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長篇小說】【漢晉春秋之涼王傳】【更新,第五十四章】
頁: 1 2 3 4 [5]

ru1163 發表於 2020-3-16 07:32 PM

漢晉春秋之涼王傳  第五十七章  雞助

  杜襲(?-?),字子緒,潁川郡定陵縣(今河南省葉縣)人。東漢末及三國時曹魏官員。曾長期在關中地區戍守。

  生平  早期

  東漢末年與同郡人繁欽和趙儼一起到荊州避亂,獲荊州牧劉表以賓禮接待。當時繁欽的才能多次讓劉表驚異,甚受賞識,但杜襲稱自己來荊州是等待輔助明主,一建功勳的一天,認為劉表不是撥亂之主,不應委身輔助。於是再走到長沙郡。

  建安時期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杜襲於是回到潁川,獲曹操任命為西鄂縣長。因為西鄂當地多盜賊,官員都徵集人民以保衛城池,不能務農,於是令土地荒蕪而人民生活困苦。杜襲上任後留下丁男保衛城池,容讓老弱者務農,令吏民都十分高興。

  建安六年(202年),劉表以步騎一萬人攻西鄂,杜襲則召集五十多人,約誓抵抗,令到一些原本想自保的人都感動出戰;其他吏民都因為感謝杜襲的恩德而聽從杜襲的指揮。最終在戰場斬殺了離軍數百人,但始終寡不敵眾,城池還是被攻破,杜襲更帶領傷兵和吏民突圍出城,收集餘眾到摩陂的軍營,期間吏民都沒有反叛。

  後來司隸校尉鍾繇表他任議郎參軍事。後又獲荀彧推薦,被任為丞相軍祭酒。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封魏公,建魏國,杜襲與王粲、和洽等同被任命為侍中。建安二十年(215年),杜襲改領丞相長史,隨同曹操征伐盤據漢中的張魯。

  次年(216年)曹操回鄴城,任命杜襲為駙馬都尉,留督漢中軍事。期間成功勸導八萬多名漢中地區的人移居洛陽、鄴城地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主將夏侯淵戰死,杜襲與郭淮為安定軍心,於是決定以張郃替代夏侯淵的位置,成功安定軍心。曹操撤出漢中後任命杜襲為留府長史,駐守關中。

  王平(2世紀?-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要將領,自曹軍投降劉備後成為北伐將領,官至鎮北大將軍,封安漢侯。

  生平

  王平少時在外家何氏生活,後改回本姓王。張魯投靠曹操後,異民族的巴西郡夷王杜濩、賨邑侯朴胡帶巴夷、賨民依附曹操,王平跟隨二人到雒陽,代理校尉職權。217年,王平隨曹操侵襲漢中,後來投降劉備,被拜為牙門將、裨將軍。

  張著(2世紀-3世紀),中國東漢末年軍閥左將軍領益州牧劉備勢力將領。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與丞相曹操爭奪漢中,曹操運米到北山下,有數千萬囊。劉備部下征西將軍黃忠以為可取,率趙雲所部士兵去取米。過了約定的期限,黃忠還沒回來,趙雲率數十騎出營接應黃忠,正逢曹操軍大出,趙雲被其前鋒攻擊,正戰鬥時,曹操大軍到了,趙雲被迫且戰且退。曹操軍戰敗又複合圍攻趙雲,趙雲突圍。張著在作戰中受傷,趙雲又馳馬回營接應張著。曹軍追殺到趙雲營寨,此時沔陽長張翼在趙雲營內,想閉門拒守,趙雲入營後卻大開營門,偃旗息鼓。曹操軍疑其有伏兵而退去,又被趙雲軍所射,驚駭,自相踐踏,多墮漢水中而死。

  在羅貫中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張著為牙將,在黃忠斬得夏侯淵首級去葭萌關上向劉備獻功,劉備設宴慶賀時,來報說曹操自領大軍二十萬來為夏侯淵報仇,張郃正在米倉山搬運糧草,移於漢水北山腳下。諸葛亮安排黃忠與趙雲同領一枝兵去,又令張著為副將同去。黃忠要張著相助,三更飽食,四更離營,殺到北山腳下,先捉張郃,後劫糧草。張著依令。當夜黃忠領人馬在前,張著在後,偷過漢水,直到北山下。天亮時,見曹軍糧積如山。少數看守軍士見劉備軍到,就棄糧而逃。

  黃忠正欲放火燒糧,張郃兵到,與黃忠混戰一處。曹操聞知又令徐晃接應,圍困黃忠。張著引三百軍走脫正要回寨,又被文聘攔住去路,後面曹軍又到圍住張著。趙雲見黃忠未回,引三千軍向前接應,力戰救出黃忠,殺透重圍,又有軍士指道:「東南上圍的,必是副將張著。」於是趙雲不回本寨,又望東南殺來,曹軍見「常山趙雲」四字旗號,知道他曾在當陽長坂坡血戰之勇,都逃竄了,趙雲又救了張著。

  曹操見趙雲連救黃忠、張著,大怒,親領左右將士來追殺趙雲。後來曹操疑心趙雲有伏兵而退去時,趙雲、黃忠、張著各引兵一枝,追殺曹軍,劉封、孟達也率二枝兵從米倉山路殺來放火燒糧草,曹操棄了北山糧草撤回南鄭,徐晃、張郃也棄本寨而走。趙雲占了曹寨,黃忠奪了糧草,漢水一戰劉備軍所得軍器無數,大獲勝捷,差人去報告劉備。劉備得知趙雲征戰經過,贊趙雲「一身都是膽」。

  楊修(175年-219年),字德祖,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東)人,袁術外甥,太尉楊彪之子,出身高門士族。

  家世

  遠祖楊喜是漢高祖時的猛將,祖先楊敞是漢昭帝的宰相,封安平侯,楊敞娶了司馬遷的女兒,生下楊賁。楊賁生楊譚,楊譚生楊寶,相傳楊寶心善,因為救了黃雀而得到「銜環」的報恩。楊寶生楊震,楊震生楊秉,楊秉生楊賜,楊賜生楊彪,從楊震到楊彪,四代都當到太尉。

  生平

  建安年間獲舉孝廉,除郎中,後擔任丞相曹操的主簿。

  當時曹操軍國多事,楊修負責內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又《世說新語‧捷悟篇》載四則楊修展才之事,分別是他解出了曹操提「活」字嫌相國門過於闊、曹操提「合」字欲將一桮酪分食眾人、曹娥碑的八字謎為絕妙好辤以及曹操欲將餘有竹片作為竹椑楯,他的才華連曹操亦曾自嘆不如。曹植、曹丕等王子以下都願意與他交友,例如他曾贈曹丕王髦劍,曹丕對此劍甚感珍惜;而曹植更屢次寫信給他。

  後楊修數次助曹植通過曹操的考驗,然而曹植日加高傲,楊修本想和他疏遠卻不能,亦不敢,曹操得知曹植受楊修之助才通過考驗後頗為氣憤,而楊修又在建安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的漢中之戰,從暗語「雞肋」推測曹操有意撤兵,而曹操的確於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夏五月下令放棄漢中,回師長安。

  最終在同年秋天,曹植與楊修醉酒擅闖司馬門並誹謗曹彰遭人舉報,於是曹操藉此機會以「前後漏泄言教,交關諸侯」將楊修處決,楊修死前嘆息:「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在楊修死前,曹操曾寫信給其父楊彪中提到:「足下賢子,恃豪父之勢,每不與吾同懷,即欲直繩,顧頗恨恨。」楊修死後,曹操贈賜許多物品給楊彪補償,但楊彪亦萬分悲哀痛惜。《後漢書》記曹操問楊彪:「公何瘦之甚?」楊彪說:「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楊修著有賦、頌、碑、讚、詩、哀辭、表、記、書凡十五篇。小說《三國演義》中將楊修描寫成恃才傲物,有詩道:「筆下龍蛇走,胸中錦繡成。開談驚四座,捷對冠群英」。

  ※  ※  ※  ※  ※  ※  ※  ※  ※  ※  ※  ※  ※  ※

  漢皇朝  建安二十四年  四月  益州  定軍山

  漢中之戰

  自定軍山夏侯淵敗亡後,曹操雖是悲傷追隨自己多年的兄弟戰死但仍是忍住傷痛並於三月時正式任命張郃統領漢中諸軍,同時親自出馬率領大軍由長安出發支援漢中,經過多日的行軍終於抵達漢中。

  而此時的劉備已今非昔比雖是聽聞曹操親自出馬卻是無所畏懼,非但沒有退兵暫避的打算反而自信滿滿的對眾人說道:「就算是曹操親自前來也無濟於事,漢中必定是我的!」

  但劉備敢如此自信並非沒有原因,因為劉備已得知曹操此次出兵漢中走的乃是斜谷道,斜谷道沿途非常艱險因此要運送糧食非常的困難,若想要選擇較為好走的路線便是隴西的祁山道相對上較為平坦好走,但此路必需先翻越隴山進入隴西走祁山進入武都再轉入漢中路途足足遠了一倍有餘,且此時隴西亦正陷入與河西軍的苦戰中走這條路無疑是準備將糧食拱手讓人!因此曹操決不會選擇祁山道運糧,但若是曹軍就地屯田或直接向百姓徵收糧食呢?

  若是屯田要等到糧食收成需要一段時間,這中間若是曹軍糧食已經不足而糧食又還沒有收成那亦是勞而無功,而若是就地徵收糧食也是困難,這幾年益州東西兩川之地的戰火令百姓逃離或是遭到掠奪等各種原因漢中現今的人口早已大不如前,當年益州之戰劉備戰勝之後,大約有20萬巴郡地區居民和7萬武都地區居民為躲避戰火便大量遷往關中的長安三輔地區,隔年便是曹操進攻當時佔據漢中的張魯,不久之後張魯率眾投降曹操後張魯又率領族人與五斗米道教民大約5萬人遷往關中京兆地區。

  之後曹劉爆發漢中之戰,留督漢中軍事的駙馬都尉杜襲得知定軍山一役夏侯淵戰敗身亡後便強制將漢中8萬居民緊急遷往洛陽與河北鄴城,並將大量糧草與資源和武器轉進關中的扶風地區,並且焚毀漢中大量民房與破壞大量田地,來不及撤退的糧草也一併燒毀。

  換句話說現在的漢中已無能供給曹操的十數萬大軍,若想不缺糧就非得仰賴關中的後勤支援不可!

  此時糧食的供給就是曹操的軟助,但秦嶺的險峻卻沒有那麼容易可以跨越......就連曹操自己初征張魯時就曾說道:「這裡是個妖魔鬼怪居住的險峻之地,有它和沒它又能有什麼關係呢?」

  此次再征漢中走斜谷道時又忍不住的說道:「南鄭簡直就是在天嶽之中,斜谷道不過是一個長五百里的石穴罷了!」

  可見得秦嶺的險峻想翻越它有多困難有多艱辛,將這一切看在眼裡劉備內心很清楚這一次他該如何對付曹操。

  曹操抵達漢中後選擇將糧食屯積於天蕩山南邊與定軍山隔著漢水搖搖相望。

  看著曹操的佈置劉備一方的人已然猜出曹操應是打算將所有的糧草器械都準備好後再利用漢軍兵力上的優勢一舉奪回定軍山擊敗西川軍,但劉備與法正又怎會看不出這一層用意?而劉備自己也明白西川軍人數上處於劣勢正面對決沒有勝算因此便打算採取法正所提採游擊戰的策略,主要戰術便是佔據有利地型堅守營寨並派遣人馬搶奪漢軍的糧草與攔截漢軍的糧道之後再抓準時機反擊漢軍!

  此一戰術結結實實的一舉命中曹操的軟助一時間內教曹操疲於應付西川軍的滋擾。

  但這其間西川軍的截糧行動亦非是十分順利,當初曹操親自率領大軍前來爭奪漢中並事先運大量的軍糧到天蕩山下數量約有數千萬袋,黃忠認為可趁機奪取這些軍糧,便向劉備請令率軍出擊奪糧,當時趙雲屬下的士兵也隨著黃忠一起出擊。

  但是黃忠的軍隊過了約定的時間之後仍未回營會合,趙雲當下便判斷黃忠必定是中了漢軍的埋伏,趙雲便帶著數十名騎兵的小部隊出營查看黃忠等人的情況,不料竟正好碰上曹操派出的部隊,兩軍狹路相逢趙雲雖是遭到曹軍先鋒部隊的攻擊,但趙雲在第一時間也未曾猶豫便率兵向前衝鋒殺入敵陣之中!

  戰中趙雲一次又一次地的突擊著曹軍士兵的陣列另一方面且戰且退為自己的部屬尋求生機。漢軍雖然被趙雲的突擊沖散了陣型,但是仍憑藉數量優勢重新集結並將趙雲包圍起來,趙雲便率人突圍並順利退回西川軍的營寨內,但趙雲退回營寨後卻又必須立即面對漢軍的追擊,此時趙雲的部屬張著受傷,又被曹軍包圍無力突圍,趙雲便又再次馳馬突擊漢軍,並一舉救出張著,將他帶回營寨內休養,但此時的漢軍已追至西川軍的營寨外不遠處,沔陽長張翼當時正奉命在防守營寨,見曹操大軍殺到,便欲緊閉寨門拒守。趙雲進入主營之後,卻下令大開寨門,然後令西川軍偃旗息鼓所有軍兵隱藏到帳幕之後,刻意使營寨呈現出一片死寂的假像。

  漢軍追到時見此情況,曹操見戰場氣氛十分便詭異懷疑趙雲設有伏兵,便不敢冒然進擊而下令向後退卻。此時趙雲下令打響戰鼓,鼓聲震天,又令西川軍以弩箭射向漢軍,遭到襲擊的漢軍為之驚駭而自亂陣腳,更有許多士兵因自相蹂踐或推擠墜入漢水中淹死者亦是不計其數。

  次日劉備親自來到趙雲兵營察看昨日戰鬥之處亦讚歎的說道:「子龍一身都是膽也!」於是飲宴直到黃昏,軍中兵士們於此戰後私下都稱趙雲為”虎威將軍”。

  而曹操方面苦於戰況不順為反制劉備便派將領率兵渡過漢水強攻定軍山欲逼西川軍出寨決戰!

