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潛水的危險性??
頁: [1] 2

307976 發表於 2011-10-5 01:03 AM

潛水的危險性??

想知道潛水對人體會不會有危險阿?

畢竟...人是在陸地上呼吸的動物!<div></div>

dora50708 發表於 2011-10-7 06:16 PM

有教練跟著不要自己亂跑比較沒甚麼危險

zogol 發表於 2011-10-8 02:26 PM

一定會有危險,潛水第一個原則就是安全第一。

missupattyfffd1 發表於 2011-10-9 04:28 PM

潛水一定會有危險性,只要小心注意就可以
(1)下水前的準備
     (i)檢查氧氣瓶有沒有完全的打開
     (ii)氧氣瓶的表是否充滿氣
     (iii)BC背心是否可以充氣
     (iii)實際去呼吸二極頭
(2)遇到緊急的情況,不要緊張.
(3)保持快樂的心情下水

國防部的僱傭兵 發表於 2011-10-12 10:41 PM

潛水是一定有風險的啊,
試想想,如果在高壓環境下
你的身體是否能承受得了!
再來,你身上的溶氮,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消化得了
如果處理得不好,很容易產生減壓症,也就是潛水伕病<br><br><br><br><br><div></div>

ENJOYYKK 發表於 2011-10-13 12:05 AM

任何運動都有危險性
最重要的是遵守安全規範
並聽從教練的指示

bluehippo6513 發表於 2011-10-13 11:24 PM

什麼運動都是有風險的..只要照教練的指示或遵守安全守則..原則上應該都可以玩的很開心

peonyflow 發表於 2011-10-30 11:29 PM

潛水 最好是有熟悉當地情形的人跟著
不然底部 有些暗流   會把你拖出去外海
如果有教練   他的話   要聽阿

鬍子小雞 發表於 2012-4-17 12:39 AM

會潛水的人不一定會游泳??真的嗎?

(真的)

(游泳)和 (潛水)?

是分成兩種不同的領域沒錯

其中的共同點是(水性)(水感)是差不了多少的.

真的:有些人會潛水不會游泳 更多人會游泳不會潛水


會潛水 不會游泳的人 在潛水的時候 潛在的危險性比較大

說一個自由式打腿都不會的人 他的蛙鞋踢得好嗎 

由其碰到強烈海流時.

大家都自顧不暇 我也常碰到只能免強頂流 

也碰過強烈海流 自己想像吧(恐怖喔)


有跨足(游泳)(和潛水)的教練 


我個人看法 想會潛水 最起碼要會自由式打水(進而練習穿蛙鞋打水) 

和簡單的韻律呼吸 對自己的安全比較有保障 

如果不會游泳的學生要學潛水 基礎水性 韻律呼吸 也是要學~

自由式打水(穿蛙鞋打水)才會進入潛水術科的課程

有些教練強調 可以先教潛水 沒錯畢竟潛水換氣 只要靠著穩定的裝備

就可以安全無慮 (只不過會游泳再來學潛水) 安全是絕對更有保障.

想知道潛水對人體會不會有危險阿?

最近常聽到有關潛水夫病的問題,特別是與捷運又有點關係,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問題呢?人體生活在海平面一個大氣壓的環境,所呼吸的空氣中,氧佔 20.95%,氮佔 78%,但若潛入水中,壓力就不一樣,氧的供應也受限制,潛得愈深壓力就愈大,可是生活在水裡的哺乳動物或鳥類卻沒有這些問題,牠們究竟具有何種特技呢?潛水的問題大致可分下列幾個方向來討論:
 

1、潛水夫病(The bends or diver's disease)

2、氧的毒性

3、麻醉作用(Narcotic effects of gases)

4、氧的供應

5、高壓的直接作用
 

1、 潛水夫病

潛水夫病(英文名稱是 the lends, diver's disease, aeroembolism, caisson disease)發生的原因是人體潛入水中 20 公尺深一段時間後,急速上升回到海平面時因減壓所造成的一種現象,潛的愈深時間愈久,發病的情況愈嚴重,這是從深水處高壓地帶急速回升到海平面的大氣壓環境時,壓力急速減低而引起了氣泡的產生,這些氣泡存在於血液及組織,其情形就如同打開汽水瓶的蓋子時有許多氣泡產生一樣。乘座氣球若是急速升空到 6000 公尺高,則氣壓約減低一半,也會發生潛水夫病。汽水減壓所產生的氣泡是二氧化碳,但引起潛水夫病的氣體是氮氣,主要原因是水深每增加 10 公尺,那麼壓力就會增加一倍,在海平面時,1 atm(大氣壓)是 760 mmHg,其中氧分壓是 159 mmHg,這樣的氣體吸進肺,由於肺泡含有 CO2,又有水蒸氣,各氣體分壓如下表:
  

