答臘,生長在海拔700至1000公尺左右樹林中,甚至在種植咖啡園都發現過其蹤跡,為中等大小,溫暖生長的附生植物。
它的根肉質、彎曲、無毛。莖短,完全被疊瓦狀葉鞘包圍。上著2~8片葉子,葉子明亮有光澤翠綠色,葉肉質革質,質地很薄,邊緣呈波浪狀,倒卵形或長圓形橢圓形或橢圓形,銳尖或鈍,長度超過22公分,寬約10~15公分。花梗自莖腋抽出,有時分枝,幾乎直立,有時呈弓形,長約25公分,通常比葉短,有時會超過葉子,花梗軸呈鋸齒狀。
花徑約2~3公分,總狀花序,上可著2~6朵花,具續花性,可不斷抽出花朵開花,花朵呈未張開杯狀,花肉質,背側萼片橢圓形,鈍,先端短尖。側生萼片與背萼片相同,斜,背面明顯具隆突。花瓣主要橢圓形或近圓形,稍銳尖或鈍。唇瓣貼生於蕊柱足,明顯爪狀,3裂,稍長於花瓣。外側裂片向外,長橢圓形線形,中間有縱溝,前部比後部多肉質,先端二齒。中裂狹倒卵形長圓形或長圓形橢圓形,非常肉質,幾乎三棱形,中間不明顯具隆突,先端稍厚,飾有少量毛。在側裂和中裂的交界處有肉質瘤狀體,雙齒,縱溝。
花朵底色通常為白色或黃綠色或黃色,花瓣上有很多褐紅色,紫色斑點形成縱向條紋,使整體具有立體色彩鑲嵌的外觀。側裂片淡黃色,基部有較淡的泛光。白盤。中裂片淡紫色或紫色,基部白色。花有淡淡紫羅香味,可全年開花,主要花期在4月和9月。
產於西爪哇地區花朵顏色較明亮鮮艷,而產蘇門答臘則顏色較淡或模糊,目前園藝上爪哇蝴蝶蘭可以說是全是人工繁殖,已經馴化適應人工種植環境,它喜歡中溫、高溼、半遮陰、通風良好的環境,板植較易生長存活。
圖一:Phal. javanica(爪哇蝴蝶蘭)(一)
圖二:Phal. javanica(爪哇蝴蝶蘭)(二)
圖三:Phal. javanica(爪哇蝴蝶蘭)(三)
圖四:Phal. javanica f. alba(爪哇蝴蝶蘭白變型)
圖五:Phal. javanica f. flava (爪哇蝴蝶蘭黃變型)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