  但面對漢軍的攻擊西川軍的將領趙雲、黃忠等人卻仍舊是堅守險要不作野戰,暫避漢軍兵鋒,如此對峙了一段時間後,漢軍仍是無法打下定軍山......為逼西川軍出寨野戰曹操亦下令派人至西川軍陣前叫罵,但西川軍仍舊是不為所動仍是堅守營寨只打籠城戰不與漢軍打野戰也不進行決戰,同時趙雲與黃忠仍是持續劫糧與打游擊戰不斷的滋擾漢軍......

  終於......轉眼來到了五月夏天,漢軍的糧食已經開始不足補給越來越吃緊,每日逃亡的士兵越來越多甚至更有校尉級的軍官如王平等人帶兵投降劉備陣營,而漢中周邊此時正逢夏天林木茂盛適合躲藏,漢軍將領根本無法阻止士兵的逃亡......

  原本曹操親自出馬是打算與劉備決戰的......甚至於打算更進一步擊敗劉備進而瓦解劉備在巴蜀地區的根基,但沒想到這一次劉備居然對他使個拖字訣,但他也明白劉備敢拖是有本錢的,漢軍的運輸補給線遠比西川軍還要來的艱難搖遠,這一點劉備是佔有絕對的優勢能與他週旋,如今漢軍在軍事上沒有任何的進展軍中的糧食卻已逐漸吃緊,逃兵也越來越多甚至更有校尉帶兵投降劉備,更糟的是帶兵的王平還是益州人此人雖然只是個基層將領但對軍心的動搖尤其是對軍中的益州人而言......後續的效應只怕會越來越嚴重......

  在與劉備僵持多日無功後,曹操矛盾之心已然越趨明顯......放棄漢中等同放任劉備繼續坐大威脅自己,但眼前已經是無法打敗劉備若繼續拖下去冬天一到補給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若屆時大敗的是自己反而更不妙!

  不撤~繼續耗下去也無法取勝也不是辦法?

  撤~十數萬的大軍走險峻的秦嶺山路該如何撤才能平安回到關中?若劉備等大軍撤進秦嶺時追擊該如何是好?

  當時漢軍的將領向曹操請示當晚的軍令,當時曹操正在用膳隨口便說出了雞助兩字,當時擔任丞相曹操的主簿楊修聽到了軍令後便叫眾人準備收拾行囊,並大膽預測魏王準備退兵了!

  當時旁人對楊修的說詞很是訝異便說道:「楊主簿您怎知我們要撤兵了呢?」

  楊修便從容的解釋說道:「所謂雞助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將雞助比作漢中不就代表在漢中繼續耗下去是沒有意義的事嗎?這不就是大王打算撤兵的信號嗎?」

  數日後果如楊修所預料一般曹操果真下令撤退!

  曹操雖然決定要棄守漢中,率領所有部隊回轉長安並對西南與西北的防線重新做整體的調整與規劃,但曹操仍是擔心放任劉備與呂鴻成繼續在西線發展,武都郡的氐人日後會響應劉備和呂鴻成的攻擊而進一步危及關中,於是雍州刺史張既便建議曹操下令重賞利誘他們,使氐人部落自願遷移到北方,防止他們與劉備和呂鴻成進一步的接觸,曹操聽從並派張既到武都遷徙氐人,張既便計劃將五萬多個氐人部落遷到扶風邊界。

  雍州  隴西  漢陽郡  冀縣

  自上月底奪得冀縣後徐庶並為停下腳步,近一個月來除了不斷招降漢陽境內各縣鄉外,同時亦暗中派人送書信至上邽與當地望族上官一門意圖策反上官氏投靠河西軍驅逐蘇則與嚴幹!

  上官一門也的確回信予徐庶並於信中載明蘇則已收到雍州刺史張既的通知將於近期準備由臨渭走水路退回關中並希望上官一門能追隨朝廷前往關中以待他日收復隴西,可上官一族家業俱在上邽實是無意願放棄家業隨朝廷遷往關中,並告知武都太守楊阜將配合張既遷走武都氐人五萬村部落!河西軍如今該為之事乃是與楊阜、張既搶奪人口而非是繼續針對即將撤離的蘇則、嚴幹二人。

  得知此一訊息的徐庶立即寫信遣人送至清水縣交予雷駱,信中載明務必設法阻止蘇則掠奪人口與搬光府庫!

  同時徐庶亦召集眾人召開緊急會議!會中徐庶將上官氏的回信告知眾人後卻是引起眾人的爭論。

  「監軍~末將認為不該再戰,既然張既要撤就讓他們撤雖然氐人被遷走武都一帶可能會導致此地十室九空但氐人畢竟是外族人讓他們隨曹軍離開未來我軍若要落實管理武都陰平二郡將會少很多胡漢糾紛!」張龍言談中已明言反對為奪取人口再與張既開戰。

  「但若放任這五萬部氐人被遷走那對我軍於戰後的重建是極為不妙,畢竟五萬氐人部落非是五萬人或五萬戶啊~而且若是有不願隨曹軍離開隴西的氐人部落欲投靠我軍,難道我軍也置之不理嗎?就算我軍不搶人也該有行動才是。」呂興漢言談間也可聽出已有意罷戰但仍不願讓漢軍掠奪太多人口。

  「監軍啊~我軍不能沉默啊~你想這氐人整個村落都被遷走那走的可不止是人啊~寒有牲畜與農作啊!的確現在楊阜遷走所有氐人極有可能走陳倉道進河池出散關入關中,我軍根本不可能越過層層的山脈阻止楊阜,但是我軍還是得出兵武都陰平一來奪取兩郡領土二來掩護不願離開的氐人入漢陽以防萬一才是。」陳霸亦說出他的看法,但也聽得出陳霸也有幾分厭戰了。

  聽著眾人各舒己見,徐庶心中已有決定。

  揮軍武都陰平二郡,接應不願遷往關中的氐人各部至漢陽境內並設法躲回府庫內的物資!


  待續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ru1163 發表於 2020-6-15 06:24 PM

RE: 【長篇小說】【漢晉春秋之涼王傳】【更新,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八章  奪二郡  漢中王

  祁山堡

  祁山堡在隴南地區禮縣城東23公里的祁山鄉,北距天水市70多公里,建於西漢,是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統帥三軍,揮師北上進攻曹魏的營堡,因諸葛亮“六出祁山”而聞名。

  祁山堡為寬闊平川上突起的一座孤峰,坐落在西漢水北岸,高數十丈,周圍里許,四面如削,高峻奇拔。營堡只西南有門可入城堡,再沿盤折小徑,迂迴曲轉上至山巔。山上平地三千平方米,其下懸崖絕壁,峭峙孤險。

  申耽

  申耽,字義舉,東漢末期至三國魏國時地方豪強人物,益州上庸郡(今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西南)人,與弟申儀本為魏將,一度投降劉備,任征北將軍,領上庸太守、員鄉侯如故。但在關羽失勢時與孟達一同投靠曹魏,徙居南陽。

生平
出身於活躍西平、上庸等地豪強士族,初平年間在西平、上庸一帶聚眾數千家豪強自立,先與張魯聯繫緊密,又派遣使臣拜詣曹操,曹操於是賜予他將軍稱號,讓他擔任上庸都尉,後又升任太守,封員鄉侯。

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急切希望統治益州全境,於是命令孟達從秭歸郡北攻房陵郡,曹魏房陵太守蒯祺被孟達軍擊殺身亡。接著孟達又要進攻上庸郡,劉備暗地裡擔心孟達一軍難以獨任,於是派遣劉封從漢中與孟達會師合擊上庸。時任上庸太守的申耽率領全郡投降,將妻兒以及宗族都遷往成都為質。劉備於是任命申耽為征北將軍,其餘官爵保持不變(上庸太守、員鄉侯),又任命申耽之弟申儀擔任建信將軍、西城太守。

魏黃初元年(220),孟達害怕未馳援關羽而獲罪,又因與劉封交惡,於是率領部屬集體降魏;後胞弟申儀率軍降魏,擊潰劉封軍,劉封被迫逃回成都。申耽在無奈之下也投降了魏國。曹丕因為申耽不是自願歸附,於是剝奪了他的軍權,賜予他懷集將軍的稱號,遷徙他到南陽居住,閒散在家,又剝奪了他的爵位,轉封其弟申儀為員鄉侯。申耽終老於家。此後就沒有記載其事跡。

  申儀

  申儀,生卒年不詳,表字不詳,益州上庸人,申耽弟。原東漢曹操將領,一度投劉備,終成三國曹魏將領。

  原為上庸豪強大戶,與張魯投靠曹操,後來劉備攻曹操時改投靠劉備,任郡西屬,又被封為建信將軍、西城太守。後因樊城之戰中關羽失勢,原劉封屬下的申儀兄弟都隨孟達歸順曹操。

  歸曹後,為魏興太守,受封真鄉侯,屯洵口,經常擅自刻印授人。魏明帝曹叡任期中,與孟達不和,導致孟達欲想叛魏投蜀漢(因被諸葛亮說服),申儀斷蜀道,使得蜀漢無法救孟達,因此孟達被司馬懿所斬殺。孟達死後,申儀有疑心,諸郡守奉禮祝賀司馬懿,司馬懿派人召來申儀,訊問其擅刻印情狀,逮捕他解送京師。後來轉任為樓船將軍。此後就沒有記載其事跡。

  孟達

  孟達(?-228年),字子敬,為避劉備叔父諱而改為子度,東漢司隸右扶風人,三國時期人物。

  劉備入蜀時,劉璋派遣孟達和法正去迎接劉備,劉備命其駐守江陵,蜀平後為宜都太守。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孟達從秭歸北攻房陵,殺死房陵太守蒯祺,(諸葛亮的姐夫)攻下房陵後繼續進攻上庸,並和劉封會合於此地。關羽被圍樊城、襄陽時(樊城之戰),曾要求劉封和孟達派兵援助,但被劉封和孟達拒絕,關羽戰敗後,孟達因畏懼被治罪,再加上跟劉封不和,於是投降曹魏。

  孟達投降曹魏後,在曹丕時受到重用,為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曹丕還將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為新城,命其擔任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孟達且與桓階和夏侯尚親善,並曾與夏侯尚和徐晃一同攻打劉封。

曹丕死後,當時桓階、夏侯尚都已去世,孟達因心不自安,在諸葛亮引誘下,企圖歸蜀漢,孟達又與魏興太守申儀有隙。諸葛亮為促使孟達起事,派郭模詐降,故意將孟達之事告訴申儀。司馬懿得申儀報信後,寫信安撫孟達,暗中遣軍進討。孟達得知事泄後本已決定起事,但因得司馬懿信遲疑,又認為司馬氏率軍來討必定先啟奏魏帝曹叡再作定奪,至少需要三十日方能抵達,自己屆時城池必已堅固;所以當司馬懿不等魏帝命令就於八日內,行軍一千二百里趕來時,完全打亂孟達的部署。後來司馬懿在十六日內破上庸,斬殺孟達。

  蒯祺

  蒯祺(2世紀-219年),南郡中盧人,荊州望族子弟,東漢末年房陵太守。娶故兗州泰山郡丞諸葛珪長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漢中王劉備遣宜都太守孟達從秭歸北攻房陵,蒯祺被孟達所部士兵所殺。向朗曾任房陵太守,趙一清認為可能是在孟達殺蒯祺後調任。

  由於蒯祺於史書記載不多,無法確定他何時為房陵太守,胡三省指出房陵縣本屬漢中郡,懷疑是已故荊州牧劉表所置,使蒯祺守之,否則就是蒯祺割據本郡自立。吳增僅則認為房陵不在劉表轄區內,懷疑房陵郡是建安二十年(215年)鎮民中郎將領漢寧太守張魯投降丞相曹操時曹操所置。

  ※  ※  ※  ※  ※  ※  ※  ※  ※  ※  ※

  為避免蘇則、嚴幹藉水路搬光上邽至臨渭各縣府庫內所有的物資與遷移所有人口,雷駱接到通知後便連忙率部隊南下欲阻止氐人各部隨漢軍撤回關中,但蘇則與嚴幹早已算準雷駱的行動並預先派人駐紮在清水縣的總路口而為阻擾雷駱的追擊蘇則便派遣隴西子弟組成的州郡兵於通往臨渭的各路通道總口駐紮以拖延時間,此時雷駱因出兵傖促隨行兵員不過千餘人見敵軍已有所安排一時間也不敢妄動!

  見漢軍已搶先駐紮於通往臨渭的各路總路口並佈署防線,雷駱不明敵軍虛實便下令就地駐紮以探明敵人動靜,卻於此時漢軍陣營卻派來一名信使求見!雷駱雖是同意接見但此人表明率領漢軍之人的身份後仍是令雷駱驚訝的說道:「你說什麼?現在率領隴西兵的人是上邽大族上官府之人!這怎有可能?上官家主已表明不會隨蘇則等前往關中何以現今卻成了領軍與我河西抗衡之人?」

  「雷校尉莫急,家主如此安排有其原因,詳情皆在此信中。」

  看著上官府的信件,雷駱嘆了口氣苦笑說道:「看起來上官府也是有意要我軍罷戰休兵了,若是我軍堅持追擊至上邽那上官府就會與我軍開戰並協助蘇則撤離隴西,反之若我軍肯於此時罷兵停戰上官府便會協助河西安定渭水一帶的情勢更可幫助河西召集為躲避戰火而避難至深山中的百姓回歸,看來這上官府是不願自己的家業被戰火波及了!」

  「不知雷校尉打算如何?」

  「也罷,反正照現在的時間推算蘇則等人應已是水路並進已經進入隴山了,上官家的人擺此陣仗不過是為了拖延時間掩護蘇則,而且你方軍中成員會被選上留下斷後的人若無意外應是隴西子弟居多是吧?再打下去河西軍與隴西人的仇恨可是會越來越深,這一仗若要不打也非是不行但本尉若是真不打這一仗可是真能夠換來上官一門對河西軍的真心協助嗎?」

  「事關上官一門的家業發展,相信家主知道該如何做。」

  「好~本尉可承諾不追擊蘇則與嚴幹只待他們撤離隴西後再行接管上邽、臨渭等縣也望上官府謹守承諾。」但.......蘇則這一撤可是帶走了隴西眾多人丁牲畜與農作......要讓隴西能夠早日恢復元氣只怕不是一、兩年就辦的到的事了......