表 在海平面 1 大氣壓力(atm)下各種氣體的分壓

氣體分壓

乾空氣

氣管內的氣體(潮溼)

(37 oC)

肺泡內

動脈



Po2 159.1 149.2 104    100

Pco2 0.3 0.3 40 40

PH2o 0.0 47.0 47 47

PN2 600.6 563.5 569 573

總壓力

760.0 760.0 760 760
 

由表中可見肺泡內的 N2 分壓約 570 mmHg。換言之,一位潛水夫在潛水前其肺泡中 N2分壓是 570 mmHg,組織與體液中的氣體也是 570 mmHg, 當他潛入水中,受壓力增大的影響,肺泡內的氣體分壓增高,因此,氮氣從肺經由血液循環進入組織,若該潛水人員在水裡工作時間夠久,組織的 N2 就與肺泡相互平衡。若潛入 10 公尺深的水中,且這位潛水人又是呼吸所攜帶的一般氣體,那麼他所吸入氣體的氧將是 0.4 atm,氮是 1.6 atm,在高壓下,血液中逐漸溶解這樣的氣體,並循環到全身,使全身的組織也處在這樣的氮氣環境,換言之,組織的 N2 也是 1.6 atm,當這個人要回升到海平面,他必需經過減壓,而且減壓的過程緩慢,因此減壓所需的時間要足夠,使停留在組織及血液中的氮氣有足夠的時間逐漸擴散到肺泡,以便由肺排出,使氮氣壓力降回到接近大氣的壓力,否則,若上升到海平面過於急速,沒有足夠的時間減壓,氮氣就會形成氣泡。


  潛水人員若在海裡行動,則血流必定加速,其結果更容易造成氣泡,其情況就如同在打開汽水之前用力震動汽水瓶一樣。氮氣氣泡在體內很危險,會引起關節、手臂與腿部肌肉疼痛,這就是所謂潛水夫病症,而且小血管會被氣泡阻塞,若發生在中樞神經很可能致死。因此,處理潛水夫病症的方法是在發生時立刻再加壓處理,使停留在體內的氮氣氣泡重新再溶在血中,然後逐漸從肺排出體外,加壓處理是利用加壓艙。至於氮氣氣泡為何會引起潛水夫病,目前並不清楚。

  

  海豹與鯨魚每天在海裡潛水可能幾百次,且有時候潛水的時間又很長,有時也潛的很深,最深的記錄是 elephant seal 潛到 1529 公尺深,這樣深的壓力約為 150 atm,這種動物為什麼不會發生潛水夫病呢?顯然牠們有良好的適應方式,經研究顯示這類動物的呼吸方式與人體大不相同,人在潛水時仍然一如在海平面需不停地換氣,所以必須攜帶氧氣備用,但海豹卻不是這樣的,牠會在潛水前將肺內氣體呼出,在潛入到 25~50 公尺時肺受壓力影響而塌陷下來,完全不進行換氣,因此,沒有氣體進出肺臟,所以也就不會有氮氣隨循環到全身組織的問題。鯨魚則另有絕招,這種大型哺乳動物的氣管非常寬大,在比例上,肺就顯得小了許多,因此當牠潛入水中,水壓就會逼著肺裡的氣體流向氣管,由於氣管有軟骨支持住,不會被壓縮,當鯨魚潛入水中 100 公尺深,肺泡內的氣體全部流向氣管肺泡而塌陷下來,因此,也不會有氮氣進入血液循環的問題。另一個因素是潛水時,血流重新分配,流到肺的血液非常少,就算是肺還餘留一小部分空氣,能被血液帶走的量也極有限。問題是這兩種動物在潛水時,肺內既然己沒有氣體可供交換,那麼其全身代謝所需的氧如何取得呢?請見稍後有關氧的供應問題。

  

