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賤宗首席弟子 -【戰國大司馬】《全文完》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jean09072001 發表於 2019-2-19 02:19 PM

第60章:戰後
  
        次日上午,軍司馬景敾派來了一隊士卒,帶走了滕虎的屍體。
  
        蒙仲遠遠地看著。
  
        不知過了多久,他身邊響起一個熟悉的聲音:“昨晚,動手了麼?”
  
        這聲音蒙仲太熟悉了,但熟悉中又隱隱有些陌生——曾經的蒙虎,向來嬉皮笑臉,很少會使用這種凝重的語氣。
  
        顯然,是因為父親的死亡,讓蒙虎這個少不更事的孩子亦一下子成熟了許多。
  
        “沒有。”蒙仲如實說道:“他是因為傷勢過重而死的。”
  
        “為什麼?”蒙虎皺眉看了一眼蒙仲,帶著幾分不悅說道:“為什麼不下手?”
  
        轉頭看了一眼蒙虎,蒙仲目視著遠去的車隊,輕聲說道:“是啊,蒙擎叔好不容易擒住了殺害我兄長的仇人,我卻眼睜睜看著他因為傷勢過重而死……阿虎,你會生氣麼?”
  
        “看你有什麼樣的理由。”蒙虎皺著眉頭說道:“如果是因為軟弱,因為不忍心下手,阿仲,我會揍你的,會狠狠地揍你。”
  
        蒙仲聞言看了一眼蒙虎,從蒙虎嚴肅而認真的眼眸中,他意識到蒙虎並不是在說笑。
  
        長長吐了口氣,他感慨道:“軟弱嗎?你可是親眼看著我初陣就殺死了至少四名滕國的士卒……”
  
        蒙虎愣了愣,歪著腦袋想了想,旋即語氣稍稍緩了下來:“那是因為什麼?”
  
        “是我覺得沒有資格吧。”蒙仲搖著頭感慨道。
  
        “沒有資格?”蒙虎不能理解。
  
        見此,蒙仲便解釋道:“昨晚,我與滕虎有一小段的對話,通過對話我能感覺出,那是一位值得被尊敬的敵國君主。……他是為了保護其國人,而我們則是為了宋國,為了完成王命,無論是他在戰場上殺死我們,還是我們在戰場上殺死他,都不是一件單純用善惡對錯可以定義的事。……只是因為義兄惠盎的關係,蒙擎叔將手刃此人的機會交給了我,而軍司馬亦默許我殺死滕虎,這算什麼呢?我根本沒有對滕虎造成一絲一毫的創造,並且,那種人物,也不應該死在我這種無名小輩手裡,那是蒙擎叔用命換來的。”
  
        蒙虎聞言死死地看著蒙仲的眼睛,見後者的眼睛真誠而堅定,毫無閃躲心虛之意,他臉上終於露出了幾許笑容,寬慰道:“不要那麼說,如果不是你那井闌車的建議,滕虎也不會被逼到冒著危險出城的地步。……只是這樣你不會感到遺憾麼?錯失了報仇的機會?”
  
        蒙仲聞言長長吐了口氣,搖搖頭說道:“看到滕虎落到那樣下場,我心中就已沒有遺憾了。兄長的仇恨,蒙擎叔也已經幫我報了。……應該說,蒙擎叔是幫我兄長,還有幫那些被滕虎所殺的人報了,至於我,本來就是局外人,夫子曾言……”
  
        “停停停。”
  
        蒙虎趕忙阻止了蒙仲:“你那些道家的話我可不想聽,聽得人頭昏腦漲。”
  
        說罷,他深深看了一眼蒙仲,笑著說道:“我很高興你不是因為臨時的軟弱而放過了滕虎,任其因為傷勢而死。不用在意我父親,我父親那樣頂天立地的男兒,是不屑於對一個即將死亡的人下手的。”
  
        說罷,他亦長長吐了口氣,問道:“也就是說,我們與滕虎的恩怨了結了?”
  
        “唔,但我們與滕國的恩怨,卻並未了結。”蒙仲頗有些沉重地說道。
  
        聽聞此言,蒙虎輕哼道:“也快了吧?滕虎死了,滕人再無任何仰仗,相信只需再一波攻勢,就能攻陷滕城。”
  
        “未見得。”蒙仲搖了搖頭說道:“昨晚滕虎曾言,他還有兩個弟弟,若他戰死,則他那兩個弟弟將會繼承國君之位,繼續領導滕人對抗我軍……”
  
        蒙虎聽得很是不可思議。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聲呼喚:“阿仲,阿虎。”
  
        蒙仲、蒙虎二人轉頭看去,便瞧見蒙瑉拉著蒙橫的手臂朝著這邊走來——後者似乎有點不情願的樣子。
  
        “族兄。”蒙仲與蒙虎抱拳行了一禮。
  
        蒙瑉笑著點點頭,隨即對有些不情願的蒙橫說道:“喂,阿橫。”
  
        只見蒙橫沒好氣地看了一眼蒙瑉,旋即看著蒙仲、蒙虎二人,在欲言又止了一番後,稱讚道:“我看到你們在戰場上的表現了,阿仲,你做得很好,阿虎,你也不差……”
  
        “還有呢?”蒙瑉在旁催促道。
  
        聽聞此言,蒙橫眼中閃過幾絲懊惱,但最終還是向蒙仲、蒙虎二人道了歉:“阿仲、阿虎,很抱歉,我那日將你們丟下……我當時以為你們只是軟弱,但……總之,是我小看你們了,你們有能力自己邁過那一道門檻,抱歉。”
  
        蒙仲與蒙虎當然不會在意,因為他們也明白,族兄蒙橫當時的憤怒,只是因為“怒其不爭”,從本質來說,他也希望蒙仲、蒙虎能借殺死那四名滕人而邁過“殺人”的心靈上的那一關。
  
        而如今誤會解除,彼此之間自然沒有什麼芥蒂。
  
        四人邊走邊聊,聊了許多,他們開始聊到了蒙仲,畢竟曾在昨日的戰場上殺死了至少四名滕國的兵卒,因此蒙橫與蒙瑉也很擔心蒙仲此刻的心情。
  
        說實話,由於有蒙擎、滕虎相繼死亡的這件事,蒙仲還真沒去細想當時被他殺死的那幾名滕國兵卒——除了第一個被他殺死的滕兵,後續的他甚至都不記得,因為當時他的腦袋空白一片,只是機械般地遵照蒙鶩給予的指示,哪裡還記得那麼許多。
  
        聽蒙仲這麼一說,蒙瑉與蒙橫紛紛說道:“忘了好,忘了好,根本不用去記,記住了那些人的面貌,反而是給自己找罪受。……喝點酒,睡一覺,過幾日將它徹底淡忘。”
  
        這是蒙橫、蒙瑉作為“前輩”的建議,蒙仲虛心接受。
  
        聊著聊著,四人又聊到了“前家司馬蒙擎”,也就是蒙虎的父親,他二人盡力地寬慰蒙虎,但蒙虎卻笑著說道:“兩位族兄無需安慰我,我爹是頂天立地的男兒,縱使死了,他也是轟轟烈烈的死去,昨日戰場上所有的宋兵與滕兵,都會牢記我爹的名字……那是單獨討殺了滕虎的男人!”
  
        看著蒙虎為此自豪的模樣,蒙橫、蒙瑉二人面面相覷。
  
        九月十一日,軍司馬景敾再次攻打滕城。
  
        此時,滕虎的弟弟滕耆已被滕人從齊國境內召回——滕耆原本欲前往齊國求援,沒想到剛剛過了齊國的邊界,便收到了兄長滕虎戰死的噩耗,忍著心中的悲痛,急忙返回滕城。
  
        “為何不派兵救援?!”
  
        在滕耆返回滕城,瞭解了他兄長滕虎的死因後,素來溫文爾雅的他,憤怒地揪住了大司馬畢戰的衣襟,惡狠狠地質問他。
  
        畢戰羞愧地抬不起頭來,但此時,滕耆的弟弟滕昊卻解釋道:“亞兄,這是兄長的命令。……兄長在離城前叮囑過,命我等死守城池,若他不幸被宋軍圍困,他會自己想辦法脫身,讓我們切忌派兵救援,以免被宋軍有機可趁,導致滕城失守……”
  
        “即便如此、即便如此……”
  
        滕耆緩緩鬆開手,悲傷的說不出話來。
  
        在旁,墨家鉅子丘量亦歎著氣,代畢戰解釋道:“當時局勢艱難,畢司馬在城郭內阻擋宋軍,城內……並無多餘的兵力救援滕侯。”
  
        滕耆這才不做聲了。
  
        片刻後,滕昊小聲說道:“亞兄,兄長生前有命,若他不幸戰死,你即是我滕國的君主。”
  
        聽聞此言,滕耆深吸一口氣,環視周遭的所有人。
  
        他知道,兄長滕虎的戰死,讓所有人都六神無主,他必須振作起來,代替兄長繼續守護滕國。
  
        不過在此之前,他必須先向宋軍索要回他兄長滕虎的遺體,免得兄長的遺體被宋人侮辱。
  
        於是他深吸一口氣說道:“派人去宋軍營寨,索要兄長的遺體……”
  
        聞言,墨家鉅子丘量主動說道:“請讓我前去索回滕侯的遺體。……我墨家終歸有幾分薄面。”
  
        “那就拜託鉅子了。”滕耆感激地說道。
  
        當日,滕國舉行了簡易的儀式,由滕耆繼任滕國君主的位置。
  
        而墨家鉅子丘量,則帶著幾名弟子來到了宋軍,見到了軍司馬景敾。
  
        不得不說,對於這些墨家弟子,景敾其實相當痛恨,因為就是因為這些墨家弟子在幫助滕國,才導致他花了整整兩年餘都沒能攻下滕國。
  
        但他又不敢扣下丘量,更別說將其殺害,畢竟人家是為了索要滕虎的屍體而來,倘若他將其殺害,非但天下墨家都將視他為仇寇,甚至於儒家也會指責他,攻殲他。
  
        期間,景敾問丘量道:“滕城可願投降?”
  
        丘量搖搖頭,如實說道:“滕耆亦繼任滕侯之位,將繼續抗拒宋軍不義的戰爭。”
  
        這話氣地景敾恨不得拿劍殺了丘量,但考慮到對方乃是墨家的鉅子,景敾沒有這個膽量,於是他對丘量說道:“請容我請示大王。”
  
        見此,丘量便說道:“請允許用我為質,交換滕侯的屍體,若宋王日後因此責怪司馬你,丘量可以一死,平息宋王的怒火。”
  
        景敾被丘量糾纏的沒有辦法,最終同意了此事。
  
        大概三四日後,身在彭城的宋王偃收到了景敾的戰報,這才得知滕虎已死。
  
        對此欣喜若狂的宋王偃,當即帶著惠盎,親率一支王師前來滕城。
  
        在宋王偃看來,滕虎一死,滕國便再也無法抵擋他宋國的軍隊。...<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jean09072001 發表於 2019-2-19 02:22 PM

第61章:戰後(二)
  
        九月二十日,宋王偃帶著惠盎抵達了滕城外的宋軍營寨。
  
        當得知滕虎的屍體已交還給滕人後,宋王偃心中微怒,怒斥軍司馬景敾道:“你竟然如此輕易就將滕虎的屍體交還給了滕人?”
  
        見宋王發怒,景敾嚇得渾身哆嗦,連忙解釋道:“大王息怒,臣原本打算割下滕虎的首級,命人用竹竿挑著在滕城前搦戰,相信此舉定能使滕人氣至瘋狂……”
  
        聽聞此言,宋王偃面色稍霽,但從旁,惠盎卻搖搖頭平靜說道:“毀人屍身,非仁者所為。”
  
        宋王偃看了一眼惠盎,沒有說話。
  
        不得不說,敢在宋王偃面前說這話的,也就只有惠盎,並且,也就只有惠盎在說了這樣的話後,不至於遭到宋王偃的喝斥。
  
        “對對。”
  
        聽到惠盎這話,景敾連忙說道:“臣也是考慮到此舉必將毀損大王您仁義的聲譽,是故沒敢那樣做。……再加上有墨家的鉅子前來說項。”
  
        “那也不必將滕虎的屍首還給滕人,寡人還想瞧瞧,屢屢違抗寡人的滕虎,究竟長什麼模樣……”說到這裡,宋王偃冷哼一聲,轉口道:“算了,今日有惠盎給你解圍,這事就這樣吧,反正滕虎橫豎是死了,將其屍首還給滕人,也不是什麼大事。”
  
        “大王英明。”
  
        惠盎在旁恭維道。
  
        宋王偃瞥了一眼惠盎,輕哼一聲,顯然他不是沒看出來惠盎有意為景敾解圍,至於原因,想來無非就是景敾照顧了惠盎的義弟蒙仲而已——畢竟這個主意,還是宋王偃給惠盎出的。
  
        見宋王寬恕了自己,景敾暗自慶倖,不動聲色朝惠盎投了一個感激的目光。
  
        此時,就聽宋王偃問道:“景敾,那墨家鉅子還在軍營中?”
  
        “是的。”景敾躬身回答道:“臣派了一些士卒看守他,不過據士卒所言,此人根本沒有逃離的意思。”
  
        “墨家為義而戰,是這樣的。”惠盎用帶著幾分敬佩的口吻說道。
  
        “哼!”宋王偃再次冷哼了一聲。
  
        此時,景敾小心翼翼地問道:“大王,您想見見那丘量麼?此人反復提及,想見見大王您。”
  
        “見什麼?不見!”宋王偃當即回絕道。
  
        不得不說,對於墨家當中的楚墨,也就是墨俠派,天下各國可謂是又愛又恨,畢竟主張“兼愛”、“非攻”的墨家弟子堪稱是弱國的天然盟友,每每協助弱國抵擋強國的侵略。
  
        想當初,在強大的楚國攻打弱小的宋國時,墨家也曾義無反顧地幫助宋國。
  
        正因為如此,宋王偃也不想得罪墨家,畢竟他也難以保證日後他宋國是否會遭到其他國家的攻伐,畢竟他宋國位於齊、楚、魏三國之間,且這三個國家都與宋國不合——倘若當真不幸遭到被強國攻伐的局面,說不定墨家也會幫助他宋國抵擋他國的進攻。
  
        這聽上去似乎很不可思議,但事實上墨家就是這樣:這是一群為了實現「天下再無兵戈紛爭」而各處奔走的義士。
  
        “大王,還是見一見吧。”惠盎在旁勸說道:“無論是墨家幫助滕國,亦或是我宋軍殺死了墨者,這都不至於讓我宋國與墨家結怨,但大王若是拒絕召見墨家的鉅子,這卻會讓天下墨者感覺面上無光,以至於對我宋國產生憤恨。”
  
        聽聞惠盎的勸說,宋王偃的語氣緩和了下來:“話雖如此,但墨家的那套……縱使寡人不見那丘量,亦能猜到他要對寡人說些什麼……”
  
        惠盎聞言亦苦笑不已,畢竟宋王偃所說的也是事實。
  
        但他還是勸說宋王偃道:“即便如此,見還是要見的,並且,還不能失禮。”
  
        “好好好。”宋王偃無奈地吐了口氣。
  
        忽然,他好似想起了什麼,對景敾問道:“景敾,你在前一份戰報中所言,有人向你推薦了一種叫做井闌車的攻城器械,而這個人,竟是一個叫做蒙仲的小子,是這樣嗎?”
  
        景敾聞言偷偷瞄了一眼惠盎,見後者毫無表示,也不敢多說什麼,老老實實說道:“回大王話,確實如此。”
  
        此時,就聽到宋王偃笑著調侃道:“這等攻城利器,你竟不曾將其占為己有,是因為那小子是惠盎拜託你照顧的義弟麼?”
  
        聽聞此言,景敾面色頓變,頗有些不知所措,良久才結結巴巴說道:“大、大王,臣,臣怎麼敢做那樣的事呢?”
  
        “哼!”
  
        宋王偃輕哼一聲,旋即對身邊一名衛士道:“去,把那個小子叫過來。”
  
        “是。”那名衛士抱拳而退。
  
        片刻後,蒙仲便跟著那名衛士來到了這間兵帳,見到了宋王偃,軍司馬景敾,以及他義兄惠盎。
  
        “蒙仲拜見大王,拜見惠大夫。”
  
        “行了。”
  
        在軍司馬景敾吃驚的目光下,宋王偃隨意地揮了揮手,笑著說道:“小子,那幾日寡人聽你誇誇其談,不曾想你還真有幾分本事,你所獻的井闌車,很好!寡人聽說,正是這井闌車,逼得滕虎不得不放棄死守城池,率軍出城突擊我軍,最終被我軍所殺。……你想要什麼賞賜?”
  
        蒙仲思索了片刻,問道:“什麼樣的賞賜都可以麼?”
  
        聽聞此言,惠盎不覺有些意外,畢竟據他所知,他義弟蒙仲可不是貪圖權利財富的人啊。
  
        不過宋王偃對此毫不在意,聞言笑著說道:“啊,無論是什麼樣的賞賜都可以,哪怕你要寡人將最疼愛的女兒許配給你……哈哈哈哈。”
  
        說到這裡,他先自己笑了起來。
  
        而此時,就聽蒙仲正色說道:“既然如此,請大王答應小子,待攻破滕城後,便莫要再屠戳滕人。”
  
        頓時間,宋王偃的笑聲戛然而止,反觀惠盎,卻是用贊許的目光看向蒙仲。
  
        “你就這麼在意滕人的死活麼?”
  
        宋王偃直視著蒙仲,平淡地說道:“小子,你是宋人。”
  
        那平靜中帶著幾許不悅的聲音,讓軍司馬景敾都不由地暗自咽了咽唾沫,但蒙仲卻並不畏懼,正色說道:“小子並非是為了滕人,而是為了我宋國,為了大王您……老子曾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今滕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家,悍不畏死,大王又如何再用「死」來威脅他們?”
  
        宋王偃聞言笑道:“你這套說辭……寡人這些年都不知聽了多少遍了,想當年就有一個書生,用這套說辭說服了寡人……”
  
        說罷,他瞥了一眼正在訕笑的惠盎,無疑,宋王偃口中的書生,指的正是惠盎。
  
        “不過你所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宋王偃捋著鬍鬚,仔細琢磨著老子的這句話。
  
        不可否認,道家的詞句總是這般蘊含深刻的道理,讓人不禁為之所折服。
  
        哪怕是宋王偃。
  
        良久,宋王偃問蒙仲道:“滕虎雖死,然滕人至今還是不肯向寡人屈服,你還要寡人寬恕他們麼?”
  
        “與那無關。”蒙仲搖搖頭說道:“所謂戰爭,即是通過戰的方式來達到目的,大王的目的是攻佔滕國,待來日攻陷滕城後,大王的目的已經達到,何必再做殺戮呢?……殺死更多的滕人,難道能讓大王獲得更多的利益嗎?”
  
        宋王偃想了想,笑著問道:“往日,只有人用‘仁義’來勸我,用‘利’來勸我,小子你還是頭一個……”說罷,他點點頭說道:“好,只好滕人不再用愚蠢的頑抗來激怒寡人,寡人便從你所言,待攻破滕城後,不再屠殺。”
  
        見宋王偃的承諾“留有餘地”,蒙仲本來還想再勸,卻瞥見惠盎微微搖了搖頭,仿佛在示意他到此為止,於是便打消了繼續勸說的主意。
  
        片刻後,惠盎帶著蒙仲在營地內散步,期間,蒙仲詢問惠盎道:“阿兄,你方才為何制止我?”
  
        “這樣就可以了。”惠盎微笑著解釋道:“君主的話,無異于王令,不可更改,否則君主將喪失威儀。是故,君主素來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會輕易許下承諾,把話說滿。方才,哪怕你再行勸說,也不會得到你想得到的承諾,反而會使大王對你心生厭惡,是故點到為止即可。”
  
        “原來如此。”蒙仲恍然地點了點頭。
  
        見此,惠盎笑著說道:“先不說這個,我亦見過了景敾的戰報,據戰報所寫,滕虎乃是你蒙氏一族的家司馬蒙擎所擒殺,那是你的族叔麼?”
  
        蒙仲點點頭,將蒙擎已死的事告訴了惠盎。
  
        在聽罷蒙仲的講述後,惠盎面色動容,不由地感慨道:“這等猛士,真是可惜了。”
  
        說罷,他見蒙仲面色黯然,便開導道:“逝者已不可追,阿仲,節哀順變。……對了,反正你心結已消,留在軍中無益,我帶你到鄒國去拜見一位當世的大賢,增漲見識。”
  
        “鄒國?大賢?誰?”蒙仲好奇問道。
  
        聽聞此言,惠盎眨眨眼睛說道:“儒家的當世聖賢,你說是誰?”
  
        “孟子?”
  