  此會後雷駱便下令休整三日再行進軍渭水。

  另一方面徐庶亦率軍一路南下武都郡,連日趕路下終於抵達了祁山堡,再繼續南下不日即可抵達禮縣,一但到達禮縣後便是武都郡的邊界建威城了,雖然徐庶心中也明白此時趕至武都、陰平二郡需翻越崎嶇不平的山路就算再怎麼急行軍的連日趕路只怕此時也已經是遲了一步,楊阜此刻只怕已經帶領眾多百姓與氐人自下辨縣進陳倉道準備走散關進關中了......此時的河西軍就算接管二郡只怕也已經是十室九空了......

  雖然河西呂氏打贏了隴西之爭但經過此次的消耗只怕也已經暫時沒有能力東征了,更何況如今還將接管已可說是空殼的武都、陰平二郡,大戰過後的隴西急需要河西物資上的支援,但河西為這場隴西之爭也已是損耗甚多又須提供隴西補給,看來呂氏想要回復元氣只怕沒有個三、五年是辦不到的......

  這一晚睡不著的徐庶外出巡視,走在城牆上的他看著天上的明月若有所思,此時正值夜勤的呂興漢見徐庶尚未休憩便走過來詢問說道:「監軍面帶憂色看著天際,是在為何事擔憂呢?」

  「大公子,徐某確是心有憂慮才輾轉難眠。」

  「監軍是為此次楊阜將二郡百姓遷入關中一事憂心嗎?其實在下對於此事也是甚為憂心,畢竟河西民力物資遠不如巴蜀荊襄,同樣是百姓被遷走左將軍尚有西川荊州的兵馬錢糧可為後援支撐渡過難關非是難事但河西卻未必有同樣的實力為盾,激戰過後想要回復元氣只怕沒花個一、兩年是辦不到的!」

  「徐某憂心尚不止如此,此次隴西之爭河西軍的勝利乃是因漢中之戰主公擊敗朝廷大軍迫使張既等決定撤離隴西所致,蘇則等人並未遭逢大敗只能算是元氣小損待休整後若要出兵反攻也非難事而且河西後患仍存乃是一大變數......若是蘇則利用我軍於隴西立足未穩之時反攻隴西然後再煽動河西諸多反對勢力叛亂,這一步將一舉打的安戎將軍首尾難以兼顧只怕河西軍將陷入危機!」

  聽著徐庶所言呂興漢登時臉色大變訝異的看著徐庶說道:「莫非這就是監軍如此重視隴山防線的原因?但曹賊漢中新敗、隴西方失張既此時鎮守關中應是以穩定局勢為先真有可能趁機反攻隴西嗎?」

  「徐某若是張既,若見此時曹軍雖失隴西但河西軍卻無法迅速穩住隴西諸郡,他見河西軍立足未穩又被遷徙數萬部居民至關中,現在隴西的民生物資極需河西支援但河西經歷這段時日的耗損與叛亂後也是元氣受損......若這個時候河西的反對勢力遭到策反再度起兵叛亂呢?河西內部陷入混亂無法立即平叛隴西又立足未穩物資匱乏下引起民變呢......這種情勢之下張既豈有不趁火打劫一舉奪回隴西諸郡的理由?」說著,徐庶的臉色亦越加凝重。

  「若是張既真如此行事那監軍可有反制之法?」

  「沒有辦法......這幾年來東西兩川之地戰火不斷,曹軍之人早已將東川諸多百姓與物資遷入關中,這次對隴西如法炮製目的就是為拖慢我軍戰後重建回復生產的速度,如今只能加快隴山防線的建造以防敵軍的反撲!」徐庶無奈的說著。

  「難道就如監軍先前所說,沒有隴山防線河西軍就無法守住隴西?」

  「隴山乃是天險,佔有隴山河西軍才有天險可倚仗,一旦敵軍犯境便可據險而守拒敵於境外立於不敗之地,反之若失隴山便有可能重演當日夏侯淵翻越隴山連敗馬超、韓遂再挫敗氐人的戰況,當年馬超與韓遂若未棄守隴山只怕夏侯淵無法如此輕易進入隴西,勝負恐怕還是未知數。」
  
  聽著徐庶的分析,呂興漢這才徹底明白隴山的重要,他亦無語的看著天際的明月,眼前的勝利並非是真正的勝利,但是敵人卻不會給他們太多的時間休整......接管二郡後真正的考驗才剛開始!

  但此時河西軍沒有想到的是......不久之後呂鴻成除了戰爭的後續問題外還將面臨一場政治上的難題!

  益州  漢中

  劉備方面成功佔領漢中後,並沒有滿足於擊敗曹操佔領漢中後就止步不前,相反的在漢軍撤退不久劉備就抓準時機盡全力擴大戰果!於六月初派宜都太守孟達由秭歸北上攻打漢中東部的房陵,殺死房陵太守蒯祺。之後再命養子劉封由漢中順沔水而下,率兵與孟達軍會合攻打上庸,太守申耽順勢投降,兩戰皆勝後西城郡亦不作任何抵抗便對劉備獻城投降,此戰過後劉備軍已完全掌控漢中與東三郡,漢水以南只剩下襄樊兩地尚在漢軍的掌握之下!

  攻取漢中是劉備生涯成就的最高峰,不僅僅因為漢中是極重要的戰略要地,更是劉備起兵以來首次以軍事力量從正面擊敗曹操,漢中之戰讓劉備的聲威如日中天,短短一個月內西川軍更是一舉拿下西城、上庸、房陵三郡更是令劉備聲勢更上一層樓!重振漢室的目標似乎已是指日可待。

  對於申耽和申儀的請降劉備雖是接受並讓他二人繼續擔任原本的職務,但劉備對他二人的反覆並不信任,因此為防萬一劉備便將申氏兄弟的妻兒家眷都遷往成都作為人質。 

  時至七月一舉擊敗漢軍奪得東川四郡的劉備聲勢如日中天,三分天下的格局已經成型為對益州加強控制,更為了表明復興漢室的堅強決心和已經稱魏王的國賊曹操抗衡的必要諸葛亮認為劉備有進位為漢中王的必要性,西川眾多官員也都表示讚同!

  此時的劉備卻以天子蒙難,自己豈能於此時潛越稱王為由謙讓不受,諸葛亮見劉備一再的謙讓挽拒便一而再再而三的帶領文武百官一次又一次的勸進,劉備才終於點頭登上漢中王之位!

  在諸葛亮的打理之下,西川眾官員並未選擇回到成都在百姓的山呼海擁下擁立劉備登上漢中王之位反而就近選擇漢中舉行封王儀式,而為什麼諸葛亮會選擇已經是十室九空的漢中進行儀式呢?那是因為漢中有著成都沒有的象徵意義,當年楚漢之爭劉邦就是由漢中起兵最終建立漢朝,選擇漢中表示劉備將要繼續漢朝香火,這除了宣示了劉備一直以來標榜的復興漢室的決心更是一種政治上與魏王曹操抗衡上的表態!

  但稱王得經過朝廷的許可,需要大漢天子的詔書才是名正言順,但天子與朝廷都被曹操所把持,與劉備已是水火不容的曹操又豈會同意天子承認劉備自稱漢中王?

  但明知道無法得到天子詔書的諸葛亮仍是召集了西川一百二十名重要官員聯合署名並由益州文壇重要人物李朝親自執筆擬寫了一份上奏給漢帝的奏書。

  立漢中王上表漢帝

  平西將軍都亭侯臣馬超、左將軍領長史鎮軍將軍臣許靖、營司馬臣龐羲、議曹從事中郎軍議中郎將臣射援、軍師將軍臣諸葛亮、蕩寇將軍漢壽亭侯臣關羽、徵虜將軍新亭侯臣張飛、征西將軍臣黃忠、鎮遠將軍臣賴恭、揚武將軍臣法正、興業將軍臣李嚴等一百二十人上言曰:

  昔唐堯至聖而四凶在朝,周成仁賢,而四國作難,高後稱製而諸呂竊命,孝昭幼衝,而上官逆謀,皆憑世寵,藉履國權,窮兇極亂,社稷幾危。非大舜、周公、朱虛、博陸,則不能流放禽討,安危定傾。伏惟陛下誕姿聖德,統理萬邦,而遭厄運不造之艱。董卓首難,盪覆京畿,曹操階禍,竊執天衡;皇后太子,鳩殺見害,剝亂天下,殘毀民物。久令陛下蒙塵憂厄,幽處虛邑。人神無主,遏絕王命,厭昧皇極,欲盜神器。左將軍領司隸校尉豫、荊、益三州牧宜城亭侯備,受朝爵秩,念在輸力,以殉國難。睹其機兆,赫然憤發,與車騎將軍董承同謀誅操,將安國家,克寧舊都。會承機事不密,令操遊魂得遂長惡,殘泯海內。臣等每懼王室大有閻樂之禍,小有定安之變,夙夜惴惴,戰栗累息。昔在《虞書》,敦序九族,週監二代,封建同姓,《詩》著其義,歷載長久。漢興之初,割裂疆土,尊王子弟,是以卒折諸呂之難,而成大宗之基。臣等以備肺腑枝葉,宗子藩翰,心存國家,念在彌亂。自操破於漢中,海內英雄望風蟻附,而爵號不顯,九錫未加,非所以鎮衛社稷,光昭萬世也。奉辭在外,禮命斷絕。昔河西太守梁統等值漢中興,限於山河,位同權均,不能相率,咸推竇融以為元帥,卒立效績,摧破隗囂。今社稷之難,忽於隴、蜀,操外吞天下,內殘群寮,朝廷有蕭牆之危,而御侮未建,可為寒心。臣等軌依舊典,封備漢中王,拜大司馬,董齊六軍,糾合同盟,埽滅凶逆。以漢中、巴、蜀、廣漢、犍為為國,所署置,依漢初諸侯王故典。夫權宜之製,苟利社稷,專之可也。然後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矯罪,雖死無恨。

  同時劉備為了表示謙遜劉被還親自寫了一份表文上呈漢帝。

  先主上言漢帝曰:

  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將之任,董督三軍,奉辭於外,不得掃除寇難,靖匡王室,久使陛下聖教陵遲,六合之內,否而未泰,惟憂反側,疢如疾首。曩者董卓造為亂階,自是之後,群凶縱橫,殘剝海內。賴陛下聖德威靈,人神同應,或忠義奮討,或上天降罰,暴逆並殪,以漸冰消。惟獨曹操,久未梟除,侵擅國權,恣心極亂。臣昔與車騎將軍董承圖謀討操,機事不密,承見陷害,臣播越失據,忠義不果。遂得使操窮凶極逆,主後戮殺,皇子鴆害。雖糾合同盟,念在奮力,懦弱不武,歷年未效。常恐殞沒,孤負國恩,寤寐永嘆,夕惕若厲。今臣群寮以為在昔虞書敦敘九族,庶明勵翼,五帝損益,此道不廢。週監二代,並建諸姬,實賴晉、鄭夾輔之福。高祖龍興,尊王子弟,大啟九國,卒斬諸呂,以安大宗。今操惡直醜正,寔繁有徒,包藏禍心,篡盜已顯。既宗室微弱,帝族無位,斟酌古式,依假權宜,上臣大司馬漢中王。臣伏自三省,受國厚恩,荷任一方,陳力未效,所獲已過,不宜復忝高位以重罪謗。群寮見逼,迫臣以義。臣退惟寇賊不梟,國難未已,宗廟傾危,社稷將墜,成臣憂責碎首之負。若應權通變,以寧靖聖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敢慮常宜,以防後悔。輒順眾議,拜受印璽,以崇國威。仰惟爵號,位高寵厚,俯思報效,憂深責重,驚怖累息,如臨於谷。盡力輸誠,獎厲六師,率齊群義,應天順時,撲討凶逆,以寧社稷,以報萬分,謹拜章因驛上還所假左將軍、宜城亭侯印綬。

  同時劉備還派人將當年朝廷所封的左將軍、宜城亭侯印綬一同繳回,至於劉協是否能夠收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待續...<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ru1163 發表於 2022-6-2 02:34 AM

第五十九張-重議盟約

穆皇后(?-245年),姓吳名莧,蜀漢皇帝劉備的妻子,吳懿之妹,陳留人。

生平

吳懿的父親與劉焉有舊交,所以全家人跟隨劉焉搬家進入蜀。劉焉因聽相士說吳氏為貴人,於是將她嫁給兒子劉瑁,劉瑁死後她亦成為寡婦。

劉備平定益州,因孫夫人已回東吳,有人建議劉備娶吳氏。劉備顧慮到與劉瑁有同族關係,法正勸說:「論到親族關係,比起晉文公和子圉又如何呢?」於是劉備納她為夫人。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吳夫人被立為漢中王后。章武元年(221年)五月,吳王后再被立為皇后。建興(223年)元年五月,後主劉禪即位,尊吳皇后為皇太后,稱長樂宮。

建興十二年正月(公元234年),曾一度將來祝賀的劉琰妻胡氏留在宮中數月。因胡氏美色,招致丈夫劉琰的懷疑其被劉禪看上寵幸,令士卒將胡氏掌摑,胡氏之後怒告劉琰,使其入獄並斬首棄市。朝廷自此禁止大臣妻母入朝賀慶。

吳太后於延熙八年(245年)去世,葬入劉備的惠陵,諡號穆皇后。

◎ ◎ ◎ ◎ ◎ ◎ ◎ ◎ ◎ ◎ ◎ ◎

漢皇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七月

益州 東川 漢中 南鄭縣

劉備自稱漢中王任命魏延為漢中太守後又再度下達一項人事命令,正式冊封劉禪為王太子而其妻室吳夫人則被立為漢中王后。

針對劉備自立稱王後又陸續冊封王后與王太子等一連串的行動,由曹操所把持的朝廷亦針對劉備自立漢中王一事做出了回應!

劉備稱王一事朝廷表明劉備自立漢中王並無得到天子的詔書承認,再者依照現制諸侯王所立之正室與繼承人不得稱王后與王太子只能以王妃與世子之名份稱之,劉備無詔稱王又行潛越之事已屬大逆不道,朝廷決不會承認劉備的漢中王之位!

而西川方面在得知朝廷得回覆後劉備在回返成都後又再度發佈一項重大人事命令!

