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文學][告白][湊佳苗]
頁: [1] 2 3 4 5 6 7 8 9

jkoaco 發表於 2009-11-20 11:14 AM

[文學][告白][湊佳苗]

本帖最後由 CHSII 於 2017-2-14 05:42 PM 編輯

【書本類型】:文學
【書名】:告白
【作者】:湊佳苗
【內容】:


日本銷售破67萬冊
獲獎記錄
★2009年本屋大賞第1名
★第29回小說推理新人獎
★週刊文春「2008年Mystery Best 10」第1名
★寶島社「2009年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第4名

當倫理和正義分歧,你該選哪邊?
殺人者的與復仇者的心理演進,輪番敲擊著我們內心的道德尺度

  一位中學女老師在校園游泳池內發現自己的四歲女兒意外溺斃,後來經她私下調查,原來是班上兩位學生謀殺的,但殺人動機實在荒唐。痛失愛女的老師辭職,不向警方申請重新調查,而在結業式那天向全班學生告白真相,並透露了她的復仇計畫,在學生們的心底種下恐懼的因子……

  作者利用《罪與罰》的反推理手法來心理分析新世代教育和校園犯罪,各篇章由受害者親人、嫌疑犯學生、嫌犯的家人及女同學等主觀視角分別告白,一步步逼近犯罪動機的核心,藉此也提出許多重要問題,像是師生親子關係如何有效溝通、校園犯罪的法律面和道德面的懲罰該如何拿捏、如何與疑似有問題的學生相處來預防犯罪、如何落實個別化人格教育、青少年犯罪的法律規章是否該檢討等等,小說適切地用個人的自白故事點出當今教育出了問題的因果所在。

  全書的結局極具爭議,是「考驗大家的倫理觀和正義感」(本書日文版編輯平野優佳的話),《讀賣新聞》報導說很多人就是因為想跟別人討論一下這個結尾,而向身邊的人推薦此書。

【讀後感想】:


請容許\我稱這本書為一本入門的推理小說,這句話可是稱讚!

節奏緊湊,精采。是我兩天就看完此書的結論。
很久沒有看這種書了,上一次的經驗是看哈利波特吧,
其實一直很排斥看很多字+翻譯+虛幻的書,在我的字典可稱謂故事書,
看編出來的故事真覺得是浪費時間。

那麼怎麼會看完這本書呢?
第一個原因跟你我一樣,因為「告白」這個標題真吸引人,聯想到兩性問題,以為會在講男女之間的故事。我還蠻喜歡看兩性文章的。
第二個原因是正好假日時分在星巴克沒事做,只有兩本書,就從這本看來很厚拿起來卻很輕,又不常接觸的小說嘗試看看。
看著看著,就沉迷下去了。用著奇怪的自白方式,臉不紅氣不喘的一直闡述著,連劇情到了高潮也只是用一句簡單的話表現,感覺真是冷血。比如自白著在闡述她有個多麼可愛的女兒,寫著寫著就突然蹦出一句:「可是她已經死了」之類的。

整本書與母親和家庭教育離不開關係,這是我的體會。
似乎隱約告訴我們,這兩者很重要。
森口悠子vs.愛美  下村聖美vs.下村直樹  八坂vs.渡邊修哉
可以說就是在闡述他們的故事。
從一件事的發生也可以看到許\多人不同角度的想法,
其實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大大的宇宙。

2009年最令人震撼的推理小說!看完之後內心百感交集,心理的震驚大於文字所能表達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想說的話很多,但卻不知道該從何說起。首章女老師語氣平淡的告白跟復仇計畫,令人不寒而慄。身為一個老師,真的可以做這種事嗎?但身為人母,她又該如何是好?沒想到復仇的計畫卻不是由她一手操控,而是由學生們自己完成,連她都始料未及的結局不禁令人懷疑-真正復仇的人到底是誰?全新型態的校園犯罪書寫,全書中沒有偵探、沒有警察、沒有任何一個所謂「正義使者」的角色,沒有支離破碎的謎團詭計,犯人更是從一開始就告知讀者,但它仍然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推理佳作。