        蒙仲一臉驚訝。...<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jean09072001 發表於 2019-2-19 02:25 PM

第62章:拜訪孟子
  
        當晚,待蒙仲將「拜訪孟子」這件事稟告過家司馬蒙摯與少宗主蒙鶩後,便跟著惠盎乘坐馬車踏上了前往鄒國的旅程。
  
        “此事不需稟報大王嗎?”期間蒙仲很好奇地詢問道,畢竟據他所知,惠盎乃是宋王偃身邊的重臣,雖說宋王偃也不至於一刻都離不開惠盎,但按理來說惠盎也不至於做出“恃寵而驕”的事,理應稟報宋王偃。
  
        而對此惠盎則解釋道,其實他這次是專程為拜訪孟子而來,原因在於孟子有弟子二度前往彭城,求見宋王偃,懇請宋王偃停止攻打滕國的行為。
  
        其實早在兩年前時,就有孟子的弟子「萬章」、「公孫醜」、「陳臻(zhēn)」等人求見宋軍軍司馬景敾,勸景敾停止繼續攻打滕國,當時,景敾將這些人打發到彭城去見宋王偃,當時出面接待萬章等人的,即是惠盎。
  
        據惠盎所說,那次孟子的弟子希望宋國停止攻伐滕國的行為,是孟子的弟子公孫醜、陳臻等人發起,孟子本人並未表態——即並沒有支持,但也沒有反對。
  
        瞭解到這件事後,惠盎便與萬章、公孫醜、陳臻等人做了一番辯論,表示宋國攻伐滕國的舉動,乃是為了更好的施行王道,這才勉強打發走孟子的那些弟子。
  
        但是,由於滕國的激烈反抗,宋滕兩軍的廝殺日漸升級,牽扯到了滕國的一般平民,這讓儒家尤為不喜,直到數月前,也就是在宋王偃再次下令徵兵攻伐滕國的那會兒,儒家再次派人前往彭城求見宋王偃。
  
        在這次前往彭城的儒家弟子隊伍中,出現了兩位不尋常的人物,即孟子的獨子「孟仲」,以及獨孫「孟睪」。
  
        孟仲、孟睪出現在“勸阻宋王偃”的儒家弟子隊伍中,這豈非意味著孟子亦越來越不能忍受宋國軍隊在滕國的舉動?
  
        雖然這一次惠盎還是出面勸退了這些儒家弟子,但他卻覺得,有必要親自拜會孟子,聽聽後者的想法,或者將後者解釋一下,畢竟孟子在中原各國都有著非同尋常的名聲——簡單地說,孟子的一句話,或就可稱為齊、魏、楚等國討伐宋國的“名義”。
  
        所以,與孟子處好關係是非常必要的。
  
        至於帶上義弟蒙仲,那就是惠盎自己的私心了,或者說,是他作為兄長對弟弟的照拂。
  
        “阿兄,你是孟子的弟子麼?”
  
        蒙仲好奇詢問惠盎道,因為據他所知,這位義兄學的特別雜,道、名、儒、法、墨等學派皆有涉及,但從治理宋國的策略就能看出,惠盎其實是偏向儒家的“仁治”的,而“仁治”,恰恰就是孟子的主張。
  
        惠盎笑著搖了搖頭。
  
        惠盎是惠子(惠施)的族人,宋國商丘人士,作為宋國人,他首先接觸的即是《老子(道德經)》與《論語》,即道、儒兩家的思想。
  
        後來,他那位在魏國擔任國相的族叔惠施因為被張儀奪了相位,返回宋國,惠盎才因為這位族叔的關係,開始接觸名家的思想。
  
        而待等惠盎用“仁”說服了宋王偃,受後者器重參與治理國家政務時,他又開始接觸法家、墨家等學術思想,以補充自己在治國方面的不足。
  
        至於惠盎與孟子的關係,惠盎曾多次向孟子請教,但也僅僅只是請教——就好比他也一樣向莊子請教過,並非是孟子的弟子,論其中原因,非常複雜,比如說那時作為宋國國相的他,已不適合拜入孟子的門下;比如宋王偃對儒家多多少少抱持成見,不允許惠盎那樣做。
  
        聊了一陣後,惠盎便向蒙仲簡單介紹了孟子的生平。
  
        孟子,姬姓孟氏,名軻,鄒國(邾國)人,其祖上是魯國「三桓」之一的「孟孫氏」,在魯國公室與三桓長達百餘年的內鬥中,孟孫氏逐漸勢微,且最終落敗,無奈之下從魯國遷到了作為魯國附庸國的鄒國,並在鄒國安居下來。
  
        孟子的授業之師,據說是「子思伋(jí)」的門人。
  
        在儒家弟子中,有兩位非常著名的人都字子思,一位即「原憲」,姑且稱作「子思憲」。
  
        子思憲是宋人,是孔子的弟子,孔門七十二賢之一,他出身貧寒,性格謹慎、潔身自好,一生安貧樂道,不肯與世俗合流——他的思想有點接近道家的思想。
  
        據說孔子死後,原憲隱居在衛國,茅屋瓦牖,粗茶淡飯,生活極為清苦。
  
        此時,他的同窗好友,同為孔子弟子的「子貢」,此時已在衛國當了上大夫。
  
        有一日,子貢穿著華麗的衣服,乘坐著奢華的馬車,前呼後擁地前來看望原憲,見後者衣冠不整,子貢便關心地詢問道:“你是否是生病了?”
  
        原憲誠實地回答道:“無財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者謂之病,我沒有病,只不過是窮而已。”
  
        子貢聞言慚愧地離開了,而子思憲則悠閒地在自己簡陋的家前歌唱宋國的民謠。
  
        而另外一位字子思的儒家名人,則是孔子的嫡孫「孔伋(jí)」,也就是「子思伋(jí)」,他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子(曾參)」的弟子。
  
        據說,孔子的兒子「孔鯉」早喪,孔子在他臨終前將孫子孔伋託付給曾參,使後者拜入曾參的門下——按照儒家“道統”之說,孔子傳曾參,曾參傳孔伋,孔伋的再傳弟子傳于孟軻,這即儒家的道統傳承。【PS:非“道統”的儒家內部學派,在悠長的歲月中陸陸續續都被同門打倒,像子張之儒、子思之儒(其實指原憲),包括子夏、荀子等人的思想,都曾被打成異端,有興趣的書友可以自行瞭解。】
  
        是故,孟子即是儒家當代的“掌門”人物,也是“孟氏之儒”的創始者——在荀子還未“學有所成”的當下,提到儒家就勢必繞不開孟子。
  
        再說鄒國,鄒國的國君,乃是黃帝的孫子顓頊的後裔,始祖為「晏安」,為曹姓之祖,周武王滅商後,將晏安的後人封在鄒,即鄒國的由來——鄒國的國君為子爵,是故歷代君主皆稱“鄒子”。
  
        最初的鄒國,並不弱小,是與「苴(jǔ)國」相差無二的國家,在泰山一帶的國家當中,僅次於齊魯兩國,但後來由於內亂,再加上與魯國敵對的關係,鄒國曾出現分裂,從此一蹶不振,成為中原最弱的國家之一,被中原各國所忽略。
  
        九月二十二日,在經過了短短兩日的路程後,惠盎便帶著蒙仲來到了鄒國,來到了這個現如今只有“一縣之地”的國家。
  
        當然,“一縣之地”的說法確實有點誇張,畢竟鄒國怎麼說好歹也有兩三座土城,但不可否認,鄒國的全境確實沒有宋國的陶邑大,屬於一天之內就能繞著全國邊界走一圈的小國。
  
        但是,雖然國土面積小,且國家也很貧窮,但鄒國上下都很和平,與僅隔兩日路程的滕國簡直就是天壤之別,不能不說,這是孟子的功勞——他的存在,讓齊、魯、宋等國家都不敢冒犯鄒國。
  
        在進入鄒國後大約又過了半個時辰左右,馬車駛入了一座小莊園,據惠盎解釋,這即是孟子居住的地方——姑且就稱為「孟子居」。
  
        在馬車行駛的過程中,蒙仲從車窗觀察這座孟子居,他發現,孟子居的格局與莊子居其實也差不多,充其量就是周圍的房屋、田地多一些,與其說是一座居所,倒不如說像個鄉邑。
  
        “孟子有很多弟子吧?”
  
        蒙仲感慨地詢問惠盎道。
  
        惠盎笑著說出了解釋,據他所說,孟子的弟子並不多,至少比不過號稱有三千弟子的孔子,但弟子歸弟子,隨從歸隨從——哪怕沒有被孟子收為弟子,也願意跟隨在其左右的人,卻也不少。
  
        這些隨從以及其家眷,再加上孟子的弟子以及其家眷,這就使得孟子居的規模仿佛是一座小型的鄉邑。
  
        片刻後,馬車在一座仿佛宮殿似的建築前停了下來,旋即,惠盎帶著蒙仲下了馬車,邁步走進了這座建築。
  
        之所以說這座建築仿佛宮殿,倒不是因為它修建的奢華,而是因為它占地頗大,想來還是因為孟子的弟子較多的關係。
  
        走入這座姑且稱作府邸的建築,迎面便是一座門牆,門牆上用大篆字體寫著一個巨大的“儒”字——與蒙仲所瞭解的宋國的字稍有出入,大致還能辨認出來。
  
        轉過門牆,迎面便是一片空曠的院落,非常大,似乎比整個莊子居還要大,而此時,孟子正在這片院子裡,向諸弟子以及那些願意接受他的思想的隨從們,講述儒家經義。
  
        儒家是非常講究禮數的,這從座次就能體現出來。
  
        孟子獨坐在一場矮桌後,面朝諸弟子與隨從,在其面前左右兩側,設有縱向的坐席,這裡坐的大概是孟子的弟子,人人面前有桌,桌上又有書簡。
  
        而再往前,也就是越靠近惠盎、蒙仲所在的地方,卻是沒有桌的橫向席位,普通的弟子以及隨從們,一個個坐在一張草席上,面朝孟子,正襟危坐。
  
        蒙仲粗略數了數,這才發現院內的人竟有兩三百人之多。
  
        可能是注意到了惠盎、惠盎二人的到來,坐在最後的儒家門徒中,有一人回過頭來,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旋即又指了指一旁——順著他所指的方向看去,可以看到那邊擺放著一堆草席。
  
        見此,惠盎便帶著蒙仲各自取過一張草席來,坐在所有人的最後,靜靜聽著孟子授業解惑。...<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jean09072001 發表於 2019-2-19 02:29 PM

第63章:孟子
  
        說實話,對於儒家當代的掌門人物孟子,蒙仲還是頗為好奇的,但很可惜的是,此刻他坐在兩三百名儒家門徒的後面,根本看不到孟子的面容,這讓他只能暫時收起對孟子的好奇,靜靜聽著後者的講述。
  
        “……昔禽子問楊朱曰:去子體之一毛,以濟一世,汝為之乎?(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處,你幹不幹?)
  
        楊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濟。(天下人的問題,決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決得了的)
  
        禽子曰:假濟,為之乎?(假使能的話,你願意嗎)
  
        楊子弗應。
  
        可見,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翟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楊子主張的是‘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幹的,而墨子主張‘兼愛’,只要對天下人有利,即使自己磨光了頭頂、走破了腳板,他也是甘心情願的。)”
  
        在蒙仲的傾聽下,有一個蒼老的聲音平穩地講述道。
  
        唔?
  
        蒙仲微微一愣。
  
        此時孟子所講述的,是「楊朱」與墨子的得意弟子、且墨家第二代鉅子「禽滑(gǔ)厘(xī)」的一則對話。【PS:即“一毛不拔”典故的由來。】
  
        他當然知道孟子所說的「楊朱」是何人,那也是他道家的代表人物,主張“貴己”、“為我”,哪怕已經死去三四十年,但他的思想仍然影響著世人,跟蒙仲的恩師莊子這位“其思想不被世俗所接受”的道家聖賢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但是不可否認,孟子其實有歪曲楊朱思想的地方。
  
        蒙仲看過他道家聖賢列子所著的《列子》,書上也記載著這段楊子與禽子的對話。
  
        但是,楊子並不是被禽子說得啞口無言,而是不屑於回答。
  
        因為在《列子》中,這段對話還有後續——孟子只是截取了前一段而已。
  
        按《列子》所述,當時楊子不屑於回答,但他的弟子「孟孫陽」則反問禽子:如果讓你的肌膚受到些許損害但給你萬金,你願意麼?
  
        禽子表示可以。
  
        孟孫陽又問:若使你斷一肢,卻給你一個國家,你願意麼?
  
        禽子默然。
  
        此後孟孫陽又問:若割掉你的首級卻讓你得到天下,你願意麼?
  
        禽子啞口無言。
  
        最後孟孫陽對禽子說道:一根毛比肌膚微小,肌膚比一肢微小。然而,積一毛以成肌膚,積肌膚以成肢體,雖然一根毛只有身體的萬分之一,但你為什麼要輕視它呢?
  
        禽子啞口無言。
  
        是的,被說到啞口無言的,其實反而是墨家第二代鉅子「禽滑厘」,而不是楊朱。
  
        而此刻,孟子只截取了前半段,仿佛顯得楊朱被禽子說得啞口無言似的,這或許瞞得過在場其他人,卻唯獨瞞不了蒙仲這位道家弟子。
  
        隨後,在孟子講述完這段對話後,陸續出現很多聲音批判楊朱的思想,斥責後者的思想“自私自利”。
  
        說實話,蒙仲稍稍有點為楊朱感到委屈。
  
        因為楊朱的思想,根本不是“自私自利”的思想,而是“不利天下、不取天下”,即主張在不侵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使天下變得更好,反過來說,倘若使天下變得更好的前提居然是需要一個人損失利益,這樣的世俗又怎麼能稱作“好”呢?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個人都要愛惜,保持自我的本性,不要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侵害他人的利益,但也不必為了“使天下變得更好”而犧牲自己的利益,這才是楊朱「貴我」思想真正想要表達的:如果人人都不拔一毛而利天下,也不貪天下大利而拔自己一毛;人人都各自為自己,而不侵犯別人,這樣天下也就太平無事了。
  
        而如今,楊朱的思想卻被歪曲成“一毛不拔”的吝嗇、自私自利,而且還是被孟子這位儒家的掌握門歪曲成這樣,說實話,這讓蒙仲對儒家、對孟子的印象一下子就跌落了。
  
        不過,蒙仲並沒有出面揭穿的意思,原因很簡單,一來這是各家學術之間的攻殲,他的老師莊子也曾誇大儒家的害處,各學派間的相互攻擊,這在當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二來嘛,莊子不喜歡楊朱。
  
        是的,同樣是道家思想的繼承者,莊子非常不喜歡楊朱的思想。
  
        莊子覺得,如果人人都將「貴己」作為準則,去做那些「不損害自己利益而使天下獲利」的事,就會助長人的“區別心”,而區別心正是人損人利己的前提,這談何「不取天下」?
  
        因此楊朱思想不過是虛偽的歪門邪說、旁門左道。
  
        ……還是當做沒聽到吧。
  
        聽著諸儒家弟子批判楊朱思想,蒙仲暗暗想道。
  
        沒有理由為了維護楊朱思想,讓自己的老師莊子因此發怒對不對?
  
        想到這裡,蒙仲就索性裝作沒聽到,繼續聽著孟子講述經義,或者批判楊朱思想。
  
        或許有人會覺得,孟子用墨家思想去攻擊楊朱思想,難道是覺得墨家思想更好麼?
  
        怎麼可能!
  
        僅片刻工夫後,孟子就開始攻擊墨家思想了,比如墨家的“兼愛”主張。
  
        據孟子所言,楊朱思想主張人人為己、這是不要君主的言論,而墨家的“兼愛”思想呢,則是不要父母。
  
        儒家與墨家都提倡“愛”,其中儒家主張“愛有等差”,比如對君主的愛,對父母的愛,對聖賢的愛,對普通人的愛,這都是存在區別的,也理應當存在區別。
  
        而墨家的“兼愛”思想,則提倡不分等級、不分厚薄親疏,對待親人與對待外人應當一樣,對待君子與對待普通人也應該一樣,因此孟子攻擊墨家思想是“不要父母”的邪說——你像對待父母那樣對待外人,你將父母擺在什麼位置呢?
  
        是故,孟子狠狠地批判了墨家的兼愛思想,指責“兼愛”是一種不要父母、不要君主的邪說,而不要父母、不要君主的人,就是禽獸——可以說,批判地非常狠。
  
        隨後孟子又說,當今世上,充斥著楊朱與墨翟的思想,人們要麼倒向楊朱的思想,要麼倒向墨翟的思想,但這兩者都是不可取的,唯一可取的,便是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學說不發揚,就是用邪說欺騙百姓、阻止仁義的施行。
  
        而仁義被阻止,就是放任野獸去吃人,人們也將互相殘食。
  
        似這種一家之言,蒙仲姑且也就聽聽,並且他還聽得挺歡樂的,反正儒家批判的楊朱思想與墨家思想,跟他又沒有什麼關係。
  
        待孟子“噴”完楊朱思想與墨家思想後,他便開始講述他的“王道”、“仁政”思想。
  
        孟子所提倡的王道,即以仁治國,仁即仁政,即希望君主寬厚仁慈地對待治下的子民,首先要使“民有恆產”,即子民擁有屬於自己的財富,且君主要保護子民的財富不容許遭到侵害。
  
        在“民有恆產”的基礎上,孟子又主張輕徭薄賦,減少人民的負擔,總結下來,即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主張。
  
        說實話,對於這些觀點,蒙仲還是非常認可的。【PS:此時的儒家,還不是統治階級的工具。】
  
        待隨後諸弟子提問時,有孟子的普通弟子提到了滕國,他詢問孟子道:“夫子,我聽說滕國是以仁政治國的國家,為何會淪落被宋國攻伐的下場?這是滕國的失德,還是宋國的失德?且齊國作為強國並未派人調和兩國的陣仗,這是否也是失德的體現呢?”
  
        聽到這話,蒙仲低聲對惠盎道:“這個人如果是孟子的弟子,恐怕要被除名了。”
  
        惠盎苦笑一聲。
  
        但事實上,孟子並沒有生氣,他只是誠實地說道:“滕國被宋國進攻,只是因為滕國國小而已。以大吞小,以強淩弱,這是禮樂崩壞造成的結果。”
  
        隨後,孟子再次重申了“效法先王”、“施行仁政”的必要。
  
        而在這基礎上,天下各個學說都成為了被孟子那些弟子指責、攻擊的對象,唯獨沒有莊子的思想。
  
        說起此事,蒙仲亦稍稍感覺有點尷尬,因為他的老師莊子雖然是當代的道家聖賢,但他的思想卻並未被廣泛傳播,在當代根本談不上什麼顯學,理所當然,自然也不會被儒家所攻擊——因為沒有必要。
  
        然而就在蒙仲這樣認為的時候,卻又聽孟子有弟子問道:“宋國攻伐滕國,我儒家前往勸說宋王,但宋國的道家大賢莊周卻無動於衷,坐視宋軍進攻滕國,夫子您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聽到這話,孟子皺了皺眉,因為孟子其實是挺尊敬莊子的。
  
        就在這時,在縱列的席位中有人輕笑道:“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哪裡會留心宋滕兩國的戰爭,且這場戰爭又會使多少無辜之人受難呢?”
  
        聽聞此言,在場的儒家弟子們皆輕笑起來。
  
        這陣笑聲聽在蒙仲耳中,極其刺耳。
  
        他當即冷笑道:“在你們儒者歪曲諸家經義、以巧偽之說迷惑世人時,難道天下就能因此少了紛爭麼?可笑!”
  
        “……”
  
        頃刻間,笑聲戛然而止,在場諸人紛紛轉頭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終於在橫向坐席的最後一排,看到了橫眉冷目的蒙仲,以及其身旁面色有些尷尬的惠盎。
  
        是惠盎啊,以及……此子方才說巧偽?莫非是莊子的門徒麼?
  
        孟子微微睜開眼瞼,看了一眼遠處的蒙仲,眼眸中閃過一絲驚訝。
  
        因為據他所知,宋國的大賢莊子,近二十年來從未收任何一人為弟子。...<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jean09072001 發表於 2019-2-19 02:36 PM

第64章:激辯諸儒【二合一】
  
        “惠大夫。”
  
        在孟子的授意下,其得意弟子「萬章」緊步來到惠盎身前,拱手施禮道:“不知惠大夫前來,門徒亦不曾通稟,還請惠大夫莫要怪罪。”
  
        惠盎連忙回禮道:“先生言重了。惠某進府時,夫子正在講述經義,在下本不該打攪,然在下卻在後席偷聽,若要細論起來,惠某才是那無禮之人。”
  
        “惠大夫這是說的哪裡話。”萬章笑著說道。
  
        對於惠盎,萬章的印象還是極好的,僅從惠盎方才進府時見孟子正在授業便靜靜在後面聽客,而沒有打攪孟子講述經義,由此就能看出惠盎的品行。
  
        更別說萬章對惠盎也熟悉,知道後者雖然不是他儒家弟子,但卻推崇他老師孟子的“仁政”主張,竭力勸說宋王偃以仁政治理宋國,這就足夠萬章對惠盎抱持極高的敬意與親近。
  
        在寒暄了兩句後,萬章的目光便轉移到了惠盎身邊的蒙仲身上:“惠大夫,不知這位是?”
  
        惠盎環視了一眼,見許多儒家弟子正因為其弟蒙仲方才的冷笑而對他怒目而視,臉上不由地苦笑一聲,也不知該如何介紹蒙仲,遲疑了半響這才說道:“此子……我弟也。”
  
        話音剛落,就聽蒙仲在旁淡然自若地補充了一句:“道家弟子,蒙仲!”
  