劉備任命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又封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右將軍、趙雲則晉升征南將軍領中護軍,皆假節鉞。其餘眾有功武將與官員也都獲得不同的晉升。

但在封黃忠為後將軍時,諸葛亮卻有幾分顧慮的勸劉備說道:「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羽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黃忠的名望,一向都不能與關羽、馬超等人相提並論。而現今讓黃忠與他們同列四方將軍。馬超、張飛皆在西川,親眼見到黃忠的功勞,還可以勸服接受;但關羽在遠方聽到這個消息,恐怕必定不會愉快,怎可能不作反對呢!)」但劉備仍決定實行,派費詩前往勸解關羽,黃忠便與張飛、馬超、關羽並列同級的四方將軍。

也如諸葛亮所預料關羽得知消息後便立即表達反對!

費詩奉命抵達荊州致送前將軍印信時,關羽因不滿老將黃忠竟與自己同列四方將軍之位而大發雷霆怒吼咆哮道:「大丈夫到死都不與老兵同列!」斷然拒絕接受前將軍印信。

費詩見狀仍是好言勸說道:「自古建立帝王霸業者,所任用者必定不會就只有同一類人,從前太祖高皇帝開創大漢的夥伴中蕭何、曹參是太祖幼時玩伴,而陳平、韓信等人則是後來才加入的亡命之徒,但開創大漢功成之後卻以韓信功勞位列最高而未嘗聽聞蕭何、曹參引以為怨。」

「如今漢中王因黃忠斬殺夏侯淵之功而對他特別尊崇,然而在殿下內心份量的輕重又有誰可與君侯您相比呢?而且大王與您猶如一體,憂喜福禍皆共同承擔,以我的愚見您實在不該在去計較官號之高下、爵祿之多少了。我今日不過一介信使罷了,如果您還是堅拒不受我也只是回去覆命而已,只可惜您今日的決定恐怕會導致日後的懊悔。」

關羽聽了之後大為感悟才立即受拜就職。

另一方面劉備出發回返成都時遣派諸葛亮暫留漢中出駱谷,派兵戍守興勢山,設置烽火樓,通照漢水以防備曹操回擊漢中。

江東 揚州 建業

孫權得知劉備獲得漢中後,再次派諸葛瑾向劉備表達索還荊州的訴求,但仍舊遭到劉備拒絕。

有鑑於劉備漢中之戰擊敗曹操自稱漢中王聲勢後如日中天,江東孫權基於政治與軍事上的種種考量決定藉著與關羽聯姻來鞏固自己與荊州之間的關係於是諸侯身份的孫權便派使者出使荊州打算以兒子向關羽女兒聯姻以鞏固聯盟,但遭到關羽拒絕並辱罵使者,關羽對孫權的大肆辱罵與嘲諷自然會傳回江東,孫權得知後怒不可遏私下表示日後定要關羽為此付出代價!

至此~孫劉聯盟之間的矛盾與裂痕已是無法挽回!

河西 涼州 武威郡 姑藏縣 安戎將軍府

劉備稱王一事轉眼已傳遍各方,河西自然也是早已收到消息而諸葛亮也早已派出治中從事黃權代表西川出使河西。

在接待過黃權後,呂鴻成便招集一眾文臣商討議事。

「諸位應知左將軍劉備已經自立漢中王,黃權此次前來河西的目的為何本侯也是早已得知,玄德此次無天子詔自立為王本已是不該,如今更是潛越自行冊封王后與王太子,各位認為若是河西此時承認左將軍的漢中王之名份是否合宜?」

雷銘呂鴻成見心有猶疑便開口說道:「君侯是擔心承認左將軍的漢中王名分是否會因此招至天下人的口誅筆伐?但又擔心河西此刻若不承認漢中王之名份會否因此事而反與西川有所心結?」言談中雷銘已看出呂鴻成亦憂心若是承認漢中王之名是否會落人口實招來惡名?

「本侯確是有此憂慮。」

見呂鴻成憂心名聲有損雷銘便再續說道:「君侯此時已不該有所猶疑了,現在承認左將軍的漢中王之名份才是對河西最有利的決定!」

「此話怎說?」

雷銘再說道:「當初君侯響應西川抗曹奉天子密詔出兵隴西便已是表明立場不再尊奉曹賊所把持的朝廷,君侯的所作所為已是宣告與曹賊為敵了,現今西川派員出使河西便是在爭取盟友的支持,若君侯此刻方才與左將軍聯手打贏曹賊奪得隴西卻在此時反過來指責西川行潛越之事!對西川來說只會認為君侯有意......」

「本侯有意過河拆橋,奪得隴西便想翻臉不認人!那依銘叔看本侯該如何行事才不致得罪西川?畢竟本侯亦擔心若承認玄德的漢中王名份,論實力與名份只怕河西會淪為西川附庸!」呂鴻成亦不諱言的說出心中的憂慮。

楊武聽聞呂鴻成憂心之事後便說道:「君侯若有此憂慮大可趁此機會與黃從事一談君侯憂慮,在下認為目前西川一方面大戰方歇另一方面與江東孫權關係緊張此刻為免多方樹敵必會極力拉攏河西不致與西川翻臉,在下認為西川必不會將河西視為附傭,黃權定會盡力週全此事以平君侯心中憂慮!」

呂鴻成沉思了一會兒後才說道:「好吧~那本侯就承認玄德漢中王的名份並派使者隨黃權赴成都祝賀玄德登上王位!」

會後,河西隨即遣派雷銘為使者並帶賀禮隨黃權一同趕赴成都。

事後劉備聞訊大喜見河西不止派人祝賀,帶來的禮品中更有上百匹河西戰馬可見呂鴻成對劉呂盟約非常堅定,劉備亦由雷銘口中得知呂鴻成心中顧慮,劉備二話不說當下便與雷銘重議盟約,漢中王與河西都以復興漢室、營救天子、還都洛陽為共同目標,不論未來局勢如何演變河西只會是盟友不會與西川有任何從屬關係!

荊州 南郡 江陵

震盪漢末局勢的漢中之戰雖然結束,但戰火並未因此暫歇,但各方勢力間的合縱連橫卻正在串連當中!

漢中之戰結束後數月,劉備已經穩定益州、漢中此時鎮守荊州的關羽見時機已經成熟便決定趁機發動北伐奪取襄陽與樊城以期能藉此串連西城、上庸、房陵東三郡與益州、荊州連成一氣,若能成功漢水以南都將歸入劉備治下,同時也將為荊州北伐打開一條通路!

為此關羽趁著漢中之戰曹操方大敗同時又與江東孫權關係緊張的時機毅然決定發動北伐準備一舉奪取襄陽與樊城兩處重鎮!

於是關羽便命南郡太守糜芳與將軍傅士仁分別留守江陵與公安以防江東襲取荊州,自己親率主力揮軍北上欲一舉擊敗曹仁奪取襄樊!

江東 荊州 陸口

在關羽揮軍北上進攻襄陽的同時,江東突然傳出原先接替魯肅駐軍陸口的大將呂蒙突然身染重病被暫時解除職務暫時回到建業養病,原本隨同駐守陸口的部隊也有部份隨呂蒙回轉建業,接替呂蒙職務的是剛由校尉晉升為偏將軍的陸遜。

荊州 樊城

此時駐軍樊城的曹仁已接到關羽北上犯境的消息,不敢輕敵的他便命于禁與龐德兩名將軍駐軍於樊城北方以防備關羽率軍來犯。

待續...<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ru1163 發表於 2022-8-23 03:29 AM

RE: 【長篇小說】【漢晉春秋之涼王傳】【更新,第六十章  威震華夏】

漢晉春秋之涼王傳  太祖篇  第六十章  威震華夏

  于禁(生不詳-221年),字文則,泰山鉅平人,東漢末曹魏左將軍,五子良將之一。以堅毅穩重著稱,但對待部下嚴厲,殺舊友昌豨以奉公。
  
  早年攻呂布、征黃巾、禦張繡、破袁術、拒袁紹,戰功赫赫。淯水之難,唯有于禁能安定局面,讓曹軍重整旗鼓,曹操稱讚道:「將軍在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雖古名將,何以加之!」

  在樊城之戰中因遭水災所困,率領七軍向關羽投降。後關羽兵敗麥城,于禁又以俘虜的身份落入東吳手中。歸魏後遭到魏文帝曹丕以壁畫嘲諷投降之事,羞慚怨恨,病發而亡,諡曰厲侯。

  龐德(184年前-219年),亦作龐悳,字令明,涼州南安狟道人;東漢末年名將,武藝出眾、膽烈過人,原屬馬超父子,後於建安二十年(215年)隨張魯歸順曹操。官至立義將軍、關門亭侯,死後被曹丕諡曰壯候。

 孫狼(?-?),東漢末年民變首領。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陸渾長張固徵調男丁到漢中,百姓都厭惡和害怕而逃離傜役,人心惶惶。

  平民出生的孫狼等因而舉兵殺掉縣主簿叛亂,叛亂後縣邑殘破。後張固率領十多名官兵,依胡昭的指示招集遺民,安復社稷。

  之後孫狼等人為逃避追捕遂向南投奔關羽,關羽便給孫狼官印並授予軍隊,命孫狼回陸渾境內繼續做賊匪擾亂。孫狼到陸渾附近時,便約誓規定不得侵擾胡昭。此後許都以南至南陽境內,都有人與關羽遙相呼應,使關羽威震華夏。

  呂常(161年-221年),博望人,三國時期曹魏將領之一。官至橫海將軍,西鄂都鄉侯。一生為官清正儉樸,深得民心。

  據《橫海將軍呂君碑銘》記載,呂常為南陽郡博望縣人。

  以「中勇顯名於州司,試守雉長,執戈秉戎,慎守易,兵不頓於敵國,墜不侵於四鄰」,拜武猛都尉、厲節中郎將、裨將軍,封關內侯。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15萬大軍南征,他也從軍南下,因戰功,封陰德亭侯,領章陵太守。任內13年,因「鳩集荒散,為民統紀,三考有成」,轉拜平狄將軍,改封盧亭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出兵北征,圍困呂常於襄陽城,因呂常法律嚴明,士無異心,使關羽不能攻克其城。關羽敗亡後,隔年(220年)正月,曹丕繼任魏王,呂常由平狄將軍轉拜為橫海將軍,徙封西鄂都鄉侯,食邑並700戶。黃初二年(221年)正月,呂常病死,享年61歲。

  蔣濟(2世紀?-249年5月18日),字子通。楚國平阿人。東漢末及三國時曹魏名臣,官至太尉。

  生平

  蔣濟少時與胡質及朱績在江淮地區知名,曾任楚國計吏,後轉任揚州別駕。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發動第一次合肥之戰,當時曹操派張喜領兵救援,但因疫病而誤期。等候一個多月後,蔣濟假稱收到張喜的書信,說張喜快到,並故意讓孫權獲得書簡。孫權中計,於是撤軍,成功為合肥解圍。

  十四年(209年)蔣濟為揚州出使到譙縣,曹操見蔣濟時,向他透露打算遷徙淮南的民眾,詢問蔣的意見;蔣濟雖然認同孫權會乘著曹操在赤壁之戰兵力大耗而擄掠淮南的人民及土地,但判斷人民會眷戀原居的土地,不會願意遷徙。一旦下令遷移,會令他們恐懼,不同意徙民。曹操後來仍然下令遷移江淮十多萬人,結果導致大半人民如蔣濟所料地逃至吳境。

  後蔣濟出使到鄴城,曹操因他對徙民的見解而甚為欣賞蔣,任命他為丹陽太守。後又復任揚州別駕,更下令:「季子為臣,吳宜有君。今君還州,吾無憂耳。」當時有平民誣告蔣濟策劃謀反,但曹操卻斷定消息是假的,可見曹操對蔣濟的信任。蔣濟後被辟為丞相主簿西曹屬。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擊敗曹仁的部將龐德和前往援救的于禁,並圍困襄陽和樊城,一時銳不可擋。曹操見許昌與近荊州,有意讓漢獻帝由許昌遷都他處。蔣濟和司馬懿卻勸阻,更建議讓已對關羽甚不滿的孫權襲取荊州,從而解除對襄樊的圍困,曹操最後採納。孫權果然主動請戰,命呂蒙襲取荊州,更與魏軍徐晃等一同擒殺關羽,成功解襄樊之圍。翌年(220年),曹丕繼任魏王,蔣濟任相國長史。同年曹丕稱帝,蔣濟出任東中郎將,後入為散騎常侍。

◎  ◎  ◎  ◎  ◎  ◎  ◎  ◎  ◎  ◎  ◎  ◎

  漢皇朝  建安二十四年  七月

  建安二十四年五月,關羽親自率領荊州主力部隊北伐荊州北部曹操所統治的襄陽與樊城,至七月終抵達襄陽與曹人所率的荊州軍對峙,為迎戰關羽曹操亦派出大將于禁率領七軍(每一萬二千五百士兵稱作一軍)援救襄樊。

  此時的荊州形勢對關羽甚是有利,其有利因素有三

  一:建安二十三年冬天南陽百姓苦於傜役繁重在宛成守將侯音的帶領下發動叛亂並聯繫聽從關羽的號令,雖然侯音的叛變在建安二十四年的正月就被曹仁平定,但許都以南至南陽境內仍有小部份的民兵如孫狼等人聽從關羽的指揮。

  二:西城、上庸、房陵三郡已落入劉備管轄關羽無需擔心曹軍在西北方向對自已側翼形成威脅,同時關羽還發函劉封孟達二人邀請他二人出兵共襄盛舉奪取襄樊!

  三:同年七月,孫權親率部隊北上進犯合肥將留守中原的曹軍牽扯在淮南一帶無法動彈。

  關羽出兵北征抵達襄陽後立即對襄陽發動攻擊,圍困襄陽太守呂常於襄陽城,但因呂常平日執法嚴明,百姓士卒對他都無異心,使得關羽竟一時之間不能攻克其襄陽城。

  但轉眼來的天時卻令這場戰役有了極大的變化!
  
  時至八月突然下起連綿大雨,漢水暴漲而潰提氾濫成災,水淹高五至六丈高,樊城外圍也全數淹水,于禁所率領的七軍全為漢水所淹沒!

  無奈之下于禁、龐德只得率部隊爬上高處避水。

  但關羽卻早在天氣開始變化時便下令製造船隻等帶大雨到來,後果如羽所料下起連綿暴雨!此時有準備的關羽便乘機率領水軍攻擊于禁、龐德的部隊!

  于禁等人走投無路,無耐之下只得向關羽投降......唯有龐德仍據守河提堅守不降!

