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推背圖詳解:預言再現的真實歷史【連載】
頁: [1] 2 3 4 5 6 7 8

太極子 發表於 2008-1-11 11:19 PM

推背圖詳解:預言再現的真實歷史【連載】

推背圖詳解:預言再現的真實歷史 (網 路 版)

陳 曦   文 征   著<div></div>

太極子 發表於 2008-1-11 11:29 PM

      目 錄


  序: 千 古 奇 書《推背圖》

1. 引言
2.《推背圖》八大置疑
3. 引經據典考淵源
4. 史籍中的李淳風和袁天罡
5.「顛倒本」、「偽本」、「金批本」的辨析
6. 本書提出的三個鑒別標準
7.「金批本」的去偽存真
8.《推背圖》為什麼是唐太宗時代的作品?
9.《推背圖》作者到底是誰?


      上部(1~33象)

第1象 甲子(乾下乾上 乾) 開篇論循環
第2象 乙丑(巽下乾上 姤) 唐朝國運
第3象 丙寅(艮下乾上 遯) 武後稱帝
第4象 丁卯(坤下乾上 否) 逼退武皇
第5象 戊辰(坤下巽上 觀) 安史之亂,馬嵬之變
第6象 己巳(坤下艮上 剝) 安史亂平,再造唐朝
第7象 庚午(震下艮上 無妄)吐蕃侵掠
第8象 辛未(坤下離上 晉) 藩鎮之亂
第9象 壬申(乾下離上 大有)黃巢起義
第10象 癸酉(坎上坎下 坎) 朱溫篡唐,後梁國運
第11象 甲戌(兌下坎上 節) 後唐之亡
第12象 乙亥(震下坎上 屯) 後晉兒皇, 兩代即亡
第13象 丙子(離下坎上 既濟)後漢亡,後周立
第14象 丁丑(離下兌上 革) 五代運終,北宋立國
第15象 戊寅(離下震上 豐) 宋太祖掃蕩群雄
第16象 己卯(離下坤上 明夷)趙匡胤初步定中原
第17象 庚辰(坎下坤上 師) 遼國入侵,澶淵之盟
第18象 辛巳(艮下艮上 艮) 劉太後主政
第19象 壬午(離下艮上 賁) 誤用安石 平戎大敗
第20象 癸未(離下乾上 同人)蔡京之亂
第21象 甲申(兌下艮上 損) 靖 康 恥,北宋亡
第22象 乙酉(兌下離上 睽) 南 宋 建,禍水漫
第23象 丙戌(兌下乾上 履) 蒙元崛起,南宋將傾
第24象 丁亥(兌下巽上 中孚)南 宋 滅 亡
第25象 戊子(艮下巽上 漸) 元 朝 國 運
第26象 己丑(震下震上 震) 元 朝 之 亡
第27象 庚寅(乾下震上 豫) 明 朝 立 國
第28象 辛卯(坎下震上 解) 燕 王 奪 位
第29象 壬辰(巽下震上 恆) 仁 宣 之 治
第30象 癸巳(巽下坤上 升) 土 木 之 變、奪 門 之 變
第31象 甲午(離下巽上 家人)魏 忠 賢 之 亂
第32象 乙未(巽下坎上 井) 闖 王 滅 明
第33象 丙甲(巽下兌上 大過)清 朝 立,傳 十 帝


      下 部(34~60象)

(因涉及到歸序,下部次序一旦透露,就等於展現答案了,故都留在文中。)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太極子 發表於 2008-1-12 12:32 AM

序: 千古奇書《推背圖》

導讀:
  1. 引言
  2.《推背圖》八大置疑
  3. 引經據典考淵源
  4. 史籍中的李淳風和袁天罡
  5.「顛倒本」、「偽本」、「金批本」的辨析
  6. 本書提出的三個鑒別標準
  7.「金批本」的去偽存真
  8.《推背圖》為什麼是唐太宗時代的作品?
  9.《推背圖》作者到底是誰?