        原來如此……
  
        萬章心中恍然。
  
        很顯然,是他們方才攻訐道家思想的那些話,讓這位道家弟子心中不快了,是故出言諷刺。
  
        於是他微笑著說道:“既是惠大夫之弟,也請一併移坐吧。……惠大夫,夫子請您入席就坐。”
  
        蒙仲歪著頭看了一眼萬章,他哪裡會聽不出後者的話外深意:只是看在你兄惠盎的面子上。
  
        由此可見,蒙仲方才諷刺儒家的話,讓萬章這位孟子的得意弟子亦非常不快,只是看在惠盎的面子上沒有表現出來罷了。
  
        在萬章的指引下,惠盎與蒙仲二人來到了孟子附近。
  
        此時,就見惠盎主動上前向孟子行禮道:“許久未曾拜訪夫子,惠盎慚愧,不知夫子安好?”
  
        孟子微笑著點了點頭。
  
        對於惠盎這位主張他“仁政”思想的宋國重臣,孟子還是很喜歡的,並且他也明白,惠盎幾乎是宋國當下唯一能影響宋王偃的人,倘若希望宋國施行他孟軻的“仁政”主張,關鍵就在惠盎身上。
  
        此時,孟子的弟子們已重新排了座位:本來孟子面前是幾排縱向的坐席,分別位於孟子面前的左右,但眼下,孟子左手邊的坐席已被撤走,唯獨留下一個座位,顯然是留給惠盎的。
  
        至於孟子的弟子,此刻全部坐在了孟子的右手邊。
  
        “惠大夫,以及惠大夫之弟,請就坐。”
  
        孟子另外一名弟子請道。
  
        這是刁難我弟啊……
  
        看到面前僅只有一張坐席,惠盎微微皺了皺眉,不動聲色地看了一眼孟子,卻見後者閉著雙目一言不發。
  
        旋即,他又看了一眼蒙仲,見他面上帶著幾分冷笑,心中微動,索性就裝作什麼事都沒有發生,若無其事地坐在了那張案幾後的草席上。
  
        而正如他所預料的,蒙仲故意裝模作樣地看了看四周,旋即搖搖頭笑著說道:“唉,儒家巧偽欺世啊,口口聲聲說什麼禮節,卻讓客人連坐的位子都沒有。”
  
        話音剛落,就聽對面席位中有一名孟子的弟子調侃道:“怎麼是沒有位子呢?你是惠大夫之弟,何不與你兄長同席呢?”
  
        諸孟子的弟子聞言輕笑起來。
  
        此時就聽蒙仲面色自若地說道:“惠大夫雖是我兄,但你們儒士難道是因為這一點才敬重他、為他單獨設座的麼?恐怕不是吧?難道不是因為我兄乃宋國的重臣麼?……我兄因為他在宋國的地位而得到你儒家的尊重,而我,作為在場唯一一名道家弟子,卻落到連坐席都沒有的待遇,這就是儒家講究的禮數啊。”
  
        “……”
  
        一番話說得孟子的諸弟子面紅耳赤,難以反駁。
  
        萬章沉著臉吩咐儒家弟子為蒙仲搬來了一張案幾,以及一張草席。
  
        見此,蒙仲施施然坐在草席上,盤腿而坐。
  
        在他坐定後,方才那名調侃他的孟子弟子當即問道:“小子,你是何人的弟子?”
  
        蒙仲看了他一眼,平靜地說道:“方才你等笑話莊子,我出言譏諷,然而你此刻還問我是何人的弟子。……你難道真的心中不知麼?果然是虛偽的儒家弟子。”
  
        聽聞此言,那人反駁道:“雖說你方才維護莊子,但你又沒有說,你既沒有說,我又如何得知?”
  
        蒙仲聞言說道:“這般顯而易見的事,作為孟子的弟子,居然還猜不到麼?……好吧,你並非虛偽,而是才智不足,是我錯怪你了。”
  
        “你……”那名儒家弟子頓時氣得面色漲紅,指著蒙仲說不出話來。
  
        此時,又有一名儒家弟子制止了他,問蒙仲道:“你是莊子的弟子?”
  
        “正是。”蒙仲平靜地回答道。
  
        見此,這名儒家弟子拱了拱手,正色說道:“在下「徐辟」,有一事不明請教莊子賢徒,相信足下定能給予解惑。”
  
        “請講。”蒙仲淡淡說道。
  
        聽聞此言,徐辟正色說道:“宋國攻伐滕國,乃不義之戰,致使滕國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我儒家弟子頻繁勸說宋王停止征戰,但莊子身為宋國人,卻仍隱居世外,對此無動於衷,在下不解,難道是莊子支持這場不義的戰爭麼?”
  
        蒙仲聞言淡淡地嘲笑道:“我恩師莊夫子,早已年過七旬,你要這樣一位老人跋山涉水,從景亳跑到彭城去勸阻宋王?這就是你儒家尊老的方式麼?”
  
        “絕非如此。”徐辟連忙改口道:“我的意思是,莊子素來抵制戰爭,現如今,他所出生的宋國興起不義之兵,攻伐滕國,難道莊子就沒有任何表示麼?”
  
        蒙仲搖搖頭說道:“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位婦人就算手藝再巧,若是沒有米,也做不出飯來。莊師雖是大賢,但奈何世人都不肯遵從夫子的思想,莊師又有什麼辦法呢?……就像你儒家,既是當世顯學,且鄒國又與滕國接近,可這樣還是沒能制止宋滕兩國的戰爭,這就是時機與條件不足的道理。”說罷,他瞥了一眼孟子,微笑著說道:“我亦不曾聽說孟夫子親自前往宋國勸阻宋王,想來也是這個道理。”
  
        “……”
  
        孟子稍稍睜開眼睛瞥了一眼蒙仲,一言不發。
  
        他豈是看不穿蒙仲那「將話題扯到孟子身上」小把戲,只不過礙於身份,懶得跟蒙仲這種小輩計較而已。
  
        但是他的弟子徐辟,卻因此投鼠忌器,不敢再深入這個話題,免得“牽連”到他的老師孟子。
  
        然而,徐辟不敢問,但孟子的得意弟子公孫醜卻敢問。
  
        他對蒙仲說道:“莊子長久居於宋國,然足下卻言宋王卻不肯聽從莊子所言,是否是莊子的思想如世人評價那般,乃無用之物?”
  
        蒙仲聞言笑著說道:“昔日燕國內亂之際,齊國趁火打劫、出兵伐燕,據說孟子當時就在稷下學宮,何以竟沒能勸阻齊王呢?”
  
        公孫醜辯解道:“當時燕國內亂,齊國才介入平定燕國的混亂,非不義之戰……”
  
        蒙仲嘲弄道:“那為何齊國的軍隊最後又被燕國的國人趕了出來呢?明明是事實卻要狡賴承認,難道這就是儒家推崇的品德麼?”
  
        公孫醜啞口無言。
  
        旋即,孟子另外一名弟子「樂正」為其辯解道:“齊國最初是為平定燕國內亂,然而後來,齊王卻貪圖燕國的土地,試圖將其吞併。當時夫子亦曾勸阻齊王,奈何齊王不肯聽從。”
  
        蒙仲點點頭說道:“莊師亦是。”
  
        樂正頓時語塞。
  
        這小子有點辯才啊!
  
        孟子的諸弟子心下暗想。
  
        旋即,又有一名儒家弟子「陳臻」開口說道:“在下陳臻,有一事不明,請教莊子高徒。”
  
        “請講。”蒙仲淡淡回道。
  
        “在下亦觀過莊子所著,得知莊子提倡「無欲」,勸教世人克制心中的貪欲,但莊子自身卻又追尋「無欲之欲」,難道「無欲之欲」就不是一種人的欲望麼?倘若是,豈非是莊子前後矛盾?”
  
        蒙仲聞言搖搖頭笑道:“足下所言,未免叫人發笑。欲乃人性,它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順應天道的「欲」,此謂之「天理」,就好比人要食物才能生存,而過份則為「貪欲」。……莊師所言「無欲」,即是指天理之欲,就好比人初生時,懵懂無知,只知道餓了要啼哭,此即是「天理」,除此之外,無成心、機心,莊師主張無欲,即希望世人捨棄成心,回歸嬰兒時的純真,天理本身就存在於人體內,而足下卻用‘追尋無欲之欲’來概括,正好應了我道家聖賢老子的那句話,「道可道、非恒道」,賢兄以‘有窮之詞’來概述‘無窮之道’,本身就已產生了偏差,奈何還自以為抓到了把柄?……我聽說孟子曾言「人性本善」,闡述善也是人本身存在的「天理」之一,可按照足下的說法,善竟然成了可與人理分離的欲?敢問賢兄,你是希望世人追逐‘善’呢,還是捨棄‘善’呢?”
  
        “……”陳臻啞口無言。
  
        此時,孟子又瞥了一眼蒙仲。
  
        雖然蒙仲又一次將話題牽扯到了他身上,但這次講述的道理,孟子是認可的。
  
        他也認為,莊子主張的“無欲”,以及他提倡的“人性本善”,都是人出生時就有的,與人不可分割的“人理”——這世上的人不是缺少善良,充其量只是善良被“貪欲”埋沒了而已。
  
        因此,沒有追尋善良這種說法,只有找回善良;同理,莊子主張的“無欲”,也不是什麼所謂的“追逐無欲之欲”,而是返回“無欲”時的狀態。
  
        這個弟子,莊子教的不錯。
  
        瞥了一眼蒙仲,孟子暗暗想道。
  
        然而,也僅僅只是“不錯”而已。
  
        繼公孫醜、樂正、陳臻之後,孟子的弟子「屋廬連」問蒙仲道:“在下屋廬連,亦觀過《莊子》,方知通篇皆是謬悠之言、荒唐之言、假託之言,莊子用自身編造的寓言去教導世人,還敢指責我儒家‘巧偽’麼?”
  
        蒙仲聞言搖頭說道:“足下此言差矣。……何謂‘巧偽’?巧即狡智、偽即虛假。比如說,你儒家言「君子遠庖廚」,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但不見不聞卻忍食其肉,此巧偽也;一邊說著「君子固窮」這樣的話,一邊卻苦苦追求做官,此巧偽也;一邊說著「農,國之根本」,一邊又輕賤農事,稱「非士所為」,此巧偽也;言「以禮治國」、效法先王,卻又說「刑不上大夫」,此巧偽也!……”
  
        在列舉了多個例子後,蒙仲看了一眼有些張口結舌的屋廬連,問道:“還要我舉更多的例麼?”
  
        屋廬連不知所措。
  
        見此,蒙仲便繼續說道:“而莊師所述,即使寓言有編造,但道理卻是真的,何以足下卻拘泥於‘表像’不放呢?這就好比評價一個人,衣裝只是‘表像’,人才是‘內在’,難道足下是通過人的衣裝來衡量的一個人的內在品德麼?”
  
        “……”屋廬連張了張嘴,無言以對。
  
        其實早在蒙仲舉例“巧偽”的時候,他就已經說不出話來了。
  
        此後,孟子弟子「公都」介面說道:“在下公都,亦觀過《莊子》,知莊子曾言「學不可傳、業無可援、惑莫能解」,諷刺我儒家言傳身教,可他自己卻收了足下為弟子,授業解惑,這難道不諷刺麼?”
  
        蒙仲聞言搖了搖頭。
  
        不得不說,這的確是莊子容易招黑的一點,但蒙仲又如何會讓自己的恩師被指責呢?
  
        於是他立刻笑著反駁道:“然而天底下還有比這更諷刺的事呢!……據說世上有一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謂此‘君子方如是也’。然而這樣講究正直的君子,卻因為他人的威脅就乖乖跑到那名威脅他的人身邊出仕做官,足下以為這是否諷刺?”
  
        此言一出,孟子亦忍不住睜開眼睛看向了蒙仲。
  
        而萬章、公孫醜等一干孟子的入室弟子,則惡狠狠地盯著蒙仲。
  
        原因很簡單,因為蒙仲所提及的那個人,即儒家鼻祖孔子,而威脅他的人,則是當時魯國的權臣陽虎。
  
        然而蒙仲卻毫不畏懼,在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下,冷笑道:“然而,最諷刺的莫過於那句「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這就是儒家提倡的‘禮治’,其正直的體現啊!”
  
        聽聞此言,縱使是孟子,臉上都露出了幾許不滿之色。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句話是孔子為了包庇得意弟子曾子(曾參)所說的,而孟子正是曾子的徒孫。【PS:前文有,就不解釋了。】
  
        話說回來,不滿歸不滿,孟子對蒙仲亦產生了幾許好奇,因為他發現,這個叫做蒙仲的小子,似乎對他儒家思想非常瞭解的樣子,以至於就連一些他儒家的“黑料”都非常瞭解——若不是看過許多他儒家的書籍,是很難瞭解那麼多的。
  
        看院子裡那些普通的儒家弟子,他們根本弄不懂萬章、公孫醜、樂正等人為何突然間面色大變,且惡狠狠地瞪著那名叫做蒙仲的弟子。
  
        喂喂喂,阿仲……
  
        看著幾名孟子的得意弟子突然間惡狠狠地瞪著蒙仲,惠盎亦為他弟弟蒙仲捏一把冷汗。
  
        但同時,他也隱隱有些歡喜,歡喜于義弟蒙仲這位集道、名兩家之長的弟子,竟然能將孟子的諸弟子逼到這種程度。
  
        正如惠盎所猜測的那般,在蒙仲狠狠“諷刺”了儒家後,他與孟子諸弟子間的辯論變得更加激烈,甚至於已逐漸有了幾分肝火。
  
        在長達近半個時辰的時間內,萬章、公孫醜、樂正、公都、屋廬連、陳臻、徐辟等十幾名孟子最得意弟子連環詰難蒙仲,但蒙仲卻對答如流,每每說得前者啞口無言,這非但讓惠盎歎為觀止,就連孟子亦愈發對蒙仲產生了幾許好奇。
  
        此子,善於雄辯。
  
        孟子在心中暗暗評價道。
  
        說到雄辯,說實話孟子亦是其中佼佼者,當然,莊子也分毫不差。
  
        但兩者的弟子,此時的差距就有點明顯,以至於孟子心中也感覺很奇怪,奇怪於莊子究竟從哪裡找到了這麼一個能說會道、能言善辯的弟子?
  
        不得不說,此時此刻,再沒有敢小覷蒙仲這個看上去年僅十四歲的少年,哪怕是孟子最得意的弟子萬章,此刻也不敢再單純將蒙仲視為‘惠盎的義弟’。
  
        他問蒙仲道:“莊子多以謬悠之言、荒唐之言、假託之言教導世人,你謂之「真善」,而我儒家以真實的言論,向世人闡述道理,莊子卻道‘巧偽’,這天底下還有比這更不公的麼?”
  
        蒙仲聞言搖搖頭說道:“足下所言,亦不過‘表像’而已。”
  
        說著,他拿起了桌上的碗,端起來喝了一口其中的水,嘖嘖稱讚道:“此水甘甜,這應該是采自清澈的山泉吧?”
  
        萬章不解蒙仲的意思,但還是回答道:“確實是采自附近山上的山泉。”
  
        見此,蒙仲點點頭說道:“再來解答足下的困惑。……莊師的思想,意在向世人闡述天地間的道理,就好比這碗水,它之所以甘甜,是因為它的本質是‘山泉’,而並非是這只碗使它變得甘甜,換做名貴的玉碗,這山泉還是山泉,並非換了器皿就會讓它變得更好,這即是道理。……我道家講究道德,儒家講究仁德,德是什麼?德即這碗內的水,天地之間本身就存在的‘道’,無需在意什麼講述的方式,只需將其中的道理交給世人,而你儒家則生怕世人不知這碗水的甘甜,試圖用光鮮亮麗的碗去裝它,卻反而落了下乘。”
  
        萬章原本想要反駁,但此時,孟子忽然抬手制止了他,意在讓蒙仲繼續說下去。
  
        蒙仲並沒有注意到孟子的動作,繼續對萬章說道:“我曾聽說,孔子將‘孝’分為三個層次,‘其上尊親’,即尊敬父母,‘其次弗辱’,不使父母受到侮辱,‘其下能養’,即單純養活父母。又說,養而不敬,與養豬狗何異?此乃孔子提倡的孝。
  
        待等到曾子時,則將孝提升到‘孝道’的程度,曾子認為,講求仁愛之人,只有通過孝道才能體現仁愛;講求仁義之人,只有通過孝道才能掌握適宜的程度;講求忠誠之人,只有通過孝道才能真正合乎忠的要求;講求誠信之人,只有通過孝道才能合乎真正的信實;講求禮數之人,只有通過孝道才能對禮有真正的體會;講求強大之人,只有通過孝道才能真正表現出堅強。
  
        再然後,曾子又說「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將忠於君主亦歸於孝道,並且,又將孝道分為五等,即‘天子之孝’、‘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
  
        孝,誠然是世上的美德之一,難道僅僅只有你儒家才提倡這些美德麼?
  
        並非如此,孝、仁、義、禮、智、信,本身就是存在於天地間的美德:烏鴉反哺,仁也;鹿得草而鳴其群、蜂見花而聚其眾,義也;羊羔跪乳、馬不欺母,禮也;蜘蛛羅網以為食、螻蟻塞穴以避水,智也;雞非曉而不鳴、燕非社而不至,信也。
  
        這些美德,本身就存在於天地之間,而你儒家,教人孝行卻不教人孝理,還硬生生要給這些孝添加那般繁雜的等級……
  
        我曾聽說,昔日有一名商賈,他尋覓到一個價值千金的夜明珠,希望能將它賣出個好價錢,可他又擔心世人不明白這顆夜明珠的價值,於是便用名貴的木頭雕了一隻裝珠的匣子,將木匣用調製的香料薰制,又用珠寶、寶玉點綴,用美玉連結、用翡翠裝飾,用翠鳥的羽毛連綴。
  
        終有一日,有一名鄭國人將這只木匣買了下來,卻將其中的夜明珠隨手丟還給了那名商賈。”
  
        環視了一眼周遭的諸儒家弟子,蒙仲正色說道:“以繁文縟節、巧偽之言使世人迷惑,致使世人末本倒置,就像那名買櫝還珠的鄭人,這豈不就是你儒家一直在做的事麼?我師莊夫子言你儒家巧偽惑世,又有什麼錯呢?”
  
        話音落下,周遭鴉雀無聲,眾儒家弟子無不啞然,就連孟子亦睜大了眼睛,旋即捋著花白的鬍鬚露出深思之色。
  
        此時,就聽惠盎咳嗽一聲,指著蒙仲代為介紹道:“咳,雖然有些遲了,但還是容我介紹一下在下的這位賢弟,他乃莊子之得意弟子,同時亦是惠子之代收弟子,集道、名兩家學術之長,宋國景亳人士,蒙仲!”
  
        “……”
  
        數百儒生,依舊鴉雀無聲。...<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jean09072001 發表於 2019-2-19 02:40 PM

第65章:孟子(二)
  
        片刻後,孟子將惠盎、蒙仲二人正屋,身邊僅留下萬章、公孫醜這兩位最得意的弟子。
  
        此時,惠盎代蒙仲向孟子道歉道:“夫子,舍弟年輕氣盛,還請夫子莫要責怪他。”
  
        孟子聞言笑道:“令弟所言,句句在理,何來責怪之說?”
  
        聽聞此言,惠盎眨眨眼睛笑道:“秀木在前,夫子何不與此子辯之一二呢?世人皆知夫子善於雄辯,喜好雄辯,常人不能及。”
  
        孟子聞言哈哈一笑,擺擺手說道:“算了吧,老夫豈是喜好辯論,不過是不得已而為之。若換做三十年前,老夫或許會與此子試辯一二,可老夫如今一大把年紀,贏了勝之不武,若輸了,則我儒家顏面無存……老夫豈會做這樣的傻事?”
  
        在說話時,他笑呵呵地看著蒙仲,神色中並無絲毫惱意。
  
        見孟子態度如此和藹,蒙仲心中驚訝之餘,亦生好感,便遵從惠盎的暗示,向孟子以及萬章、公孫醜二人道了歉。
  
        對此,孟子自然是好言寬慰。
  
        孟子對蒙仲,其實並無惡感,因為前者在一開始,就從蒙仲那句“巧偽”之詞,以及蒙仲那維護莊子的舉動,就猜到了蒙仲「或乃莊子弟子」的事實,此後他靜坐旁觀,就是想試試莊子的這名弟子究竟從其師那邊學到了幾分本領。
  
        而事實證明,莊子的這名弟子,比他想像的更為優秀,以至於他座下的這些得意弟子,竟無人能辯得過此子,這讓孟子大感意外之餘,亦對其弟子稍稍有些失望。
  
        可能是注意到恩師的目光不經意地掃了自己二人一眼,萬章、公孫醜二人不覺有些慚愧。
  
        但他們不得不承認,他們的確辯不過蒙仲這位集道、名兩家學術之長的道家弟子,確切地說,在方才那長達半個時辰的辯論中,他二人與其他的師兄弟,在蒙仲面前一次也沒有占得上風,雖然他們的質問其實也相當犀利,但對方每每能輕描淡寫地將其化解。
  
        這份辯才,實在是天下少有。
  
        “那可真是遺憾啊。”惠盎笑著說道。
  
        他倒是很傾向於看到孟子親自出面與他義弟蒙仲來一場辯論。
  
        待彼此於屋內坐下之後,孟子和善地詢問蒙仲道:“小傢伙,你在莊夫子身邊,都看過那些書呀?”
  