  只見龐德披甲持弓,率眾向關羽的軍隊射箭,射出的箭皆箭無虛發,從清晨一直頑強的抵抗至中午而此時龐德麾下將軍董衡、部曲將軍董超兩人有意投降關羽而被龐德所處斬。此時關羽帶兵加緊進攻,而龐德的箭亦射盡便改以短兵相接氣勢仍是旺盛,戰至最後龐德身邊的士卒都已投降......

  戰況不利的龐德仍對其部將成何說道:「吾聞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我聽說,良將不會怯死而苟且免死,烈士不會詆毀志節而苟活求全,今日就是我死之日子。)」龐德愈戰愈勇,但最後部下僅剩三人,無奈下龐德只得乘小船突圍欲逃往曹仁大營,但因小船遭江浪拍打而翻覆,只能抱住翻覆的船身而被生擒。

  其後被擒的龐德被押送面見關羽卻不肯屈身下跪,關羽見狀便向向龐德勸降說道:「卿兄在漢中,我欲以卿為將,不早降何為?(閣下的哥哥正在漢中當官,我正欲以閣下為將軍,何不早點歸降呢?)」龐德罵關羽說:「豎子,何謂降也!魏王帶甲百萬,威振天下。汝劉備庸才耳,豈能敵邪!我寧為國家鬼,不為賊將也。」遂為關羽所殺。

  據聞魏王曹操得知戰報後亦感慨的說道:「我與于禁相識三十多年,沒想到面臨危難之時,反不如龐德。」於是便將龐德兩個兒子都封為列侯以示褒獎。

  而此時被被大水困在樊城內的曹仁形勢也甚是告急,關羽的軍隊趁勝圍攻樊城,此時的樊城裡外都是大水更有數處的城牆被洪水沖擊損壞了好幾處,形勢相當危急!於是便有曹仁的部屬在一次會議時進言說道:「這種天災不是我們的力量所能克服的,不如趁現在關羽還沒率軍合圍前,咱們何不趁現在這時機趁夜帶領弟兄們搭小船逃離,這樣做雖然會丟了城池但至少還能夠保住眾弟兄的性命。」

  而曹仁聽後也的確有這打算,因為以他們目前的困境就算真的棄城逃離也不會遭到軍法處置。

  但滿寵卻是不讚同的說道:「目前的戰況確實對我軍不利,但是這山洪傾洩的情況不可能一直的持續下去,大水也很難持久的一直淹下去,而我收到消息關羽已經派遣部屬率領一支部隊領兵北上推進到潁川郡境內的剡縣城下了!此時許都以南地區的百姓們正徨徨不、人心浮動,但關與為何現在仍是不敢打舉率兵北上推進呢?正是因為我軍仍堅守著襄陽與樊城,關羽不敢冒然繼續北上正是顧忌我軍會截斷他的後路,現在將軍若是決定趁夜撤離那黃河以南只怕都不再是曹公的領土,請您再堅持下去吧。」

  關羽水淹七軍的消息傳開後一時之間關羽北伐連戰連捷敗曹軍、擒于禁、斬龐德、圍襄樊一舉威震華夏!此時此刻關羽威名大盛引得各方游離勢力紛紛搖應或是投靠關羽,如曹操任命的荊州刺史胡修與南鄉太守傅芳等諸多郡縣相繼投降關羽,另外尚有孫狼等各處起義反曹的民兵在許都以南搖應關羽!

  此時的關羽名望如日中天,每日前來投奔的人絡繹不絕而關羽也不厭其煩的接待著每一名前來投靠的名士部曲,但此時的關羽性格上的缺點卻完全曝露出來,襄陽與樊城還沒打下來曹仁與呂常還在堅守著,但關羽此時卻忙著各種接待將進攻的事一再延後......

  但對魏王國來說在這強敵環伺的當下卻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前線告急的曹操後方竟驚傳叛變!

  曹操在得知襄樊前線告急的消息後經過一連串的匯報與會議後判斷經過兩年多的戰爭後,呂鴻成此時應無力派兵響應關羽北伐,便決定抽調關中規模達到十二營的兵力交由徐晃指揮南下支援曹仁並以杜襲為留府長史駐守關中就率兵從長安移駐洛陽以便就近指揮保衛襄樊的戰事,但豈料到還沒到洛陽後方竟然發生叛亂。

  就在九月關羽威震華夏的同時魏王國的首府鄴城竟然在此時發生謀反事件!

  魏王國的首府驚傳謀反事件,此時留守鄴城的魏王太子曹丕接獲消息後立即採取緊急行動,立刻下令逮捕此樁叛亂案讀主謀魏諷。

  在曹丕主導下不斷的深入追查下全案被牽連的人竟多達數千人,曹丕也決定這些人無需經過正常程序的審查與判決,全部都以叛國罪處死......

  據了解魏諷此人本身具有相當高的群眾魅力,所以他本人在鄴城具有相當高的人氣,還因此被魏國國相鐘繇延聘為行政官員但後來魏諷竟然圖謀不軌暗中勾結黨羽企圖謀反,只是他與同黨約定起事的時間還沒到同夥中便有人因為害怕而向王府告發此事,才使得整起事件被揭露。

  而起用魏諷的鐘繇也因此受到波及遭到免職下台。

  但這起叛亂的案外案並沒有因此而結束,繼魏國國相鍾繇被免職下台惪事件後,魏國與朝廷內部的高層人事又刮起一陣颱風,丞相府主簿楊修竟被以曾經勾結諸侯洩露國家機密的罪行為理由遭到逮捕處斬!

  但關於楊修的死因卻是眾說紛紜,有人說可能是因為當初楊修和丁儀等人企圖擁立曹植爭奪王太子之位時曾揣摩曹操的意向,預先將曹操可能會出的問題都先寫在小抄上讓曹植可以在第一時間就做出最好的回答,但由於反應太過敏捷、答案太過完美,不像曹植能力所及之事反而引起曹操的懷疑,經過一番調查後終於東窗事發。

  而且楊修又有著昔日潛越稱帝自稱仲國皇帝袁術外甥的背景,再加上曹操對曹植的寵愛已經不如以往,種種的原因導至曹操對楊修是越來越厭惡,終是埋下今日的殺機。

  漢皇朝  建安二十四年  冬十月

  曹操終於抵達洛陽,但此時關羽已威震華夏,各地人心浮動且許都以南不段有叛亂響應關羽北伐,而且此時許都離前線戰場不到三百里,深怕天子為關羽奪走的曹操在種種不利條件下竟令他萌生遷都到鄴城避開關羽的想法。

  但若真的遷都至鄴城,黃河以南的領地必定會被孫權與劉備兩家瓜分,對此司馬懿與蔣濟都看的很清楚,司馬懿勸說曹操說道:「于禁、龐德的七軍是被洪水淹沒的並不是戰敗失守的過失,他們的失敗對國家大計並沒有什麼損失,但若是選擇遷都就是示弱以敵同時對許都以南的居民也會非常不安,後果恐不堪設想。」

  見曹操沒有反駁司馬懿便再說道:「劉備與孫權兩家表面上親密但實際上離反目只有一步之遙,若是讓關羽戰勝進一步擴大劉備的聲勢與領土,這絕不是孫權樂意見到的,因此大王可派人暗中聯合孫權讓他出兵偷襲荊州,這樣樊城之圍必然可解。」

  蔣濟更是建議曹操為拉攏孫權提出事成之後許割江南之地以封孫權的承諾以拉隴孫權下決心偷襲荊州。

  襄樊之戰至此,即將迎來下一階段的轉折!

  待續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ru1163 發表於 2022-9-29 11:24 PM

RE: 【長篇小說】【漢晉春秋之涼王傳】【更新,太祖篇  第六十一章  白衣渡江】

  漢晉春秋之涼王傳  太祖篇  第六十一章  白衣渡江

  麋芳(?-?),字子方,東海郡朐縣人。本隸屬陶謙,後來與兄麋竺投靠劉備,後來投降東吳。
  生平
  麋芳本為徐州的彭城相,其兄麋竺幫助劉備,麋芳亦辭官跟隨劉備四處周旋。
  208年,劉備佔領荊州,揮軍入蜀,麋芳升任為南郡太守駐守江陵,與關羽共事,不過二人私交不佳。麋芳曾因南郡郡治失火,兵器被焚燒,受到關羽責備,麋芳與公安太守士仁常認為關羽輕視他們二人,孫權得知後私下勾結麋芳,麋芳暗中和孫吳來往。
  219年,關羽北伐(樊城之戰),麋芳、士仁因為未能供給足夠軍需,關羽揚言回師後將二人治罪,二人心感畏懼。當時關羽正於樊城圍攻曹將曹仁,孫權乘機派大將呂蒙攻打荊州,呂蒙讓虞翻成功勸降士仁,拿下公安,帶領士仁進攻南郡郡治,並在麋芳面前出示公安守將士仁,於是麋芳開城投降。麋芳後來成為孫權的部將。
  麋芳投降時,呂蒙因為輕易取得江陵而放鬆戒心,但虞翻告誡呂蒙,江陵城中只有麋芳跟吳軍是一心的,其他人居心叵測,呂蒙幡然醒悟,及時掌控城中要地,讓原本想要伏擊的人來不及設好埋伏。麋芳到東吳後,有一次乘船與虞翻相遇,前導人員吆喝要虞翻讓開「避將軍船」,虞翻怒罵:「不忠不信的人怎能侍奉君主?害人丟失兩城的人可以稱為將軍嗎?」麋芳不敢應答,封閉門戶避開。又一次,虞翻要經過麋芳的營寨,結果營門封閉不讓虞翻通行,虞翻又怒罵:「該閉門的時候開門、該開門的時候反而閉門,這樣做事適宜嗎?」麋芳聽說以後,面有慚色。
  黃武二年(223年)六月,跟隨賀齊討伐叛吳投魏的晉宗。此後再無麋芳的相關記載。
  士仁(?-?),字君義,一作傅士仁,幽州廣陽人,三國時期蜀漢與孫吳人物。史書上一般都記載其姓名為士仁,然而《三國志·蜀志·關羽傳》有一個地方寫成傅士仁,《三國演義》乃至《資治通鑑》的一些章節亦將其記為傅士仁,但學者多認為是史書傳鈔過程的謬誤。
生平
  士仁本為蜀將,駐紮於公安,由於和關羽不和,和麋芳認為關羽輕視自己。
  219年,關羽北伐(樊城之戰),士仁和麋芳因為未能供給足夠軍需,關羽揚言回師後將二人治罪,二人心感畏懼。當時關羽正於樊城圍攻曹將曹仁,與麋芳一同倒戈,迎接吳軍入主荊州。
  士仁原本拒守城池不出,呂蒙派虞翻前往遊說,士仁也拒絕接見。虞翻寫信給士仁,告誡士仁吳軍之所以能輕易兵臨公安、一路上未被斥候察覺、無烽火警訊,那是因為吳軍早就有內應了,如今呂蒙將逕取南郡,士仁獨守孤城,進退皆無生路。士仁讀過信之後,涕泣出降。呂蒙派兵接管公安,帶士仁去給麋芳看,麋芳於是開城投降。
◎  ◎  ◎  ◎  ◎  ◎  ◎  ◎  ◎  ◎  ◎  ◎

  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江東

  關羽討魏將曹仁於樊城,留兵將守備公安、南郡。吳都督呂蒙意欲用計偷襲荊州,便稱病前往建業。

  在呂蒙自接掌魯肅之位後便一直密謀執行奪取荊州全據長江的戰略,因此平日裡呂蒙表面上仍然對關羽相當尊重,經常派遣使者表達問候之意,因此關羽也就沒怎麼把呂蒙放在心上!

  時逢關羽正北伐襄樊之際,計劃奪取荊州的呂蒙此時正巧在生病當中,病蹋上的呂蒙寫了一封信給孫權,信中說道:「關羽發兵攻打樊城卻在江陵留下重兵把守,顯然是擔心末將會偷襲荊州,末將進期常生病因此主公可以用未末將治病為由將末將招回建業,如此關羽定會認為已無後顧之憂隨後就會從江陵抽調軍隊支援襄樊。此時我軍便可趁此良機沿江北上攻其不備一舉攻下南郡更可順勢擒獲關羽!」

  孫權思考後同意了呂蒙的計策便下令呂蒙東歸就醫。

  但呂蒙東歸雖說是計策,但呂蒙生病卻是真的!

  呂蒙行經蕪湖時時任定威校尉的陸遜前來探視,兩人客套的噓寒問暖一番,後來談到荊州的軍情時陸遜便說道:「將軍在這關鍵時刻生病可不是時候啊!荊州現在的情勢危急實在需要將軍坐鎮主持大局啊。」

  呂蒙聽聞無奈的攤手說道:「老天要我此時生病,我也無可奈何啊......」

  見呂蒙一臉無奈的模樣,內心有數的陸遜便再說道:「但......雖說將軍此時生病雖不是時候......但對我軍來說卻不失是個好機會。」

  呂蒙看了陸遜一眼便刻意問道:「此話怎說?」

  見呂蒙追問陸遜遂再說道:「關羽此人素來驕傲自大,此時若聽聞將軍因抱病被招回江東養病,必定會再召集兵馬北上增援而令後方軍備鬆弛,此時正是我軍趁虛而入的大好時機,希望將軍此番回建業能與主公好好商量。」

  陸遜此番言論令呂蒙相當的驚訝,因他派人送去給孫權的信中所提到取荊州的計劃他從未跟孫權以外的人提起,但陸遜此時卻將他的計劃說出了個大概,真乃是英雄所見略同因此當呂蒙回到建業後,孫權問他誰能接任呂蒙在陸口的防務時,呂蒙便毫不猶豫的對孫權推薦說道:「陸遜心思細密絕對可以擔當重任,且陸遜如今名聲不響關羽定會對他疏於防範!不過當陸遜到任後仍是令他不露鋒芒低調行事,如此我軍計劃方可成功。」

  於是孫權便依呂蒙之意任命陸遜為偏將軍,名義上接替呂蒙在陸口的軍務。

  陸遜到任後行事十分的低調,經常寫信給關羽不斷的表彰關羽的功績與威名,並派人向關羽傳話保證說道:「如果關將軍有什麼需要,我陸伯言必定全力配合!」

  之後陸遜又為加強麻痺關羽又再寫了一封信給關羽,信中除了大力讚揚關羽的功績外還提醒關羽待曹操到了洛陽後定會對襄樊增兵,請關羽不可掉以輕心。

  關羽性格驕傲向來輕視江東文武,而如今的他也有著喜愛受人奉承的缺點,而陸遜寫給關羽的每一封信都寫得謙卑至極,陸遜的行動成功痲痺了關羽也令關羽對陸遜有了好感竟得意的拿著陸遜的信說道:「這陸遜不知從哪冒出來的,卻很識大體。」

  之後襄樊戰況僵持,關羽便從南郡抽調多數守備兵員支援前線戰況。

  而就在關羽震華夏的同時後方卻傳出情況,因留守後方的麋芳、士仁因多次軍需物延誤未能按時送達前線,對前方作戰部對造成不小的困擾,使得遠在前線作戰的關羽對此情況大為震怒,更因此揚言待取下襄樊後必定會以軍法嚴懲二人!