                  (一)引言

  《推背圖》是中國第一奇書,古今第一謎語。它用60象圖讖(音趁,謎語一樣的預言詩句)預言了唐朝至當代以至未來的重大事件,歷朝的興衰更替俱在其中。因為奇準無比,深為歷代統治者所忌憚,所以歷代都被列為禁書,在民間一直廣傳不衰。

  《推背圖》被正式收入了《宋史·藝文志》,在《元史》等多部史書古籍中被提及。

  《推背圖》近代流傳最廣的版本,是明末清初著名才子金聖嘆的批注本(在本書中簡稱「金批本」)。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時,在皇宮裡劫掠的宮廷秘藏本《推背圖》就是此本。後來被華商從英國買回,民國時得以發行。

   近年來研解《推背圖》的著作很多,筆者在博采眾長的基礎上,深入探究,詳加考證後寫成了此書,試圖:

  1. 首次嘗試全面、深入破解金批本《推背圖》的每一象。

  2. 首次嘗試簡明地解讀各象的「卦」,展現《推背圖》圖、讖、頌、卦四位一體的「預言藝術」。

  3. 首次嘗試將金批本《推背圖》第34象以後的錯亂順序,按照史實歸正,以期還原《推背圖》的原貌。

  歸序全解之後,《推背圖》的核心天機自然會呈現在讀者面前。

  本書意在拋磚引玉,歡迎大家斧正,一同解開這部千古之謎。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太極子 發表於 2008-1-12 01:02 AM

推背圖全集

 (二)《推背圖》八大置疑


   筆者總結了對《推背圖》的種種置疑,主要有以下8個。這些置疑有的是很致命的,目前對《推背圖》的解析基本都在回避它們。

  本書首次嘗試解答這8個置疑:


※ 置疑1:《推背圖》號稱預言,可是從唐朝就出現了清朝服飾,這不明顯是清朝偽作嗎?

  試解:如果是清朝人這樣「杜撰」——豈不此地無銀三百兩?!
  《推背圖》都用清朝裝束表示胡人,但並不這麼簡單,還有更深的內涵,只有全部破解60象之後,才能看到真諦。那時,不但能明白《推背圖》原作就是這樣設謎的,還能進一步體悟預言設謎的妙不可言。這個置疑在第7象中做了初步解答,相信會令讀者信服。


※ 置疑2:《推背圖》出現了「漁陽鼙鼓」,該成語出自白居易的《長恨歌》,白居易晚生於李淳風170年,這不是說《推背圖》最早也是唐朝中期作品,那麼《推背圖》對唐初的預言不就是編造的嗎?

  試解:置疑者顯然把「漁陽鼙鼓」當成白居易的「專利」了。在第5象中會解釋這個問題。


※ 置疑3:《推背圖》既然在五代才廣泛流傳,可見不是唐朝的作品,否則在唐朝就會流行,古籍中能沒有記載?

  試解:如今認為《推背圖》在五代才廣傳,這是對《桯史》(桯:音營)的曲解!考證《桯史》的結論是——《推背圖》在唐代就廣傳了,下面會簡要說明。


※ 置疑4:今天的《推背圖》,是經過後世不斷完善、修正的嗎?

  試解:這一點甚至是某些《推背圖》專家的意見。這顯然把北宋初年同時出現的造假水平不一的偽本,當成後世漸次演變的產物了……
   對於《推背圖》偽本的鑒別,看完了本書60象的詳細破解,看完深入的考證,讀者差不多自己就能鑒別了。


※ 置疑5:《推背圖》版本眾多,差異甚大,怎見得金批本《推背圖》就是真本?

  試解:這是不能回避的問題,本書的前言就要辨析清楚,定好大方向。


※ 置疑6:既然《推背圖》準確預言了歷朝大事,為什麼未提孫中山?這不是在表明:要麼《推背圖》預言不準,要麼是假的嗎?

  試解:這曾是港臺文壇對《推背圖》的一個致命打擊。在大陸也有類似的疑問,只不過,是因為看不到其中有大陸的領導人而置疑的。

  其實,《推背圖》歸序全解之後,孫中山、袁世凱、蔣介石、李登輝、陳水扁……毛澤東、周恩來、四人幫、趙紫陽、江澤民、胡錦濤等,甚至未來的元首俱在其中……


※ 置疑7:金批本《推背圖》後邊各象的順序是否顛倒過?

  試解:目前大家公認:公元2000年前後的歷史,演進到了「金批本」的第43、44象。

  有不少人認為第55象是清朝的事,因此懷疑《推背圖》後面的順序有亂,但是沒有得到公認。還有少數人認為第52、57、58象似乎也是應驗了的往事……

  本書「歸序全解」展現的是:從第34象開始,順序就被打亂了……


※ 置疑8:《推背圖》預言的美好結局還很遙遠,現在猜測有何意義?