        蒙仲恭敬地回答道:“除我道家的經典外,後輩還看過《法經》、《太公兵書》、《堅白論》、《合同異論》、《孫子》、《吳子》……”
  
        聽到這些書名,萬章與公孫醜吃驚地瞪大了眼睛,他們此時才意識到,眼前這名少年其實並不局限於道、名兩家的學術,竟然還涉及到法家、兵家。
  
        而對此,孟子亦贊許地點點頭,旋即又問道:“老夫聽你方才與諸子辯論,似乎對我儒家思想亦甚為瞭解,你也看過我儒家的書麼?”
  
        蒙仲回答道:“後輩的啟蒙書物,即是族學內長輩所教授的《論語》。”
  
        聽聞此言,孟子雙眉一挑,臉上的笑容就更甚了,連連點頭道:“《論語》好,《論語》好啊。”
  
        說著,他拋出了幾個《論語》中的提問,詢問蒙仲,但蒙仲卻能對答如流。
  
        萬章、公孫醜二人微微一愣,旋即他們看向蒙仲時眼中的敵意,亦再次消退了幾分。
  
        因為在拋開門戶之見後,蒙仲簡直跟一名儒家弟子沒有什麼區別,畢竟此子對《論語》實在是太瞭解了。
  
        而這,亦讓孟子感到很寬慰,他略帶驚訝地問惠盎道:“宋人都讀《論語》嗎?”
  
        惠盎聞言便解釋道:“此子乃景亳蒙氏子弟出身,宋國的世族,一般都以《論語》為族子啟蒙。”
  
        “好好。”孟子既欣慰又高興地點點頭。
  
        不得不說,在楊朱思想與墨家思想充斥的當世,宋國國內的家族還能用《論語》作為給族內子弟的啟蒙讀物,這就足以讓孟子對宋國的印象改善幾分。
  
        其實仔細想想,這倒也不奇怪,畢竟儒家的影響力,主要就體現在魯國、宋國、齊國這幾個國家,不過自從齊國誕生了稷下學宮後,儒家對齊國的影響力就逐漸小了。
  
        就當前的世俗來看,楊朱思想主要傳播于秦、魏、趙、韓這幾個國家;而墨家思想,則主要傳播于齊、楚、秦這幾個國家;至於宋國,則主要還是以道家思想以及儒家思想為主——這裡所說的道家,指的是老子、列子、宋銒為代表的道家思想,蒙仲的恩師莊子雖然被譽為老子、列子、宋銒之後的道家傳人,但世人並不是很接受莊子的思想,就連莊子的摯友惠子也曾笑話為是“無用的學術”。
  
        聊著聊著,話題便逐漸轉到了惠盎此番的來意上。
  
        對於惠盎的來意,孟子看得很清楚,無非就是前一陣子他兒子「孟仲」與孫支「孟睪」亦跟隨諸儒家弟子前往彭城勸阻宋王,這讓宋王偃與惠盎等人感到了幾許危機,是故,惠盎特地前來向他解釋。
  
        “宋王欲行王政麼?”孟子用帶著幾分嚴肅的口吻問惠盎道。
  
        聽聞此言,惠盎亦嚴肅地回答:“是,宋王欲行王政。”
  
        這裡所說的王政,跟孟子提倡的「王道」沒有任何關係,只是說宋王要施行其作為君主的權利與責任,說白了就是要攻略其他國家,使宋國變得更強,甚至於挑戰齊國、楚國的地位。
  
        聽了惠盎的話,孟子皺眉說道:“近幾年,時常有弟子詢問老夫有關於滕國的事,滕國已故的君主滕元公,他與老夫相識數十年,在當今世上,滕元公是唯一一位遵循仁政的君主……”
  
        說起此事,孟子就忍不住為之感慨。
  
        跟當年孔子周遊列國一樣,孟子在學有所成後,亦周遊諸國,向各國的君主闡述他的思想,其中,齊國是他最希望爭取的國家。
  
        大約是在孟子四十五歲的時候,孟子帶著學生、隨從前往齊國,希望能說服齊王施行他所主張的仁政——當時的齊國君主乃是「齊威王(田因齊)」。
  
        當時,正值魏國與齊國「徐州相王」時期——即在魏國國相惠施的主張下,魏國與齊國相互承認對方的王位,並以此促成「齊魏結盟」,共同抗擊秦國。
  
        換而言之,齊國當時的風頭很猛,孟子就是在這個時期,帶著學生來到了齊國。
  
        值得一提的是,孟子前往齊國,是被他的學生「匡章」邀請的。
  
        匡章是齊國的名士,此人文武雙全,他作為齊國的將領,雖然統帥的戰役並不多,但卻都是足以改變中原格局的戰爭。
  
        比如「桑丘之戰」,商鞅變法後的秦國,以及鄒忌變法後的齊國,這兩國分列東西的強國首次展開軍事上的衝突,匡章即是齊國軍隊的統帥,他在這場戰爭中,打得秦國俯首稱臣——秦國的君主惠文王,派出使者向齊國求和,並自降身份,稱秦國為齊國的“西藩之臣”。
  
        此後,秦齊兩國二十年未曾直接開戰。
  
        再比如「滅燕之戰」,匡章率領齊國軍隊,在短短五十日就攻佔了燕國全境,要不是趙國的君主趙雍請來諸國軍隊聯合討伐齊國,逼得齊威王只能叫匡章率領齊軍從燕國境內撤回,這世上已無燕國。
  
        再比如「垂沙之戰」,匡章率領齊、魏、韓三國聯軍攻打楚國,大破楚軍,殺楚國的令尹唐昧,使楚國大片領土被聯軍所攻取。
  
        再比如當前,齊、魏、韓三國正在進攻秦國的函谷關,其聯軍的統帥也正是匡章。
  
        毫不誇張地說,匡章乃齊國的名將。
  
        然而,孟子當初前往齊國的時候,匡章還未具有如今這般的地位與名聲,甚至於,還背負上了不孝的惡名。
  
        這個“不孝”惡名,說來也是無奈,原因就在於匡章的母親生前曾得罪匡章的父親,因此死後被匡父埋在馬棚下,後來匡父過世,匡章沒有改葬其母,論其原因,匡章便解釋道:“我沒有得到父親的允許,若擅自改葬亡母,豈不是背棄了父親?”
  
        但齊人卻因此指責匡章不孝。
  
        對此,蒙仲的恩師莊子也曾指責匡章,但孟子卻認為匡章做得沒錯,於是並未責怪匡章,這導致孟子亦連帶著被齊人所厭惡,所排擠,最終,草草結束了第一次遊說齊國的旅程。
  
        而待等到孟子第二次造訪齊國時,正值「滅燕之戰」前夕。
  
        當時的匡章已經在「桑丘之戰」中證明了自己的才能,已得到了齊人的認可,因此匡章便再次邀請他的老師孟子前往齊國。
  
        當時齊威王已死,齊國國君乃是「齊宣王(田辟疆)」,齊宣王並不在乎孟子的“仁政”主張,僅僅將孟子視為一塊金字招牌。
  
        就好比在「滅燕之戰」前,齊宣王曾詢問孟子,是否應當趁此機會吞併燕國。
  
        孟子便委婉地勸說道:如果燕人都支持,那你就吞併燕國吧;如果燕人不支持,您還是放棄吧。
  
        但齊宣王並沒有聽從孟子的勸告,命匡章率軍攻打燕國,結果,非但燕國的國人都聯合起來抗拒齊國,就連趙國的君主趙雍,亦糾集了諸國軍隊,威脅齊國退兵。
  
        見此,孟子便放棄在齊國施展抱負了想法,因為他已意識到,齊宣王只是將他作為一塊“吸引人才赴齊”的招牌而已,就像齊宣王對孟子所說的:我願意為您蓋一座宮殿,助您招收成千上萬的弟子。
  
        於是,孟子最終放棄了高官厚祿,帶著弟子又返回了自己出生的地方,鄒國。...<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jean09072001 發表於 2019-2-19 02:44 PM

第66章:孟子(三)
  
        當意識到自己在齊國註定無法推行“王道”、“仁政”的主張後,孟子毅然放棄齊宣王賜予的高官厚祿,帶著諸弟子返回鄒國,僅這一點,就值得蒙仲對這位儒家聖賢心存敬意。
  
        此後,孟子又講述他前往其他國家的經歷。
  
        這個“其他國家”,其實也包括宋國。
  
        孟子最初造訪宋國,是在宋王偃驅逐了其兄剔成君而自立為君之後,孟子意識到宋國將因此出現改變,便前往宋國,希望能施行自己的抱負。
  
        因為當時的宋國,在孟子看來是非常稚嫩的,不像齊國那般已經有了完善的治國理念,說不定他能說服宋王偃——當時應該稱作宋君偃——施行他所主張的仁政。
  
        但很可惜,宋君戴偃是一位崇尚武力的君主,以至於孟子這次造訪宋國,最終仍以失敗告終。
  
        而正是在那段時期,孟子結識了惠盎。
  
        當時惠盎還很年輕,還並沒有出仕宋國,他唯一被重視的,僅僅只是「惠施的族侄」這一頭銜。
  
        當孟子在宋國開壇授課時,惠盎也跑去聽,且特地向孟子請教“仁政”主張——這是孟子當時在宋國唯一的收穫。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段時間裡,孟子亦結識了滕元公滕弘——當時的滕弘還是世子。
  
        過了約一年左右,孟子返回了鄒國,終於決定前往魏國。
  
        當時的魏國,其實已經衰敗了,但不可否認,魏國一直是當世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在惠盎的族叔惠施作為國相的那幾十年,天底下的學者皆紛紛湧向魏國,直到齊國建造稷下學宮,且惠施又被張儀取代,失去了魏國的相位,當世的“文化中心”,這才逐漸向齊國轉移。
  
        在孟子造訪魏國前,滕國的君主滕定公逝世,滕元公滕弘繼位,他向孟子請教了治國之策,孟子便傾授了“井田制”、“王道”、“仁政”等主張。
  
        雖然滕元公欣然接受,並兢兢業業按照孟子的主張治理國家,但孟子也明白,滕國太小了,無法真正實現他的主張,於是,他在滕國呆了兩年後,依舊踏上了前往魏國的旅途。
  
        待等孟子來到魏國時,此時的魏國已被秦國壓得喘不過氣來,魏國當時的君主「魏惠王(即梁惠王)魏罃(yīng)」,便向孟子請教擊敗秦國的辦法。
  
        但很可惜的是,這位魏王要的是如何儘快擊敗秦國,他需要的是孫武、吳起、孫臏這樣的兵家聖賢,而不是孟子這樣主張仁政的儒家大賢,因此,孟子沒能得到魏惠王的重視。
  
        第二年,魏惠王去世,「魏襄王魏嗣」繼位,孟子再次拜見魏襄王,可他發現,魏襄王遠沒有其父魏惠王睿智,既急功好利,又不肯聽取他的建議。
  
        正好這個時候,齊國的齊威王過世、齊宣王繼位,於是孟子便離開了魏國,再次前往齊國,去求見齊宣王。
  
        待等到二次遊說齊國失敗後,孟子返回鄒國。
  
        此時,宋國的君主戴偃已自立為王,且這個時候,惠盎已在宋國出仕,用孟子那一番“仁者無敵”的言論,說服了宋王偃。
  
        得知此事後,孟子感到非常高興,便再次造訪宋國,並在宋國呆了數年。
  
        但在此期間孟子亦逐漸發現,宋王偃雖然接受了惠盎那一番“仁者無敵”的言論,但其本身崇尚武力的性格卻並未改變,說白了,宋王偃施行仁政的目的,是為了強大宋國的國力,以便於日後攻伐其他國家。
  
        這讓孟子感到有些失望。
  
        正巧這時候,魯國的國君魯平公欲重用孟子,讓當時在魯國仕官的孟子的弟子樂正,邀請孟子前往魯國。
  
        於是孟子便離開了宋國,來到了魯國。
  
        然而就在這時,魯平公寵愛的臣子「臧(zāng)倉」在君主面前說了一番孟子的壞話,使魯平公改變了主意。
  
        後樂正將這件事告訴孟子,孟子感慨道:“我不能見魯侯,乃天時也,又豈是因為那個臧倉?”
  
        感慨之餘,孟子帶著遺憾又返回了鄒國。
  
        而他的弟子樂正,亦辭去了在魯國的官職,跟著老師返回了鄒國。
  
        此後,孟子便不再遊走列國,留在鄒國教授弟子學業,並與諸弟子編著《孟子》,即他周遊列國時的所見所聞,以及與各國君主的對話。
  
        從四十五歲初次造訪齊國,到六十余歲放棄周遊返回鄒國,孟子有近二十年時間在推行他的主張,前後去過齊、魏、宋、滕等國家。
  
        而在這些國家中,滕國是唯一完完全全施行他仁政主張的國家,其次是宋國,有所保留地施行了他的仁政主張,至於齊、魏等國家,他的主張絲毫沒有得到重視。
  
        正因為如此,對於滕國遭到攻擊,孟子是感到非常痛心而憤怒的,然而進攻滕國的恰恰就是宋國,這讓他更為感到痛心——因為宋國施行的是惠盎的仁政國策,而惠盎的仁政國策,其實就是他孟軻的仁政之策。
  
        因此,宋滕兩國開戰,在孟子看來就仿佛他的兩名弟子自相殘殺,這如何不讓他感到痛心?
  
        但即便如此,孟子對宋國仍保留著幾分寬容,尤其是當面對惠盎的時候。
  
        他對惠盎說道:“當年老夫見魏國現如今的君主魏嗣時,就曾對他說過,當今天下國君,沒有一個不嗜好殺人的,倘若有一名君主不嗜好殺人,普天之下的百姓都會仰望于他,歸附於他,就好比水往低處流,誰能阻擋呢?宋王欲行王政,然殺孽過多,嗜殺的君主,是註定無法奪取天下的。”
  
        “在下受教。”惠盎恭敬地說道。
  
        看著畢恭畢敬的惠盎,孟子長長歎了口氣。
  
        其實他也明白,惠盎雖然不是他的弟子,但是在王道、仁政這一塊,惠盎卻毫不遜色他真正的弟子,最關鍵的還是在於宋王偃,那位君主還是無法真正領會「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的道理。
  
        不過即便如此,孟子對宋國仍然抱有期待。
  
        這份期待,當然不是指宋王偃忽然回心轉意,而是指宋國的太子「戴武」,或者稱「王子武」。
  
        早在許多年前,當孟子意識到宋王偃尚武的性格難以扭轉後,便建議惠盎注重對於太子戴武的培養,畢竟宋王偃現如今已經五十多歲了,過不了幾年可能就會離世,到時候,宋國將由太子戴武來繼承,倘若太子戴武能徹底施行他孟軻、惠盎二人所提倡的“仁政”主張,宋國就能徹底變成以仁政治國的國家。
  
        到那時,他孟軻的理念,或許就能在宋國得到實施。
  
        聽聞此言,惠盎連忙說道:“夫子放心,我時刻謹記著夫子的教誨,不敢疏忽對於太子的教導。”
  
        見此,孟子滿意地點了點頭。
  
        此後數日,惠盎與蒙仲二人便住在孟子居,聽孟子講述“王道”、“仁政”主張。
  
        其實這些“王道”、“仁政”主張,孟子主要是說給蒙仲聽的,畢竟,雖然蒙仲乃是莊子的弟子,可誰讓他對儒家思想卻頗為瞭解,再加上此子聰慧機敏,以至於孟子恨不得將他儒家思想亦傾囊相授。
  
        而對於蒙仲來說,他本著技多不壓身的想法,亦虛心吸取孟子的思想,反正他已兼學道、名、兵三家的學術知識,完善一下他本來就有所涉及的儒家思想,這也不是什麼壞事。
  
        就像他的義兄惠盎,這位可是兼顧了道、名、法、墨、儒等各家學術。
  
        不得不說,相比較孔子時期的儒家思想,孟子的儒家思想確實已經上了一個臺階,至少已經“言之有物”,他的思想有很多都是正確的主張。
  
        就比如「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這跟莊子曾經教導過蒙仲的,「用詭辯只能使人口服、用道理來辯才能使人心服」的道理一樣,都是金玉良言。
  
        值得一提的是,在教授蒙仲大概三五日後,孟子忽然問他道:“過幾日你兄惠盎返回滕國,你可願留在老夫這?”
  
        這是要收此子為弟子麼?
  
        無論是惠盎,還是萬章、公孫醜等孟子的弟子們,無不對此大吃一驚。
  
        不過冷靜下來仔細想想,萬章、公孫醜等人倒也傾向於這位小兄弟能成為他們的小師弟,畢竟此子的才能的確不可小覷。
  
        但最終,蒙仲還是婉言謝絕了,他笑稱道:“莊師會用他那根拐棍打死我的。”
  
        “尊師重道,好好。”
  
        孟子雖然點點頭稱讚了蒙仲,但旁人都看得出來,他對此有些遺憾。
  
        也難怪,畢竟在放棄實施自己的抱負後,孟子便將所有的精力都用來教導弟子,並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視為最快樂的事,而如今,他忽然發現了蒙仲這塊尚在雕琢的美玉,又怎麼忍得住呢?
  
        但遺憾的是,蒙仲這塊美玉已經有了老師,且這位老師,還是他孟軻都心存尊敬的莊周、莊夫子。
  
        最終,在孟子居居住了約十余日後,惠盎帶著蒙仲準備告辭離去。
  
        見此,孟子便贈予了蒙仲一部《孟子》——其實還只是上部,是萬章、公孫醜等孟子的弟子們這幾日連夜抄寫的。
  
        並且孟子還告訴蒙仲,待他與諸弟子完善了《孟子》的下部後,亦會抄錄一份,托人送到蒙仲手中。
  
        要不要接受呢?
  
        考慮到莊子對此的態度,蒙仲有些猶豫。
  
        然而惠盎卻眨眨眼睛說道:“阿仲,長者賜,不可辭。”
  
        看著兄長臉上的笑容,蒙仲狐疑地問道:“阿兄,怎麼感覺你笑得有點幸災樂禍呢……”
  
        “有麼?”惠盎立刻故作嚴肅。
  
        事實上,他的確很期待於某些事,就比方說,孟子托他帶一封信給莊子……
  
        唔,他真的很期待。
  
        嘿!
  
        十月初,惠盎帶著蒙仲,以及孟子賜予蒙仲的那一車竹簡,返回了滕國境內,回到了宋軍的營寨。
  
        此時他們才知道,宋軍已於數日前再次攻打滕城,且攻破了滕城的外城,使滕國就只剩下一座子城。
  
        而滕國剛剛繼任的君主滕耆,則戰死於外城城牆之上,由其弟滕昊繼承了君主之位。
  
        宋滕兩國的戰爭,終於將進入尾聲。...<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jean09072001 發表於 2019-2-19 02:47 PM

第67章:入冬
  
        十月初六,即惠盎與蒙仲返回軍中的第三日,宋軍對滕城的子城發動進攻。
  
        在宋軍的井闌車面前,滕城的子城毫無抵擋之力,僅堅守了不到半個時辰便淪陷了,滕國當前的君主滕昊,年僅十八歲便戰死於子城城牆之上。
  
        至此,宋國終於完整了對滕國的攻略行動。
  
        戰後,宋王偃下令犒軍,所有參與這場戰爭的士卒皆升一級爵位,而蒙仲則因為獻井闌車有功,連升兩級,從下士升到上士,並授予「卒長」的職位。
  
        按照周制,百人為一卒,卒長即統率一百名士卒的將官,其手下可任命四名「兩司馬」——即統率二十五名士卒的將官。
  
        這是屬於宋國王師的編制。
  
        不過,由於蒙仲並不打算參與接下來宋國對薛邑、對泗淮的戰爭,所以這職位對他來說並沒有什麼用。
  
        但即便如此,以他年僅十四歲的年紀能得到這種職位,也著實稱得上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初七的上午,也就是在攻破滕城的次日,蒙仲站在滕城的城牆上,看著城內。
  
        “你在想什麼?”
  
        身旁,傳來了義兄惠盎的詢問。
  
        蒙仲低沉地說道:“我在想,若我不曾向景敾軍司馬提出井闌車的建議,是否滕國就不會遭到這樣的結局?”
  
        惠盎聞言反問道:“你是這樣認為的嗎?”
  
        蒙仲遲疑了一下,旋即搖了搖頭。
  
        “那就是了。”惠盎寬慰道:“滕國的國力本來就不如我宋國,只要大王沒有改變主意,這個國家遲早會被我宋國攻滅,你獻上井闌車,看似加促了滕國的覆滅,但實際上,卻是加快了這場戰爭的終結,使更多的滕人與宋人能得以存活。”
  
        頓了頓,惠盎又說道:“阿仲,這世上有些事,是人力所不能更改的,滕國不願臣服我宋國,卻又無法請來齊國的援軍,這就註定它會因此覆亡。……至少,你已經做到了你該做的事。”
  
        說罷,他指了指此刻看似平和的城內。
  
        不得不說,宋王偃還是守信的,曾經怒言要在破城之後“屠盡滕氏一族”的宋王偃,在攻破了滕城後,特地下令禁止再做屠殺,這才使得一部分滕國國人在破城後有幸逃亡,而沒有被宋軍追殺殆盡。
  
        而其餘那些不願背井離鄉的滕人,也得以在這塊土地繼續生存。
  
        就連滕氏王室唯一剩下的子嗣,滕虎的獨子滕敘,宋王偃也允許其繼續保留「滕侯」的頭銜,並且仍然將滕城的子城,作為滕氏一族的封邑。
  
        蒙仲微微點了點頭。
  
        正如惠盎所言,滕國註定覆亡,這跟他蒙仲獻不獻井闌車沒有絲毫關係,倘若蒙仲硬要把這場仗的責任背負在自己身上,那未免就太自大了——沒有他獻上的井闌車,難道宋軍就註定無法攻克滕城?
  