2、 氧的毒性  

  純氧在 1 atm 時對動物有害。人體吸入純氧 12 小時沒有任何不適,但若長達 24 小時則不好受(痛苦感),對肺也不好,曾經有過實驗將大白鼠飼養在純氧環境,數日後,大白鼠因肺的嚴重病狀而死亡。高過 1 atm 神經系統也會受到影響,連續吸入 2 大氣壓力的純氧,則會引起痙攣。

  潛水深入 40 公尺時,受壓力的影響,所吸入空氣中的氧分壓相當於 1 atm,若再潛得更深,則氧分壓超過 1 atm,對身體的傷害可想而知,若要潛入 40 公尺或更深海水去工作,唯有降低所吸入氣體的氧分壓才能避免氧中毒的危險性,一般是建議採用 10% O2 與 90% N2。

  

3、 麻醉作用  

  氮氣在高到幾個壓力下會有麻醉作用,不過需一段時間才會有這樣的作用,若潛到 100 公尺,就不宜使用氮和氧混合氣體,而宜改採氦與氧。其實較好的方式是採用潛水裝備,叫做 bathyscape。海豹與鯨魚潛水沒有這樣的難題是因牠們在潛水時不再換氣。

        
4、 氧的供應

  潛水的主要問題是氧供應不足,不同種動物會發展出不同的方式以適應氧的供應問題。茲就循環與呼吸生理的適應方式簡述如下:


(1)呼吸的調節

A、氧的儲存

氧在血液中是與血紅素結合成氧合血紅素

(oxyhemoglobin),究竟有多少氧可供利用將視下列三因素而定:

(a) 每單位體積血液所能攜帶的最大氧量,稱之為攜氧能力

(oxygen-carrying capacity),

(b) 血液總體積,

(c) 潛水時血中的氧飽和度。

與一般陸生的動物相較,潛水哺乳類與鳥類的攜氧能力都非常大。

 動物種類 攜氧能力(ml/100ml)

人體 20

鯨(spern whale) 32

Harbor seal 26~29

Weddel seal 29~36

ribbon seal 34


  能夠潛水愈久的動物,其血液的攜氧能力愈大。血液體積也是影響攜氧能力的因素,馬、狗、兔等一般不會潛水的動物以及人體的血液體積大致是每公升體重有 60~110 ml;潛水的海豹,如 harbor seal,ribbon seal 及 Weddel seal 則有 130~160 ml,顯然是多了很多,而血液體積乘以攜氧能力就是動物氧合血紅素的最大儲存量,因此,馬氧合血紅素最大儲量是每公斤體重 14~15 ml ,海豹(上述三種海豹)每公斤體重有 39~47 ml,幾乎是人體的三倍之多。

  
B、氧合肌紅素(oxymyoglobin)

  肌紅素存在肌肉細胞內,其對氧的親和力遠大於血紅素,因此,氧一旦由血液進入肌肉細胞後,不太可能再擴散回到血液。當肌肉缺血時(血流降低),局部氧分壓可能降到零,此時,氧合肌紅素就會釋出氧,以緩和(延緩)肌細胞進行無氧代謝。


  氧在肌細胞內以氧合肌紅素儲存起來,潛水時肌肉細胞不致缺氧,但也要看單位肌肉組織有多少肌紅素,一般來說,潛水動物骨骼肌所含肌紅素的濃度都比較高,也因此這些動物的肌肉外觀紅到近乎變成像黑色似的,以人體骨骼肌為例,每克體重約含有肌紅素 4~9 mg,但 harbor seal 有 55 mg,ribbon seal 有 80 mg,而潛水能力較差的海獅或海獺(sea lotter)也有 24~35 mg。


  總而言之,潛水動物每單位體重的儲存氧能力是遠大於陸生動物,在這些潛水動物中,潛水能力較佳的種類(如 harbor seal 與 ribbon seal)其單位體重的儲存氧能力又大於潛水能力較差的動物(如 sea lion 與 fur seal)。

  
(2)循環的調節:可從幾個方面來看  

A、心跳變慢

  1874 年,P. Bert 就報導鴨在潛水時,心跳從每分鐘 100 次降到 14 次。 海豹(harbor seal)潛水時,心跳從每分鐘 150 次左右降到 20 次,這就是 所謂潛水反射(diving reflex)。