  試解:近年來《推背圖》的民間研究很熱,不少人對《推背圖》後面的「未來象」進行了大膽的猜測,甚至對其中「預言第3次世界大戰的某象」達成了共識……

  本書「歸序全解」之後,竟然發現:《推背圖》對迄今為止的未來的預言,和大家原來認為的完全不一樣!

  《推背圖》預言美好結局之前,可一點也不美好,甚至……所以,現在解讀《推背圖》的意義就非同一般,甚至迫在眉睫了。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太極子 發表於 2008-1-12 08:24 AM

(三)引經據典考淵源



  現存的史料中,最早側面提及《推背圖》的是北宋的《雞肋編》,書中側面反映了《推背圖》被北宋查禁的事。

  成書於南宋的《桯史》卷一記載:「唐李淳風作《推背圖》……」

  《宋史·藝文志》中正式記載了《推背圖》一卷,但未注明作者。

※ 考證古籍,可得出下列結論:

(1)唐朝時,《推背圖》已廣為流傳了。

  《桯史》記載:唐李淳風的《推背圖》,在五代時炙手可熱,宋太祖登基之初,就下詔禁《推背圖》,但《推背圖》已經流傳數百年。

  以往只注意了文字表面上講的:《推背圖》在五代廣傳。有人還因此判斷《推背圖》可能是五代或唐末的作品。這是沒有注意上述「已經流傳數百年」的重要線索。

  我們知道,五代時間很短,宋太祖死於976年,唐亡於907年,兩者相距不到70年,上述「數百年」,顯然表明在唐朝已經流傳了。

  唐朝是290年國運,如果「數百年」,以最低的年限200年來推算,《推背圖》至少在中唐時期,就已經傳開了。

  不容忽視的是:在古代流傳書籍是很難的,特別是禁書,全靠手抄,《推背圖》要流傳得眾人皆知,可是需要相當的時間的。所以,它很可能是初唐的作品。

(2)五代時,《推背圖》炙手可熱。

  《桯史》記述:五代亂世,群雄紛湧,很多人想輔佐命中能成大器的人,於是熱切鉆研《推背圖》。《推背圖》的讖語成了口頭禪,甚至吳越一代流行用《推背圖》裡的詞給孩子起名。

(3)北宋建立,《推背圖》因被應驗而傳播更熱,被太祖查禁。

  《桯史》的「藝祖禁讖書」記載:宋太祖禁讖書時,民間多有藏本,禁不勝禁,官府都發愁了。一日,趙普上奏:藏《推背圖》的人太多,誅連的人太多。

  太祖說:「不必多禁,正當混之耳。」

  於是下令:取舊本《推背圖》,除了已應驗的各象之外,顛倒後邊各象的順序,制作了100個版本流傳到民間。

  於是大家就不知道哪個是真本了,間或有存《推背圖》的,因為不再應驗,也就不藏了。

(4)《推背圖》在北宋中後期,幾乎家喻戶曉。

  北宋莊綽的《雞肋編》卷記載:宋神宗啟用王安石變法時,王安石打擊反對他的范純仁(范仲淹次子),甚至要連坐他全族的理由,竟是范家有《推背圖》!結果神宗說:「此書人皆有之,不足坐也」。

  從神宗的話中,就能《推背圖》看到被查禁後的流傳程度。

  至此,我們能判定:《推背圖》是唐朝的產物,而且其真本必定存在過。從史書、古籍的記載,從它對歷史的不斷應驗,從宋太祖對它的畏懼和造假,從各朝統治者對它的封禁,都能印證這一點。

※ 《推背圖》為什麼不署名?

  主要原因是不敢署名。讖書被唐朝法律禁止,唐貞觀十一年(637年)頒布的法典《唐律疏議》卷九對此有明文規定。

  唐朝不但禁讖書,還授命李淳風「刪方伎書」。如《推背圖》是李淳風作,必不敢署名。如是別人做的,更不敢「頂風留名」。

  因此,正史中也沒有記載《推背圖》的作者。

  但歷代對《推背圖》的傳說基本是一致的:作者是唐初的易學大家李淳風、袁天罡。我們先看一下史書古籍中是如何記載他們的。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太極子 發表於 2008-1-12 01:22 PM

(四)史籍中的李淳風和袁天罡


  李淳風、袁天罡都是唐朝名人,《舊唐書》、《新唐書》中都有他們的傳記。

※ 曠世奇才李淳風

  李淳風(602-670)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陰陽易學家,屈指可數的天文學家,還是唐朝著名的數學家、文史學家。