        不!
  
        在滕虎被蒙氏一族的前家司馬蒙擎擒殺的那一刻,滕國就已經註定覆亡。
  
        或許還要更早,比如在宋國決定攻打滕國,而滕國既不願臣服宋國,又無法從齊國那邊請來援軍的時候。
  
        而他蒙仲,充其量只是用自己的眼睛見證了這場戰爭而已,根本不算是什麼關鍵人物。
  
        十月中旬前後,宋軍進駐滕城的城郭,試圖將這座城池打造成宋國攻略薛邑的橋頭堡。
  
        在此期間,惠盎代替宋王偃出面安撫滕人,希望能淡化宋滕兩國的仇恨,至於蒙仲,已升任「卒長」的他,每日所要做的,便是乘坐著戰車,一邊觀閱著孟子贈予他的《孟子》,一邊帶著率下的王師士卒在城外巡邏。
  
        在他巡邏的當下,曾遇到不少試圖逃離的滕人,每每都是拖家帶口,而對此,蒙仲總是視而不見,任其逃亡。
  
        嗜殺的君主,註定無法得到平民的信賴。
  
        親眼看到那些滕國平民對於宋國軍隊的恐懼與憎恨,蒙仲就越發覺得孟子的“仁政”主張的正確性。
  
        他覺得孟子是正確的:在普天下的君主都嗜好殺人的當下,倘若忽然有一位君主不嗜好殺人,自然而然能得到平民的信賴與擁護。
  
        由此可以引申一種可稱之為“仁戰”的策略:敵人對待民眾殘忍,我方就對待民眾越仁慈;敵人對待民眾越刻薄,我方就要對待民眾越寬容。
  
        長此以往,那些無辜的平民有了對比,就會有大量的平民來投奔我方,哪怕敵國的平民。
  
        蒙仲將自己的心得寫在一塊布上,命人前往鄒國,送到孟子手中,希望後者能點評指點一番。
  
        十月十一日,在蒙仲手下擔任「兩司馬」的蒙虎,偷偷告訴蒙仲一件事,即昨日又有幾名滕人因為襲擊宋軍士卒而遭處死,並且,這幾名“犯人”的屍體還被遊街示眾,但凡抓到與其相關聯的滕人,皆一併被宋軍處死。
  
        聽了這些,蒙仲唏噓不已。
  
        他認為,這就是宋王偃施行不義的戰爭所帶來的惡果:儘管攻取了滕國,卻無法征服滕人的心,除非滕人個個窩囊,否則,似這種報復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杜絕。
  
        心有所感的蒙仲,再次將所見所聞寫在了布上,命人送到鄒國的孟子手中。
  
        十月十五日到十八日,孟子前後給蒙仲寫了兩封回信。
  
        第一封回信,即是對蒙仲所感悟的“仁戰”的思想,孟子對此大加讚賞,並且孟子在信中寫道,昔日商湯滅夏、周武滅商,兩者都是“以弱小挑戰強大”,但為何最終都能取勝勝利?就在於天下人的支持——這即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思想。
  
        並且,孟子還在信中告訴蒙仲,滕國之所以失敗,不是因為別的原因,只是因為滕國國小,倘若滕國也能像宋國這般強大,宋國還能覆亡滕國麼?這是斷無可能的!
  
        蒙仲仔細想了想,覺得孟子的話很正確。
  
        因為他想起兩年前,也就是他兄長蒙伯那一批士卒戰死于滕國的時候,他家族內的族人對於這場仗就已經出現了強烈的抵制,反觀滕人呢,在滕弘、滕虎、滕耆、滕昊父子四人的帶領下,一直堅持著抵擋宋軍,滕人的損失比宋軍的損失只多不少,可即便如此,仍有滕人願意為了國家、為了其君主而死。
  
        這豈非就是“仁義”給君主帶來的麼?
  
        而在孟子的第二封回信中,他則闡述了“義戰”與“非義戰”兩者的區別。
  
        春秋無義戰麼?
  
        其實是有的,遠的不說,就說「剔成君逐宋辟公而自立為君」,這在孟子看來就是仁義的。
  
        與孔子時代的儒家思想不同,孟子堅持他「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觀念,他認為國家的根本在於民,雖然民應當擁護君主,但倘若君主昏昧無道,也可以推翻他,另令賢明的君主。
  
        看到這裡,蒙仲終於明白孟子的思想為何不被齊、魏兩國所接受了。
  
        不得不說,孟子在儒家傳承中也確實屬於另類。
  
        而在信的最後,孟子又告訴蒙仲,眼下宋滕的矛盾,只能用仁義來慢慢消除,具體的方式,即優待滕人,給予後者更多的恩惠,切勿再做殺戮,這樣一來,若干年之後,滕人就會慢慢淡忘對宋國的仇恨;反之,若宋王偃區別對待宋滕兩國的國人,使滕人舊仇未消再添新恨,就遲早會爆發禍事。
  
        蒙仲深以為然,便帶著孟子的書信去見義兄惠盎。
  
        沒想到還沒走出兵帳,蒙虎就急匆匆地跑來,氣喘吁吁地對他說了一樁大事:宋王偃下令王師士卒屠戳了百余名滕人。
  
        在經過詢問後,蒙仲這才瞭解,原來就在半日前,宋國的臣子唐鞅,親自押送著一批糧草與輜重,前來犒賞前線的軍隊,結果,竟有若干假裝順從的滕人,在替宋郡搬運糧草之際,將一倉的糧草燒掉了。
  
        宋王偃因此勃然大怒,當即派人在城內抓捕那約二十幾名滕人的親眷、朋友,最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總共抓到百餘人,全部將其處死,將屍體懸在城內豎起的木樁上,以警告城內的滕人。
  
        不知義兄可知此事?
  
        蒙仲暗自想道。
  
        後來才知道,待這件事發生之後,惠盎便坐著戰車,滿臉陰沉地從滕城的子城返回城郭。原來,惠盎也是剛剛聽說此事,因此急急忙忙前來城郭內的宋軍帥帳,勸說宋王偃收回王命——那百余名滕人已經殺了,早已經救不回來了,但將其屍首懸在城內的木柱上,這未免太殘忍了。
  
        後來蒙仲又聽說,因為這件事,宋王偃與惠盎鬧得很不愉快。
  
        十一月前後,在宋國擔任軍司馬的「戴不勝」、「戴盈之」二人,被宋王偃招到了滕城,想來是為了針對謀取薛邑一事做準備。
  
        宋王偃在滕侯的宮殿宴請了這兩位軍司馬,以及另外一位軍司馬景敾,還有惠盎、唐鞅幾人,蒙仲也不知是因為什麼原因,竟也受到了邀請。
  
        在宴會中,當宋王偃提到攻取薛邑時,惠盎堅決反對。
  
        惠盎認為,宋國剛剛覆亡宋國,理當緩一緩再進攻齊國的薛邑。
  
        但宋王偃則堅持應該趁著兵鋒正盛,對薛邑發動進攻。
  
        二人越爭論越激烈,尤其是當惠盎舉例滕地還有諸多後患沒有解除的時候,宋王偃氣地竟然拔出了利劍。
  
        然而惠盎雖渾然不懼,目視著宋王偃。
  
        看到這一幕,縱使是蒙仲亦心驚膽顫。...<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jean09072001 發表於 2019-2-19 02:50 PM

第68章:入冬(二)
  
        當宋王偃手持利劍指著惠盎時,似景敾、戴不勝、戴盈之這三位軍司馬,紛紛開口為惠盎求情,勸說宋王偃息怒。
  
        包括蒙仲,他一邊為惠盎求情,一邊思忖著如何勸服宋王偃。
  
        然而就在這時,就見宋王偃怒視著惠盎,最終卻將持有利劍的手垂了下來。
  
        他瞥了一眼惠盎,仍帶著幾分慍怒說道:“寡人生平殺戮甚多,可如今,滕人不懼寡人,就連寡人的臣子亦不畏懼寡人!……唐鞅,你說這是為何?”
  
        “呃……”
  
        在宋王偃的質問下,筵席中一名約六十多歲的老者臉上露出幾許遲疑之色。
  
        此人便是唐鞅,在惠盎出仕宋國前,正是此人擔任宋國的國相——哪怕是在惠盎出仕宋國之後,此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擔任宋國的國相。
  
        不過現如今嘛,唐鞅在宋王偃心目中的地位,已遠遠不如惠盎。
  
        面對著宋王偃的質問,唐鞅唯唯諾諾了一陣,旋即用諂媚的口吻說道:“大王,滕人不畏懼您,群臣不畏懼您,或許是因為大王以往所降罪之人,都是一些為人不善者,是故善者不畏。大王若要世人畏懼,在降罪時不若就不要分辨善者或惡者,一併論罪,這樣天下人就會畏懼您,群臣也會畏懼您了。”
  
        這一番言論,聽得在場眾人目瞪口呆。
  
        而蒙仲更是驚愕地睜大了眼睛,心中暗道:“這算什麼屁話?!”
  
        待片刻的死寂後,軍司馬戴盈之指著唐鞅大罵,罵後者妄言惑王。
  
        但是宋王偃在聽了唐鞅的話後卻很高興,哈哈大笑,走上前來拍拍唐鞅的肩膀,笑著說道:“說得好啊!那就從你開始吧!”
  
        說罷,還沒唐鞅回過神來,宋王偃手中的利劍,便一劍捅穿了前者的胸腹。
  
        見此,宮殿內鴉雀無聲,別說方才還在痛駡唐鞅的戴盈之目瞪口呆,就連惠盎、蒙仲亦有些傻眼,愕然看著唐鞅一臉難以置信地看著宋王偃:“大……王?”
  
        “噗——”
  
        利劍從唐鞅的胸腹抽出,鮮血濺到了宋王偃的王袍上,頗為刺眼。
  
        然而宋王偃卻毫不在意,隨手用王袍的下擺擦拭了一下利劍,下令道:“來人,將這具屍體拖下去。”
  
        當即便有一隊宋兵走入宮殿,將唐鞅的屍體帶出了宮殿。
  
        堂堂宋國的士大夫,曾經一度作為宋國國相的唐鞅,就這樣被宋王偃輕描淡寫地殺死了。
  
        直到這一刻,蒙仲終於見識到了宋王偃殘忍暴虐的一面。
  
        在返回座位之後,宋王偃用手拄著劍,目視著惠盎,問道:“惠盎,你看到了?”
  
        “臣看到了。”惠盎拱手說道,臉上毫無懼色。
  
        見此,宋王偃點點頭,沉聲說道:“說服寡人,為何你反對寡人進攻薛邑。如若有半點虛妄欺瞞……”他輕輕搖晃了一下手中的利劍,其意不言而喻。
  
        然而,惠盎還是沒有半分懼色,面色自若地說道:“臣勸阻大王此刻進攻薛邑,道理有三,其一,我宋國剛剛覆亡滕國,國力兵力皆有所虧損;其二,滕人尚未心服,仍對我宋人心存怨恨,而放任這些怨憤不顧,則怨憤又會滋生怨憤,終將釀成大禍;其三,據臣所知,趙國目前亦在攻取中山國,而齊國尚未決定對待趙國的態度,倘若此刻我宋國攻取薛邑,則齊國勢必棄趙國而伐我宋國。……趙宋兩國合謀攻取齊國,本來就是大王與趙王約定之事,何必急於一時?”
  
        “……”宋王偃拄著利劍沉思著。
  
        忽然,他眼角餘光瞥見了蒙仲,便問道:“蒙仲,你對你義兄惠盎的見解有何看法?”
  
        聽聞此言,戴盈之與戴不勝兩位軍司馬皆驚訝地看向蒙仲。
  
        其實在筵席之前,惠盎就已經向這兩位介紹了蒙仲,是故,這兩位已經得知蒙仲乃惠盎的義弟,但他們卻沒有想到,此時此刻宋王偃不問他們,卻反而詢問蒙仲這個年僅十四歲的少年,這才是他們感到驚訝的。
  
        在眾人矚目下,蒙仲站起身來,拱手說道:“大王,我覺得惠盎義兄說得很對。”
  
        “嘿!”
  
        宋王偃撇了撇嘴,冷笑道:“他是你義兄,你當然會這麼說。”
  
        見此,蒙仲想了一下,問宋王偃道:“大王,若您攻打薛邑時,齊國傾盡全國兵力來攻伐,你覺得宋國擋得住麼?”
  
        宋王偃聞言輕哼一聲道:“你想用這一點來說服寡人麼?”
  
        “並不是。”蒙仲搖了搖頭,正色說道:“小子只是想告訴您一種‘百戰百勝’的訣竅,哪怕敵人是像齊國那樣的強國。”
  
        “哦?”宋王偃產生了幾許好奇,輕笑著說道:“說來聽聽。”說罷,他好似想到了什麼,狐疑地問道:“我聽說前些日子,惠盎帶著你到鄒國拜訪了孟子,你不會是想用孟子那套「仁者無敵」的話來糊弄寡人吧?”
  
        “並不是。”蒙仲搖頭說道。
  
        見此,宋王偃終於放下心來,笑著點點頭說道:“那你就試著說說罷。”
  
        聽聞此言,蒙仲說道:“首先小子要請問大王,想要戰勝像齊國那樣的國家,需要依靠什麼?”
  
        宋王偃捋著鬍鬚想了想,說道:“兵卒?戰車?糧草?……總之不會是什麼‘仁政’。”
  
        “大王說得對,想要戰勝齊國,就得依靠更多更優秀的兵卒,以及包括戰車在內的戰爭兵器,以及充足的糧草……”
  
        聽了這話,惠盎有些意外地看向蒙仲,但更意外的,顯然還是宋王偃,他連連點頭說道:“不錯,正是如此,小子,你接著說。”
  
        蒙仲點點頭,接著說道:“先說兵卒,想要得到更優秀的兵卒,那麼就要訓練他們,但如何得到更多的兵卒呢?兵卒並非是樹上、地裡長出來的,他們或是父母的愛子,或是子女的慈父,想要他們心甘情願地為國家而戰,而君主而戰,就要做到「令民于君上同道」,這也是《孫臏兵法》的觀點。……得到了民眾的擁護,大王就能得到源源不斷的兵源,再加以訓練,便是一支不可戰勝的軍隊。”
  
        “……”宋王偃捋著髯須若有所思。
  
        “再說戰車。戰車僅僅只是一種戰爭兵器,而事實上,一場戰役所需用到的器械,遠遠不止戰車,就好比小子此前所獻的井闌車。但有個問題是,普通的士卒不懂得如何打造這些器械,這才導致此前的井闌車很容易就被滕國的士卒摧毀,倘若我國能培養優秀的工匠,這些工匠精心打造的器械,豈不是能讓戰爭變得更加容易麼?”
  
        “……”宋王偃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畢竟他也承認,似井闌車那種攻城器械,的確能讓戰爭變得輕鬆許多。
  
        “再說糧草,這也正是小子所獻‘百戰百勝’之策的關鍵。……糧草,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物資,當我方勢強時,可以用糧草徵募更多的士卒加促勝利;而若是我方勢弱時,則可以高豎壁壘,坐等敵人因糧草告罄而不得不退兵,進可攻、退可守,從始至終由我方主導戰局,這豈非就是百戰百勝的策略麼?……高築牆、廣積糧,則宋軍便能百戰不殆!”
  
        宋王偃思忖了片刻,旋即,他在哈哈大笑了一陣後說道:“說了半天,你還是要寡人暫緩進攻薛邑,叫國人安心務農。不過……確實有理有據,讓人信服。”
  
        說罷,他轉頭對惠盎,調侃道:“惠盎,聽聽,這才叫策略,比你那套「仁者無敵」的說辭,不知高明多少!……你不如此子啊!”
  
        見已達到目的,惠盎自然也不會再板著臉,微笑說道:“大王所言極是,臣慚愧。”
  
        筵席結束後,惠盎與蒙仲漫步在城內。
  
        期間,惠盎對蒙仲說道:“阿仲,今日多虧了你的那番言論。”
  
        蒙仲聞言搖了搖頭,說道:“只是換了套說辭而已。”說罷,他忽然問惠盎道:“阿兄,你為何輔佐宋王?今日宋王對阿兄你拔劍相向……”
  
        惠盎愣了愣,旋即臉上露出幾許惆悵。
  
        良久,他搖搖頭說道:“大王只是氣怒,但是,他不會殺我的,唐鞅那傢伙竟然想借此機會叫大王殺掉我,真是糊塗,糊塗到丟掉了性命。”
  
        頓了頓,他又說道:“至於我為何輔佐大王,莊夫子與孟夫子,都曾問過我這個問題,我也承認,大王他並非是一位賢良的君主,雖然睿智,但是暴虐……我只是覺得,人這一輩子不管在哪裡闖蕩,最終還是想回到自己的故鄉,張儀顯赫一時,令諸國畏懼,然最終還是回到魏國,死在故鄉;我的族叔惠施,不到三十歲就跑到魏國擔任國相,做了幾十年的魏相,但在失去相位後,他首先還是回到了宋國,且最終也是在宋國過世;再比如孟子,花了近二十年周遊列國,施展抱負,但在意識到失敗後,亦回到了故鄉鄒國……人或許就是這樣,待上了年紀,終有一日會思念生他養他的故國,可是,倘若那時故國已不復存在,這不是一件令人悲傷的事嗎?”
  
        蒙仲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見氣氛過於沉重,惠盎拍拍蒙仲的肩膀笑著說道:“不過你還小,正是該出去闖蕩的時候,守護故國的事,就交給為兄這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吧。”
  
        “阿兄正值壯年,哪裡稱得上是老人呢?”
  
        “哈哈哈……”
  
        宋王偃三十二年冬季,宋國攻滅滕國,宋王偃放棄繼續攻打薛邑,宋國的對外戰爭暫時告一段落。
  
        戰爭終於結束,蒙仲告辭了義兄惠盎,與蒙氏一族的諸族兵一起,不顧臘月的天寒地凍,返回景亳與家人團聚。...<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jean09072001 發表於 2019-2-19 02:53 PM

第69章:回歸
  
        因為想著儘快返回鄉邑與親人團聚,因此,蒙氏一族的族兵們不自覺地加快了行程,可即便如此,他們仍然花了近三個月的時間,待等到次年的二月上旬,才勉強回到鄉邑。
  
        由於行軍急迫,或有一些族內的家奴,甚至是蒙氏的族人,因為天氣關係導致傷勢惡化,好在此前族內的車吏們,包括蒙仲等甲士,早早便將戰車的位置讓了出來,運載這些傷患,總算是避免了最糟糕的事情發生。
  
        用那些傷患自嘲的話來說,他們在殘酷的宋滕戰爭中活了下來,倘若死在回鄉的途中,這未免也太不值得了。
  
        大約是次年的二月初八,蒙氏族兵返回了鄉邑。
  
        由於所有族人都想著給家鄉的族人一個驚喜,是故,無論是家司馬蒙摯,還是少宗主蒙鶩,都沒有提前派人通知鄉邑,以至於當千餘名族兵以及二十餘輛戰車浩浩蕩蕩地回到鄉邑時,蒙邑竟無人得知。
  
        只有蒙鶩的兒子「蒙傲」外出砍柴時看到了自己家族的軍隊,這位比蒙仲還小一歲的少年起初有些惶恐不安,旋即在看清軍隊中那面「北亳蒙氏」的旗幟後,就立即高興地吶喊歡呼起來。
  
        “族人回來了!族人回來了!”
  
        歡喜之余,他連背負的柴薪不顧了,當即跑回了鄉邑,希望將這個好消息儘快告訴族內的所有人。
  
        消息傳得很快,待等到蒙氏族兵抵達蒙邑時,蒙氏一族的宗主蒙簞以及族內的長老蒙羑、蒙薦等人,領著一群群人前來迎接。
  
        期間,宗主蒙簞責怪道:“怎麼不先派人通知鄉邑?鄉邑也好準備慶賀……蒙擎?蒙擎呢?”
  
        一聽這話,原本還興高采烈的蒙氏族兵們,心情忽然就低落了下來。
  
        此時,家司馬蒙摯站了出來,恭敬地對蒙簞說道:“宗主,在少宗主的見證下,家兄在臨終前推薦了我擔任「家司馬」……”
  
        蒙簞微微張了張嘴,下意識轉頭看向長老蒙羑,卻見到後者拄著拐杖的身影,此刻微微顫抖著。
  
        良久,蒙簞將手搭在蒙摯的肩膀上,重重地點了點頭說道:“蒙擎,是我蒙氏一族的健兒,族人不會忘卻他的……”
  
        蒙摯點點頭,旋即在看了一眼父親蒙羑所在的方向後,大聲說道:“家兄乃是連宋王都誇讚的猛士,他在戰場上,親手殺死了滕國的君主滕虎!”
  