什麼是正義?而執行了正義的人就真的正義嗎?五個篇章,五個人各自的告白讓犯罪動機一步一步顯現,其中更深入探討現今的教育跟法律問題,關於年齡的限制,是否會有青少年懷抱著自己年紀還小,即使犯罪也不會受到嚴厲的法律制裁的心態而做壞事呢?法律究竟是抑制或是助長了這種現象呢?而現在的教育又出了什麼問題?對老師、學生深刻的心理描寫透露出人性的黑暗面,最後極具爭議且令人震驚的結局,挑戰著每個人的倫理觀跟正義感。

雖然我必須承認,這是一本會讓人覺得不舒服而且心情沉重的小說,但這並不代表它的內容不精采、不好看,因為即使有這些感覺,翻頁的手也始終停不下來,這種奇妙的感受,唯有自己親身體驗過才能理解。


http://www.books.com.tw/exep/lib/image.php?image=http://addons.books.com.tw/G/001/1/0010445221.jpg&width=200&height=280&quality=80
看大圖 往前往後...<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uniamosir 發表於 2010-5-7 03:27 PM

小說從一個女兒被害死的中學老師開始揭開序幕,全書分為六個章節,用的是每章一個角色的第一人稱口述這樣的寫法,圍繞在一個兇殺案身上。所以,有被害者的第一人稱,有殺人兇手一的第一人稱,有殺人兇手二的第一人稱,有殺人兇手同學的第一人稱,有殺人兇手母親的第一人稱,最後是旁觀者視點。除了各自描寫對於兇殺案的看法,也寫出案情對他們生活的影響。

閱讀完這本書,我真的非常佩服作者的想像力,畢竟她目前這一生不可能同時扮演這些角色,但細讀她的文字後卻無可抗拒地繼續往下看,彷彿我真的看到身為學生的殺人兇手,他的心理狀態。而身為兇手的母親,她的觀點在我看來是「正常的扭曲」,明明不知道兒子殺人的真正原因,卻一直以一位保護者的心態拚命曲解殺人的動機,這是身為一位家長很有可能會做的事,讀到這裡我不免想起很多台灣的社會新聞,似乎有異曲同工的味道。

不過欣賞歸欣賞,湊佳苗的一些想法我不能同意。在處理教育和心理這種題材上,作者顯然做過功課,卻也不是內行人,她只能寫出通俗的議題與通俗的評論,一般有在特別注意這類新聞的人,會覺得熟悉,換句話說就是了無新意。

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有二,第一點已經講過了,第二點事故事雖然是由五個人分別描述而成,卻互相補足缺漏的部分,最後仍能還給讀者一個刺激的真相,不讀到最後不會知道這種過癮的感覺。...<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毛球 發表於 2010-7-14 10:19 PM

本帖最後由 毛球 於 2010-7-14 10:22 PM 編輯

只有一位回覆阿.......
對於台灣現今的閱讀風氣還是令人失望......
好吧,這算是題外話!

引用樓主的這段話"心理的震驚大於文字所能表達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非常同意此想法,就連洗澡都還在想待會去網路上搜尋有關本書的評論,只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書才會讓我有引起討論的激動,想想距離上一本令人悸動的小說已很久的時段了。而當剛好輪到這本<告白>時,不巧在客運上看著"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的電影版,這是一部好片,所以在我沒看完後,才會進一步回家查詢這部片,無獨有偶地,又發現這部片的導演"中島哲也"在日本以上映的新片,而這部片正是<告白>!正是湊佳苗小說改編成的電影版!(台灣今年十月上映),於是就更加想看完這本小說了,不!應該說是看到最後,竟然好看到捨不得看完!(不過還是僅花了三天就看完了,還是有點捨不得.....)