  李淳風的父親李播,是隋朝的高唐尉,頗有文采,注《老子》,撰《方志圖》,文集十卷傳世,後來棄官做了道士,自號黃冠子。李淳風深受父親影響,自幼博覽群書,精於陰陽、天文、歷算之學。

1. 研制出「三重環」渾天儀

  下圖的「三重環」渾天儀,就是李淳風發明的。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太極子 發表於 2008-1-12 01:23 PM

臺灣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的古渾天儀,這種「三重環」結構是李淳風發明的。
   《舊唐書》、《新唐書》都記載了李淳風研制渾天儀。

  唐太宗貞觀七年(633年),李淳風在古代渾天儀的「兩重環」之間,加進了稱為「三辰儀」的中間重環,成為「三重環」結構。該渾天儀結構更加精妙,三重環可以相對旋轉,星體運行變化盡在其中。

  後世的渾天儀都是模仿上述結構,如上圖,只是零件略變而已。

  李淳風的「三重環」渾天儀和他新著《法象志》七卷,得到了太宗的大加贊賞,李淳風因此升為「凝暉閣承務郎」。

2. 我國歷史上首次精確地預測日食

  在有記載的史料中,李淳風是中國歷史上首次準確預測日食的科學家——精確得「不差毫發」!

  據唐朝劉餗(音:速)著的《隋唐嘉話》記載:李淳風校成新歷,稟報太宗說要發生日蝕(食)。

  古代認為日食是不祥之兆,而且當時是沒人能預報日食的。太宗有些不高興,對李淳風說:如果沒有日蝕,愛卿你怎麼辦?

  淳風曰:「有如不蝕,則臣請死之。」

  到了說要日食的那天,太宗在庭院裡等著,看著沒有日食的跡象,就對李淳風開玩笑說:我放你回家,和老婆孩子告別。

  淳風對曰:「尚早一刻。」他指著日晷的指針影子說:「至此而蝕矣。」

  果然,「如言而蝕,不差毫發」。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太極子 發表於 2008-1-12 07:48 PM

3. 卓越的天文學、易學專著《乙巳占》

  李淳風流傳至今的專著《乙巳占》,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天文學、易學專著。其中詳細記述了渾天儀的結構,還準確定量計算出了冬天太陽(相對地球)運行加快、夏天運行減慢的數值,早於著名天文學家「僧一行」。書中還首次給風力定級。

  《乙巳占》中大量的占卜、陰陽、預測學內容,被近代視為「糟粕」,但正是憑著這類「糟粕」,李淳風能毫厘不爽地推算日食的時刻,還能準確地預知未來。

4. 預知武後代唐王,勸諫太宗順天數

  兩《唐書》都記載了李淳風預知武後將稱帝,並勸諫太宗的事。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九十五·方技》記載:太宗得到一本秘讖,上面說:「唐中弱,有女武代王。」太宗召來李淳風問是怎麼回事。

  淳風答:「先兆已成,那女子已經進宮了,40年以後稱王,差不多能把唐室子孫夷平殆及。」

  太宗問:「我先殺了她怎麼樣?」

  淳風答:「天命難違,既然命定為王就死不了,陛下只能白殺無辜。何況她是陛下所愛,40年後她就老了,老了會變得仁慈些,雖然取代唐朝,但不能殺絕唐室。但是,如果真把她殺了,她轉生回來殺氣更旺,陛下子孫就會被殺盡!」

  太宗信以為然,當時就作罷了。

  但從史實上看:唐太宗並沒有完全相信李淳風,於是引出一段——

「五娘子」因讖被殺,李淳風預言應驗

   《舊唐書·卷六十九·列傳第十九》、《新唐書·卷九十四·列傳第十九》記載:一次宴會上,大家行酒令,說自己的小名字,各言小字,李君羨說自己叫「五娘子」。太宗驚愕了,因大笑曰:「何物女子,如此勇猛!」

   當時人們並未在意,因為一個男人、一員猛將自幼有個女人的小名,確實好笑。但不能不令太宗震驚的是:君羨是洺州「武安」人,被封為「武連縣公」(公爵),任「左武衛將軍」,守「玄武門」——命中有4個「武」字!使得太宗懷疑古讖中的「有女武代王」就是指他!