        聽聞此言,前來歡迎的蒙氏族人們無不驚愕歡喜,就連宗主蒙簞亦吃驚地睜大了眼睛,畢竟滕國的君主滕虎,在蒙氏一族的族人心目中某種程度上跟難以戰勝的恐怖差不多。
  
        至於痛失了長子的長老蒙羑,此時拄著拐杖,欣慰地點點頭,鬍鬚顫動,老淚橫流。
  
        “我們,勝利而歸!”
  
        家司馬蒙摯振臂喊道。
  
        聽聞此言,無論是帶傷不帶傷的蒙氏族兵們,皆舉臂歡呼。
  
        一時間,喜慶的氣氛沖淡了悲傷,宗主蒙簞當即決定,於族內設慶功的宴席,讓全族的族人為出征的士卒慶賀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
  
        在蒙簞說完這話後,家司馬蒙摯下令全軍解散,讓率下的族兵們能與親人團聚。
  
        看著一名名族兄投入其父母的懷抱,蒙仲左右瞧了瞧,沒有看到母親葛氏與妹妹蒙嬿的身影,顯然後兩者可能還不知道這件事。
  
        於是,他在跟家司馬蒙摯說了一聲後,駕馭著一輛戰車,朝著自己的家而去。
  
        看到這一幕,宗主蒙簞有些不解,畢竟按照規矩,待族人們出征返回中,戰車當由家族統一安頓,雖說蒙仲這小子身份特殊,但也不能違反規矩啊。
  
        見此,他的兒子蒙鶩解釋道:“父親,那輛戰車,是阿仲的義兄惠盎想辦法弄來給他的,方便他將孟子贈予的書簡帶回族內。”
  
        “惠盎?孟子?”
  
        蒙簞聽罷驚地將雙目瞪地睛圓,滿臉不可思議之色。
  
        而此時,蒙仲已駕馭著那輛二馬拉乘的戰車,朝著自己家的方向而去。
  
        正如他所料,雖然鄉邑內鬧出了這麼大的動靜,但是葛氏與蒙嬿二人,卻還不知曉這件事,以至於當蒙仲將戰車停在自己家門口時,他從籬笆處看到妹妹蒙嬿正在院子裡掃著積雪。
  
        “阿嬿。”
  
        蒙仲一臉捉狹地笑道:“那裡還漏了些呢。”
  
        “咦?”
  
        聽到有熟悉的聲音跟自己打招呼,蒙嬿轉頭瞧了一眼,便看到一名身穿甲胄的年輕男子正站在籬笆處看著自己。
  
        再仔細一看,那不就是自己的兄長蒙仲麼?
  
        “阿兄?”
  
        歡喜的她,當即就丟掉了手中的掃把,幾步跑來打開了院子,一下子就蹦到了兄長的懷中,雙手摟著兄長的脖子。
  
        如此親昵的舉動,反而讓蒙仲僵在了當場。
  
        然而蒙嬿卻沒有這個自覺,又哭又笑地哽咽道:“太好了,阿兄你回來了……嗚嗚嗚……太好了……”
  
        蒙仲沒想到妹妹竟然這麼大的反應,在愣了半響後,這才伸手摸了摸妹妹的頭髮,寵溺而溫柔地說道:“啊,我回來了……”
  
        而此時,葛氏似乎也聽到了院子裡的動靜,好奇地走出屋子,旋即便看到蒙嬿正摟著一名少年甲士的脖子,她在愣了一下之後,臉上露出了真切的笑容。
  
        “阿仲……”她輕聲喚道,旋即笑著對蒙嬿說道:“阿嬿,這麼大的姑娘了,還這樣摟著你兄長,不怕族人瞧見笑話你嗎?”
  
        蒙嬿此時這才反應過來,連忙鬆開了雙手,在面色通紅地偷偷看了一眼兄長後,噔噔噔跑到葛氏的背後躲了起來。
  
        此時,蒙仲幾步走到葛氏面前,恭恭敬敬地拱手施禮道:“娘,孩兒回來了。”
  
        葛氏連連點著頭,走上前幾步將蒙仲摟在懷中,喃喃說道:“回來就好……我的兒,回來就好……”
  
        在一番親切而溫馨的噓寒問暖後,蒙仲將那輛二馬拉乘的戰車拉到了院內。
  
        看到那兩匹拉車的戰馬,蒙嬿吃驚地瞪大了眼睛,圍著戰車一通觀瞧。
  
        雖然她也有一頭兄長蒙仲贈予的毛驢灰灰,可毛驢哪能跟戰馬相比呢,兩者的差距實在太大了。
  
        “阿兄,我能摸摸它們嗎?”她有些害怕地問道。
  
        “當然可以。”蒙仲笑著點點頭,畢竟戰馬是經過馴養的,還是比較溫順的。
  
        看著蒙嬿一臉歡喜地撫摸著一匹戰馬的鬃毛,葛氏好奇問道:“仲兒,你怎麼把戰車帶到咱家裡來了?”
  
        蒙氏解釋道:“娘,這不是家族的戰車,是孩兒在彭城結識的一位兄長所贈的,以便孩兒將一些竹簡運回族內。”
  
        說著,他便將惠盎的事簡單跟母親解釋了一下,包括惠盎帶著他前往鄒國拜訪孟子,以及孟子贈予他半部《孟子》的事。
  
        這些,都讓葛氏聽後驚訝地合不攏嘴,畢竟惠盎那可是他宋國的治國謀臣,而孟子,更是名氣比之莊子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儒家聖賢,自己兒子能結識這兩位,作為母親,葛氏自然感覺既高興,又欣慰。
  
        此後,感覺新鮮的蒙嬿用家中的豆子喂了馬,這似乎引起了家裡那頭名為灰灰的毛驢的不滿,在棚子裡“啊啊啊”的直叫喚,於是蒙嬿又取來一些豆子喂了這頭毛驢。
  
        而在此期間,蒙仲則在母親的授意下,拜祭了祖父蒙舒、父親蒙瞿、兄長蒙伯的“屍像”,旋即一邊簡單跟母親聊著在滕國的經歷,一邊聽著妹妹蒙嬿在院子裡咯咯直笑——似乎是那頭毛驢很不滿於家中多了兩個跟它爭食的龐然大物,正沖著那兩匹馬“啊啊啊”地直叫喚,還不停地甩動後蹄想去踹它們,直到蒙嬿伸手輕輕撫摸它,它這才漸漸安靜下來。
  
        簡單聊了幾句後,蒙仲便對母親說道:“娘,孩兒先回一趟夫子的居所,順便將這些竹簡運過去。”
  
        葛氏聞言點點頭說道:“既已回來,理當親自拜會夫子,免得夫子記掛。”
  
        可話是這麼說,她臉上卻露出了幾許不舍。
  
        蒙仲當然明白母親的想法,笑著說道:“娘,孩兒去去就回,晚上還回來呢。……孩兒離家許久,理當先在家中住一陣子,陪一陪娘。”
  
        一聽這話,葛氏就立刻笑開了懷,連連催促兒子快去快回。
  
        正好此時那兩匹馬已喂過食,蒙仲在換了一身衣服後,便駕馭著馬車前往莊子居,順便帶上了想嘗試乘坐戰車的妹妹蒙嬿。
  
        不得不說,戰車的速度果然不是毛驢可比,還不到一個時辰,蒙仲便從鄉邑來到了莊子居。
  
        囑咐滿臉興奮的妹妹蒙嬿莫要亂跑,蒙仲走入了莊子居。
  
        “阿仲?”
  
        “阿仲?”
  
        莊子居內,似武嬰、向繚、華虎等小夥伴,瞧見蒙仲歸來紛紛迎了上來,然而在得知蒙仲的來意後,這些人卻又紛紛露出了詭異的笑容,這讓蒙仲有些摸不著頭腦。
  
        『搞什麼鬼呢?』
  
        暫時告別了那些竭力催促他前去問候夫子的小夥伴,蒙仲徑直來到莊子居住的正屋,此時便瞧見莊子正坐在屋內那張熟悉的矮桌後寫著什麼。
  
        見此,蒙仲趕緊幾步走上前,恭恭敬敬地跪在莊子面前——雖然莊子素來不喜歡儒家那一套禮數,但此時此刻,蒙仲覺得只有這樣,才能表達他對眼前這位恩師的感激之情。
  
        畢竟,若沒有莊子那封「此乃莊周之弟子蒙仲」的書信,他根本沒有機會結識惠盎,後續也就沒有可能得到軍司馬景敾的特殊照顧,也沒有機會見到孟子。
  
        “莊師,不孝弟子蒙仲回來了。”
  
        而此時,莊子也早已經停下了筆,抬起頭來看著跪倒在面前的弟子,點點頭簡單而平靜地說道:“回來就好。”
  
        一聽恩師沒有怪罪自己,蒙仲暗自松了口氣。
  
        忽然,他感覺有點不對勁,猛然抬起頭,目瞪口呆地看著莊子。
  
        眼前這位恩師……他開口說話了?
  
        蒙仲驚地目瞪口呆,久久難以回神。...<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jean09072001 發表於 2019-2-20 12:26 AM

第70章:回歸(二)
  
        “夫子,您……您方才開口說話了?”
  
        良久,蒙仲吃驚地問道。
  
        聽聞此言,莊子眨了眨眼睛,故作不知地說道:“老夫又不聾不啞,為何不能開口說話?”
  
        “不是。”蒙仲搖搖頭,吃驚地說道:“弟子在您身邊呆了整整四年餘,從未見您開口說話……”
  
        “那只是老夫不願開口而已。”莊子捋著髯須老神在在地說道。
  
        “那您為何忽然又願意開口說話了呢?莫非其中有什麼變故,是不孝弟子所不瞭解的嗎?”蒙仲好奇問道。
  
        聽聞此言,莊子淡淡說道:“大概是被某個不孝弟子氣的吧。”
  
        “夫子……”蒙仲一聽就知道莊子在戲弄自己。
  
        看著蒙仲那無奈的表情,莊子哈哈一笑,招招手說道:“好了好了,你坐到這兒來,說說你此番的經歷……你此番出門在外,經歷許多事物,想必亦有所心得吧。”
  
        聽聞此言,蒙仲便坐到他平日裡的座位,即莊子的右手側,依舊盤腿而坐,徐徐講述他此番的經歷。
  
        細說他此番前往滕國的經歷,總結下來,其中的大事無非就是「結識惠盎」、「見到宋王偃」、「見到滕虎」、「拜訪孟子」這幾樁事而已,除此以外就是他在滕國的所見所聞。
  
        當蒙仲提到惠盎的事時,莊子捋著髯須微微點頭。
  
        在莊子所熟悉的後輩中,惠盎是最出類拔萃的,唯一被詬病的,即他選擇了輔佐宋王偃。
  
        而宋王偃在莊子看來,並非是一位賢明的君主。
  
        “你既見過宋王,你如何評價呢?”莊子問道。
  
        蒙仲仔細想了想,便按照惠盎此前的評價說道:“宋王偃此人,睿智而暴虐。……他初見弟子時,其實頗為和藹,但是,他又當著弟子的面殺了一名叫做唐鞅的大臣……”
  
        說著,蒙仲便將當日所發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莊子,直聽得莊子搖頭不已。
  
        當然,莊子這裡的搖頭,針對的當然是那名叫做唐鞅的臣子,畢竟此人那一番「不管善惡一併罪罰,則世人便會畏懼大王」的言論,實在是混蛋至極,這種人就算有才能,那也是有才無德,留在世上日後定生禍事。
  
        但即便如此,宋王偃當即親手殺死唐鞅,亦可看出這位君主的暴虐性格,以及對人命的輕賤。
  
        有句話叫兔死狐悲、物傷其類,雖然宋王偃今日所殺的唐鞅,確實是該死的,但看當時的情況,誰敢保證宋王偃下次殺的不會是自己的呢?雖然惠盎堅持「大王不會殺我」的觀點,但從當時宋王偃用劍指著惠盎的舉措來看,蒙仲不認為在這位君主手下做官會是什麼好的體驗。
  
        “……但惠盎賢兄後來的話,又讓弟子有些猶豫。他說,人活一世,最終都難免想回歸故國,倘若此時故國已經不復存在,這豈不是一件悲傷的事麼?”蒙仲對莊子說道。
  
        “就像落葉歸根,離開樹枝的葉子,最終會腐於土地,將精氣還給大樹,滋養樹根。人吶,也是一樣,被世人稱之為‘大丈夫’的張儀,那些逐利之徒,就不明白這樣的道理……半生追逐功名利祿,死後亦不過一捧黃土,何苦由來?”
  
        莊子微微點了點頭,這樣的解釋,惠盎當初也對他說過,所以他才默許了惠盎輔佐宋王偃。
  
        畢竟就算是莊子,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國家被他國覆亡,畢竟這是生他養他的故國。
  
        此後,蒙仲又向莊子敘說了他與滕虎的對話。
  
        當聽到蒙仲最終竟沒有動手殺死滕虎時,莊子感到十分驚訝,他忍著歡喜問道:“為何沒有動手呢?”
  
        於是蒙仲便將家司馬蒙擎用自己性命擒住滕虎的事說了一遍,解釋道:“弟子那時在心中反問我自己,這一刀下去,難道就算為兄長報仇了麼?兄長在天之靈難道就能安息了麼?並不是!……若那一刀下去,充其量只是為了自己的‘痛快’而已。為了自己的痛快,搶佔了蒙擎叔的犧牲與功勞,這算是什麼呢?”
  
        “……”莊子靜靜地聽著。
  
        不得不說,蒙仲的回答,離莊子心中最滿意的回答還有很大的差距,但即便如此,莊子已十分滿意了,畢竟眼前的弟子今年也才十五歲,如此年幼的歲數能想到這一層,且做到克制心中的“人欲”,這已經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了。
  
        “不會心存遺憾嗎?”莊子故意反問道。
  
        蒙仲搖了搖頭說道:“兄長的仇,蒙擎叔已經為他報了,殺死了‘滕國君主滕虎’;而弟子所見到的滕虎,卻是一位在垂死之時仍然惦記著國家的‘彼之英雄’,這樣的人物,實不該死在作為‘宋兵’的弟子手中……弟子並無遺憾。”
  
        莊子聞言點了點頭,贊許道:“仇恨滋生仇恨,仇恨孕育仇恨,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昔日,有吳女與楚女爭一株桑樹,先是用言語爭辯,隨後撕咬扭打,楚女體弱,並非吳女對手,回到家中便將此事告知家人。家人很氣憤,次日便一同報復那名吳女,將後者痛打了一頓。吳女挨了打,亦將此事告知家人,家人夥同同村的族人,帶著刀劍殺到楚女家中,將其全家殺死。得知境內有楚民被吳人所殺,楚地的將領召集軍隊,將吳女所在的整個村莊都屠殺殆盡。吳王得知後,便召集大軍進攻楚國,終於引發吳楚兩國長達數十年的戰爭。……而這,就是一株桑樹引起的仇恨。”
  
        頓了頓,莊子又說道:“而引起了這場「爭桑之戰」的楚女與吳女呢,彼此全家皆被仇恨所吞沒,致使家破人亡。”
  
        “弟子受教。”蒙仲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旋即說道:“倘若當時有一方能報以仁德,放下爭執,或許就不會釀成那樣的結局吧?”
  
        “唔?”
  
        莊子從弟子的話中聽出了幾分端倪,狐疑地問道:“仁德?為何你會有那樣的想法?”
  
        見此,蒙仲便老老實實地說道:“是這樣的,在滕虎死後,惠盎兄曾帶著弟子前往鄒國,拜訪孟子……”
  
        聽到這裡,莊子臉上的笑容微微一僵,淡淡說道:“有這回事?……詳細說來聽聽。”
  
        見此,蒙仲便將他拜訪孟子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莊子,包括他跟孟子的諸弟子辯論。
  
        毫不誇張地說,當聽說蒙仲將孟子的諸弟子說得啞口無言,且當眾指責儒家“巧偽”而儒家諸弟子竟無言以對時,莊子明明已年過七旬,竟興奮地一臉眉飛色舞之色,連連點頭笑道:“好!好!合該如此!”
  
        說罷,他轉頭看向蒙仲。
  
        不得不說,雖說莊子一向認為蒙仲這位弟子聰慧過人,但也沒想到此子竟能說得孟子那些弟子啞口無言,而更關鍵的是,蒙仲並不是單純用名家的辯論勝過儒家,而是用他莊周所提倡的“理辯”,有理有據,這才說得儒家啞口無言。
  
        “孟軻有何反應?他不曾親自與你辯論麼?”莊子有些期待地問道。
  
        蒙仲搖了搖頭,說道:“孟子說,若他年輕三十歲,當親自下場與弟子辯論,而現如今,他勝之不武,若敗則顏面無存……”
  
        “這老物倒是狡猾!”
  
        莊子不屑地輕哼了一聲,對蒙仲說道:“世人都說孟軻善雄辯,可他泛泛之辯,言之無物,若親自與你辯論,自取其辱而已!”
  
        『老物?您說這話不合適吧?』
  
        蒙仲偷偷看了一眼莊子。
  
        因為據他所知,莊子與孟子歲數差不多,孟子最多只比莊子大兩三歲而已。
  
        “莊師這話……稍有些刻薄了。”
  
        蒙仲委婉地說道:“當日弟子與孟子有一番詳談,孟子的一些思想主張,讓弟子亦受益良多。”
  
        “哦?”莊子冷笑著說道:“他也送了你一個名貴的木匣麼?”
  
        很顯然,這是莊子借用蒙仲諷刺儒家的「買櫝還珠」的寓言來嘲諷孟子。
  
        蒙仲聞言苦笑不已,搖頭說道:“哪像夫子您說的,孟子只是贈予了弟子半部書而已……”
  
        忽然,他好似想到了什麼,從懷中取出一份竹簡,遞給莊子道:“夫子,這是孟子托惠盎兄給您的信,惠盎兄託付弟子將這封信轉交給您。”
  
        “孟軻的信?”
  
        莊子微微皺了皺眉,但還是接過,雙手展開粗粗觀閱了一遍。
  
        僅僅只是掃了一眼,他的眉頭便深深皺了起來,旋即板著臉問蒙仲道:“這封信你看過麼?”
  
        蒙仲不明所以,搖搖頭如實說道:“既是孟子給夫子您的信,弟子豈敢斗膽偷觀?”
  
        聽聞此言,莊子恢復了和顏悅色的表情,不動聲色地將手中的竹簡放到了一旁,旋即詢問蒙仲道:“阿仲,接下來有何打算?”
  
        蒙仲恭謹地回道:“近幾日,弟子想在家中陪伴母親,待幾日後,希望能再回到夫子身邊學習。”
  
        “唔。”莊子點點頭說道:“你離家許久,確實該好好陪伴你母親。……好了,為師也不留你了,你將孟軻贈你的‘木匣’搬到居內,然後就回家陪伴你母親吧,為師也要……”他瞥了一眼放在一旁的孟子的書信,旋即接著說道:“也要給孟軻寫一封回信了。”
  
        “是,弟子告退。”
  
        蒙仲躬身而退。
  
        看著弟子離去,莊子當即收起了臉上的笑容,找來一封空白的竹簡,一臉慍怒在竹簡上揮筆疾書。
  
        正巧莊伯走入屋內,見莊子正在疾書,便好奇地張望了一眼,旋即就驚地滿臉詫異之色。
  
        他忍不住問道:“夫子,究竟何人惹惱了您,竟讓你寫這樣一封信去罵他?”
  
        “儒家盜了我道家的‘德’,還妄想盜我莊周弟子,實在可惡!”
  
        說著,莊子將自己的信遞給莊伯,余怒未消地說道:“待會你托人把這封信送到鄒國,交給那人!”
  
        “是何人?”莊伯小心翼翼地問道。
  
        “孟軻!”
  
        莊子憤憤地說道。
  
        聽聞此言,莊伯下意識咽了咽唾沫,旋即一臉驚悚表情的看著自己手中的這封信。...<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jean09072001 發表於 2019-2-20 12:36 AM

第71章:三月
  
        整個二月中旬,蒙仲皆住在家中陪伴母親與妹妹,順便幫家裡添置些柴火。
  
        記得在出征前,他就提前幫家中準備好了堆滿一間柴房的柴薪,但由於他離家整整半年余,因此葛氏與蒙嬿母女二人仍需自己劈柴——雖說長老蒙薦隔三差五便吩咐族僕幫助母女二人準備柴薪,但葛氏面皮薄,實在不好意思屢屢接受族內的特殊照顧。
  
        二月十二日時,鄉邑內舉行了慶功的宴席,儘管規模不如饗禮那樣大,但卻讓全族的族人感覺頗為盡心,因為國家取得勝利的喜悅,稍稍沖散了幾分因為族人戰死而帶來的悲傷。
  
        也是在這幾日,蒙虎的父親、蒙氏一族前家司馬蒙擎下葬,與其餘戰死的族人一同,被安葬到了蒙山山上。
  
        可能是因為父親的過世,蒙虎好似一下子變得成熟了,雖然大大咧咧的性格並未改變,但卻改掉了以往的頑劣與貪玩,更加熱衷於鍛煉武藝,可能就像他所說的,他也想成為像他父親蒙擎那般的猛士。
  
        值得一提的是,在蒙氏一族舉行慶賀的時候,商丘城的縣令「丌官積」親自前來蒙邑,代宋王傳達了給予蒙氏一族的賞賜——整個蒙氏一族得到了多少田地的賞賜蒙仲並未去關注,但他卻得到了整整五百畝的“軍功田”。
  
        不得不說,除了蒙虎家因為其父蒙擎殺死了滕虎而得到了千畝軍功田的賞賜外,就屬蒙仲得到的軍功田最多,這讓蒙仲在鄉邑內的名聲變得更大了,就連樂氏、華氏、蕭氏、葛氏等附近的其他大家族,亦得知了蒙仲這個傑出的蒙氏子弟。
  
        剛好蒙仲今年滿十五歲,已經到了適合成婚的年紀,於是其他家族的長老便來到蒙邑說項,希望將族女許配給蒙仲,使雙方結成親家。
  
        然而由於說親的物件只是其他家族的普通族女,所以長老蒙薦就替蒙仲婉言推卻了——這位長老怎麼會允許他看重的小輩僅僅迎娶其他家族的普通族女呢?最起碼也得是各家族的嫡宗女子啊。
  
        然而,蒙仲僅僅只是蒙氏的小宗子弟,會有其他家族的嫡宗女子願意嫁給他麼?或者說,那名女子的族內長輩會同意此事麼?
  