表 比較不同動物潛水前後的心跳速率

動物種類心跳速率

(次/分)

潛水前

潛水時



海豹 150 20gray

harbor seal 20 4

seal1 50~60 15

weddel seal 100 14

鴨    


這種潛水引起心跳變慢也與潛水時間長短有關。


B、血管收縮

潛水時,心跳雖降低,但血壓並不下降,這是因為血管收縮,我們知道

血壓 = 心輸出量 × 周邊總阻力

心輸出量 = 心跳速率 × 心摶量

  
血管收縮只要是發生在週邊血管就會使血流阻力增大,而維持住血壓。但潛水時心跳變慢,卻會使心輸量降低,以致於流到各器官的血流減少,可是有些器官的血流不能減少(如腦),否則會因為缺氧而造成細胞死亡,因此,在潛水時期間,全身的血流會重新分配(redistribution),使有限的氧能藉由血流重新分配而供應最需要的器官。事實上,潛水期間,除腦部血流外,其餘器官的血流都會降低。測量Weddel seal潛水時所得結果,腦部血流量在潛水時反而增加一點,心臟的血流量也降低,可能是心跳變慢,心臟不必消耗太多的能量去做功,所以血流下降到潛水前的五分之一,橫膈降到潛水前的十分之一,可能也是呼吸停了,不必做功,消化道及一些在潛水時不太用的骨骼肌的血流量降得更多。

   
  骨骼肌血流減少,也有其優點,理由是肌肉細胞在用完了血中的氧後,會進行無氧代謝,產生乳酸,由於血流很少,這些產生的乳酸就不會立刻進入循環血液中而保留在肌肉裡,一直要等到浮出水面之後,血液中的乳酸含量才會大量增加,所以,潛水期間骨骼肌血流減少可維持血液中的pH不致下降,這也說明了海豹在潛水期間血中的乳酸為什麼不會因無氧代謝而大大增多的原因與優點,一但浮到水面來,血液中的乳酸立刻大增。



(3)潛水時心跳變慢及血管收縮的重要性

  血管收縮引起流到各器官的血流重新分配,這可視為是各種動物在潛水時的適應現象,這種反應究竟有甚麼優點呢?利用藥物作用可阻斷血液重新分配的反應,如此一來則潛水的時間會變短,例如強迫harbor seal 潛水時,可潛 20 分鐘,若以藥物阻斷血流重新分配的反應,則只能潛 4分鐘而已。在前述血流重新分配的反應中,我們可看出腦部血流幾乎沒有什麼明顯改變,心臟的血流雖也降低,但在降低的程度上不如其他器官或組織那麼多,這說明在潛水時維持腦部與心臟的血流非常重要,當血流重新分配的反應不存在時,腦部與心臟分配不到足夠的血液,也就得不到足夠的氧供應,所以潛水時間當然變短。

  其實不只是潛水動物有這種反應,即使一般陸生動物,偶然潛水一下,即使時間短而且潛的不深,也會引起潛水反射,人只需將臉浸入水面下就會出現潛水反射,除血液重新分配及心跳變慢外,呼吸也會暫停。即使魚常年生活在水裡,若遇缺氧,也會出現心跳變慢的反應,所以循環這種反應似乎是脊椎動物遇到缺氧時的反應。

 
(4)代謝下降

  代謝需要氧,代謝率若低,則耗氧速率慢,可以潛水潛得較久,潛水動物在水面呼吸空氣時,其代謝率與一般動物無異,甚至會高於同體型的動物。動物潛入水中之後,要想測其代謝率可不容易。根據現有資料顯示龜在潛入水中後,其代謝率逐漸降低,潛水二小時後,其代謝降低到與呼吸氮氣的時候相同,這表示在缺氧情況下,烏龜完全進行無氧呼吸。

烏龜在潛水前若是呼吸純氧,則在潛入水中後,剛開始時,代謝產熱高,然後在缺氧時逐漸降低。

5.高壓的影響

  人潛到深水會受壓力的影響,這種影響對身體有害,可從幾個方面來看,壓力會影響蛋白質的四級構造,而體內蛋白質(如酵素,肌動蛋白等)的四級構造對生理作用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在深水高壓下,神經衝動傳遞、肌肉收縮、血液運輸氧的功能、細胞膜的運輸功能等,都會受到些許影響,甚至基因表現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不過,海豹及鯨等會潛水的動物卻不受深水壓力的影響。...<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evanyeh4ever 發表於 2012-4-17 02:28 PM