   後來趕上御史彈劾君羨,說他「與妖人員道信潛相謀結,將為不軌」,於是太宗下詔殺之。武則天稱帝的第二年,君羨的家屬來申冤,君羨被平反。

  從清代至今,很多人以為《唐書》中「淳風勸太宗」和「太宗殺君羨」自相矛盾,近代個別人理解不了,反而借此攻擊《推背圖》是假的。

   筆者以為,說有矛盾的——是不通曉預言謎語之道所致。

  謎語、讖言一般是當代人解不開的。就如《推背圖》後面預言太平天國的一象,用了「太平又見血花飛」,後來人看得很明白,而太平天國以前的人,怎知道這句「太平」的真正預意呢?同理,武則天稱帝以後,人們看上述讖言謎語和李淳風的預言很明了,但武則天得勢前,人們實際是看不明白讖言謎語的!否則就不是讖語,而是洩漏天機了。

  當世人解不開讖言謎語,最明顯的例證就是現在——金批本《推背圖》後18象有多少至今都沒有解開?!而且被近代解讀了幾十年的第1~33象,有多少「誤解」至今還流行著?

  正因為當世人對讖語預意難以確定,而且讖語一般不能從表面意思解讀,所以才有唐太宗殺「五娘子」的事。我們不難理解:李君羨的小名「五娘子」,命中還有4個「武」字,很容易被當時人「悟到」他可能就是古讖中說的「女、武」。還有一點:把古讖解析為「後宮女子能稱王代唐」,這種解讀沒有先例,也沒有任何跡象;而李君羨要是造反稱王可不稀奇。而且,有人彈劾李君羨跟妖人(術士)往來甚密,「將為不軌」,唐太宗因此殺了李君羨,似乎既有情理可循,又不犯李淳風警告的惡果——惡果的前提是殺某個女子。

  但是,這恰恰證明了李淳風說的:「天命難違,既然(女武)命定為王就死不了,陛下只能白殺無辜。」可見《唐書》的記載並不矛盾。



[ 本帖最後由 太極子 於 2008-1-12 07:52 PM 編輯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id41984 發表於 2008-1-12 10:29 PM

這種東西我一直認為天不助人而人自助!!!

所以不管怎麼樣, 還是自己多努力比較好!!!

aaa0955185980 發表於 2008-1-12 10:43 PM

感謝分享 一直對這種東西有濃厚的興趣

好文就是幫推<br><br><br><br><br><div></div>

太極子 發表於 2008-1-12 11:39 PM

謝謝各位支持!

5. 卓越的數學家

  李淳風還是唐朝的大數學家。《舊唐書》卷七九記載:李淳風主持編定、注釋了《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孫子算經》、《五曹算經》等十部數學專著。李淳風以詳細的推演,使古代算經由艱深晦澀,變得易學易懂,後來成為唐代國子監算學館的數學教材。

  李淳風注釋算經的功績對當世和後世影響極大。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曾評價說:「他(李淳風)大概是整個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著作注釋家。」

6. 農學領域的貢獻

  李淳風寫有一部農書:《演齊人要術》,是對南北朝時的農學專著《齊民要術》的推演發揮。因避太宗李世民之諱,故名「齊人」。《演齊人要術》今雖失傳,但仍可以推斷李淳風是唐朝的農學家。

7. 文史學領域的貢獻

  李淳風博學多才,著作頗豐。貞觀十五年(641年),他從事《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的編寫,並為《晉書》、《五代史》親自撰寫了《天文志》、《律歷志》、《五行志》,其署名的專著還有《文思博要》、《秘閣錄》、《典章文物志》等十余部傳世。

8. 校正歷法

  唐朝初年用的是傅仁均所造的《戊寅元歷》,李淳風發明了「麟德歷」,代替了當時的歷法。

  可見,李淳風這位曠世奇才,由於後人對他神異莫測的術數、易學成就的誤解,掩蓋了他在科學史上的光輝。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魘武鍌 發表於 2008-1-12 11:44 PM

真想坐時光機回去問問作者們是不是真的是這個意思= =...
燒餅歌跟推背圖真的很讓人匪夷所思:confused:

太極子 發表於 2008-1-13 12:06 AM

※ 易學大家袁天罡

  袁天罡,又名袁天綱。《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一·方伎》中記載:他是隋煬帝大業年間的「資官令」(小吏);唐高祖武德初年,在蜀為「火井令」。他署名的著作,現今有《六壬課》、《五行相書》、《袁天罡稱骨歌》傳世,《易鏡玄要》已失傳。

  袁天罡在前人易學的基礎上,發明了「稱骨算法」,預測吉兇禍福、榮辱盛衰,既準確又簡便,現在仍廣為流傳。

  袁天綱神奇的預測術,在隋末唐初極有盛名,得到了唐太宗的賞識。《新唐書》記載他神異的相術較多,《舊唐書》細致地記載他給武則天算命:

  武則天在襁褓的時候,袁見武後之母說:「看您的骨法,必生貴子。」

  於是武後之母召三個孩子來請他算了命,等抱武則天出來,哄袁說是男孩。

  袁大驚道:「龍睛鳳頸,貴人之極! 」轉側視之,又驚曰:「必若是女,實不可窺測,後當為天下之主矣! 」

  《舊唐書》記載袁天綱給人相面算官運奇準,貞觀八年,太宗聞其名,召至九成宮。太宗讓他給人相面,袁天綱的預測都應驗了。後來申國公高士廉問袁:「你自己能做什麼官?」天綱曰:「我知道自己的壽數,今年四月命終。」結果真應驗了。

  還有些古籍記載了袁天罡和李淳風一同起卦預測的事跡,皆是當時的佳話。至於他們是不是《推背圖》的作者,將在第(九)部分考證。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太極子 發表於 2008-1-13 12:55 AM

(五)「顛倒本」、「偽本」、「金批本」的辨析


  從《桯史》上述記載,可以看出:宋太祖是命人將《推背圖》——除了當時已應驗的各象(16象以前)——後面的排列順序打亂了,做了百種版本流傳出來,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

  本書稱這些只打亂順序的版本為「顛倒本」——如果是這樣的版本,我們只要歸正其順序,就能恢復《推背圖》的原貌了——但事實上絕非這麼簡單。

  從現今發現的《推背圖》的幾個版本的巨大差異,很可能北宋當時除了做「顛倒本」之外,還改動一些象。在後世的流傳中,又發生了造假,比如出現過67象本——因為造的太假,很容易被識破。本書稱這些改動過內容的《推背圖》為「偽本」。

  是不是經過了如此以假亂真,解析《推背圖》就沒有意義了?無法確定真本?

  非也!通過細致深入的辨析,是能基本還原《推背圖》的真容的。

※ 時間、歷史的驗證,「顛倒本」、「偽本」被大量淘汰,真本和接近真本的會因應驗而興起。

  這一點,是大家忽視的。

  《桯史》「藝祖禁讖書」條最後記載:因為《推背圖》(假本)不能應驗,有存它的,就不再存了。

  明朝郎瑛《七修類稿》卷十五說:《推背圖》相傳是唐朝李淳風做的。我在萬都憲五溪家中看到了,上面的預言沒應驗,就說:「宋太祖造假本迷亂《推背圖》,這是假本吧?」五溪說:「得,這類書都別看了。」

  這恰恰記錄的是歷史對「顛倒本」、「偽本」的淘汰過程!

歷史的檢驗是很嚴格的:

  (1)從北宋到清初,經過了近700年歷史的檢驗。

  (2)《推背圖》又歷經了17象,即1~33象時間順序未改、內容大體不錯的版本,才能脫穎而出。

   所以:大部分假本經不起這樣的檢驗被淘汰;相反,能經得起這樣考驗的版本,實在不多,它們會因為應驗而越傳越廣!

  上述邏輯推斷,至少能得到下述證實:

  元、明、清、民國(袁世凱)都要查禁《推背圖》,是因為歷史的檢驗,不斷把接近真本的版本烘托出來,令統治者恐懼。

  現在芝加哥大學收藏的彩圖本《推背圖》,前邊各象次序是亂的,它未能廣傳,因為它禁不起歷史的檢驗。

  嚴格的檢驗中,「金批本」《推背圖》在清朝就脫穎而出了,成了清宮的秘藏本。到了當代,目前普遍認為「金批本」順次應驗到了第42象,第43、44象正在應驗之中。它又經過了清朝、民國、當代的檢驗!

  而新的應驗是金聖嘆死後的歷史,金聖嘆對「未來各象」的猜測,基本都錯了,而對他生前應驗的各象,都解析得惟妙惟肖,這也證明了《推背圖》確實是一部預言,未來的天機,一般人,包括清初奇才金聖嘆,都是看不出來的。也正是這個原因,現在紛紛傳說它就是真本。

  但是,也有人發現「金批本」後面有幾象顛倒了次序……

  那麼「金批本」是《推背圖》的真本,還是「顛倒本」、「偽本」呢?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havana 發表於 2008-1-13 03:24 AM

廣泛的 假設的 抽象的  自然會有穿鑿附會的答案<br><br><br><br><br><div></div>
頁: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