        還別說,還真有家族願意將嫡宗女子許配給蒙仲,而這個家族,即是樂氏一族。
  
        幾日後,長老蒙薦坐著馬車去了一趟樂氏一族的鄉邑,回來後便對葛氏說了這事。
  
        頗為巧合的是,那名樂氏嫡宗女子也名叫「嬿」,年紀比蒙仲大一歲,是樂氏一族宗主樂郭最年幼的女兒。
  
        “那孩子去年未曾許配人家嗎?”聽到那叫做樂嬿的女子今年已經十六歲了,葛氏好奇地詢問道。
  
        長老蒙薦搖搖頭說道:“不知是什麼原因,去年那樂氏的孩子並未出現在饗禮,可能是沒有門當戶對的人選吧。”
  
        確實,對於各家族嫡宗女子來說,也並非一定要在十五歲時就許人成婚,十六歲、十七歲、十八歲成婚的比比皆是。當然,如果到了十八歲尚未成婚,那她的家人恐怕就要開始著急了。
  
        當時蒙仲不在家中,而是跟蒙橫、蒙瑉、蒙虎等族兄弟到山上砍柴、狩獵去了,他們的運氣談不上好,但也並非沒有收穫,在捉到了一窩山雞後,便遇到了一群狼,大概有六七隻的樣子。
  
        尋常這個年紀的年輕人,遇到六七隻規模的狼群,怕是嚇地雙腿都發軟了,但是對於蒙仲、蒙虎、蒙橫、蒙瑉等一干上過戰場並且也殺過人的士卒而言,狼這種野獸也談不上是什麼恐怖的事物。
  
        這不,最終這群族兄弟在山澗將那幾隻狼的屍體剝皮宰割,然後各自背著一大塊肉回家了。
  
        至於那一窩山雞,蒙橫、蒙瑉將其中的兩隻雛雞贈給了蒙仲,讓後者帶回家中作為給妹妹蒙嬿的禮物——往日上山狩獵時,他們時常帶些小山雞、小山兔什麼的給蒙嬿養著玩。
  
        待蒙仲回到家中時,蒙嬿就跟兄長說起了這事:“阿兄,你要娶一個叫做「嬿」的女子嗎?”
  
        此時蒙仲正在從家裡的水缸裡舀水喝,聽了這話愣了一下,表情有點怪異。
  
        好在蒙嬿也不笨,見兄長表情古怪,便立刻想到了什麼,紅著臉跺跺腳說道:“哎呀,不是我,是樂氏一族的一名叫做嬿的女子。”
  
        “哦。”
  
        蒙仲這才釋懷,笑著問道:“哪聽來的?我怎麼不知道有這回事?”
  
        蒙嬿偷偷告訴兄長道:“是今日蒙薦長老提起的,長老跟娘提起這事的時候,我在屋外偷聽的……”
  
        “你偷聽這個做什麼?”蒙仲隨口問道。
  
        “呃……”蒙嬿張口結舌,惱羞成怒般跑掉了。
  
        當晚,待全家人一起用飯的時候,葛氏旁敲側擊般開始打探蒙仲對於成婚一事的想法,期間蒙嬿低著頭扒飯。
  
        “仲兒呀,娘聽說樂氏一族有一個叫做「嬿」的孩子……唔,跟咱家嬿兒一個名兒,那孩子據說挺不錯的樣子,要不,讓蒙薦長老抽空帶你遠遠去瞧瞧?”
  
        雖說當代男女十五歲談婚論嫁比比皆是,但蒙仲卻不希望自己這麼早就成婚,於是他委婉地說道:“娘,孩兒眼下才十五歲,現在提這個不覺得有些早麼?娘,孩兒還在夫子身邊學習呢。”
  
        “這倒是……”
  
        葛氏顯得有些猶豫。
  
        次日,也就是二月十九日,蒙仲生怕母親又提到這個話題,趕緊告辭前往莊子居。
  
        結果到了莊子居,樂進、樂續兄弟二人便賊兮兮地湊了上來,前者對蒙仲說道:“阿仲,我跟你說一事,我樂氏一族有一名叫做「嬿」的嫡宗姐妹尚未許配人家,若是你娶了她,那日後我們就是兄弟了。”
  
        在一番交流後,蒙仲這才知道,原來樂進、樂續兄弟二人,就是樂氏宗主樂郭之弟、長老樂柯的孫子,論親份,樂嬿是兄弟倆的表姐。
  
        換而言之,樂氏一族願意將嫡宗的女兒許配給蒙仲,樂進、樂續兄弟二人從中出力不小。
  
        “弄了半天原來是你們倆在搞鬼?”
  
        蒙仲氣地將手中的竹簡敲向兄弟倆,他就覺得奇怪,何以樂氏一族就願意將嫡宗的女兒嫁給他呢,感情有樂進、樂續兄弟倆傳遞消息,樂氏一族早就對他知根知底了。
  
        聯合武嬰、華虎、穆武、蒙遂幾人,蒙仲終於說服了樂進、樂續兄弟倆日後不允許再給他添麻煩,總算使莊子居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次日,莊子開始向諸弟子講解《宋子》,即宋國道家聖賢「宋銒」的論著,因為莊子自己的思想主張,這些年來已經向弟子們講解地差不多了,剩下的,只能讓各弟子自行去體會,去領悟。
  
        道家思想就是這樣:看得懂其中道理只是最初步的,第二步是如何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而第三步,則是如何實現自己的道。
  
        縱使是莊子,如今也停留在第二步與第三步之間,尚未做到他所主張的“達生”、“忘我”思想,以最終達到「道我合一」的境界。
  
        更別說蒙仲等一群弟子,他們充其量還停留在大致弄懂莊子思想主張的程度而已。
  
        對於宋銒,莊子是非常尊敬的,並且莊子也親口承認,其實宋銒才是真正繼承了老子思想的道家傳人,而他莊周嘛,則是屬於另類。
  
        必須承認,相比較莊子的思想,宋銒所著的《宋子》,在宋、魏、韓、楚等國廣為流傳,他的思想除了“天人合一”以外,還有“情欲寡”、“見侮不辱”的主張,前者指克制人欲,而後者,指要能忍受侮辱——這裡所說的忍受侮辱,其實是勸人莫要因為別人的侮辱就與爭鬥,而當時世俗,大多是「一言不合、拔劍相向」。
  
        總而言之,宋銒主張“寡欲無爭”,這才是當世道家比較主流的思想。
  
        大約是三月中旬,莊子的書信終於送到了鄒國,送到了孟子手中。
  
        當時孟子正在居內對諸弟子講學授業,便見有一名門徒匆匆從後座走來,手捧一封竹簡說道:“夫子,有兩名來自宋國的驛卒,將這份竹簡送到居內,說是宋國的莊周莊夫子托他們送來的。”
  
        “哦?”
  
        在數百名弟子驚訝的目光下,孟子暫時中止了授課,將竹簡攤開在矮桌上觀瞧,瞧著瞧著,他的眉頭就靜靜皺了起來。
  
        離孟子坐得最近的萬章、公孫醜等幾名弟子,隱隱感覺他們的恩師有幾分咬牙切齒的意思。
  
        “咳。”
  
        咳嗽一聲,孟子對諸弟子說道:“爾等且在此靜坐,沉思為師方才所講學問,為師去寫封回信……”
  
        “……”
  
        諸弟子面面相覷,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麼事。...<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jean09072001 發表於 2019-2-20 12:40 AM

第71章:前往趙國
  
        到了三月後,寒冷逐漸褪去,取而代之的則盎然的春色。
  
        鄒國的驛卒,只用了二十日的工夫,便將孟子的回信送到了景亳,再由景亳蒙氏一族的族人,送到了莊子居。
  
        當時莊子亦在向蒙仲等諸弟子講述《宋子》的精要,便見莊伯表情古怪地走入了屋內,在對莊子低語了幾句後,將一封竹簡遞給了後者。
  
        看到竹簡內的內容,莊子亦氣地吹鬍子瞪眼,他亦終止了當日的授業,揮筆疾書寫了一封書信,叫人送還給孟子。
  
        恐怕誰也沒有想到,鄒國的儒家聖人孟子,以及宋國的道家聖人莊子,借助竹簡書信的往來,開始了隔空對罵,莊子罵孟子“盜丘”,孟子罵莊子“蔽周(即諷刺莊周受蔽於天而不知人)”,你來我往不亦說乎。
  
        漸漸地,蒙仲等弟子發現莊子更精神了,而那邊孟子的弟子們,亦漸漸發現老師最近精神抖擻,然而,誰也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麼變故。
  
        大概是四月中旬,惠盎從彭城來到了商丘,然後再從商丘來到了莊子居。
  
        不得不說,當惠盎親自來到莊子居後,別說蒙仲,就連武嬰、向繚、穆武、蒙遂等其餘莊子的弟子們,亦忍不住心中的激動,誰讓惠盎在宋國的名聲實在太響亮呢。
  
        值得一提的是,當惠盎親耳聽到莊子開口說話時,他亦愣了半響,跟當初蒙仲的反應一模一樣。
  
        然而,似乎莊子對惠盎卻有諸般不滿的樣子,態度很是冷淡。
  
        在彼此坐下之後,莊子第一句話就是指責惠盎:“惠盎,你帶老夫的弟子去見孟軻做什麼?”
  
        看著莊子板著臉生氣的模樣,惠盎差點忍不住笑出聲來。
  
        他當然知道孟子有心收蒙仲為儒家記名弟子,為此還贈送了半部《孟子》——除蒙仲以外,誰能有這待遇?
  
        因此,當初孟子將信託付給惠盎時,惠盎就猜到莊子便因此而動怒,畢竟據他所知,莊子對儒家的印象是很差的。
  
        他笑著解釋道:“夫子息怒,晚輩只是想讓阿仲增漲些見識而已。”
  
        莊子聞言冷哼一聲,不悅地說道:“在孟軻那邊能增漲什麼見識?巧偽的見識麼?”
  
        好說歹說,莊子這才逐漸平息心中的憤怒,繼而詢問惠盎的來意。
  
        見此,惠盎看了一眼坐在旁邊的義弟蒙仲,恭謹地對莊子說道:“是這樣的,大王欲遣大夫「李史」前往趙國,敦促趙王攻伐中山一事,晚輩與李史大夫有些交情,若是阿仲願意趁此機會到趙國去看看瞧瞧,晚輩亦能為他安排。”
  
        聽聞此言,莊子的面色緩和了下來。
  
        他必須承認,惠盎對待他弟子蒙仲確實真心,問題是,是否要讓蒙仲這名弟子跟去趙國增漲見識呢?
  
        若換做在一年前,恐怕莊子會竭力反對,但不可否認,弟子蒙仲在去了一趟滕國後,他的一些想法上的改變讓莊子頗為驚訝,尤其是蒙仲能忍住自己的“痛快”而放棄親手殺死滕虎。
  
        就在莊子猶豫時,惠盎勸道:“夫子,晚輩以為,似阿仲這些年輕人,應當趁著年輕出去闖蕩,增漲些見識,一家之言,怎麼及得上百家之言呢?”
  
        莊子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轉頭問蒙仲道:“阿仲,你怎麼認為?”
  
        蒙仲當然想到趙國去看看瞧瞧,聞言小心翼翼地說道:“倘若夫子允許的話……”
  
        莊子點點頭說道:“出去見識見識也好。”
  
        見此,惠盎高興地說道:“既然如此,晚輩便立刻寫信給李史大夫,請他前往趙國時,到景亳這邊轉一圈。”
  
        次日,趁著等待士大夫李史的時候,蒙仲遵從族內的意思,將義兄惠盎了鄉邑,由宗主蒙簞率領族人設宴盛情款待這位他宋國的治國謀臣。
  
        在筵席中,宗主蒙簞與長老蒙薦、蒙羑等人,亦得知了惠盎的來意,一邊感慨蒙仲運氣不淺,一邊暗自思量。
  
        至於思量什麼,自然就是“遷族”。
  
        當然,這裡所說的遷族,並不是說將族人全部遷到別的國家去,而是指遷一部分族人,也就是所謂的狡兔三窟——倘若宋國這邊因為戰爭而導致家族面臨傾覆的危險,蒙氏一族還能投奔別的國家,這樣就不至於讓整個家族都因此覆亡。
  
        而趙國,在蒙簞、蒙薦、蒙羑等人看來,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首先,趙國是宋國的盟國,縱使他蒙氏一族將一部分族人遷到趙國,宋王也不至於會開罪他們——當然,前提是有正當的理由。
  
        其次,趙國是現如今冉冉升起的強國,雖說世人仍普遍覺得當世最強的國家乃是齊國與秦國,可又有幾人知曉,趙國在約十年前曾干涉秦國的王儲之爭,逼迫秦國在秦武王嬴蕩過世後,迎接曾在燕國作為質子的嬴稷為君,即如今的秦王稷。
  
        就連齊國,亦不敢與趙國交惡。
  
        總而言之,若他蒙氏一族能在趙國立足,甚至得到一塊封邑,蒙氏一族日後的路自然就會更寬。
  
        回到自己家中後,蒙仲在用飯時,將這件事告訴了母親葛氏與妹妹蒙嬿。
  
        一聽到兄長又要出遠門,蒙嬿擔心而不舍地說道:“阿兄,你才回家兩個月,又要出門嗎?能不能別去啊?”
  
        “嬿兒。”葛氏打斷了蒙嬿的話,旋即對蒙仲說道:“為娘認為夫子與惠大夫說得對,若有機會,男兒自當出去闖蕩,只是聽仲兒你說,趙國那邊正在打仗……”
  
        見此,蒙仲便解釋道:“娘,孩兒時作為護送李史大人的一名衛士前往趙國,又不算是趙國的兵卒,趙國打不打仗,跟孩兒有什麼關係?”
  
        聽到這話,葛氏這才釋懷,連連點頭說道:“那就好,那就好。”
  
        正說著,忽然院子裡傳來了長老蒙薦的聲音:“阿仲,仲兒?宗主來了。”
  
        聽聞此言,蒙仲、葛氏、蒙嬿三人趕緊放下碗筷,到院門迎接,他們這才發現,宗主蒙簞與長老蒙薦、蒙羑三人,此刻就站在院中。
  
        “宗主,兩位長老,您幾位……”
  
        葛氏迎上前,有些不解地詢問道。
  
        “打攪了。”蒙簞笑呵呵地說道:“老夫有些事想拜託你家蒙仲。”
  
        “拜託我?”
  
        蒙仲有些不解。
  
        片刻後,由於正屋內有葛氏、蒙嬿母女在,蒙簞、蒙薦、蒙羑幾人索性就在院子裡,將此行的來意告訴了蒙仲。
  
        即希望蒙仲出面說項,讓蒙鶩帶一些族人,亦跟著前往趙國,看看能否有機會得到趙王的賞識而在趙國立足。
  
        “這……”
  
        蒙仲有些為難。
  
        但考慮到家族內的族人素來和睦,且對待自己一家極好,他也不好推辭,於是就在次日,硬著頭皮向義兄惠盎說起了這事。
  
        然而對此,惠盎倒是並不在意,畢竟蒙氏一族雖說是景亳一帶的大家族,但似這般的家族,宋國上上下下有幾十上百,難道只是因為少了蒙氏一族,他宋國就無力再抗衡齊國了麼?
  
        不可能的事。
  
        更何況,蒙氏一族並不捨得放棄他們在宋國的封邑,只是希望一部分族人到趙國發展,謀取封邑。
  
        “無妨,只是小事而已。”
  
        見蒙仲面色慚愧,惠盎笑著寬慰道:“相反,倘若你蒙氏一族能在趙國立足,並且取得趙王的信任,這對於我宋國而言反而是一件好事。……縱使是大王,亦樂見其成。”
  
        “這話怎麼說?”
  
        蒙仲不解地說道:“難道這樣不算人才流失麼?”
  
        惠盎笑了笑,旋即反問蒙仲道:“那你覺得,為何趙王會將仇赫派到我宋國來擔任國相?難道仇赫不算人才麼?”
  
        “阿兄的意思是……”蒙仲漸漸有點明白了。
  
        “人才在哪裡,這不重要,關鍵在於他願意為哪方謀利。就像仇赫,現如今由他擔任國相,著手處理我宋國的政務,此人倒也勝任。在宋國與楚國之間,仇赫會選擇我宋國的利益,而在事關趙國的利益上,仇赫則會偏袒趙國,因為他是趙國的遣臣,你明白我的意思麼?”拍了拍蒙仲的肩膀,惠盎笑著說道:“倘若你蒙氏一族能得到趙王的賞識,並且受他信任,趙宋之盟或許就會更加穩固……”
  
        “更加穩固?”蒙仲從惠盎的話聽出了幾分端倪,不解地問道:“難道趙國與宋國的盟約不穩固麼?”
  
        惠盎負背雙手,微微搖了搖頭,旋即,他皺著眉頭說道:“在趙國,唯有趙王雍與寥寥一些士卿堅持「聯宋抗齊」,其餘,有很多人則希望「聯齊抗秦」。現如今只因為趙王雍尚在,是故趙宋兩國的盟約還能維持,倘若有朝一日趙王雍不在了,趙宋兩國的關係恐怕就不得而知了。倘若你蒙氏能在趙國立足,對於維持「趙宋之盟」亦有助力。……是故,你也不必將為家族說項的事放在心上,這是一件于蒙氏、于國家都有益的事。”
  
        聽到惠盎這麼說,蒙仲這才釋懷。
  
        但同時,他的心底亦產生了幾許擔憂,因為他今日才得知,原來趙國與宋國的盟約,並非如他想像的那般牢固。
  
        數日後,年過六旬的士大夫李史來到了景亳,受到了蒙氏一族的盛情款待。
  
        此後,在得到了惠盎與李史的默許後,蒙氏一族組織了一隊族人,作為護送李史前往趙國的護衛。
  
        這隊人由少宗主蒙鶩率領,除了蒙仲、蒙虎、蒙遂、蒙橫、蒙瑉等族中子弟外,還有蒙仲同在莊子居學習的武嬰、向繚、穆武、華虎、樂進、樂續等人——顯然是因為莊子在聽了惠盎的話後,亦改變了原先的想法,希望諸弟子能出去見見世面,增漲些見識。
  
        四月二十七日,士大夫李史從景亳再次啟程,在一干蒙氏、樂氏等家族子弟的護送下,浩浩蕩蕩地前往趙國。
  
        趙國,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呢?還有趙王雍,那又是一位怎樣的君王呢?
  