本帖最後由 evanyeh4ever 於 2012-4-17 02:29 PM 編輯

雖然下水前的準備知識不足有很大的影響
但感覺上心魔是最可怕的 影響生理表現
建議平時自己身體多方面機能可以自己測 去醫院測 跟教練測
慢慢訓練 人體是很能進步的<br><br><br><br><br><div></div>

bv7ej 發表於 2012-4-22 11:24 PM

潛水的危險可以經由訓練降低其危險性,但是事事還是要注意,一字訣~"慢"

鬍子小雞 發表於 2012-4-23 09:10 PM

1.  健康的身體:

癲癇症患者、耳部病症、鼻部病症、氣喘、心臟病症、結核病、糖尿病、腎臟

病、高低血壓者皆不適合潛水。

2學潛水之條件

雖說潛水是有危險性,但與游泳比較,如受過正規訓練而嚴守潛水守則並注意各有關事項,危險性就少之又少,而且較游泳在發生突變事故時易於自救,這樣的潛水運動才會成為安全的戶外休閒活動,具備以下學習前之條件,要想享受潛水樂趣就如囊中取物一樣容易。

3基本觀念之精神條件
潛水是一種激烈刺激而也具有危險性的運動,所以不得持技炫耀自大與競爭,更應注意的是,一般人以為潛水就是在海中獵取魚物,如果不獵魚就不刺激,但是大家可否想因這種行為所造成後果(自然生態之不平衡)何況海中狩獵對潛水員而言是具危險性的,發生許多意外,如果大家只為休閒而作潛水運動,您可在海底觀察各種生物,攝影、採集標本、尋寶,如此將帶給您意想不到的收獲,水晶宮的奇世界必須靠大家來維護,藉以發揮海底觀光休閒活動,並應有同舟共濟,助人之美德,莊敬自強,處變不驚之精神,以發揚光大潛水運動。

4生理條件
潛水年齡通常無太大限制,只要體力及耐力以及身心狀況良好即可,但學習前必須先作身體檢查,此後每年應作一次定期安全檢查,得有以下病例者不得潛水。體重過胖者,心臟病、嚴重的關節炎,曾患嚴重肋膜炎者、肺結核,未經治療的肺腫瘤、氣喘病、癲癇症、高血壓、耳膜破損、中耳炎、懼幽症、鼻竇炎。

5潛水守則
第一條:潛水員不得以潛水裝備用於危害國家安全及走私,妨害漁民作業等不法行為,並應遵守漁業法規,協助國家防護海岸安全檢舉不法份子。
第二條:潛水人員應於每年做身體安全檢查,最少二年一次,得有以下病例者不可潛水體重過胖者,心臟病、嚴重的關節炎,曾患嚴重助膜炎者、肺結核,未經治療的肺腫瘤、氣喘病、癲癇症、高血壓、耳膜破損、中耳炎、懼幽症、鼻竇炎。

第三條:應嚴守兩人以上伴潛制度。

第四條:必須穿著救生衣或其他浮具。

第五條:潛水員應於潛水前有充份之睡眠(八小時以上)如有傷風感冒或身體不適者不得潛水。第六條:潛水前(24~48小時)絕對不可喝酒。

第七條:運動性質之潛水不得深潛至30公尺(100英呎)以下。

第八條:潛水時不得潛入小於人體半身之洞穴內。

第九條:潛水員於6個月內未有潛水活動者,於再潛水之前應作一次安全適應潛水測驗。

第十條:潛水器材(水肺或氣瓶)不得借給未受過正式訓練之人使用。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kck6218 發表於 2012-4-30 02:23 AM

嗯~~都解釋的很好~~凡正只是休閒潛水~~不要潛超過10米以上~都是很安全滴~~

tommysu 發表於 2012-4-30 09:11 PM

潛水發生死亡的事件比開車或騎車的少太多了...{:31:}

yewei922 發表於 2013-8-18 07:38 PM

樓上,潛水死亡人數少那是因為本身潛水的人太少了吧.個人感覺,除了呼吸和水的壓力以外,海洋生物對潛水造成的危險才是最大的和不可控的吧.<br><br><br><br><br><div></div>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