  麋芳、士仁二人素來與關羽不合,他二人雖然也是跟隨劉備多年的老部屬,也算是與關羽共事多年的同事但關羽驕傲的性格從來沒改過,對麋芳二人一直都甚是輕視,對他二人總是隨意責罵導致兩人心中早有怨懟......此次關羽竟揚言要清算他二人!

  麋芳、士仁二人因此非常恐懼,也為襄樊之戰投下了巨大的變數。

  而關羽自俘虜于禁及其部屬兵員後,因多了數萬名俘虜需供養而導致軍需品開始出現短缺不足的情況,為解決糧食不足的困境關羽竟擅自派兵奪取東吳屯於湘關的糧草,關羽此舉徹底的激怒孫權也給了東吳出兵荊州的絕佳理由!

  另一方面在合淝的戰場上此時已沒有了刀光劍影,就在關與輕敵中計的同時,曹操派遣的使者已經到了孫權位於合肥的大營與孫權彈的相當融洽,孫權不僅答應從合淝退兵還親自寫了封信給曹操,表示會率軍取江陵、公安逼關羽徹軍。

 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洛陽

  孫權的回信很快就到了曹操的手中,信中孫權答應抄關羽的後路也要求曹操對東吳的行動務必要保密不可走漏消息。

  而孫權的要求很合理,莫說曹營旗下眾文武就連曹操本人都差點直接答應但此時董昭卻站出來提出不同意見。 

  董昭便向曹操建議說道:「兵法就是詭道,打仗講求的是權術要採取對自己最為有利的策略才是上策,我們現在可以表面答應孫權會保密行事但又可將此事暗中派人洩漏出去,關羽一但知道了孫權與我軍的這件協議定會立即引軍回荊州,那麼襄陽和樊城的危機就解除了。」

  見曹操專心聽著自己的計策董昭便續說道:「此計若運用得當還能引得孫權與關羽之間相互攻打,然後再由我軍坐收漁利,若是我方對此事完全保密任由孫權吞併荊州,結果卻只是任由孫權坐大對我方未必有好處。再說如今襄陽和樊城的將士們日夜盼望著救兵,他們並不知道我們的計劃若繼續下去他很有可能在這段時間內抵擋不住關羽的功勢喪失鬥志,因此我方行事得多方考量,藉此鼓舞守軍士氣才是對我軍最有利。」

  曹操聽完後便採取了董昭的提議,命徐晃務必讓關羽和曹仁等部得知孫權將偷襲擊取荊州,自己則親率大軍至摩坡以便就近指揮!

  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荊州  襄樊戰場

  被關羽圍困在樊城多日的曹仁部隊在苦撐多日之後,終於盼到了援軍到來,由徐晃率領的第一支援軍部隊已經抵達襄樊戰場,目前已經推進至僅離關羽陣地約三丈遠的地方安營下寨。

  雖然徐晃的部隊規模與戰力目前明顯的不足與關羽抗衡但實際上也已經起到了牽制的作用,由於徐晃部隊在到達後就立即派人以射箭傳信的方式和樊城內部取得聯繫,此舉讓早已對援軍望穿秋水士氣陷入完全低迷的守軍來說,這封信的到來令守軍重心燃起希望!而徐晃也在信中表示後續會在有徐商、呂建等將領以及殷署、朱蓋等十二營兵馬增援已陸續出發先後開赴樊城,只要再堅持一段時間戰況一定會完全改觀。

  同時......另一支箭也不慎射入了關羽的營寨,將孫權將出兵偷襲的消息傳出......

  密信中表明將接受朝廷的冊封並放棄與劉備的盟約將出兵偷襲荊州斷關羽後路,以此助曹操解襄樊之危同時信中提醒曹操對此次偷襲務必保密,如此吳軍才能收出奇不意的效果。

  關羽拿到密信後看著信中的內容,眉頭是越皺越緊......

  「這是怎麼回事?孫權要背盟了嗎?」

  「這有能是曹營的離間計,我們得謹慎應對。」

  「但孫權想奪荊州早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難保不是真的!」

  「但曹操這人善使陰謀詭計,我們不能輕易上當啊~」

  關羽軍中此時人心徨徨,就連身為主將的關羽對是否撤回南郡也是猶豫不決......與幕僚一番討論後,關羽仍是認為當初北伐襄樊為防範呂蒙在湘水沿岸設下大量烽火臺,若吳軍蠢動守軍一但燃起烽火半天內關羽就能收到消息,而麋芳與士仁兩人分別留守江陵與公安可指揮後方剩餘的守軍因此荊州仍有堅守至關羽回防的實力,所以關羽仍然決定繼續圍攻襄樊不撤回江陵。

  但為防萬一,關羽便派人送信通知駐守上庸的劉封與孟達,邀集他們出兵協助攻打樊城,但卻被兩人以東三郡剛歸附不久,各項軍需與事務都尚未穩定為由拒絕。

  此時的關羽也許想不到,盟友已經變成了敵人即將給他致命的一刀。

  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冬  十月  湘水沿岸

  十月,此時天氣已開始轉冷,關羽的軍隊仍包圍著襄陽與樊城,但孫權已決定與劉備正式翻臉!孫權令呂蒙為大都督,征虜將軍孫皎為後勤,率領大軍進軍南郡。

  呂蒙率先將軍隊帶往尋陽並積極展開部屬準備渡湘水攻打江陵,但因關羽早在湘水沿岸設置大量烽火臺防範呂蒙,為免關羽收到消息以收奇襲之效,呂蒙遂決定將所有戰船改裝成商船的模樣,所有兵員亦全部改穿白衣以掩人耳目。(漢朝時商人在傳統士農工商的影響下社會地位並不高,甚至被視為一種低下的職業被強迫只能穿白色的衣服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呂蒙偽裝商船渡湘水必須改穿白衣的原因。)

  由於呂蒙此次行動極為保密,幾乎也沒什麼人發現這支商隊有什麼問題,就算真有少數的荊州兵查覺不對也被吳軍悄悄的收拾掉,就這樣吳軍日夜趕路,碰到荊州兵駐守的哨崗就說自己是來經商做生意的,又是陪笑臉又是討好的但一轉身就是致命的一刀,就這樣悄無聲息的解決了關羽設下的哨崗一路深入南郡境內都沒被發現。

  而後呂蒙在深入南郡後便命部署卸下偽裝正式對荊州展開行動!

  待續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ru1163 發表於 2022-11-1 09:49 PM

RE: 【長篇小說】【漢晉春秋之涼王傳】【更新,第六十二章】

晉春秋之涼王傳  太祖篇  第六十二章  敗走麥城

  漢皇朝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冬

  荊州  南郡  

  呂蒙率江東大軍偽裝成商隊白衣渡江一路騙過了關羽佈下的層層防線直抵南郡的咽喉之地江陵城與公安城,而疏於防範的荊州守軍一直到江東大軍兵臨城下才驚覺不妙!

  駐守江陵的麋芳和駐守公安的士仁因平時與關羽私下不合又因過往南郡郡治失火,兵器被焚燒,受到關羽責備,麋芳與公安太守士仁常認為關羽輕視他們二人,麋芳因此暗中和江東來往。

  士仁原本拒守城池不出,呂蒙派虞翻前往遊說,士仁也拒絕接見。

  於是虞翻便寫信給士仁,告誡士仁吳軍之所以能輕易率軍兵臨公安、一路上未被斥候察覺、無烽火警訊,那是因為吳軍早就有內應了,如今呂蒙將逕取南郡,士仁若仍堅持獨守孤城,進退皆無生路。士仁讀過信之後,涕泣出降。呂蒙遂派兵接管公安。

  呂蒙派虞翻成功勸降士仁拿下公安後,便派人帶領士仁進攻南郡郡治,並在麋芳面前出示公安守將士仁告知士仁已經投降,見大勢已去於是麋芳開城投降。麋芳後來成為孫權的部將。
  麋芳投降時,呂蒙因為輕易取得江陵而放鬆戒心,但虞翻告誡呂蒙,江陵城中只有麋芳跟江東是一心的,其他人則是居心叵測應小心提防,呂蒙聞言幡然醒悟,及時派兵進駐掌控城中各處要地,讓原本想要伏擊的人來不及設好埋伏反撲江東軍。

  在呂蒙的帶領下江東大軍兵不刃血的進入江陵,捕獲了關羽的家屬並下令不得殺害為難同時有將被俘虜的于禁從牢裡放出來送往建業。

  呂蒙治軍極嚴,入主江陵後便三申五令眾軍不得騷擾百姓,江東軍中有個呂蒙的同鄉不手紀律拿走一個百姓家的斗笠就被呂蒙斬首示眾於是全軍秩序肅然再也模人敢違反軍紀!同時府庫中的錢糧物資一概封存等孫權派人前來點收另一方面城中百姓患病者賜予醫藥,生活飢寒的賞給衣食,戰後的江陵很快便回復秩序,幾乎可說是完全和平的轉移了政權。

  陸遜亦另領一路江東吳軍勢如破竹,一路上連取宜都、枝江、夷道、秭歸等城將吳軍勢力一舉推進三峽並率軍屯駐在夷陵守住三峽峽口防堵劉備出西川支援荊州。

  襄樊戰場

  此時身在前線的關羽戰況並不順利!

  先是大水逐漸退去隨後又是徐晃援軍趕到樊城守軍士氣回復,徐晃軍主力推進到陽陵坡後便就地駐紮,排除眾議、不與關羽軍爭鋒,等待後續的徐商、呂建軍到達。
  關羽聞知後,立刻派兵增援關平駐守偃城,試圖阻止徐晃支援樊城。
  但徐晃並未發動正面進攻,反而採聲東擊西的戰術派兵假意截斷偃城往關羽軍本部的歸路,欲一舉困死駐守城中的隊伍。留守偃城的關羽軍果然中計,還未及等到徐晃發兵攻打便不戰自敗,自燒營壘撤走了。
  徐晃得以占據偃城,使偃城、陽陵坡兩面營寨得以連成一片。
  在全部軍隊到齊後,徐晃軍開始對關羽發起主動進攻。而關羽在前線的圍頭、四塚皆有大量的屯軍。徐晃考慮的兩面進攻壓力太大,於是決定採聲東擊西的戰術揚言攻打圍頭,但暗中對四塚用兵。
  徐晃此計令關羽果然中計,立即命令五千精兵迅速支援圍頭,而忽略了四塚的防禦。不過短短的幾日四塚便被敵軍包圍,關羽聞訊後才又趕忙親率援軍趕往四塚支援,卻遭徐晃圍點打援擊敗。
  關羽軍因接連失利而被迫轉為守勢,為了阻攔徐晃軍的攻勢,便在營寨外圍設下十重圍塹、鹿角增強防禦。徐晃此時趁方戰勝之際全軍士氣高昂,便親自率軍長驅直入關羽軍防線,一舉突破全部十重防禦,徐晃更趁勝在陣上追擊關羽,一直到攻陷關羽軍本部並將其擊敗 。

  早先投降關羽的荊州刺史胡脩、南鄉太守傅方亦在戰中被斬殺,關羽軍遭到挫敗精兵潰散、很多兵員投沔水而死。

  時為閏十月初九(12月3日),關羽見大勢已去,遂撤出了樊城的包圍圈,退守在沔水附近。沔水仍然隔絕不通,襄陽之圍仍在。

  「公安失守,江陵失守!」

  此時前線的關羽突然收到這份戰報,完全不敢相信的說道:「怎麼可能!?偷襲南郡的人是誰?」

  「是孫權手下的大將......呂蒙......」

  聽著下屬的回報關羽仍是無法相信的說道:「怎會?快去查清楚?莫要中了敵人的奸計!」說罷,關羽仿如大受打擊般的攤坐在地,眼前戰況處於劣勢已是軍心動搖現在又傳來這晴天霹靂的消息......此時的關羽哪還有心情應戰?

  為明荊州實際情勢關羽終於決定從襄陽撤軍,一路上關羽不斷派人回南郡探詢並與呂蒙交涉期待還能夠有轉機!

  同時徐晃收到關羽撤退的消息後卻沒有追擊,所有人馬全部按曹操的指令停留襄樊不予追擊避免曹軍進入南郡與孫權的軍對產生誤會!

  南郡  江陵

  另一方面孫權也已親率大軍與進佔江陵的呂蒙會合,接收由呂蒙封存的財寶府庫以及歸降的各級官員,在周瑜提出西進計劃的數年後孫權終於真正的掌握了南荊州全境的統治權,而立下首功的呂蒙則任命為南郡太守、封列侯、賞錢一億、、黃金五百斤。

  此時正逢關羽派使者前來交涉期望來能有所轉機,孫權並未選擇立時與關羽決戰而是採用呂蒙的計策反過來利用關羽派來的使者執行他的攻心之計,不但以禮厚待這些使者還允許他們隨意走動並能夠自由走訪每戶百姓亦允許他們帶著城中將士家屬的信件返回覆命。

  南郡地界  關羽大營

  關羽一路上退回南郡時派了不少人至江陵交涉,但傳回的消息卻讓關羽更加的憂心忡忡,因派去的使者回來後軍中的將士們紛紛前來打聽江陵情況,一聽自己家中無恙,此時生活甚至過的比關羽主事時還安穩,懸著的一顆心全放下來了,轉眼關羽軍中那股同仇敵愾誓死奪回江陵的氛圍沒有了......軍中的士氣完全瓦解......甚至開始出現兵卒不欲再戰而逃亡的情況!