閱讀的同時,不免心生這本小說薄歸薄、輕歸輕,竟讓人有鳳毛般的價值,相信看完本書的讀者必認同<告白>的價值!還有,也像一樓的大大所講的,這本小說特別之處就是由五個不同的角色分別敘述,互相補足缺陷的部分,逐漸還原案件的真相。或許所謂的真相必不只有一個(觀點),而是像拼圖般一片一片地拼湊完整!
至於內容的部分,相信不必多說,以上兩位大大已說明的很清楚了,更何況震撼感實在需親自閱讀過,才能深刻地體驗。
這,是我對於這本小說真摯的

<告白>!...<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微_2010 發表於 2010-7-27 02:30 PM

這本我有買欸! (指
雖然我是衝著封面和本屋大賞這兩個因素

摁...怎麼說呢,
雖然結局很令我傻眼= =
大概是風俗習慣等等原因吧
沒辦法認同女教師的作法...我說的是炸彈那部分
但是最後她說的那句只有這樣你才可以算是再次重生(是這樣嗎?
真的很...發人深省= =?
所以我雖然無法認同,但還是覺得女教師說出來的話很有哲理阿!!
果然是老師嗎(滾

Tsuro 發表於 2010-7-29 12:16 AM

之前同學是有說過要借我看
不過我還是沒看就是了
但是聽她們說的內容其實也差不多是整本書了啦
印象最深刻的事"把AIDS加到牛奶裡"
聽起來覺得根本就不合常理
而且就算真的喝下去了也不一定會得愛滋吧

這本書最近好像有拍成電影的樣子
既然沒有書的話我就去看電影吧<br><br><br><br><br><div></div>

louisgogo0107 發表於 2010-7-31 10:57 AM

這本書的推理的確有點薄弱了,同意發文者的想法,與其歸類到推理,倒不如籠統的歸到文學算了.但日本推理的概念已經很廣泛了,各種背景,各種敘事技巧,各種圈套,各種詭計,只要帶一點懸疑,犯罪的,日本人倒是都一概視為推理

這本書其實很簡單,就是在探討母子間的關係.在小說中,就是分類成兩個極端.女老師和女兒間的依存太深,讓女老師受不了喪女之痛,用玉石俱焚的手段,殺了犯錯學生最深的依戀-他的母親,而學生也是因為母親的無情,才越變越極端,無所不用其極的想引起離家母親的注意

在全部故事中都用第三人稱身份出現的學生母親,反倒成了造成一切悲劇的罪魁禍首,也成為最後一個受害者...<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itna 發表於 2010-7-31 09:34 PM

這是一本我看過最特別的書,不論是寫法上、題材上,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最後的結局,該說有結局嗎?

應該也是留給讀者自己去想像吧。

lily31350 發表於 2010-8-5 09:18 PM

這本是很讓人為之一亮的日本小說。:)
因為我對日本小說的印象還停留在純愛階段xD

這本書其實是同學推薦的。
我一開始的印象就是老師將AIDS的病毒倒進牛奶裡了!!XD
很久沒有日本小說吸引我了。
或許是被作者的寫法吸引到了,
我很快就把這本書給看完了!!

日本社會真的存在一些病態的層面啊!!
可我真的不覺得老師最後放炸彈是對的。
雖然用意是要懲罰這個學生,但炸死他的媽媽是不是太過份了!?
無論如何,湊佳苗無疑是位新興的日本作家,
最近由松隆子主演的電影也讓我非常期待。...<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lilitcfox 發表於 2010-9-8 12:07 AM

在網路上看到這本書的大製介紹 還沒有去找來看  明天就去找看看有沒有 滿期待電影的

chn999 發表於 2010-9-10 02:43 PM

雖然《告白》是一本從頭到尾都令人渾身不舒服的書,不過卻也是一本令人捨不得放下的
書。《告白》在台灣出版的文案是這樣寫的:「當倫理和正義分歧,你該選哪邊?」但其
實書中根本無法看見「正義」的全貌,(現實生活不也是如此?)每個角色似乎都有自己
的一套道理(甚至可以說是信仰),看似有力的自我辯解,但是卻又都帶著病態的扭曲。
在先入為主的偏見下,過度解讀或曲解彼此的言行,甚至是「同理心」的誤植與濫用,一
連串的誤會,產生了連鎖效應,真相早已扭曲變形,是仇恨滋養了不幸,使它不停向外擴
散開來,迅速感染了風暴周圍的人。