        在前往趙國的途中,蒙仲坐在戰車上,忍不住好奇地想道。...<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jean09072001 發表於 2019-2-20 12:44 AM

第73章:初至趙國
  
        從宋國前往趙國,就勢必要經過魏國或者衛國,從景亳出發也是一樣。
  
        魏國與宋國目前仍是敵對狀態,是故,宋國使者李史便帶著蒙仲等人走穿越衛國的這條路,即「景亳--曹縣--定陶--菏澤--濮陽--陽晉」這條路線。
  
        事實上,衛國與宋國的關係也不怎麼樣,因為在宋王偃與趙王雍的“私盟”中,衛國是趙王雍默許可以由宋國攻取的國家,只不過是因為齊國的威脅太大,宋王偃暫時擱置著「攻伐衛國」的這樁事而已——既然宋衛戰爭還未打響,因此衛國與宋國的關係倒也沒有差到極點。
  
        大約是在五月份,蒙仲等人護送著士大夫李史來到了衛國的「陽晉(邑)」,陽晉屬衛國的邑城,但又與趙、魏兩國接壤——往西是魏國,往東北方向則就是趙國的領地。
  
        從陽晉往東北方向,不遠處即是趙國的邊境要塞「剛平城」,這是昔日趙國君主「趙敬侯趙章」為了攻略衛國時而修建的,此後不久,魏齊兩國便因為「趙國伐衛」一事而對趙國宣戰,且剛平城亦被齊魏聯軍攻陷。
  
        但在兩年後,趁著齊國攻伐燕國之際,趙敬侯又聯合魏韓兩國討伐齊國,一年後又敗兵攻伐魏國與衛國,再過一年,再打齊國,一步步穩固了當時趙國的新都「邯鄲」的地位。
  
        世人都說,趙敬侯不修德行,盡情享樂,起居飲食沒有節制,處罰殺戮也沒有標準,可偏偏在趙敬侯在位的十幾年裡,趙國軍隊勝多敗少,外無鄰國侵略之患,內無群臣作亂之憂,這都是因為趙敬侯知人善用。
  
        五月初九,李史抵達剛平,手持宋國的符節,帶著蒙仲等人順利通過了剛平城,旋即繼續往北,在剛平城北的渡口渡過了大河(黃河),抵達了河北之地。
  
        此後折轉方向朝西北而行,又用了近二十日的光景跨越洹水、漳水,最終抵達了趙國的都邑,邯鄲。
  
        關於邯鄲的命名,歷來有諸多說法,其中有一種說法最有氣勢——即日出日落之地。
  
        不難猜測,當年趙敬侯將趙國的都城遷到邯鄲時,他心中是有稱霸中原的雄心壯志的,只可惜這份雄心壯志最終被中山國所阻——中山國這個嵌入趙國版圖的國家,很大程度上成為了阻礙歷代趙國君主實現霸業的攔路石,也難怪歷代趙國君主都將中山視為必須除掉的物件,哪怕是當今的趙國君主趙雍。
  
        五月三十日,在一隊趙卒的護送下,李史領著蒙仲等人進入了邯鄲邑。
  
        不得不說,此前蒙仲亦見識過「陶邑」、「商丘」、「彭城」等他宋國的大城邑,但這些城邑都無法與邯鄲相提並論,邯鄲邑的規模,仿佛有兩個商丘那麼大,縱使是陶邑、彭城,亦有所不及。
  
        “難道這裡居住著上萬戶人麼?”
  
        在得知了邯鄲的規模後,蒙虎吃驚地叫道。
  
        而事實上,邯鄲的居民遠遠不止上萬戶,而是有著幾萬戶的規模,因為它是當今世上與齊國都城「臨淄」並稱的兩個全中原最大的都邑。
  
        記得曾經齊國的名相「晏子(晏嬰)」出使楚國時,因被楚王笑稱“齊國無人”而笑著說了幾句用來形容臨淄的詞,比如“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等等。
  
        而這些詞,用來形容邯鄲也是沒有絲毫問題的,因為邯鄲的規模就如同齊國的臨淄。
  
        蒙仲、蒙虎等人剛進邯鄲城時,卻瞧見街道上人水馬龍、人來人往,簡直堪稱人無立錐之地。
  
        別說蒙仲、蒙虎、蒙遂這些小輩,就連蒙氏一族的少宗主蒙鶩,亦不禁感到有些緊張——仿佛是來到了世外之地。
  
        好在一行人舉著宋國的旗幟,且又有護送的趙卒為他們開道,一行人這才順利地來到了城內的驛館。
  
        驛館的驛長,是一位五十多歲的老者,據說也以趙為姓氏,這位趙驛長出面接待了李史,將他與蒙仲等衛士都安頓在驛館內。
  
        期間李史對這位趙驛長說道:“請尊駕代為上稟,在下李史,奉我宋國君主之命,請見趙王。”
  
        “趙王?”那位趙驛長哈哈笑著說道:“我國並無‘趙王’,唯有趙君與‘主父’,不知尊駕想見哪位?”
  
        是的,雖然宋王偃與惠盎,包括入宋國為相的仇赫,皆口口聲聲稱呼“趙王”,但事實上,趙國卻是當世唯一一個還未稱王的強國。
  
        原因在於當年魏國國相公孫衍促成「五國相王」時,趙國以及其君主趙雍雖然受到了魏國的邀請,但趙雍本人卻表示趙國還未有稱王的資格,甚至於,他非但沒有稱王,反而自降一級,自稱為「趙君」,同時也命國人稱呼他為「君上」——雖然像魏、秦、齊等國家皆稱呼“趙王”,但事實上,趙雍是自稱為君的。
  
        這位趙國君主,看來野心極大啊……
  
        在聽到趙驛長與李史的對話後,蒙仲心下暗暗想道。
  
        築高牆、廣積糧、緩稱王,這是蒙仲曾經想勸說宋王偃的原話,但由於當時宋王偃早已自稱為王,於是他便省下了“緩稱王”這一句,沒想到,國力遠比宋國強盛的趙國,其君主趙雍卻能忍住“稱王”的欲望,以一副謙遜的態度面對諸國,由此可見,這位趙王恐怕是有著極大的野望。
  
        但是,那個“主父”是怎麼回事?
  
        蒙仲不解地聽著那名趙驛長的解釋,在經過後者的解釋後,他這才得知,原來“主父”指的即是趙王雍;而“趙君”,即是趙雍冊立的新君趙何。
  
        大概是在三四年前的時候,趙雍便已將國君的位置傳給了太子趙何,即趙國如今的趙君。
  
        而趙雍本人,則自稱“主父”,目前正在「沙丘行宮」,指揮前線的軍隊征討中山國。
  
        “請尊駕代為上稟,宋使請見趙君。”
  
        李史不失禮數地說道。
  
        事實上,李史其實想見的只是趙雍,而並非趙國如今的君主趙何,但考慮到趙國日後終將由趙何來治理,李史當然不能無視這位的存在,徑直前往沙丘行宮去見趙雍,否則豈不是平白無故地就得罪了那位趙國的新君?
  
        “請尊使在驛館內稍歇,鄙人立即通稟此事。”
  
        趙驛長客氣地與李史等人告辭。
  
        在這位趙驛長告辭前,蒙仲曾詢問他道:“驛長,請問邯鄲城內可有一位叫做「田不禋(yīn)」的宋人?”
  
        李史聞言頗感意外地看了一眼蒙仲,旋即好似想到了什麼,便並沒有插嘴。
  
        “田不禋?”
  
        趙驛長很驚訝于蒙仲這名“宋使的護衛”居然會擅自開口詢問,但見宋使李史沒有任何表示,心中也明白了什麼,在仔細思忖了片刻後,便回答道:“莫非是「公子章」身邊的家臣?”
  
        他口中的公子章,即趙雍的長子「趙章」,當今的趙君趙何,乃是趙雍的次子。
  
        “正是。”
  
        蒙仲點點頭。
  
        趙驛長點點頭,旋即告訴蒙仲道:“此人在或不在城內,這個鄙人還真不知。不過,據我所知,公子章目前正在沙丘行宮,與主父一同征討中山國,想來你要找的那位田不禋,此刻多半亦在沙丘行宮……”
  
        “這樣啊,多謝趙驛長。”
  
        蒙仲有些失望。
  
        原來,在他們從景亳啟程前來趙國之前,惠盎曾將一封書信偷偷塞給蒙仲,並對他囑咐道:“到了趙國,你便帶著為兄的書信,去拜訪一名叫做「田不禋(yīn)」的人。此人亦是宋人,是在仇赫入宋國時,作為交換前往趙國出仕的士大夫,據說現如今在趙王雍的嫡長子「公子章」身邊,此人與為兄有幾分情面,你拿著這份書信去,他會善待你們的。”
  
        因此,在抵達邯鄲後,蒙仲第一時間就想去拜訪那位田不禋,畢竟此人在趙國呆了數年,若他蒙氏一族想在趙國立足落戶,少不了需要此人的説明。
  
        沒想到,此人並不在邯鄲。
  
        隨後,因為閑著無事,再加上蒙虎興致勃勃想逛一逛邯鄲,蒙仲便請示了士大夫李史,懇請後者能允許他們到街上轉轉。
  
        按常理來說,李史當然不能容許自己的“護衛”丟下自己,跑到城內去閒逛,但考慮到蒙仲乃是惠盎的義弟,身份特殊,他當然不會拒絕,最終只是囑咐蒙仲等人小心行事,畢竟這是在趙國的地盤,莫要惹出什麼事來,到時候不好收場。
  
        在得到了李史的允許後,蒙仲便帶著蒙虎、蒙遂以及武嬰、向繚、華虎、穆武等一干莊子居的小夥伴們,一起來到街道上,領略趙國國都邯鄲的繁華。
  
        不得不說,邯鄲的確繁華而熱鬧,街道、房屋錯落有致,各種店鋪一應俱全,宋國有的東西,在這裡都能找到,而宋國沒有的東西,在這裡亦能找到。
  
        比如在一家好似售賣衣物的店鋪內,蒙虎便找到了一種他宋國沒有的衣物——看上去像是一條褲子。
  
        事實上,這叫「絝」,也稱作「脛衣」,是趙雍在施行“胡服騎射”改革後,從胡人那邊引入的衣服。
  
        而此時的中原,其實是沒有“褲子”這種概念的,衣物的款式基本上都是連襟有衣擺的衣袍,以至於所有男子下面都空蕩蕩、涼颼颼的。
  
        據店鋪內的夥計介紹,這種“胡服”便於活動,無論是行軍打仗的士卒,還是在田地裡耕種的農夫,都很喜歡這種胡服。
  
        蒙仲與諸小夥伴覺得很新奇,非但各自都買了一條,而且蒙虎還給少宗主蒙鶩帶了一條。
  
        在付錢時,雖然蒙仲等人沒有趙國的錢幣,但由於趙宋兩國結盟已久,這家店鋪倒也願意收取宋國的“布幣”。
  
        一逛逛到天色將暗,囊中的錢幣也花得差不多了,於是蒙仲與諸小夥伴便帶著他們購買的邯鄲特產返回驛館。
  
        期間,蒙虎笑著將一條脛衣送給蒙鶩,讓後者亦頗為納悶,直到蒙虎解釋了此物的用途,蒙鶩這才恍然大悟。
  
        玩笑之後,蒙鶩低聲對蒙仲說道:“方才,有一位叫做「肥義」的趙臣前來驛館,似乎此人在趙國的地位不低,此刻正與李大夫在館內閒談。”
  
        蒙仲當然明白蒙鶩是什麼意思,在換了一身衣服後,便朝著蒙鶩所指的屋子而去。...<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jean09072001 發表於 2019-2-20 12:48 AM

第74章:肥義
  
       “李大夫。”
  
        就當宋國使臣李史與趙臣肥義在屋內談聊時,屋外傳來了蒙仲的聲音。
  
        聽到這個聲音,李史略微猶豫了一下,但最終還是說道:“進來吧。”
  
        得到李史的允許,蒙仲推門而入,假裝不知屋內還在趙國的臣子肥義,拱手對李大夫說道:“李大夫,您吩咐的事我等已經辦妥,不知您還有什麼吩咐?”
  
        李史有吩咐蒙仲等人去做什麼事麼?
  
        其實並沒有,蒙仲這樣說,只是為了給足李史面子,順便給自己“貿然闖入”弄一個理由而已。
  
        這不,李史作為宋國的老臣,當然明白這些,在點點頭後,故作不經意地說道:“唔,那就好。……來,你就在老夫身邊吧。”
  
        說著,示意蒙仲進屋。
  
        肥義驚訝地看著這一幕,在打量了幾眼蒙仲身上的“胡服”後,他笑著對李史說道:“尊使,莫非這位是您家族的後輩?”
  
        很顯然,肥義看出了李史對蒙仲的“特殊照顧”。
  
        不過想想也是,憑他與李史的身份,他倆在屋內單獨談話時,竟有衛士膽敢以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來打攪,而不可思議的是,李史非但不生氣反而將其招入屋內——這明顯就是特殊照顧嘛。
  
        見被肥義瞧出了端倪,李史也不隱瞞,笑著說道:“讓趙相見笑了。……此子並非老夫的族子,而是我國大夫惠盎的義弟,並且,此子還是莊子的弟子。此番我前來趙國,惠大夫特地叫此子跟隨在旁,以便此子能增漲見識。”
  
        “哦?”
  
        一聽說蒙仲這名少年竟然是宋國聖賢莊子的弟子、宋國大夫惠盎的義弟,肥義眼眸中閃過幾絲驚詫,而此時,蒙仲亦拱手拜道:“小子蒙仲,見過……趙相。”
  
        待愣了愣後,蒙仲這才反應過來:眼前這位,竟然是趙國的國相?
  
        片刻之前,蒙鶩曾猜測肥義在趙國的地位可能不低,但事實上,他還是有所低估。
  
        肥義在趙國的地位何止是不低,他乃是趙國的“三朝元老”,在趙雍的父親「趙肅侯趙語」在位時,肥義就已經是趙國的貴臣了,然後又接連輔佐趙雍,以及如今的趙君趙何,作為趙國的國相,肥義堪稱位極人臣。
  
        然而不可思議的是,這位趙臣居然不是中原人,而是出身被中原人稱呼為“蠻夷”的「白狄」。
  
        白狄入中原,發生在兩百餘年前的秦晉時期,而是秦國對白狄採取殘暴鎮壓的手段,而晉國則採取懷柔政策,因此,白狄族中的鮮虞氏、肥氏、鼓氏、仇由氏這四支,便遷移到了中山一帶。
  
        而後,肥氏、鼓氏、仇由氏這三支白狄部落相繼被晉國所滅,唯獨鮮虞氏在中山建立了國家,即中山國——鮮虞氏所建立的中山國曾經一度被魏國攻滅,但此後鮮虞氏的後裔還是重新複國,即如今的中山國。
  
        而肥義,即白狄族肥氏一族的後人。
  
        雖然從面貌上仍能看出肥義與中原人有所區別,但從肥義的言行舉止來看,外人實在很難想像這竟是一名“蠻夷”,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雖然肥義是白狄出身,但他在趙國生活了那麼多年,也早就與趙人無異了。
  
        包括趙國派遣入宋為相的仇赫,以及派遣入秦為相的「樓緩」,前者是出身匈奴,後者是出身樓煩,但仍然是深受趙雍信任的臣子,且早已被趙國的文化所同化。
  
        “小子,來這邊坐。”
  
        見蒙仲身份特殊,肥義自然不會像對待普通少年那樣對待蒙仲,招招手邀請蒙仲在他與李史對坐的矮桌旁坐下,旋即指著蒙仲身上的胡服好奇問道:“宋國亦盛行此類胡服嗎?”
  
        蒙仲如實回答道:“並不是,這是小子方才在城內遊逛時購置的,確實如趙人所言,便於活動。”
  
        “呵呵呵。”肥義笑著點了點頭,旋即感慨地說道:“主父當年施行「胡服」改革時,國內貴族堅決反對,全賴主父恩威並施,才將那些人說服。……可即便今時今日,國內仍有不少人于暗中抵制胡服。……愚蠢。”
  
        說到最後,肥義搖了搖頭,對於那些頑固守著“先王之法”的貴族很是不屑。
  
        要知道在他看來,趙雍施行「胡服騎射」的改革,不亞于秦國的「商鞅變法」、與齊國的「鄒忌變法」,皆是能使國家變得更強的制度改革。
  
        在趙國施行胡服騎射的改革後,趙國先于中原各國而擁有了「騎兵」這一兵種,陸續擊敗匈奴、婁煩、林胡等外族,別看趙雍謙虛地表示“趙國仍未有稱王的資格”,但事實上,趙國的軍隊目前已非常強大,強大到就連周邊的遊牧民族也無法像以往那樣侵犯趙國。
  
        而這一切,都是「胡服騎射」改革帶來的成果。
  
        在一番閒聊後,話題再度漸漸變得嚴肅起來。
  
        李史對肥義說道:“今我宋國已攻滅滕國,將三軍兵力部署在齊國的薛邑,一旦貴國做好準備,則兩國便能聯手攻伐齊國。……卻不知趙主父此次攻伐中山,是否能盡全功?”
  
        肥義聞言看了一眼李史,笑著說道:“尊使是在懷疑我趙國攻伐中山的決心麼?”
  
        李史沉思了片刻,最終還是搖了搖頭,他對肥義說道:“據在下所知,貴國此前已四伐中山,此次是第五次,而在第四次討伐中山時,貴國原本能攻滅中山,卻不知因何依舊扶持「尚」為中山王……”
  
        肥義當然明白李史想說什麼,點點頭說道:“那時只因有齊國介入……”
  
        “那麼這次呢?”李史目視著肥義正色問道:“不知此次,貴國可已做好與齊國作戰的決心?”
  
        聽聞此言,肥義捋著髯須沉思著。
  
        正如李史所言,趙國討伐中山國,在趙雍在位期間已經發生了四次,這次是第五次。
  
        記得「馬陵之戰」後,魏國名將「龐涓」殞命,魏國短暫的“中興之相”,再次化為泡影,此後,魏相惠施促成「徐州相王」,使魏國與齊國結成聯盟。
  
        而此時,齊國亦與楚國結盟,「齊魏楚三國聯盟」初步建立。
  
        這個聯盟,引起了秦國的警惕,秦國立刻派遣張儀前往魏國,一邊遊說魏王,一邊攻伐魏國,軟硬兼施。
  
        張儀到了魏國後,一方面迫使魏國臣服于秦國,一方面則聯繫齊楚兩國的大臣,試圖破壞「合縱抗秦」的戰略。
  
        在面對秦國攻伐的情況下,魏惠王魏罃相當有骨氣,硬扛著來自秦國的壓迫,暗中惠施、支持公孫衍。
  
        此時,公孫衍見齊楚兩國靠不住,便設法促成魏、韓、趙、燕、中山「五國相王」,希望這五個國家抱團抵抗秦國,同時也是為了防範齊國與楚國。
  
        然而,「五國相王」非但遭到了秦國的反對,亦遭到了齊、楚兩國的堅決反對。
  
        最終,五國相王失敗,並沒有達成預期的效果。
  
        在這種情況下,魏惠王魏罃終於承受不住秦國的壓迫,罷免了國相惠施,由張儀擔任國相。
  
        張儀出任魏相,變相等於魏國已臣服秦國,以至於形式一下子就倒向了秦國。
  
        於是,秦國借道魏、韓兩國,攻伐齊國,東西兩個大國終於開始大戰——即齊國名將、孟子的學生「匡章」開始揚名的這場戰爭。
  
        由於齊國名將匡章擊敗了秦軍,中原諸國再次意識到秦國並非不可戰勝,於是張儀被驅逐,由公孫衍擔任魏相,再次高舉「合縱抗秦」的旗幟,試圖聯合齊、魏、韓、趙、燕等國,討伐秦國。
  
        但最終,這次聯合討伐秦國,卻只有三晉出兵,也就是魏、趙、韓三個國家,以至於聯軍被秦國擊敗。
  
        當時,魏韓兩國立刻向秦國求和,唯獨趙國不求和,堅決抵抗,因此遭到了秦國的進攻。
  
        然而就在這時,齊國竟也背棄盟約,對趙國落井下石,趁機攻伐趙國。
  
        正是這場戰爭,堅定了趙雍「討伐齊國」的決心,於是他私下與秦國和解,兩國達成了戰略同盟。
  
        既然決定要攻伐齊國,首先就要解決趙國的隱患,即中山國。
  
        中山國在很大程度上被齊國操控,因此齊國當初堅決反對「五國相王」,因為一旦五國抱團,中山國就將脫離他齊國的控制——因此當時齊國堅決反對中山國稱王,甚至試圖聯合燕國、趙國進攻中山國,逼迫中山王放棄“王號”。
  
        若干年後,燕國內亂,齊國趁機派匡章攻伐燕國,在短短五十日內就攻佔了燕國全境,而在此期間,中山國亦背棄「五國相王」的盟約,趁火打劫攻伐燕國。
  
        當時趙雍便意識到,名正言順討伐中山國的時機來了。
  
        此後,趙雍進行的一系列的運作,先是冊立韓女為後,說服韓國放了質子燕公子職,由趙兵護送後者前往燕國繼承君位,促成「趙燕同盟」,隨後,待秦武王過世時,又讓燕國放了質子秦公子稷,逼迫秦國冊立公子稷,進一步穩固「秦趙同盟」,再加上「趙宋同盟」,此時趙國的力量已變得非常強大,縱使是齊國,亦對趙國有所忌憚。
  
        隨後,趙雍又派遺使者樓緩至秦國、仇赫至韓國、王賁至楚國、富丁至魏國、趙爵至齊國,且在同年首次發動針對中山的戰爭。
  
        次年,趙雍下令進一步擴大對中山國的攻勢,派出了二十萬兵力,使中山國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國土。
  
        由於趙雍自認為他趙國無法一口氣吞併中山,這場戰爭暫時告一段落。
  
        兩年後,趙國第三次討伐中山,由於齊國暗中相助中山國,雙方打成平局。
  
        又過兩年,趙國第四次討伐中山,攻入中山國的國都「靈壽」,逼得中山國的君主逃到齊國。
  
        次年,中山國全境皆被趙國佔領,但由於齊國的干涉,最終仍讓出了一部分土地,扶持了「尚」作為中山王。
  
        毫不誇張地說,若非是齊國的干涉,趙國在第四次討伐中山國時,就能徹底攻滅這個國家。
  
        而如今,趙國第五次攻伐中山國,事實上真正的關鍵並非是「趙國能否戰勝中山」,而是在於「趙國是否已經做好了與齊國開戰的準備」。
  
        不錯,趙伐中山,只不過是「趙燕宋三國討伐齊國」的序幕而已。
  
        “趙國,是否已做好與齊國開戰的準備?”
  
        目視著肥義,李史再次沉聲問道。...<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