  見情勢不利關羽既驚且懼的喃喃自語說道:「如此一來,本將豈非成了孤軍?」回想著自己戎馬半生,追隨著敬若兄長的劉備一路上東征西討立下無數的汗馬功勞,十數年來在戰場上英勇無敵、所向披靡,戰場如同他的天下,何時曾如此驚慌?他定了定神後便對下屬問道:「附近可還有援軍可用?」

  「鎮守上庸的劉封、孟達可為援軍。」

  「快~快去請他們來支援,本將要重心奪回南郡!」

  但令關羽萬萬沒想到的是在東三郡裡劉封與孟達不和,兩人實際上在爭奪東三郡的主導權因此誰也不願在這時機點離開東三郡,因此又以東三郡剛平定人心尚未規附不宜擅離職守為理由拒絕了關羽的請援。

  援軍求不到,關羽軍隊的士氣已完全瓦解,再加上呂蒙攻心之計奏效每日都不斷的有兵士逃亡,此時又有孫權派兵襲取關羽輜重再兼江陵城防堅固,關羽心知以現在的兵力無法奪回江陵便率領殘兵向南退往麥城。

  南郡地界  呂蒙大營

  得知關羽撤至麥城的呂蒙見情況有利遂下令包圍麥城!

  戰況發展至今當初由漢中王劉備所任命的荊州守將亦在十一月遭陸遜率李異、謝旌等三千人攻陷秭歸、枝江、夷道等城一舉扼守住長江西陵峽口。另外宜都太守樊友戰敗棄城逃跑,房陵太守鄧輔、南鄉太守郭睦、將領詹晏、陳鳳、秭歸大姓文布、鄧凱皆被陸遜大敗,陳鳳被俘後投降,文布被陸遜招降,關羽從三峽逃入益州的道路已被呂蒙撤底斷絕。
  呂蒙率軍包圍麥城後,關羽旗下原本尚有近兩萬人還可一博,但無奈旗下兵員已經厭戰逃兵不斷,加之麥城並非堅城無險可守且糧食已逐漸不足,逃兵日漸嚴重短短時日竟僅剩餘數百名死士願追隨關羽,孫權相準關羽面臨的艱難局勢有意招攬,便派出使者招撫欲將關羽收為己用。

  別無他策的關羽只好先假意答應孫權的招降以藉此爭取時間,然後趁著夜色在城上遍置假人與軍旗之後便帶著數百名騎兵護衛趁黑夜出城逃走欲返回益州,但關羽走的這一步卻早在孫權的意料之中,早就派朱然、潘璋率軍把守在要道之上並在半路設下埋伏伏擊關羽,最終關羽父子仍是突圍成功!但此時關羽軍隊已經潰散身邊只剩下十數名騎兵追隨,但關羽最終仍是在夾石被馬忠部屬以拌馬索拌倒受了重傷,最終在章鄉被馬忠部下生擒......

  生擒關羽後孫權本想勸降關羽父子,但因關羽父子皆寧死不降......孫權的部屬便勸說道:「今日若不殺關羽,他日必留後患!」於是孫權便下令斬殺關羽父子。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十二月  關羽、關平被斬於臨沮

  此戰後關羽的部屬亦是各有際遇,廖化則是先投降東吳,然後四處發放自己死去的消息,事後再偷偷逃離荊州,回歸西川。

  零陵北部都尉裨將軍習珍投降孫權後得以留守零陵,但他投降後又私下結連武陵從事樊伷想尋機起兵,事情敗漏後占據七個縣自稱邵陵太守,仍然宣示效忠劉備,後在潘濬討伐下樊伷因此敗亡,習珍戰敗後率數百人登山堅守,對峙一個多月後糧食和箭都用完了,遂自殺殉國。

  多年以來,孫劉兩家聯合抗曹的局面至此完全改觀,劉備喪失一員大將與荊州實力與聲勢一落千丈,與孫權亦只餘下仇恨再無情面可言將面臨兩面受敵的困境。

  孫權則是背負背棄同盟的罵名向國賊曹操輸誠,與劉備已是勢如水火,掙興漢室的理想瓦解成了道地的軍閥。
  
  待續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ru1163 發表於 2022-11-1 09:49 PM

晉春秋之涼王傳  太祖篇  第六十二章  敗走麥城

  漢皇朝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冬

  荊州  南郡  

  呂蒙率江東大軍偽裝成商隊白衣渡江一路騙過了關羽佈下的層層防線直抵南郡的咽喉之地江陵城與公安城,而疏於防範的荊州守軍一直到江東大軍兵臨城下才驚覺不妙!

  駐守江陵的麋芳和駐守公安的士仁因平時與關羽私下不合又因過往南郡郡治失火,兵器被焚燒,受到關羽責備,麋芳與公安太守士仁常認為關羽輕視他們二人,麋芳因此暗中和江東來往。

  士仁原本拒守城池不出,呂蒙派虞翻前往遊說,士仁也拒絕接見。

  於是虞翻便寫信給士仁,告誡士仁吳軍之所以能輕易率軍兵臨公安、一路上未被斥候察覺、無烽火警訊,那是因為吳軍早就有內應了,如今呂蒙將逕取南郡,士仁若仍堅持獨守孤城,進退皆無生路。士仁讀過信之後,涕泣出降。呂蒙遂派兵接管公安。

  呂蒙派虞翻成功勸降士仁拿下公安後,便派人帶領士仁進攻南郡郡治,並在麋芳面前出示公安守將士仁告知士仁已經投降,見大勢已去於是麋芳開城投降。麋芳後來成為孫權的部將。
  麋芳投降時,呂蒙因為輕易取得江陵而放鬆戒心,但虞翻告誡呂蒙,江陵城中只有麋芳跟江東是一心的,其他人則是居心叵測應小心提防,呂蒙聞言幡然醒悟,及時派兵進駐掌控城中各處要地,讓原本想要伏擊的人來不及設好埋伏反撲江東軍。

  在呂蒙的帶領下江東大軍兵不刃血的進入江陵,捕獲了關羽的家屬並下令不得殺害為難同時有將被俘虜的于禁從牢裡放出來送往建業。

  呂蒙治軍極嚴,入主江陵後便三申五令眾軍不得騷擾百姓,江東軍中有個呂蒙的同鄉不手紀律拿走一個百姓家的斗笠就被呂蒙斬首示眾於是全軍秩序肅然再也模人敢違反軍紀!同時府庫中的錢糧物資一概封存等孫權派人前來點收另一方面城中百姓患病者賜予醫藥,生活飢寒的賞給衣食,戰後的江陵很快便回復秩序,幾乎可說是完全和平的轉移了政權。

  陸遜亦另領一路江東吳軍勢如破竹,一路上連取宜都、枝江、夷道、秭歸等城將吳軍勢力一舉推進三峽並率軍屯駐在夷陵守住三峽峽口防堵劉備出西川支援荊州。

  襄樊戰場

  此時身在前線的關羽戰況並不順利!

  先是大水逐漸退去隨後又是徐晃援軍趕到樊城守軍士氣回復,徐晃軍主力推進到陽陵坡後便就地駐紮,排除眾議、不與關羽軍爭鋒,等待後續的徐商、呂建軍到達。
  關羽聞知後,立刻派兵增援關平駐守偃城,試圖阻止徐晃支援樊城。
  但徐晃並未發動正面進攻,反而採聲東擊西的戰術派兵假意截斷偃城往關羽軍本部的歸路,欲一舉困死駐守城中的隊伍。留守偃城的關羽軍果然中計,還未及等到徐晃發兵攻打便不戰自敗,自燒營壘撤走了。
  徐晃得以占據偃城,使偃城、陽陵坡兩面營寨得以連成一片。
  在全部軍隊到齊後,徐晃軍開始對關羽發起主動進攻。而關羽在前線的圍頭、四塚皆有大量的屯軍。徐晃考慮的兩面進攻壓力太大,於是決定採聲東擊西的戰術揚言攻打圍頭,但暗中對四塚用兵。
  徐晃此計令關羽果然中計,立即命令五千精兵迅速支援圍頭,而忽略了四塚的防禦。不過短短的幾日四塚便被敵軍包圍,關羽聞訊後才又趕忙親率援軍趕往四塚支援,卻遭徐晃圍點打援擊敗。
  關羽軍因接連失利而被迫轉為守勢,為了阻攔徐晃軍的攻勢,便在營寨外圍設下十重圍塹、鹿角增強防禦。徐晃此時趁方戰勝之際全軍士氣高昂,便親自率軍長驅直入關羽軍防線,一舉突破全部十重防禦,徐晃更趁勝在陣上追擊關羽,一直到攻陷關羽軍本部並將其擊敗 。

  早先投降關羽的荊州刺史胡脩、南鄉太守傅方亦在戰中被斬殺,關羽軍遭到挫敗精兵潰散、很多兵員投沔水而死。

  時為閏十月初九(12月3日),關羽見大勢已去,遂撤出了樊城的包圍圈,退守在沔水附近。沔水仍然隔絕不通,襄陽之圍仍在。

  「公安失守,江陵失守!」

  此時前線的關羽突然收到這份戰報,完全不敢相信的說道:「怎麼可能!?偷襲南郡的人是誰?」

  「是孫權手下的大將......呂蒙......」

  聽著下屬的回報關羽仍是無法相信的說道:「怎會?快去查清楚?莫要中了敵人的奸計!」說罷,關羽仿如大受打擊般的攤坐在地,眼前戰況處於劣勢已是軍心動搖現在又傳來這晴天霹靂的消息......此時的關羽哪還有心情應戰?

  為明荊州實際情勢關羽終於決定從襄陽撤軍,一路上關羽不斷派人回南郡探詢並與呂蒙交涉期待還能夠有轉機!

  同時徐晃收到關羽撤退的消息後卻沒有追擊,所有人馬全部按曹操的指令停留襄樊不予追擊避免曹軍進入南郡與孫權的軍對產生誤會!

  南郡  江陵

  另一方面孫權也已親率大軍與進佔江陵的呂蒙會合,接收由呂蒙封存的財寶府庫以及歸降的各級官員,在周瑜提出西進計劃的數年後孫權終於真正的掌握了南荊州全境的統治權,而立下首功的呂蒙則任命為南郡太守、封列侯、賞錢一億、、黃金五百斤。

  此時正逢關羽派使者前來交涉期望來能有所轉機,孫權並未選擇立時與關羽決戰而是採用呂蒙的計策反過來利用關羽派來的使者執行他的攻心之計,不但以禮厚待這些使者還允許他們隨意走動並能夠自由走訪每戶百姓亦允許他們帶著城中將士家屬的信件返回覆命。

  南郡地界  關羽大營

  關羽一路上退回南郡時派了不少人至江陵交涉,但傳回的消息卻讓關羽更加的憂心忡忡,因派去的使者回來後軍中的將士們紛紛前來打聽江陵情況,一聽自己家中無恙,此時生活甚至過的比關羽主事時還安穩,懸著的一顆心全放下來了,轉眼關羽軍中那股同仇敵愾誓死奪回江陵的氛圍沒有了......軍中的士氣完全瓦解......甚至開始出現兵卒不欲再戰而逃亡的情況!

  見情勢不利關羽既驚且懼的喃喃自語說道:「如此一來,本將豈非成了孤軍?」回想著自己戎馬半生,追隨著敬若兄長的劉備一路上東征西討立下無數的汗馬功勞,十數年來在戰場上英勇無敵、所向披靡,戰場如同他的天下,何時曾如此驚慌?他定了定神後便對下屬問道:「附近可還有援軍可用?」

  「鎮守上庸的劉封、孟達可為援軍。」

  「快~快去請他們來支援,本將要重心奪回南郡!」

  但令關羽萬萬沒想到的是在東三郡裡劉封與孟達不和,兩人實際上在爭奪東三郡的主導權因此誰也不願在這時機點離開東三郡,因此又以東三郡剛平定人心尚未規附不宜擅離職守為理由拒絕了關羽的請援。

  援軍求不到,關羽軍隊的士氣已完全瓦解,再加上呂蒙攻心之計奏效每日都不斷的有兵士逃亡,此時又有孫權派兵襲取關羽輜重再兼江陵城防堅固,關羽心知以現在的兵力無法奪回江陵便率領殘兵向南退往麥城。

  南郡地界  呂蒙大營

  得知關羽撤至麥城的呂蒙見情況有利遂下令包圍麥城!

  戰況發展至今當初由漢中王劉備所任命的荊州守將亦在十一月遭陸遜率李異、謝旌等三千人攻陷秭歸、枝江、夷道等城一舉扼守住長江西陵峽口。另外宜都太守樊友戰敗棄城逃跑,房陵太守鄧輔、南鄉太守郭睦、將領詹晏、陳鳳、秭歸大姓文布、鄧凱皆被陸遜大敗,陳鳳被俘後投降,文布被陸遜招降,關羽從三峽逃入益州的道路已被呂蒙撤底斷絕。
  呂蒙率軍包圍麥城後,關羽旗下原本尚有近兩萬人還可一博,但無奈旗下兵員已經厭戰逃兵不斷,加之麥城並非堅城無險可守且糧食已逐漸不足,逃兵日漸嚴重短短時日竟僅剩餘數百名死士願追隨關羽,孫權相準關羽面臨的艱難局勢有意招攬,便派出使者招撫欲將關羽收為己用。

  別無他策的關羽只好先假意答應孫權的招降以藉此爭取時間,然後趁著夜色在城上遍置假人與軍旗之後便帶著數百名騎兵護衛趁黑夜出城逃走欲返回益州,但關羽走的這一步卻早在孫權的意料之中,早就派朱然、潘璋率軍把守在要道之上並在半路設下埋伏伏擊關羽,最終關羽父子仍是突圍成功!但此時關羽軍隊已經潰散身邊只剩下十數名騎兵追隨,但關羽最終仍是在夾石被馬忠部屬以拌馬索拌倒受了重傷,最終在章鄉被馬忠部下生擒......