本書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逼迫」讀者將自己置入,使我們無法超然跳脫書中角色的各種
情緒,不斷反問自己是否有過類似的想法和念頭,也會不斷懷疑自己對於人性的認識是否
太過天真。在閱讀過程中,充滿矛盾情緒,各角色的「告白」,常常令人覺得他們似乎沒
有那麼可惡,下一秒卻又「更上一層樓」;似乎「情有可原」,令人不自覺產生同情、憐
憫,下一秒卻又覺得他們是咎由自取。每個角色的憤怒幾乎都可以理解,甚至他們對於他
人與社會的控訴都「言之有理」,但他們處理問題的方式仍然讓我們感到「不對勁」。若
再進一步挖掘探究,會發現這反映出一個驚悚卻真實的可能性,也就是一旦我們失去了覺
察這些「不對勁」的感知能力,我們就很有可能變成「他們」。

書中角色幾乎都有機會將誤會解釋清楚,都有機會解決問題,但卻總是在「太遲了的時候
」才得以窺見他們內心的全貌,我會說他們的「告白」是「遲來的告白」。解決問題的機
會一再錯失、多重錯失,使得這悲劇一發不可收拾,反觀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我們是
否也總是為失敗的自我表述以及無效的溝通感到無力,對懸而未決的問題無可奈何,逐漸
喪失解決問題的動機與動力,終至麻木,選擇擺爛、逃避?我們是否也總是在覆水難收後
才願意給個「遲來的告白」?或總是選擇苦苦等待對方「遲來的告白」?我們是否總是在
「保持緘默」之中不斷傷害彼此?...<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jobslg 發表於 2010-9-11 12:11 AM

這本我也好喜歡.
這是從四個第一人稱來架構起整的故事.
四個人格四個立場四種心情,不斷地交織成這本精彩的故事.
而且最後的結尾也很棒,留給那個聰明的孩子驚懼的後悔!

dcyfrog 發表於 2010-9-13 10:31 AM

這本書我大推!

另外同一作者另一本書「贖罪」也即將上市囉..
應該也是不錯...

羿兒 發表於 2010-11-4 11:32 PM

很好看耶~

這本書很特別用了五個角色的觀點去描寫

同一件事每個人的看法不同   相對的別人對他們的看法也有所不同

書裡頭點出了很多現在社會上常出現的問題

父母過度溺愛小孩

小孩不受關心或是家庭因素而性格扭曲

是一本值得我們深入探討作者所想表達的佳作~

他的下一本書我也很期待呢=ˇ=

jobslg 發表於 2010-11-5 12:38 AM

對於前面幾樓說,老師用炸彈炸死了殺女兇手的天才學生最依戀的媽媽 的這個說法,
我有不同的意見.
老師做的是:把炸彈移到學生母親任教的大學大樓去.
而炸彈的啟動開關,仍然是在學生手上.
換句話說,是學生親手按下了開關.是學生親手殺死了媽媽.
這才是最妙的地方: 殺人的罪惡感--->反饋了.
兇手學生發出的殺意,原封不動地製造了他自己身為被害人家屬的悲痛.
這才是最妙的地方.最直接地讓學生承受自己的殺意與惡意所造成的後果....<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hansky 發表於 2010-11-6 01:24 AM

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最近電影上映了
看了電影的介紹就覺得這應該會是本超好看的書
馬上就去找了實體書來看了
看完之後果然不錯
可是由於電影介紹以及很多影評把結局的洩露了
必須說震撼感還是被吃掉了一些
不過真的是很不錯的書
也給了大家很多的省思
推薦可以看喔~<br><br><br><br><br><div></div>
頁: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