  生擒關羽後孫權本想勸降關羽父子,但因關羽父子皆寧死不降......孫權的部屬便勸說道:「今日若不殺關羽,他日必留後患!」於是孫權便下令斬殺關羽父子。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十二月  關羽、關平被斬於臨沮

  此戰後關羽的部屬亦是各有際遇,廖化則是先投降東吳,然後四處發放自己死去的消息,事後再偷偷逃離荊州,回歸西川。

  零陵北部都尉裨將軍習珍投降孫權後得以留守零陵,但他投降後又私下結連武陵從事樊伷想尋機起兵,事情敗漏後占據七個縣自稱邵陵太守,仍然宣示效忠劉備,後在潘濬討伐下樊伷因此敗亡,習珍戰敗後率數百人登山堅守,對峙一個多月後糧食和箭都用完了,遂自殺殉國。

  多年以來,孫劉兩家聯合抗曹的局面至此完全改觀,劉備喪失一員大將與荊州實力與聲勢一落千丈,與孫權亦只餘下仇恨再無情面可言將面臨兩面受敵的困境。

  孫權則是背負背棄同盟的罵名向國賊曹操輸誠,與劉備已是勢如水火,掙興漢室的理想瓦解成了道地的軍閥。
  
  待續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ru1163 發表於 2022-12-24 11:14 PM

RE: 【長篇小說】【漢晉春秋之涼王傳】【更新,第六十三章】

漢晉春秋之涼王傳  太祖篇  第六十三章  願為周文王

  丁夫人(2世紀-220年前),曹操的元配夫人。丁夫人自己無出,侍女劉夫人有兩子曹昂、曹鑠和一女清河長公主。劉夫人早逝,由丁夫人撫養曹昂。

經歷

  197年,曹昂在曹操征張繡時陣亡。丁夫人大哭無節制,說:「你將我兒子給殺了,從來都沒有想過嗎!」曹操生氣,將她遣送回家。後來,曹操想接她回來,到了丁家,丁夫人正在織布,家人對她說曹公來了,丁夫人不理,還是織布。曹操進門,撫摸著妻子的後背說:「和我一起坐著車回家吧。」丁夫人還是不理,曹操走到門口,說:「真的不行了嗎?」她還是不答應。曹操嘆道:「那就真的告別了。」遂與丁夫人離婚,想讓丁家再把她嫁出去,丁家不敢。

  在丁夫人身為正室時,藉著自己養育曹昂,輕視當時還是側室的卞夫人及她的孩子,但等丁夫人被廢,曹操的繼室卞夫人還是常常探問丁夫人。丁夫人說:「我已經是被廢掉的人了,夫人您怎麼還能常常這樣呢!」丁夫人去世時,卞夫人請葬,葬在許昌城南門側。曹操臨終時說:「我前後為誰做事,心中都沒感到辜負了誰。但是如果死後有靈,曹昂若問『我母親何在?』,我要怎麼回答呢!」

  曹昂(177年以前-197年),字子脩,沛國譙縣人,曹操之嫡長子。曹昂的母親劉夫人生有曹昂、曹鑠二子和清河長公主。但劉夫人產子後因病已故,後曹昂由丁夫人撫養成人。二十歲時即舉孝廉,隨曹操征戰宛城時陣亡。

  其弟曹丕稱帝後,於黃初二年(221年)追尊曹昂為豐悼公,黃初五年(224年)後進爵王號為豐悼王。其侄曹叡繼位後,太和三年(229年)追尊曹昂為豐愍王。

生平

  獻馬救父

  建安二年(197年)年隨曹操出征張繡,戰後張繡投降。後曹操喜歡張繡的嬸嬸(張繡的叔父張濟之遺孀),張繡認為曹操在污辱已故的叔父張濟與自己,忍無可忍便在夜間發動叛變。因張繡突然發難襲擊曹操軍,曹操的座騎絕影因為張繡軍的流箭射中而倒下,曹操本人亦被射中右臂(公所乘馬名絕影,為流矢所中,傷頰及足,並中公右臂),曹昂也身受重傷無法騎乘,而主動將自己的座騎讓給父親曹操(昂不能騎,進馬於公,公故免,而昂遇害),步行保護其父脫身於宛城,而近身侍衛典韋為了堵住寨門讓曹操脫險負責斷後阻敵,最終曹昂、曹安民與典韋一同戰死於宛城。

  父母離異

  養母丁夫人得知曹昂戰死後而痛哭,所以她便大罵曹操:「你將我兒子給殺了,卻都沒有想他嗎!」曹操氣得將丁夫人遣送回其丁家。爾後曹操曾親自回丁夫人之故鄉找丁夫人,撫摸丁夫人的背說:「我們一起坐車回家,好不好。」可丁夫人默不作聲,曹操走到門前問:「跟我回去,行不行?」丁夫人依舊默不作聲,曹操說:「那就真的告別了。」二人關係從此斷絕,曹操欲讓丁家安排丁夫人在其改嫁,丁家不敢。

  嫡母被廢

  後曹操便立卞夫人為正室。卞夫人常常探問丁夫人,有一次曹操想挽回與丁夫人的多年夫妻之情,便設宴邀請丁夫人參加,卞夫人明白曹操的心思,卞夫人寧可讓丁夫人坐正室妻座,自己則坐側室妾座,但丁夫人領受卞夫人的情大為感動。丁夫人說:「我已經是被廢掉的人了,夫人您怎麼還常常這樣呢!」其後丁夫人去世,卞夫人請葬在許昌城南門。

  父親愧疚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重時,自慮不起,嘆曰:「我這一生前後做事,心中都不曾感到辜負了誰。但是如果死後有靈,曹昂若問『我媽媽去了哪兒呢?』,我要怎麼回答呢!」 由於卞夫人成為正室,卞夫人所生的長子曹丕則成為嫡長子,最終繼承曹操的魏王位置,並取代漢朝建立曹魏。據載曹丕登基稱帝之後當眾在朝臣面前常說「家兄孝廉,自其分也。若使倉舒在,我亦無天下」,認為如果曹昂或曹沖兩人其中一人還活著,天下(皇位)就不會由他繼承。

  繼子襲王

  黃初三年(222年),以曹操已病故的庶子樊安公異母弟曹均之子曹琬繼嗣曹昂,封中都公,同年徙封長子公,嘉平六年(254年)襲為豐王,正元、景元年間連續增加封邑。曹琬死後,諡恭王,子曹廉繼嗣。

  追悼長兄

  曹丕稱帝後,於黃初二年(221年),追念已故的兄長表示哀悼。「追悼之懷,愴然攸傷。」中年早夭曰悼,未中早夭曰悼。故追封長兄曹昂諡號豐悼公,黃初五年(224年)又進一步追封為豐悼王。其侄曹丕之子曹叡繼皇帝位後於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年改諡為豐愍王。

◎  ◎  ◎  ◎  ◎  ◎  ◎  ◎  ◎  ◎  ◎  ◎ 

  漢皇朝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江南荊州

  麥城之戰後,孫權奪取了荊州多數領土,勢力一舉歸進至三峽直逼益州一時間內聲勢大漲,但卻在這應該是要論功行賞的時刻竟有一厄耗傳出!

  呂蒙竟病逝了!

  原本呂蒙在成功率領江東軍奪得荊州後,孫權為表嘉勉便於公安大會上親自宣告呂蒙將出任南郡太守進封孱陵侯,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

  但呂蒙卻以身體虛弱多病請辭不受,孫權見呂蒙謙讓當然不許呂蒙不接受賞賜,孫權更笑說道:「擒捉關羽成功,全賴子明設謀,如今大功已經成就,豈能未受賞賜,子明何必多慮?」

  於是孫權特別派遣儀隊鼓吹樂器為呂蒙慶賀,並親自為呂蒙挑選虎威將軍府轄下的官屬與及作為南郡、廬江二郡太守的威儀器物。

  拜封完畢呂蒙返回軍營,一路上兵馬前後相從,軍樂沿路鼓吹,光耀萬分。東吳史學家韋昭亦寫了一首作鼓吹曲《關背德》,內中大讚孫權英明任用呂蒙,一舉奪取荊州剷除關羽、蠻族遣史來朝進貢的盛景。

  可惜的是,還未正式封爵位,呂蒙卻突然病發倒下,孫權當時仍在公安尚未回返建業,聞訊後特地遣人將呂蒙置於內殿,千方百計為他醫治,又以千金懸賞,招募能治癒呂蒙疾病的人。

  孫權為此情緒低落,想隨時留意呂蒙的病況,但又恐怕阻礙他歇息,於是在別室的牆壁上鑿了個小洞,以便觀察呂蒙。每當看見呂蒙稍能進食,孫權便為之大喜,言笑歡暢;當呂蒙病況轉重,孫權便會心煩失眠。某次,呂蒙之病曾有相當程度的改善,孫權更為此下達赦令,聚集群臣一起慶賀。

  然而不久後呂蒙病況急轉直下,孫權親自探望,命道士為呂蒙求命祈福。呂蒙臨終前向孫權交代後事,將重任交予朱然、陸遜,便於內殿病卒,得年四十二歲。孫權極其哀痛,因而憔悴。呂蒙未死之時,其畢生所得的金寶享賜盡付於府藏,令家人在他命絕之日皆上還,喪事務要簡約。孫權聞知此事,悲痛更甚。

  呂蒙兒子呂霸承襲其爵位,又得守墓者三百家,復田五十頃。

  襄樊之戰,劉備失去荊州和關羽......但孫權卻也永遠失去了呂蒙,對方經大戰的江東而言是個莫大的損失!對孫權而言呂蒙此時的離世對孫氏政權的打擊是極大的,此時的江東與荊南孫權竟找不出一個在軍功、威望可媲美呂蒙的帥才接替呂蒙遺留下的位置,呂蒙此時的離世完全打亂了孫權原本的人事佈局與規劃。

  為此,孫權決定繼續對曹操稱番並為轉移劉備的報復便將關羽的首級送往曹營,孫權則以諸侯的禮遇安葬關羽的遺體在當陽。

  建安二十五年(219年)  冬  樊城

  另一方面在樊城擊敗關羽的徐晃凱旋回軍至摩陂,曹操親自出營七里迎接徐晃率軍回歸,當即稱讚徐晃說道:「將軍用鹿角十重把敵人圍繞塹無法突圍,將軍致戰全勝,遂陷賊圍,多斬首虜。孤用兵三十餘年,及所聞古時善於用兵的人,還沒有見過能夠長驅直入敵人的包圍。況且樊、襄陽之圍,勝過以前的莒、即墨之圍,所以將軍之功,勝過孫武、穰苴。」之後曹操便下令設宴慶賀,慰勞徐晃。

  宴會中曹操舉杯對徐晃說道:「能夠保全樊城、襄陽不失,這全都是將軍你的功勞。」

  另有一逸聞便是當時徐晃治軍嚴謹,令行禁止,當時諸軍雲集於摩陂,曹操案行諸營,不少士兵出陣圍觀,唯有徐晃部下軍營整齊,將士駐陣不動。曹操見狀嘆道:「徐將軍可謂有周亞夫之風啊!」

  同時為回報孫權此次的合作曹操向漢帝上表任命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持有符節代理皇帝行使部份權力)兼任荊州牧,封南昌侯,同時也以朝廷名義徵召了江東名士張承、劉基等人入朝為官展現出對江東孫氏的善意。

  而出於種種考量的孫權也派校尉梁寓前往許都進貢,並命朱光以臣屬名義上書給奉天子令不臣的曹操以示誠意。

  自漢中之戰至襄樊之戰以來,近兩年的大戰令本就抱病在生的曹操身體狀況愈加一日不如一日......也許是自覺時日無多的他有意為後代鋪路,襄樊之戰後曹操並未回轉鄴城反而回到關中開始將當年已被董卓一把火燒毀已成廢墟近三十年的洛陽城修築宮殿。 

  此時身在前往洛陽途中的曹操收到了孫權送來給他的一封信和一份禮物。

  孫權將關羽的首級送到了洛陽送到了曹操手中......看著盒中關羽的首級其實曹操心裡並不高興......此時的曹操已經六十六歲,臥病在身的他對和關羽多年前的情誼仍是放在心上,因此當他將孫權的降書送給關羽時是想看到關羽與呂蒙火拼而不是這樣子的一面倒甚至是亡於宵小之手的結局......

  「孤想不到像關羽這樣的猛將竟會是這樣的結局......」

  看著木盒中關羽的首級,曹操不由得的感到一番嘆息......遂下令說道:「關將軍乃是朝廷策封的漢壽亭侯,身後不該受辱就依照諸侯的禮儀喪好生安葬吧。」敗軍之將首級通常會被掛在城門示眾,關羽卻在死後未受到這種屈辱,曹操也可算是非常的禮遇關羽了。

  不久孫權的使者也到來,除了祝賀魏王此次襄樊大捷外並向曹操上表,稱漢室氣數已盡勸魏王順應時勢早日繼承大統登臨九五之尊。

  曹操看完朱光的奏表後沒有多說什麼,只有吩咐好好款待朱光後才召集眾文武並將孫權的信出示給群臣觀看並詢問他們的意見。

  陳群、夏侯惇和司馬懿等人見書信後都勸曹操廢漢室進位九五,侍中陳群更是直言勸說道:「漢祚已至盡頭,殿下功德巍巍,群生注望,故孫權在遠方稱臣勸進。此乃是天人之應,異氣齊聲,殿下宜正大位,復何疑哉!」

  聽著眾臣們的勸進,曹操只是微笑的說道:「孫權這廝是想把孤推進火爐上烤啊!」

  「殿下~」

  看著眾人欲再勸進曹操隨即正色說道:「孤乃是漢臣,過去如此未來也是如此,更該以此自終,若天命真在孤,那孤願為周文王。」

  見曹操如此明志,眾人也就不再勸進......

  之後曹操接收了孫權的降表繼續前往洛陽,但途中曹操的病情不斷惡化在抵達洛陽時已經無法下床行走......此時曹操諸子中魏王太子曹丕留守鄴城,三子曹彰屯兵長安身邊只有一個五歲的小兒子曹幹陪在身邊,為此幼子曹操特意寫了一封信給即將繼承他地位的兒子曹丕,信中說道:「幹兒這孩子三歲的時候喪母,如今又將喪父......孤希望你能兄代父職好好將他扶養長大......孤自知大限將至,身後之事孤已有妥善安排,這些年來孤替魏國招覽了不少人才,忘丕兒日後能夠善加運用。」

  而如今生命即將走至盡頭的曹操回首前塵......心中也不禁感嘆的說道:「孤不論過去還是現在不管是為誰做事,心中都沒感到辜負了誰。但是如果死後真有靈,曹昂顯零來問孤問『我母親何在?』,孤要怎麼回答呢?」

  漢皇朝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  正月  

  一代梟雄曹操抵達洛陽後不久於元月二十三去世,享年六十六歲。

  同月,漢帝劉協下詔更改年號改元延康。

  待續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頁: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